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29495U - 一种限位结构沉降片及针织横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限位结构沉降片及针织横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29495U
CN214529495U CN202120536723.9U CN202120536723U CN214529495U CN 214529495 U CN214529495 U CN 214529495U CN 202120536723 U CN202120536723 U CN 202120536723U CN 214529495 U CN214529495 U CN 214529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nker
knitting machine
pressing
flat knitting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672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聪雕
韩志远
涂占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Xinnuode Textil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Xinnuode Texti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Xinnuode Textil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Xinnuode Textil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3672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29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29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29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限位结构沉降片,包括本体,本体的前端具有按压部,按压部用于按压织线;本体上相对前端的后端具有旋转中心孔;后端还具有限位部,限位部向后延伸,限位部用于在沉降片不受驱使的自由状态下,在针织横机结构的限制下限制沉降片的转动角度,以使得两相对的沉降片的按压部无法重叠。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本体后端的旋转中心孔作为沉降片的旋转中心,配合连接在后端并向后延伸的限位部控制前端按压部的活动范围,即当沉降片在自由状态时,限位部的存在将受到针织横机结构的限制使得两相对的沉降片的按压部无法重叠,避免了沉降片在横向运动时损坏,进而提高了针织横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限位结构沉降片及针织横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织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限位结构沉降片及针织横机。
背景技术
针织横机是一种双针板舌针纬编织织机,针床上的三角装置犹如一组平面凸轮,织针的针脚可进入凸轮的槽道内,移动三角迫使织针在针床的针槽内有规律的升降运动,通过针勾和针舌的动作能将纱线编织成编织物。织针在上升过程中,线圈逐步退出针勾,打开针舌,并退出针舌挂在针杆上。织针在下降过程中,针勾勾住新垫放的纱线,并将其牵拉弯曲成线圈,同时原有的线圈则脱出针勾,新线圈从旧线圈中穿过并与旧线圈串联起来,众多织针织成的多个线圈串互相联结形成编织物。
在编织时,线圈容易随织针上升,不利于编织的活动,为了解决此问题,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207862553U,公开日期为2018年9月14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交叉式沉降片结构,通过设置沉降片的结构控制前后沉降片的摆动,在织针向上运动时控制前后沉降片靠拢形成重叠区域闭合,以解决线圈随织针向上运动的问题。此外,在做一些花型组织的时候组织时,针床将带动前后沉降片中的一个做横向移动,前后沉降片需复位到没有重叠的位置以避免,但在实际中有个别沉降片未能有效控制,仍处于重叠状态,此时,沉降片容易损坏。
可见,现有技术中的沉降片还有待改进以避免沉降片在自由状态下发生交叉重叠受到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沉降片在自由状态下发生交叉重叠容易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限位结构沉降片,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前端具有按压部,所述按压部用于按压织线;所述本体上相对所述前端的后端具有旋转中心孔;所述后端还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向后延伸,所述限位部用于在所述沉降片不受驱使的自由状态下,在针织横机结构的限制下限制所述沉降片的转动角度,以使得两相对的所述沉降片的按压部无法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沉降片还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于所述本体的上侧并向上延伸,所述驱动部用于与驱动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沉降片绕所述旋转中心孔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相对于所述本体的厚度更厚。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部包括连接段和延伸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本体后端相连接,所述延伸段向后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本体后端的所述旋转中心孔的上侧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段呈向下侧弯曲状并且末端与所述延伸段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段相对所述连接段相背离的一侧具有止动突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针织横机,采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限位结构沉降片;还包括呈“八”字形状设置的针板,两边的所述针板上均设有若干组相对设置的插片和芯轴,所述芯轴设于所述插片的顶端上方,所述沉降片通过旋转中心孔连接在所述芯轴上;所述插片的顶端下侧具有台阶面,所述沉降片的限位部位于所述台阶面与所述针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面的形状设置使得所述限位部转动至与所述台阶面相接触位置且不发生变形时,两相对的所述沉降片的按压部相靠近且恰好不发生重叠。
进一步地,还包括沉降片驱动块,所述沉降片驱动块分别与驱动机构和所述沉降片相连接,所述沉降片驱动块用于驱动所述沉降片绕所述芯轴旋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限位结构沉降片及针织横机,通过设置在本体前端的按压部将线圈按压以配合织针进行编织,通过设置在本体后端的旋转中心孔作为沉降片的旋转中心,配合连接在后端并向后延伸的限位部控制按压部的活动范围,即当沉降片在自由状态时,限位部的存在将受到针织横机结构的限制使得两相对的沉降片的按压部无法重叠,避免了沉降片在横向运动时损坏,进而提高了针织横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限位结构沉降片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限位结构沉降片于自由状态的极限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织横机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针织横机作业状态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的插片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本体 110按压部 120旋转中心孔
130限位部 131连接段 132延伸段
140驱动部 200针板 210插片
211台阶面 220芯轴 230沉降片驱动块
133止动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限位结构沉降片,包括本体100,所述本体100的前端具有按压部110,所述按压部110用于按压织线;所述本体100上相对所述前端的后端具有旋转中心孔120;所述后端还具有限位部130,所述限位部130向后延伸,所述限位部130用于在所述沉降片不受驱使的自由状态下,在针织横机结构的限制下限制所述沉降片的转动角度,以使得两相对的所述沉降片的按压部110无法重叠。
具体实施时,如图1和图2所示,本体100的前端设有按压部110,本体100与前端相对的后端靠近边缘处设有旋转中心孔120,后端处于旋转中心孔120上侧部位连接有限位部130,限位部130向后延伸;如此,按压部110、旋转中心孔120和限位部130形成了杠杆结构,沉降片处于自由状态下时,按压部110和限位部130均随本体100的转动而同步转动,以此通过控制本体的旋转控制按压部110的运动以配合编织作业。如图2所示,其中的限位部130将会受到针织横机的结构限制,若沉降片处于不受驱动的自由状态下,限位部130和针织横机的结构配合将限制本体100及按压部110的转动角度,使得当沉降片转动到极限位置时也不会与相对的沉降片的按压部110发生重叠,避免沉降片受损。较佳地,旋转中心孔120尽可能靠近后端边缘,以与前端的按压部110保持尽可能远的距离,有利于对按压部110的灵敏控制。
优选地,如图1所示,本体100上还设有驱动部140,驱动部140设有本体100的上侧并向上延伸,驱动部与驱动机构相连接以驱动沉降片绕旋转中心孔120进行转动。较佳地,驱动部140的片体厚度应当较沉降片本体100的厚度更厚,以提高驱动部140的结构强度,提高传动结构的负荷能力。
具体地,限位部130为较为细长的延伸结构,包括连接段131和延伸段132;连接段131与本体100后端边缘位于旋转中心孔120上侧处相连接,连接段131向下侧弯曲并与延伸段132相连接;延伸段132呈水平直线状向后延伸;较佳地,延伸段132相对连接段131相背离的一侧设有止动突起133,可采用但不限于将延伸段132的末端翘起的方式形成止动突起133,以获得更好的限位效果。
较佳地,延伸段132长度方向上与驱动部140呈85-95度角,使得当限位部130运动至极限位置且不发生变形时,两相对的沉降片相靠近且刚好不发生重叠。
实际使用时,在限位部130的作用下,当沉降片处于自由状态时,沉降片的按压部110将无法与相对的沉降片相重叠,避免了在针板横移时损坏沉降片,提高了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针织横机,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三角状机架主体,机架上两侧设有呈“八”字形状设置的针板200,两边的针板200上均设有若干组相对设置的插片210,插片210的顶端上方还设有芯轴220,沉降片通过旋转中心孔120连接在芯轴220上;插片210的顶端下侧设有台阶面211,其中沉降片采用如上所述的限位结构沉降片,并且沉降片的限位部130位于台阶面211与针板200之间的空档中。其中台阶面211的形状设置可保证限位部130转动至与台阶面想接触位置且不发生变形时,相对设置的沉降片的按压部110相靠近且恰好不发生重叠,既避免了沉降片受损的可能,也有利于在织针向上运动时两沉降片在驱动下继续转动至按压部110相重叠以形成封闭区域阻挡线圈随织针上升。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织横机还包括沉降片驱动块230,沉降片驱动块230一方面与驱动机构相连接,另一方面与沉降片的驱动部140相连接,以驱动沉降片绕芯轴220旋转,配合编织作业。
实际使用时,在编织时,指针上移,沉降片驱动块230运动至高位,带动两侧沉降片的按压部110发生重叠以阻止线圈随织针向上运动影响作业;当针板200横向移动时,沉降片驱动块230运动至低位,以带动沉降片复位,其中个别未能有效控制的沉降片会再限位部130的作用下自动复位,避免了沉降片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限位结构沉降片及针织横机,通过设置在本体前端的按压部将线圈按压以配合织针进行编织,通过设置在本体后端的旋转中心孔作为沉降片的旋转中心,配合连接在后端并向后延伸的限位部控制按压部的活动范围,即当沉降片在自由状态时,限位部的存在将受到针织横机结构的限制使得两相对的沉降片的按压部无法重叠,避免了沉降片在横向运动时损坏,进而提高了针织横机的使用寿命。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本体、按压部、旋转中心孔、限位部、连接段、延伸段、驱动部、针板、插片、台阶面、芯轴和沉降片驱动块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限位结构沉降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00),所述本体(100)的前端具有按压部(110),所述按压部(110)用于按压织线;所述本体(100)上相对所述前端的后端具有旋转中心孔(120);所述后端还具有限位部(130),所述限位部(130)向后延伸,所述限位部(130)用于在所述沉降片不受驱使的自由状态下,在针织横机结构的限制下限制所述沉降片的转动角度,以使得两相对的所述沉降片的按压部(110)无法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降片还包括驱动部(140),所述驱动部(140)设于所述本体(100)的上侧并向上延伸,所述驱动部(140)用于与驱动机构连接以驱动所述沉降片绕所述旋转中心孔(120)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限位结构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140)相对于所述本体(100)的厚度更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限位结构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130)包括连接段(131)和延伸段(132),所述连接段(131)与所述本体(100)后端相连接,所述延伸段(132)向后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限位结构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131)与所述本体(100)后端的所述旋转中心孔(120)的上侧处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限位结构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131)呈向下侧弯曲状并且末端与所述延伸段(132)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限位结构沉降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132)相对所述连接段(131)相背离的一侧具有止动突起(133)。
8.一种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限位结构沉降片;还包括呈“八”字形状设置的针板(200),两边的所述针板(200)上均设有若干组相对设置的插片(210)和芯轴(220),所述芯轴(220)设于所述插片(210)的顶端上方,所述沉降片通过旋转中心孔(120)连接在所述芯轴(220)上;所述插片(210)的顶端下侧具有台阶面(211),所述沉降片的限位部(130)位于所述台阶面(211)与所述针板(20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211)的形状设置使得所述限位部(130)转动至与所述台阶面(211)相接触位置且不发生变形时,两相对的所述沉降片的按压部(110)相靠近且恰好不发生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针织横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沉降片驱动块(230),所述沉降片驱动块(230)分别与驱动机构和所述沉降片相连接,所述沉降片驱动块(230)用于驱动所述沉降片绕所述芯轴(220)旋转。
CN202120536723.9U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限位结构沉降片及针织横机 Active CN214529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6723.9U CN214529495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限位结构沉降片及针织横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6723.9U CN214529495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限位结构沉降片及针织横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29495U true CN214529495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62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6723.9U Active CN214529495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限位结构沉降片及针织横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294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07194B2 (en) Weft knitting machine with movable yarn guide member
JP3498270B2 (ja) 横編機における糸案内方法及び装置
EP2578733A1 (en) Knitting needle-guiding member, knitting needle, knitting method, knit fabric and gloves
US5355699A (en) Flat knitting machine and a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rocking sinkers of the flat knitting machine
CN214529495U (zh) 一种限位结构沉降片及针织横机
US4005589A (en) Knitting elements
CN209779132U (zh) 一种编织横机结构
CN109989170B (zh) 一种针织横机的沉降片装置
JP2021021163A (ja) 編糸の位置が変更可能な緯編機編成構造
CN209816409U (zh) 一种针织横机的沉降片装置
CN211471740U (zh) 一种横编织机的沉降片
US4127012A (en) Stitch selector control means
CN220685405U (zh) 一种手套双向编织的生克三角
CN108998880B (zh) 一种用于针织横机的沉降片及一种针织横机
JPS6252064B2 (zh)
CN218666564U (zh) 一种沉降片控制机构
CN217757846U (zh) 一种单面衬垫提花用三角机构
CN220149776U (zh) 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
CN219010611U (zh) 一种适用于手套罗纹部双向编织的导针三角装置
CN213328082U (zh) 一种电脑横机压线装置
CN219772397U (zh) 一种横编织机的沉降片及其控制结构
CN212640780U (zh) 直选针织机及其山板结构
CN215713739U (zh) 电脑横机的衬纬编织结构
CN219861821U (zh) 一种横机的辅助针脚
CN219010619U (zh) 一种子母织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