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19641U - 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19641U
CN214519641U CN202120562016.7U CN202120562016U CN214519641U CN 214519641 U CN214519641 U CN 214519641U CN 202120562016 U CN202120562016 U CN 202120562016U CN 214519641 U CN214519641 U CN 2145196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t
shot blasting
base
chamber
pipe 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620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高
单杰
沈茂松
徐荣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ang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05620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196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196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196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包括基座和喷丸体。基座的正面具有第一腔室,基座底面设有连通第一腔室的进气嘴和进丸嘴。喷丸体的底面具有第二腔室,喷丸体正面设有一圈斜面,斜面上阵列排布喷丸嘴。基座和喷丸体连接成一体,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成一体。工作中,打开外部气源,压缩空气通过进气嘴进入腔室,从喷丸嘴喷射而出,并于腔室内形成负压,外部丸室中丸球在负压的作用被吸入腔室中,继而从喷丸嘴喷射而出,丸球被均匀喷射到管件的内表面上,通过喷射丸球进行打磨有效降低了管件内表面的粗糙度,同时还在管件的内表面上额外施加了压应力,能提升管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管件尤其是大型金属管件,在工程技术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广泛用于石油、天然气、水、蒸汽等流体的输送,由于铸造厂铸造出的管件比较毛糙,甚至有的部位还有金属及各种残留,所以有必要将金属管件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处理干净,否则会影响金属管件的正常使用,外表面因为裸露在外处理起来相对方便,内表面就不太好处理了。对于一些特殊行业,则对金属管件的内表面粗糙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表面粗糙度的好坏直接影响流体的输送效果,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金属管件的内表面进行抛光打磨作业了。目前,对金属管件抛光打磨大都采用砂轮机或角磨机等传统机械工具,也有采用轮式钢丝刷的,也就是采用高速旋转的钢丝刷对管件进行打磨抛光,这些机械工具的方法虽然也能对管件打磨,但粗糙度完全达不到高要求用户的需要,所以研发一种提高管件内表面粗糙度的装置尤为迫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有效满足管件内表面的粗糙度要求。
技术方案: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包括基座和喷丸体;所述基座的正面具有第一腔室,所述基座底面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的进气嘴和进丸嘴;所述喷丸体的底面具有第二腔室,喷丸体正面设有一圈斜面,所述斜面上阵列排布喷丸嘴;所述基座和喷丸体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连通成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斜面与水平轴线呈45°;喷丸嘴底部呈喇叭状,喷丸嘴轴线与斜面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底面中央设有圆柱状的连接体,连接体的中心位置具有螺纹盲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室的底部具有两个螺纹通孔,所述进气嘴和进丸嘴分别旋进一个螺纹通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正面还设有一圈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圈。
有益效果:针对采用传统机械工具对管件内表面抛光打磨,无法满足高要求用户的需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采用组合设计,结构新颖合理、安装使用简单方便,作业中能有效满足管件内表面的粗糙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安装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安装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中打磨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中基座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中基座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中喷丸体右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A剖视图;
图中:打磨杆1、基座3、喷丸体4、连接体5、进气嘴6、进丸嘴7、第一腔室8、螺纹孔9、通孔10、斜面11、喷丸嘴12、第二腔室13、密封圈14、密封槽15、螺纹通孔16、螺纹盲孔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图2、图4-6所示,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具体包括:基座3和喷丸体4。基座3的底面中央具有1个圆柱状的连接体5,其中心位置具有1个螺纹盲孔17,螺纹盲孔17可旋进如图3所示的打磨杆1顶头的螺纹中,从而实现喷丸装置与打磨杆1的连接安装。
基座3的正面具有1个第一腔室8,第一腔室8底部具有2个螺纹通孔16,从第一腔室8的外面可将进气嘴6和进丸嘴7旋进螺纹通孔16,实现外部气源和外部丸室与第一腔室8的连通。基座3的正面边缘位置,沿圆周均匀设有6个螺纹孔9,并设有一圈密封槽15,密封槽15内设有密封圈14。
喷丸体4的底面具有1个第二腔室13,喷丸体4的顶面边缘具有一圈斜面11,斜面11与水平轴线呈45°,其圆周上阵列排布着12个喷丸嘴12。如图7所示,喷丸嘴12底部呈喇叭状,喷丸嘴12的轴线与斜面11呈垂直状态,喷丸嘴12的出口直径大于被喷丸的直径。喷丸体4沿圆周均匀分布有6个通孔10,基座3和喷丸体4连接成一体,第一腔室8和第二腔室13连通成一体,并通过密封圈14提高连接处的气密性,两者通过螺栓配合通孔10、螺纹孔9来紧固。
以上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的安装方法为:
先将密封圈14装进基座正面的密封槽15中,利用基座上阵列排布的6个螺纹孔9和喷丸体上阵列排布的6个通孔10,通过螺栓将基座3和喷丸体4连接且紧固;从第一腔室8的底面将进气嘴6和进丸嘴7旋进螺纹通孔16,实现外部气源和外部丸室与第一腔室8的连通;将基座3上连接体5中心位置的螺纹盲孔17旋进打磨杆1顶头的螺纹中,实现喷丸装置与打磨杆1的连接安装。工作中,打磨杆1运动至管件的内腔中,打开外部气源,压缩空气通过进气嘴6、基座上第一腔室8以及喷丸体上第二腔室13,从喷丸体斜面上阵列排布的12个喷丸嘴12喷射而出,并于喷丸装置的腔室内形成负压,外部丸室中丸球在负压的作用被吸入腔室中,继而从喷丸体斜面上阵列排布的12个喷丸嘴12喷射而出。此时管件作旋转运动,丸球被均匀喷射到管件的内表面上,通过喷射丸球进行打磨有效降低了管件内表面的粗糙度,同时还在管件的内表面上额外施加了压应力,能提升管件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3)和喷丸体(4);所述基座(3)的正面具有第一腔室(8),所述基座(3)底面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腔室(8)的进气嘴(6)和进丸嘴(7);所述喷丸体(4)的底面具有第二腔室(13),喷丸体(4)正面设有一圈斜面(11),所述斜面(11)上阵列排布喷丸嘴(12);所述基座(3)和喷丸体(4)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腔室(8)和第二腔室(13)连通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11)与水平轴线呈45°;喷丸嘴(12)底部呈喇叭状,喷丸嘴(12)轴线与斜面(11)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的底面中央设有圆柱状的连接体(5),连接体(5)的中心位置具有螺纹盲孔(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8)的底部具有两个螺纹通孔(16),所述进气嘴(6)和进丸嘴(7)分别旋进一个螺纹通孔(16)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的正面还设有一圈密封槽(15),所述密封槽(15)内设有密封圈(14)。
CN202120562016.7U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 Active CN2145196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2016.7U CN214519641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2016.7U CN214519641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19641U true CN214519641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64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62016.7U Active CN214519641U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196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79979U (zh) 气动喷砂枪
CN214519641U (zh) 一种管件内表面喷丸装置
CN107471118A (zh) 一种内孔表面的可调反射式超声喷丸强化装置
CN205630328U (zh) 一种密封式喷砂机
CN207915282U (zh) 喷砂喷头
CN210099773U (zh) 一种用于工件表面微研磨与抛光的气动喷砂机
CN207120120U (zh) 一种用于钢管内孔的钢球滚动式柔性抛光滚压头
CN116511915A (zh) 一种金属非标件连续加工系统
CN216883423U (zh) 一种新型耐用喷砂枪
CN207104671U (zh) 一种内孔表面的可调反射式超声喷丸强化装置
CN2491132Y (zh) 高压水喷砂喷嘴
LU502016A1 (en) Rust removal sprayer head for wire rod
CN110281166B (zh) 一种环保型喷砂装置的喷头
CN209394492U (zh) 一种气压式浮动主轴
CN207641686U (zh) 一种用于管道消毒的旋转喷嘴
CN210232703U (zh) 一种水砂分离式喷砂嘴
CN202162709U (zh) 一种新型喷丸喷嘴
CN216327660U (zh) 一种喷砂设备用喷头
CN207120122U (zh) 一种钢管内孔抛光磨头
CN205519603U (zh) 一种铸件内腔清砂喷头
CN209578990U (zh) 一种数控机床用高压油泵喷嘴
CN214603830U (zh) 一种水气砂一体式无尘环保喷砂枪头
CN209190538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油污冲洗枪
CN205310077U (zh) 一种组合式喷砂机喷嘴
CN218312928U (zh) 一种喷砂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