CN214565701U - 一种吸能式挡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能式挡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65701U
CN214565701U CN202022781125.6U CN202022781125U CN214565701U CN 214565701 U CN214565701 U CN 214565701U CN 202022781125 U CN202022781125 U CN 202022781125U CN 214565701 U CN214565701 U CN 214565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energy
absorbing
absorption structure
energy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811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亦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Youyi Plastic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Youyi Plastic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Youyi Plastic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Youyi Plastic Rub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811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65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65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65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能式挡帘,所述挡帘的上部设置安装部,安装部的下方设置受外力冲击时发生弹性伸缩以使挡帘获得缓冲的吸能结构。所述吸能结构与挡帘一体加工成型,吸能结构沿上下方向弹性伸缩并沿挡帘左右方向贯通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吸能式挡帘,安装于车轮后侧、挡泥板下方,挡帘的上部通过自攻螺钉与挡泥板连接,使其固定在挡泥板上。挡帘的上部靠近安装位置设置仿弹簧形式的沿上下伸缩的吸能结构。吸能结构与挡帘的一体成型结构的设计,结合特定的截面形状和厚度设计,使其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道路上的石头和障碍物冲击力进行吸能,具有前后方向的位移运动,有效的保护了自身和挡泥板不被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吸能式挡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挡泥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能式挡帘。
背景技术
挡泥板在行驶过程中能防止轮胎带起的泥沙或石子等溅到车身上。乘用车的挡泥板安装在车轮外框架后面,通常为优质橡胶材质,也有采用工程塑料。商用车在车轮外框架上装配有整体式大挡泥板,使车轮相对于底盘形成相对单独空间,能有效减小轮胎风阻,保持底盘清洁。但是现有技术中挡泥板在汽车底盘碰到石头和障碍物等硬物时容易遭到破坏,甚至可能引起轮罩受损,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能式挡帘,其能够在硬物冲击时起到吸能作用,有效保护挡泥板不被破坏。
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能式挡帘,所述挡帘的上部设置安装部,安装部的下方设置受外力冲击时发生弹性伸缩以使挡帘获得缓冲的吸能结构。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吸能结构与挡帘一体加工成型,吸能结构能沿上下方向弹性伸缩并沿挡帘左右方向贯通设置。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吸能结构包括可拉伸或收缩的连贯起伏曲面,吸能结构的截面形状包括设定厚度的连贯折线或蜿蜒曲线。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挡帘对应吸能结构的上下两端处设置垂直于挡帘而伸展的过渡板,吸能结构的两端连接在过渡板上。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吸能结构的两端与过渡板连接处设置增大连接面积的过渡加强弧面。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吸能结构的厚度为2±1mm。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吸能结构相邻安装部设置在挡帘的上部,吸能结构自由状态下上下方向的纵向距离为挡帘上下方向总纵向距离的6%-10%。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部位于挡帘的上部边缘处,包括一体加工的连接柱,连接柱加工内螺纹孔,通过螺钉固定挡帘。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连接柱的侧面连接加强筋;沿所述连接柱的径向均匀设置四道加强筋,四道加强筋的外端围构有边框。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挡帘对应吸能结构下部的两侧一体加工向内回折的防护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吸能式挡帘,安装于车轮后侧、挡泥板下方,挡帘的上部通过自攻螺钉与挡泥板连接,使其固定在挡泥板上。挡帘的上部靠近安装位置设置仿弹簧形式的沿上下伸缩的吸能结构。吸能结构与挡帘的一体成型结构的设计,结合特定的截面形状和厚度设计,使其在行驶过程中遇到道路上的石头和障碍物冲击力进行吸能,具有前后方向的位移运动,有效的保护了自身和挡泥板不被破坏。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现了挡泥板在行车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对道路上的石头和障碍物缓冲,节约了零件破损更换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图5为图2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吸能结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挡帘;2-安装部;3-连接柱;4-加强筋;5-边框;6-吸能结构;7-过渡板;8-过渡加强弧面;9-防护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吸能式挡帘,为整体一体加工式板状结构,安装于车轮后侧、挡泥板下方。所述挡帘1的上部边缘处设置安装部2,用于连接挡泥板。所述挡帘1的安装部2下方设置吸能结构6,吸能结构6能够沿上下方向弹性伸缩,并在前后方向具有一定的回折位移空间。在行驶过程中,挡帘的吸能结构对道路上遇到石头和障碍物时的冲击力具有吸能效果,有效的保护了自身和挡泥板不被破坏。
所述安装部2与挡帘一体加工成型,包括位于挡帘相对车轮的一侧的侧面上部边缘处一体加工的连接柱3,连接柱3加工内螺纹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挡泥板与挡帘。
为了便于定位和可靠连接,所述连接柱3的侧面连接加强筋4。优选沿所述连接柱均匀设置四道径向延伸的加强筋4,四道加强筋4的外端围构有方形边框5。
所述吸能结构6与挡帘1一体加工成型,设于挡帘1的上部并沿挡帘1左右方向贯通设置。吸能结构6优选相邻安装部2下方设置,便于整片挡帘的缓冲。吸能结构6采用仿弹簧形式,包括具有拉伸和收缩效果的连贯曲面,截面形状呈连贯折线或蜿蜒曲线的片状。优选吸能结构6的连贯曲面的厚度为2±1mm。
所述吸能结构6的两端通过过渡板7连接于挡帘上。过渡板7为垂直于挡帘主体的板状结构,优选向车轮一侧的侧面伸展。吸能结构6的连贯曲面的两端与过渡板7一体连接,并在连接位置处形成增大连接面积的圆弧倒角作为过渡加强弧面8。
所述吸能结构6安装前自由状态下上下方向的纵向距离为挡帘上下方向总纵向距离的6%-10%。安装后,吸能结构的纵向距离变化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述挡帘1对应吸能结构6下方为平板结构,平板结构的两侧一体加工向内指向车轮一侧回折的防护沿9,防止泥水向两侧飞溅。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部固定在挡泥板下方,在汽车形式过程中,当遇到道路上的石头和障碍物冲击力,利用吸能结构的纵向伸缩和前后位移作用,实现冲击力的缓冲,避免自身和挡泥板遭到破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吸能结构6为不规律的曲线形状,同样可以实现受冲击时吸能的效果。以上及实施例1仅列举几种曲线形状,实际生产中只要能具备伸缩功能,满足缓冲吸能作用的曲线均可采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所得的技术方案,都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吸能式挡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帘的上部设置安装部,安装部的下方设置受外力冲击时发生弹性伸缩以使挡帘获得缓冲的吸能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能式挡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与挡帘一体加工成型,吸能结构能沿上下方向弹性伸缩并沿挡帘左右方向贯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能式挡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包括可拉伸或收缩的连贯起伏曲面,吸能结构的截面形状包括设定厚度的连贯折线或蜿蜒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能式挡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帘对应吸能结构的上下两端处设置垂直于挡帘而伸展的过渡板,吸能结构的两端连接在过渡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吸能式挡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的两端与过渡板连接处设置增大连接面积的过渡加强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能式挡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的厚度为2±1m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能式挡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相邻安装部设置在挡帘的上部,吸能结构自由状态下上下方向的纵向距离为挡帘上下方向总纵向距离的6%-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能式挡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位于挡帘的上部边缘处,包括一体加工的连接柱,连接柱加工内螺纹孔,通过螺钉固定挡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吸能式挡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侧面连接加强筋;沿所述连接柱的径向均匀设置四道加强筋,四道加强筋的外端围构有边框。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吸能式挡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帘对应吸能结构下部的两侧一体加工向内回折的防护沿。
CN202022781125.6U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吸能式挡帘 Active CN214565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1125.6U CN214565701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吸能式挡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81125.6U CN214565701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吸能式挡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65701U true CN214565701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24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81125.6U Active CN214565701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吸能式挡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657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9095A (zh) * 2020-11-26 2021-03-02 长春市友谊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吸能式挡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29095A (zh) * 2020-11-26 2021-03-02 长春市友谊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吸能式挡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83812A1 (en) Aerodynamic skirt assembly
CN102574551B (zh) 用于机动车的车底安装构件的冲击保护装置
CN202389321U (zh) 车辆保险杠总成及安装在保险杠横梁前方的能量吸收部件
US9284000B1 (en) Vehicle splash guard
US8505943B2 (en) Cantilevered, vehicle side mount safety guard
CN111038591A (zh) 新能源汽车底盘碰撞结构
CN214565701U (zh) 一种吸能式挡帘
KR200469891Y1 (ko) 자동차 흙받이
CN112429095A (zh) 一种吸能式挡帘
CN205034180U (zh) 一种用于汽车伸缩式挡泥板
CN104309703A (zh) 汽车挡泥板
CN211223655U (zh) 车辆
CN201116092Y (zh) 一种油箱保护挡板
CN210821797U (zh) 一种电池包防护装置及具有其的新能源汽车
CN202557627U (zh) 汽车翼子板安装支架
CN212890603U (zh) 一种轻量化汽车用抗冲击导流挡泥板
CN211519672U (zh) 一种轿车前翼子板护板总成
CN212709687U (zh) 一种轻量化汽车挡板结构
CN215042625U (zh) 一种前护杠及使用该前护杠的车辆
JP3931419B2 (ja) 車体用バンパ構造
JP2001146140A (ja) バンパ構造
CN115303369B (zh) 一种轻型卡车轮胎围挡装置
CN209776573U (zh) 车辆挡泥结构及车辆
WO2010056018A3 (ko) 도로의 가드레일
US20170120958A1 (en) Vehicle dirt prot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