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8988U - 多功能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8988U
CN214548988U CN202023335124.5U CN202023335124U CN214548988U CN 214548988 U CN214548988 U CN 214548988U CN 202023335124 U CN202023335124 U CN 202023335124U CN 214548988 U CN214548988 U CN 214548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unction
cooking
wind scooper
cooking appli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3512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陆黎
杨飞
张根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3512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8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8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8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功能烹饪器具,属于厨房家电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功能单一、操作不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和盖体,盖体盖合在器具本体上形成烹饪腔,盖体具有导风罩和热风组件,热风组件位于导风罩下方并配合导风罩在烹饪腔内产生循环热风,盖体还具有锁圈,锁圈相对导风罩旋转用于与器具本体锁合或者解锁,导风罩上设有通风孔和用于启闭通风孔的风门,风门由锁圈的旋转运动驱动动作。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将锁圈的旋转运动关联到风门动作,在切换烹饪功能的同时,完成对风门的开闭控制,这样就无需为风门配置单独的驱动结构,在盖体已经配置锁圈和热风组件的情况下,避免装配过多零件而增加盖体重量。

Description

多功能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压力锅和空气炸锅功能单一,电压力锅通常只用于压力烹饪,无法实现炸锅功能,而空气炸锅亦无法实现压力烹饪,对用户而言,要满足多样化的烹饪需求就需要购置上述两种机器,增加电器使用成本,且占用厨房空间。
鉴于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将空气炸锅功能和压力烹饪功能合二为一,一台烹饪器具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锅盖以及不同的加热方式,既可当做空气炸锅使用,也可以当做电压力锅使用,在实现空气炸锅功能时,锅体内置用于盛放食物的炸篮,利用锅盖上的热风装置产生高温热风,并使高温热风在炸篮内外产生循环,高温热风与炸篮中的食物充分接触,使食材呈现被油炸的效果。但由于两种烹饪功能使用不同类型的锅盖,为此,烹饪器具需要配套两个锅盖,增加包装和运输成本,对用户来说,使用不同烹饪功能时需要替换相应功能的锅盖,使用不够便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至少能部分地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多功能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器具本体上形成烹饪腔,所述盖体具有导风罩和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位于所述导风罩下方并配合所述导风罩在所述烹饪腔内产生循环热风,所述盖体还具有锁圈,所述锁圈相对所述导风罩旋转用于与所述器具本体锁合或者解锁,所述导风罩上设有通风孔和用于启闭所述通风孔的风门,所述风门由所述锁圈的旋转运动驱动动作。
在上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中,所述风门上连接有传动杆,所述锁圈上设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在锁圈旋转时推动所述传动杆在导风罩径向方向上移动。
在上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中,所述传动块和所述传动杆之间为斜面配合传动。
在上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中,所述风门设置在所述导风罩内侧,所述风门由所述锁圈的旋转运动驱动向内开启所述通风孔。
在上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中,所述导风罩外侧设有支架,所述传动杆装配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传动杆一端穿过所述导风罩连接所述风门,另一端伸出所述支架用于配合所述传动块。
在上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中,所述传动杆上设有用于风门开启后复位的复位弹簧。
在上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中,所述导风罩上设有两个通风孔和对应的两个风门,以实现所述导风罩的进风和出风。
在上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中,所述导风罩具有围绕所述热风组件的导风罩侧壁,所述两个通风孔周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导风罩侧壁上。
在上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中,所述锁圈的旋转运动驱动两个风门动作用于控制两个通风孔的开闭状态,以在多个烹饪功能间切换。
在上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中,所述多功能烹饪器具包括压力烹饪功能、空气空气炸锅功能和无压烹饪功能,两个风门均关闭对应通风孔,多功能烹饪器具切换为压力烹饪功能;两个风门均开启对应通风孔,多功能烹饪器具切换为空气炸锅功能;两个风门其中之一打开另一个关闭,多功能烹饪器具切换为无压烹饪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电压力锅要实现压力烹饪功能,需要一个封闭的烹饪环境,故其使用的锅盖要能锁紧器具本体,以满足其使用需求和安全性,比如在锅盖上设置盖牙或者卡钳,空气炸锅是一种利用热空气以及食物自身的油脂对食物进行油炸的烹饪设备,由于是利于热空气加热食材,热风流动性是影响烹饪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通常会在炸锅上部设置风道,用于实现内部烹饪空间与外界空间的气流循环,要在一台烹饪器具中实现压力烹饪功能和空气炸锅功能,至少要具备上述的结构设计,基于上述构思,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功能烹饪器具中,盖体上设置了热风组件和锁圈,锁圈用于在烹饪器具实现压力烹饪功能将盖体锁紧于器具本体,以满足压力烹饪需要和安全性;热风组件在烹饪器具实现空气炸锅功能时在烹饪腔内产生循环热风,用于烘烤、炸制食物,这样,压力烹饪功能和空气炸锅功能可以共用一个盖体,不仅简化烹饪器具构造、降低烹饪器具成本,也免去了用户切换锅盖的麻烦,使用更加方便。
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还在导风罩上设置了通风孔和用于启闭通风孔的风门,实现压力烹饪功能时,风门关闭通风孔,烹饪腔为封闭空间,以便加热后产生高温高压环境,实现空气炸锅功能时,风门打开通风孔,实现烹饪腔与外界空间的空气流通,利于烹饪腔内的热风循环;风门由锁圈的旋转运动驱动动作,巧妙地将锁圈的旋转运动关联到风门动作,在切换烹饪功能的同时,完成对风门的开闭控制,这样就无需为风门配置单独的驱动结构,在盖体已经配置锁圈和热风组件的情况下,避免装配过多零件而增加盖体重量。
进一步的,所述风门上连接有传动杆,所述锁圈上设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在锁圈旋转时推动所述传动杆在导风罩径向方向上移动。传动杆与传动块的配合将锁圈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传动杆的径向运动,进而带动风门动作,传动简单而有效。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罩上设有两个通风孔和对应的两个风门,以实现所述导风罩的进风和出风。通过两个通风孔和对应的两个风门的设计,使进风和出风互不干涉,从而提高热风循环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导风罩具有围绕所述热风组件的导风罩侧壁,所述两个通风孔周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导风罩侧壁上。为满足热风循环的要求,热风组件通常为轴向进风、侧向出风的工作方式,侧向出风区域一般对应着导风罩的侧壁,热风组件产生的热风经导风罩侧壁向下导入器具本体,将两个通风孔周向间隔地设置在导风罩侧壁上,使通风孔处于热风循环路径中,进风和出风更有效率,即保证了烹饪腔内的热风循环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锁圈的旋转运动驱动两个风门动作用于控制两个通风孔的开闭状态,以在多个烹饪功能间切换。由锁圈的旋转运动分别控制两个风门动作,满足了不同烹饪功能下对于通风孔的开闭需求,比如两个风门的同时开闭,或者其中一个风门打开,另一个风门关闭,进一步增强锁圈功能,从而避免装配过多零件而增加盖体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烹饪器具开盖状态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烹饪器具合盖状态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烹饪器具合盖状态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风门与导风罩的组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盖体的半剖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传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传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烹饪器具实现压力烹饪功能时的风门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烹饪器具实现空气炸锅功能时的风门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多功能烹饪器具实现无压烹饪功能时的风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器具本体、110保温罩、120内胆、130加热装置;
200盖体、210外盖、220导风罩、221通风孔、222导风罩翻边、230锁圈、231锁圈翻边、232盖牙、233传动块、234第一传动部、235第二传动部、236驱动斜面、240支架、241避让孔;
300热风组件、310风扇、320加热元件、330电机;
400风门、410传动杆、411受力斜面、412第一受力斜面、413第二受力斜面;420复位弹簧;
500隔板、510密封圈;
600浮子;
700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多功能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器具本体上形成烹饪腔,所述盖体具有导风罩和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位于所述导风罩下方并配合所述导风罩在所述烹饪腔内产生循环热风,所述盖体还具有锁圈,所述锁圈相对所述导风罩旋转用于与所述器具本体锁合或者解锁,所述导风罩上设有通风孔和用于启闭所述通风孔的风门,所述风门由所述锁圈的旋转运动驱动动作。由于盖体上设置了热风组件和锁圈,多功能烹饪器具的压力烹饪功能和空气炸锅功能可以共用一个盖体,不仅简化烹饪器具构造、降低烹饪器具成本,也免去了用户切换锅盖的麻烦,使用更加方便;并巧妙地将锁圈的旋转运动关联到风门动作,在切换烹饪功能的同时,完成对风门的开闭控制,这样就无需为风门配置单独的驱动结构,在盖体已经配置锁圈和热风组件的情况下,避免装配过多零件而增加盖体重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的多功能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100和盖体200,器具本体100具有保温罩110和容置于保温罩110中的内胆120,保温罩110底部设有用于加热内胆120的加热装置130,加热装置130可以是发热盘或者电磁线盘;盖体200具有锁圈230、导风罩220和热风组件300,热风组件300包括风扇310和加热元件320,加热元件320优选为平面螺旋发热管,并被设置在风扇310的下方,风扇310位于导风罩220内并由安装在导风罩220上方的电机330驱动旋转。
结合图3、6、9,本实施例的锁圈230可转动地装配在导风罩220上,用于与器具本体100锁合或者解锁,具体的说:锁圈230的上端设有向内延伸的锁圈翻边231,导风罩220的侧壁下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导风罩翻边222,锁圈翻边231支撑于导风罩翻边222上且可在周向方向上相对滑动,即使得锁圈230可相对导风罩220旋转;锁圈230的下端沿周向设置多个盖牙232,保温罩110的口部沿周向设置多个锅牙,盖体200合盖状态下,锁圈230相对器具本体100旋转,使盖牙232和锅牙相互扣合或者分离,对应实现盖体200的锁合或者解锁。
实现压力烹饪功能,需要一个封闭的烹饪环境,除了盖体200能锁紧器具本体100外,盖体200与器具本体100之间亦需密封配合,如本实施例中,在导风罩220下方设置隔板500,隔板500上开设数个通孔形成通风区,以保证热风可以通过隔板500,但用户手指无法伸入通风区内,起到安全保护作用,隔板500边缘安装有密封圈510,当锁圈230锁紧保温罩110时,密封圈510在导风罩翻边222与内胆120胆口之间提供密封,导风罩220与内胆120配合形成密闭的烹饪腔,即实现上述的盖体200与器具本体100的密封配合。
空气炸锅是利于热空气加热食材,热风流动性是影响烹饪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在多功能烹饪器具中实现空气炸锅功能,还需要配置相应的通风结构,用于实现内部烹饪空间与外界空间的气流循环,如本实施例中,导风罩220上设有通风孔221和用于启闭通风孔221的风门400,如图10所示,实现压力烹饪功能时,风门400关闭通风孔221,烹饪腔为封闭空间,以便加热后产生高温高压环境;如图11所示,实现空气炸锅功能时,风门400打开通风孔221,实现烹饪腔与外界空间的空气流通,利于烹饪腔内的热风循环。
继续参照图11,作为优选的,为了保证热风循环效率,导风罩220上设有两个通风孔221和对应的两个风门400,以实现导风罩220的进风和出风,即在热风组件300的作用下,其中一个风门400向导风罩220内引入外界空气,另一个风门400则向导风罩220外排出热空气,进风和出风互不干涉,从而提高热风循环效率。更优选的:两个通风孔221周向间隔地设置在导风罩220侧壁上,为满足热风循环的要求,风扇310通常为轴向进风、侧向出风的工作方式(如离心风扇),侧向出风区域一般对应着导风罩220的侧壁,热风组件300产生的热风经导风罩220侧壁向下导入内胆120,将两个通风孔221周向间隔地设置在导风罩220侧壁上,使通风孔221处于热风循环路径中,进风和出风更有效率,即保证了烹饪腔内的热风循环效率。
要实现上述两个风门400的控制,需要配置相应的驱动结构,比如电机、电磁阀、电磁推杆等等,然而在本实施例中,盖体200已经配置了压力烹饪功能和空气炸锅功能所必须的部件,比如前述的锁圈230和热风组件300,再为风门400配置独立的驱动结构会导致盖体200结构更加复杂且笨重,不便于操作,优选的:本实施例的风门400由锁圈230的旋转运动驱动动作,巧妙地将锁圈230的旋转运动关联到风门400动作,在切换烹饪功能的同时,完成对风门400的开闭控制,这样就无需为风门400配置单独的驱动结构,在盖体200已经配置锁圈230和热风组件300的情况下,避免装配过多零件而增加盖体200重量。
示例性的:结合图5-9,风门400设置在导风罩220的侧壁内侧,导风罩220的侧壁外侧设有支架240,支架240上安装有传动杆410,传动杆410一端穿过导风罩220侧壁连接风门400,另一端经支架240外侧的避让孔241伸出,传动杆410径向向内移动可以带动风门400向内开启对应的通风孔221,传动杆410上设有复位弹簧420,复位弹簧420提供传动杆410径向向外移动的作用力,用于风门400开启后复位。锁圈230侧面向上延伸形成两个片状结构的传动块233,两个传动块233分别对应两个传动杆410设置;如图10所示,当锁圈230处于传动块233与传动杆410周向错位的位置时,两个风门400均关闭对应的通风孔221,使烹饪腔形成封闭空间,以实现压力烹饪功能;如图11所示,锁圈230逆时针旋转至传动块233与传动杆410对应的位置时,传动块233推动传动杆410径向向内移动以带动风门400动作,打开两个通风孔221,实现烹饪腔与外界空间的空气流通,以实现空气炸锅功能,通过锁圈230的旋转完成压力烹饪功能至空气炸锅功能的切换,反之亦是如此。
优选的,传动块233和传动杆410之间为斜面配合传动,简单而有效地将传动块233的周向旋转运动转换为传动杆410的径向直线运动,例如:传动杆410的径向外端设置有受力斜面411,传动块233的周向两端设有驱动斜面236,旋转锁圈230时,驱动斜面236作用于受力斜面411上从而推动传动杆410动作。
本实施例中,盖体200还具有外盖210,导风罩220和锁圈230均位于外盖210内,外盖210一侧铰接连接在器具本体100上,另一侧与器具本体100扣合,器具本体100或者盖体200上设有用于解除扣合状态的开盖按钮,盖体200可相对器具本体100翻转开合。由于盖体200上配置了锁圈230、导风罩220和热风组件300,压力烹饪功能和空气炸锅功能可以共用一个盖体200,不仅简化烹饪器具构造、降低烹饪器具成本,也免去了用户切换锅盖的麻烦,使用更加方便。为了更好地实现压力烹饪功能,导风罩220上还设有浮子600和排气管700,浮子600和排气管700的结构原理可参考现有电压力锅,本实施例不再详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本实施例的多功能烹饪器具追加无压烹饪功能,本实施例所述的无压烹饪是指在没有热风组件300参与的情况下实施的炖煮烹饪操作,例如现有电饭煲的煮饭煮粥功能。相比压力烹饪功能,无压烹饪功能需要风门400打开通风孔221,以使烹饪腔与外界空间连通,通过通风孔221进行排气,但相比空气炸锅功能,若两个通风孔221全部打开,会导致烹饪腔内热量过快流失,不利于无压烹饪。
本实施例实现无压烹饪功能时,将两个风门400的其中之一打开另一个关闭,通过打开的风门400进行排气,结合图8、9,为实现上述功能,锁圈230上的其中一个传动块233的上端在周向方向呈阶梯状结构,例如该传动块233设置第一传动部234和第二传动部235,第一传动部234的上端面低于第二传动部235的上端面;与该传动块233对应的传动杆410的外侧在高度方向呈阶梯状结构,例如该传动杆410的外侧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第一受力斜面412和第二受力斜面413,第一受力斜面412在传动杆410径向方向上低于第二受力斜面413。
结合图10,当锁圈230处于传动块233与传动杆410周向错位的位置时,两个风门400均处于关闭对应的通风孔221,使烹饪腔形成封闭空间,以实现压力烹饪功能;锁圈230逆时针旋转至图12所示位置时,其中一个传动块233的第一传动部234先作用于第一受力斜面412,由于第一受力斜面412在传动杆410径向方向上低于第二受力斜面413,此时的风门400只能达到半开状态,相比全开状态,对应通风孔221的通风量较小,满足无压烹饪功能的排气需要,此时另一个传动块233还未达到对应传动杆410的位置,故另一个风门400仍处于关闭状态,以实现无压烹饪功能;锁圈230继续逆时针旋转至图11所示位置时,其中一个传动块233的第二传动部235作用于第二受力斜面413,使风门400达到全开状态,此时另一个传动块233也达到对应传动杆410的位置,将对应的风门400打开,实现烹饪腔与外界空间的空气流通,以实现空气炸锅功能,通过锁圈230的旋转完成压力烹饪功能、无压烹饪功能和空气炸锅功能的切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多功能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和盖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器具本体上形成烹饪腔,所述盖体具有导风罩和热风组件,所述热风组件位于所述导风罩下方并配合所述导风罩在所述烹饪腔内产生循环热风,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具有锁圈,所述锁圈相对所述导风罩旋转用于与所述器具本体锁合或者解锁,所述导风罩上设有通风孔和用于启闭所述通风孔的风门,所述风门由所述锁圈的旋转运动驱动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上连接有传动杆,所述锁圈上设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在锁圈旋转时推动所述传动杆在导风罩径向方向上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块和所述传动杆之间为斜面配合传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设置在所述导风罩内侧,所述风门由所述锁圈的旋转运动驱动向内开启所述通风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外侧设有支架,所述传动杆装配在所述支架上,所述传动杆一端穿过所述导风罩连接所述风门,另一端伸出所述支架用于配合所述传动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上设有用于风门开启后复位的复位弹簧。
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上设有两个通风孔和对应的两个风门,以实现所述导风罩的进风和出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具有围绕所述热风组件的导风罩侧壁,所述两个通风孔周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导风罩侧壁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圈的旋转运动驱动两个风门动作用于控制两个通风孔的开闭状态,以在多个烹饪功能间切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烹饪器具包括压力烹饪功能、空气炸锅功能和无压烹饪功能,两个风门均关闭对应通风孔,多功能烹饪器具切换为压力烹饪功能;两个风门均开启对应通风孔,多功能烹饪器具切换为空气炸锅功能;两个风门其中之一打开另一个关闭,多功能烹饪器具切换为无压烹饪功能。
CN202023335124.5U 2020-12-30 2020-12-30 多功能烹饪器具 Active CN214548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5124.5U CN214548988U (zh) 2020-12-30 2020-12-30 多功能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35124.5U CN214548988U (zh) 2020-12-30 2020-12-30 多功能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8988U true CN214548988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344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35124.5U Active CN214548988U (zh) 2020-12-30 2020-12-30 多功能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89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97772U (zh) 兼具烘烤功能的电煮锅
CN214548824U (zh) 多功能烹饪器具
CN210300733U (zh) 一种具有空气炸及压力烹饪的器具
CN104586233A (zh) 兼具烘烤功能的电煮锅
CN111000430A (zh) 具有空炸功能的新结构锅具
CN214548823U (zh) 多功能烹饪器具
CN214548988U (zh) 多功能烹饪器具
CN214548987U (zh) 多功能烹饪器具
CN214548984U (zh) 多功能烹饪器具
CN114680604B (zh) 烹饪器具
CN214548986U (zh) 烹饪器具
CN214548989U (zh) 多功能烹饪器具
WO2023279822A1 (zh) 加热组件和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CN114680606B (zh) 多功能烹饪器具
CN214548957U (zh) 烹饪器具
CN112273979A (zh) 一种烹饪机
CN214548852U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18484330U (zh) 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
CN219020831U (zh) 多功能烹饪机
CN219126059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7659245U (zh) 用于烹饪锅具密封气压调节组件、组合锅盖及烹饪锅具
CN220631867U (zh) 一种具有无线传感器的电压力锅
CN214906053U (zh) 一种压力空气炸锅
CN218338250U (zh) 锅具上盖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
US20230101591A1 (en) Electric Cooking Appli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5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 760 Yinhai Street, Xiasha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JIUYA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