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28672U - 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28672U
CN214528672U CN202120069161.1U CN202120069161U CN214528672U CN 214528672 U CN214528672 U CN 214528672U CN 202120069161 U CN202120069161 U CN 202120069161U CN 214528672 U CN214528672 U CN 214528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sludge drying
outlet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691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宁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uoh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uoh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uoh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uohui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691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28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28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28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污泥干化机,所述污泥干化机底端连接有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与旋风除尘器进口相连,所述旋风除尘器顶端连接有循环回风道,所述旋风除尘器底端连接有排灰口,所述循环回风道与循环风机进口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采用密闭式热风循环污泥干化系统,以电或蒸汽为热源的热风加热系统运行能耗高,以热泵为热风加热装置的系统结构复杂,废气冷凝系统产生大量冷凝废水,处理成本高,此外,热风长期循环使用,热风的组分和流量会发生变化,最终影响系统设备的安全和系统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
背景技术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达99%以上),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它是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浓稠物,可以用泵运输,但它很难通过沉降进行固液分离;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污泥干化系统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操作复杂,稳定性差,安全性低,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市场上的污泥干化系统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操作复杂,稳定性差,安全性低,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污泥干化机,所述污泥干化机底端连接有出风风道,所述出风风道与旋风除尘器进口相连,所述旋风除尘器顶端连接有循环回风道,所述旋风除尘器底端连接有排灰口,所述循环回风道与循环风机进口相连;
所述循环风机出口与循环供风道和排热风道并接相连;
所述循环供风道与热风加热机相连,所述热风加热机与进风风道相连,所述进风风道与污泥干化机进风口相连
所述排热风道的出口端连接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的出口端与排气余热回收器相连;
所述排气余热回收器与补热风道、补冷风道、排冷风道和冷凝废水管道相连;
所述补热风道中部嵌入安装有补风阀,所述补风阀的出口端与循环供风道相连;
所述补冷风道输入口和鼓风机输出口相连;
所述排冷风道输出口与污泥焚烧尾气治理系统输入口相连;
所述冷凝废水管道与废水箱相连,所述废水箱与废水疏水管道相连,所述废水疏水管道与废水泵相连,所述废水泵与厂区污水池相连;
所述热风加热机输出口与冷凝净水管道相连,所述冷凝净水管道与疏水箱相连,所述疏水箱输出口与疏水泵输入端相连,所述疏水泵输出端与疏水管道相连,所述疏水管道与厂区除盐水箱相连;
所述热风加热机输入口与蒸气管道相连,所述蒸气管道内部嵌入安装有蒸气调节阀,所述蒸气管道与饱和蒸汽供汽管网相连。
根据上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循环回风道的表面朝向循环风机的方向依次连接有出风湿度计、出风压力计、出风温度计和出风流量计;
所述出风湿度计、出风压力计、出风温度计和出风流量计的输出端与外界控制器输入端相连。
根据上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污泥干化机顶端开设有湿污泥进口,所述污泥干化机底端位于湿污泥进口的对立侧面开设有干污泥出口。
根据上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进风风道的表面朝向污泥干化机的方向依次连接有进风流量计、进风温度计、进风压力计和进风湿度计;
所述进风流量计、进风温度计、进风压力计和进风湿度计的输出端与外界控制器输入端相连。
根据上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疏水箱顶端开设有疏水箱呼吸孔,且侧面安装有疏水箱液位计。
根据上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废水箱顶端开设有废水箱呼吸孔,且侧面安装有废水箱液位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采用密闭式热风循环污泥干化系统,以电或蒸汽为热源的热风加热系统运行能耗高,以热泵为热风加热装置的系统结构复杂,废气冷凝系统产生大量冷凝废水,处理成本高,此外,热风长期循环使用,热风的组分和流量会发生变化,最终影响系统设备的安全和系统的稳定性。
2、采用开式热风污泥干化系统,以电或蒸气为热源的系统运行能耗高,以常温气体为干燥介质的系统干化效率低,干燥成本高,且该系统废气排放量大,热损失高,废气处理成本高。
3、采用热烟气式的污泥干化系统,干化装置出口的烟气湿度大,含尘量高,降低了尾气处理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增加了尾气的治理成本,此外,高温烟气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在干化过程中易对污泥干化机造成酸性腐蚀。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污泥干化机;2、出风风道;3、出风湿度计;4、出风压力计;5、出风温度计;6、出风流量计;7、循环风机;8、循环供风道;9、废水疏水管道;10、补热风道;11、热风加热机;12、进风流量计;13、进风温度计;14、进风压力计;15、进风湿度计;16、进风风道;17、湿污泥进口;18、干污泥出口;19、废水泵;20、废水箱液位计;21、废水箱呼吸孔;22、废水箱;23、冷凝废水管道;24、排冷风道;25、排气余热回收器;26、排气阀;27、排热风道;28、补风阀;29、疏水管道;30、疏水泵;31、疏水箱液位计;32、疏水箱呼吸孔;33、疏水箱;34、冷凝净水管道;35、蒸气管道;36、蒸气调节阀;37、饱和蒸汽供汽管网;38、厂区除盐水箱;39、污泥焚烧尾气治理系统;40、厂区污水池;41、旋风除尘器;42、循环回风道;43、排灰口;44、补冷风道;45、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污泥干化机1,为了正常的进出料,污泥干化机1顶端开设有湿污泥进口17,污泥干化机1底端位于湿污泥进口17的对立侧面开设有干污泥出口18,污泥干化机1底端连接有出风风道2,出风风道2与旋风除尘器41进口相连,旋风除尘器41顶端连接有循环回风道42,旋风除尘器41底端连接有排灰口43,循环回风道42与循环风机7进口相连;
循环风机7出口与循环供风道8和排热风道27并接相连;
循环供风道8与热风加热机11相连,热风加热机11与进风风道16相连,进风风道16与污泥干化机1进风口相连
排热风道27的出口端连接有排气阀26,排气阀26的出口端与排气余热回收器25相连;
排气余热回收器25与补热风道10、补冷风道44、排冷风道24和冷凝废水管道23相连;
补热风道10中部嵌入安装有补风阀28,补风阀28的出口端与循环供风道8相连;
补冷风道44输入口和鼓风机45输出口相连;
排冷风道24输出口与污泥焚烧尾气治理系统39输入口相连;
冷凝废水管道23与废水箱22相连,废水箱22与废水疏水管道9相连,废水疏水管道9与废水泵19相连,废水泵19与厂区污水池40相连;
热风加热机11输出口与冷凝净水管道34相连,冷凝净水管道34与疏水箱33相连,疏水箱33输出口与疏水泵30输入端相连,疏水泵30输出端与疏水管道29相连,疏水管道29与厂区除盐水箱38相连;
热风加热机11输入口与蒸气管道35相连,蒸气管道35内部嵌入安装有蒸气调节阀36,蒸气管道35与饱和蒸汽供汽管网37相连。
为了便于测量,循环回风道42的表面朝向循环风机7的方向依次连接有出风湿度计3、出风压力计4、出风温度计5和出风流量计6;
出风湿度计3、出风压力计4、出风温度计5和出风流量计6的输出端与外界控制器输入端相连。
进风风道16的表面朝向污泥干化机1的方向依次连接有进风流量计12、进风温度计13、进风压力计14和进风湿度计15;
进风流量计12、进风温度计13、进风压力计14和进风湿度计15的输出端与外界控制器输入端相连。
疏水箱33顶端开设有疏水箱呼吸孔32,且侧面安装有疏水箱液位计31,废水箱22顶端开设有废水箱呼吸孔21,且侧面安装有废水箱液位计20,可以更好的观察内部水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来自湿污泥仓的湿污泥由输送装置经湿污泥进口17排入污泥干化机1内,湿污泥经热风干化后变为干污泥由干污泥出口18排出,并由输送装置输运至干污泥仓进行储存;
污泥干化机1通过进风风道16与热风加热机11相连通,通过出风风道2与旋风除尘器41相连通,来自热风加热机11的热风由进风风道16进入污泥干化机1内,与来自湿污泥仓的湿污泥发生传热传质过程,湿污泥中水分吸热蒸发为水蒸气随热风经出风风道2进入旋风除尘器41;
旋风除尘器41设有排灰口43,来自污泥干化机1的中温高湿废气在旋风除尘器41内完成气固分离,除尘后的废气经循环回风道42进入循环风机7,除尘器收集的固体污泥颗粒由排灰口43排出经输送装置送至干污泥仓储存;
循环风机7通过循环回风道42与旋风除尘器41相连通,通过循环供风道8与热风加热机11相连通,来自旋风除尘器41的中温高湿废气在循环风机7的驱动下,进入循环供风道8;
污泥焚烧尾气治理系统39通过排冷风道24与排气余热回收器25相连通;
鼓风机45通过补冷风道44与排气余热回收器25相连通;
排气余热回收器25通过排热风道27与循环供风道8的上游相连通,通过补热风道10与循环供风道8的下游相连通,来自排热风道27的中温高湿废气通过排气余热回收器25与来自补冷风道44的自然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中温高湿废气放热降后经排冷风道24进入污泥焚烧尾气治理系统39进行处理,中温高湿废气降温放热过程中析出少量冷凝废水经冷凝废水管道23排至废水箱22,自然冷空气吸热升温后经补热风道10与来自循环供风道8的中温高湿废气混合后变为低温低湿废气进入热风加热机11;
废水箱22通过冷凝废水管道23与排气余热回收器25相连通,通过废水疏水管道9与厂区污水池40相连通,来自排气余热回收器25的冷凝废水经冷凝废水管道23进入废水箱22,废水箱22内的废水在废水泵19的驱动下经废水疏水管道9排至厂区污水池40;
热风加热机11通过进风风道16与污泥干化机1相连通,通过循环供风道8与循环风机7和排气余热回收器25相连通,来自饱和蒸汽供汽管网37的中低压饱和蒸汽经蒸气管道35进入热风加热机11内,与来自循环供风道8下游的低温低湿废气发生热交换过程,低温低湿废气吸热升温变为高温低湿废气后经进风风道16进入污泥干化机1;饱和蒸汽放热相变冷凝为液态水经冷凝净水管道34排至疏水箱33内;
疏水箱33通过冷凝净水管道34与热风加热机11相连通,通过疏水管道29与厂区除盐水箱38相连通,来自热风加热机11的冷凝水在疏水泵30的驱动下经疏水管道29排至厂区除盐水箱38内;
在进风风道16内装设进风流量计12、进风温度计13、进风压力计14和进风湿度计15的在线测量装置,在循环回风道42内装设出风流量计6、出风温度计5、出风压力计4和出风湿度计3的在线测量装置,通过在线测得的运行数据,实时监控系统的运行状况,并为系统的优化调控提供指导;
在蒸气管道35内设置蒸气调节阀36,蒸气调节阀36与进风温度计13设置联锁,通过调节蒸气调节阀36的开度来控制进入热风加热机11的进蒸汽量,保证进风温度计13在设定范围内,由此实现稳定污泥干化系统运行的目标;
在排热风道27内设置排气阀26,在补热风道10内设置补风阀28,当出风湿度计3达到设定值时,开启排气阀26对系统进行排气操作,当污泥干化系统的废气排量与污泥焚烧产生的尾气量总合达到污泥焚烧尾气治理系统39所能承载的风量上限时,中停排气阀26动作,此刻开启鼓风机45,并逐步开启补风阀28,当进风流量计12达到设定值时,中停补风阀28动作,此时系统在最大排风量和最大补风量的工况下运行;
在补冷风道44内自然冷空气相对湿度变化时,使得进风湿度计15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污泥干化系统的运行参数,为了稳定系统的运行参数,须将进风温度计13的设定值进行调整,当自然冷空气相对湿度增大时,须增大进风温度计13的设定值,反之,降低进风温度计13的设定值,进风温度计13的控制通过开大或关小蒸气调节阀36的开度来实现;
在排气余热回收器25中,设计采用补充的自然冷空气来回收系统排出的中温高湿热风的余热,因排气中水蒸气蕴含潜热大,排放的中温高湿热风温降幅度小,析出的冷凝废水量少,排至厂区污水池40对池内水质影响小,基本不增加企业污水治理成本;
由排气余热回收器25排出的高湿废气量小,直接排至污泥焚烧尾气治理系统39,对原来尾气的流量、含湿量及温度等参数影响很小,能够满足现有尾气治理设施的安全运行要求;
循环风机7和鼓风机45均设置为变频风机,在任何工况下运行调控,均以降低风机运行频率为最高优先级的调节手段,其次采用调控排气阀26和补风阀28的开度措施,由此时刻保证污泥干化系统在最低功耗下运行;
一种新型风媒污泥干化系统,热风采用部分循环方式,通过优化控制污泥干化机1进口的进风温度计13、进风湿度计15和进风流量计12,来实现污泥干化机1的干化效率较高,同时系统的综合电耗和汽耗在较低工况运行;
疏水箱33设有疏水箱呼吸孔32和疏水箱液位计31,当疏水箱液位计31反馈疏水箱33的液位在高位时,联锁开启疏水泵30,将疏水箱33内的存水排至厂区除盐水箱38,反之,联锁关闭疏水泵30;疏水箱呼吸孔32用于保持疏水箱33内与外界大气压力一致,保证冷凝疏水能够顺利流入疏水箱33;
废水箱22设有废水箱呼吸孔21和废水箱液位计20,当废水箱液位计20反馈废水箱22的液位在高位时,联锁开启废水泵19,将废水箱22内的存水排至厂区污水池40,反之,联锁关闭废水泵19,废水箱呼吸孔21用于保持废水箱22内与外界大气压力一致,保证冷凝废水能够顺利流入废水箱2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污泥干化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机(1)底端连接有出风风道(2),所述出风风道(2)与旋风除尘器(41)进口相连,所述旋风除尘器(41)顶端连接有循环回风道(42),所述旋风除尘器(41)底端连接有排灰口(43),所述循环回风道(42)与循环风机(7)进口相连;
所述循环风机(7)出口与循环供风道(8)和排热风道(27)并接相连;
所述循环供风道(8)与热风加热机(11)相连,所述热风加热机(11)与进风风道(16)相连,所述进风风道(16)与污泥干化机(1)进风口相连
所述排热风道(27)的出口端连接有排气阀(26),所述排气阀(26)的出口端与排气余热回收器(25)相连;
所述排气余热回收器(25)与补热风道(10)、补冷风道(44)、排冷风道(24)和冷凝废水管道(23)相连;
所述补热风道(10)中部嵌入安装有补风阀(28),所述补风阀(28)的出口端与循环供风道(8)相连;
所述补冷风道(44)输入口和鼓风机(45)输出口相连;
所述排冷风道(24)输出口与污泥焚烧尾气治理系统(39)输入口相连;
所述冷凝废水管道(23)与废水箱(22)相连,所述废水箱(22)与废水疏水管道(9)相连,所述废水疏水管道(9)与废水泵(19)相连,所述废水泵(19)与厂区污水池(40)相连;
所述热风加热机(11)输出口与冷凝净水管道(34)相连,所述冷凝净水管道(34)与疏水箱(33)相连,所述疏水箱(33)输出口与疏水泵(30)输入端相连,所述疏水泵(30)输出端与疏水管道(29)相连,所述疏水管道(29)与厂区除盐水箱(38)相连;
所述热风加热机(11)输入口与蒸气管道(35)相连,所述蒸气管道(35)内部嵌入安装有蒸气调节阀(36),所述蒸气管道(35)与饱和蒸汽供汽管网(37)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回风道(42)的表面朝向循环风机(7)的方向依次连接有出风湿度计(3)、出风压力计(4)、出风温度计(5)和出风流量计(6);
所述出风湿度计(3)、出风压力计(4)、出风温度计(5)和出风流量计(6)的输出端与外界控制器输入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机(1)顶端开设有湿污泥进口(17),所述污泥干化机(1)底端位于湿污泥进口(17)的对立侧面开设有干污泥出口(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风道(16)的表面朝向污泥干化机(1)的方向依次连接有进风流量计(12)、进风温度计(13)、进风压力计(14)和进风湿度计(15);
所述进风流量计(12)、进风温度计(13)、进风压力计(14)和进风湿度计(15)的输出端与外界控制器输入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箱(33)顶端开设有疏水箱呼吸孔(32),且侧面安装有疏水箱液位计(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箱(22)顶端开设有废水箱呼吸孔(21),且侧面安装有废水箱液位计(20)。
CN202120069161.1U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 Active CN214528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9161.1U CN214528672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69161.1U CN214528672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28672U true CN214528672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301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69161.1U Active CN214528672U (zh) 2021-01-12 2021-01-12 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28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51371Y (zh) 高效节水节能烟气预降温系统
CN101731327B (zh) 高湿粮食集中干燥系统及其干燥方法
CN107930309B (zh) 一种湿烟羽消除系统
CN105066665A (zh) 一种烘房热回收热泵装置
WO2012097659A1 (zh) 非接触式烟气余热污泥干化系统
CN109553270B (zh) 一种热泵型闭式污泥干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422196U (zh) 一种cfb机组联合余热利用系统
CN105716410A (zh) 山楂饼及糖块热泵干燥机及其系统
CN109798534A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利用与脱白一体化系统
CN112661383A (zh) 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
CN109611878B (zh)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CN106839494A (zh) 热泵双热质耦合加湿脱湿蒸发系统及方法
CN105571381B (zh) 一种热媒水管式换热器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14528672U (zh) 一种新型风媒式污泥干化系统
CN206398742U (zh) 一种超净排放燃煤机组开式低低温余热利用系统
CN210568552U (zh) 一种锅炉节能与烟气脱白系统
CN103604212A (zh) 一种大温差井口加热器及其运行方式
CN103638784A (zh) 一种外置加热式湿烟气除湿方法及除湿系统
CN108302927A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多级热泵和多级空冷耦合的干燥系统
CN206257691U (zh) 一种采用凝结水换热的烟气mggh系统
CN212673650U (zh) 一种苯乙酸烘干废气处理装置
CN114136057A (zh) 一种热泵联合干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4837791U (zh) 一种能回收废气热量的热泵型粮食干燥塔
CN101089527A (zh) 气流干燥节能装置
CN209835928U (zh) 一种污水处理后污泥的智能干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