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19516U - 一种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及磨粒流抛光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及磨粒流抛光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19516U
CN214519516U CN202023064906.XU CN202023064906U CN214519516U CN 214519516 U CN214519516 U CN 214519516U CN 202023064906 U CN202023064906 U CN 202023064906U CN 214519516 U CN214519516 U CN 2145195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rasive flow
flow polishing
opening
ji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6490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晨翔
许停停
孙文锴
沈于蓝
刘慧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lcon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lcon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lcon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lcon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6490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195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195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195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及磨粒流抛光机,磨粒流抛光的夹具用于固定离心机匣,所述离心机匣的内部具有内流道,包括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离心机匣的底部,所述第一开口为环形;所述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包括:盖板;支撑组件,所述离心机匣夹设于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盖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插设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环形凸缘具有第一出料缺口,所述支撑组件开设有进料容料部,所述第一出料缺口与所述进料容料部连通。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及磨粒流抛光机能够解决对内流道抛光不均匀以及无法稳定的固定离心机匣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及磨粒流抛光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及磨粒流抛光机。
背景技术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是3D打印的一种工艺,通过激光选区熔化成形制备具有内流道的工件时,流道基于粉末打印的下表面和基于实体打印的上表面的粗糙度区别比较大,有些部位的下表面甚至有部分熔化的金属粉末颗粒粘连。内流道的表面比较粗糙,粗糙度在Ra12-20左右,对工件在使用过程的内流道流阻影响较大,必须通过后续的抛光方式来解决内流道的表面粗糙度问题。传统的机械抛光方式无法均匀抛光内流道,磨粒流抛光是比较好的内流道抛光方式。磨粒流抛光是使悬浮在具有粘弹性的半固态状介质中的磨料,在一定挤压力作用下,高速往复流动过零件待抛光表面,产生磨削作用而去除微量金属,从而达到抛光的作用。
目前,对于激光选区熔化成形的离心机匣10可以采用粒流抛光,如图1和图2所示,离心机匣10包括机匣座103和连接于机匣座103一侧的圆管104,机匣座103具有环形通道105,圆环通道与圆管104内的空间连通并形成内流道。内流道具有第一开口101和第二开口102,机匣座103的底部开设有与环形通道105连通的第一开口101,且第一开口101为环形。圆管104远离机匣座103的一端为内流道的第二开口102。
现有技术中,在对离心机匣10进行磨粒流抛光时,需要使用夹具固定离心机匣10,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夹具包括凸起,凸起上开设有磨粒流流出的流料口,凸起由第一开口101伸入环形通道105内,流料口流出的磨粒流进入内流道内对内流道进行抛光后由第二开口102流出。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在于内流道与凸起相对的位置无法接触到磨粒流,导致对内流道抛光不均匀。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夹具无法稳定的固定离心机匣10。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及磨粒流抛光机,以解决对内流道抛光不均匀以及无法稳定的固定离心机匣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磨粒流抛光的夹具,用于固定离心机匣,所述离心机匣具有内流道和与所述内流道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离心机匣的底部,所述第一开口为环形;所述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包括:
盖板;
支撑组件,所述离心机匣夹设于所述支撑组件和所述盖板之间,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盖板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插设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环形凸缘具有第一出料缺口,所述支撑组件开设有进料容料部,所述第一出料缺口与所述进料容料部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出料缺口的圆心角为50°-120°。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出料缺口的所述圆心角能整除360°。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包括:
底板,开设有进料孔;
隔料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上侧,并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环形凸缘设置于所述隔料板的上侧,所述隔料板的下侧开设有容料槽,所述容料槽与所述进料孔连通,所述隔料板的侧部开设有第二出料缺口,所述第二出料缺口与所述第一出料缺口连通并相对设置,所述进料孔、所述容料槽和所述第二出料缺口形成所述进料容料部。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上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隔料板设置于所述容置槽。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孔贯穿所述容置槽的槽底设置,沿所述容置槽的周向设置有多个进料孔,所述容料槽为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多个所述进料孔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隔料板与所述环形凸缘一体成型。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的上侧连接有定位凸缘,所述离心机匣的底部具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凸缘能够插设于所述定位槽。
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下定位孔,所述隔料板上开设有上定位孔,所述上定位孔和所述下定位孔之间通过定位销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磨粒流抛光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磨粒流抛光的夹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包括支撑组件和盖板,离心机匣夹设于支撑组件和盖板之间,支撑组件与盖板通过螺栓连接,从而防止支撑组件与盖板相对移动。支撑组件包括环形凸缘,环形凸缘插设于第一开口,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离心机匣相对于支撑组件移动,提高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对离心机匣固定的稳定性。环形凸缘具有第一出料缺口,支撑组件开设有进料容料部,第一出料缺口与进料容料部连通,从而使得磨粒流依次流入进料容料部、第一出料缺口和内流道。
磨粒流依次进入进料容料部、第二出料缺口和内流道中,最后由第二开口流出,抛光预设时间后,使支撑组件旋转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为第一缺口所对应的圆心角,直至第一出料缺口能够覆盖整个第一开口,从而保证第一开口被完全抛光,提高对内流道抛光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机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机匣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机匣夹设于磨粒流抛光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磨粒流抛光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离心机匣夹设于磨粒流抛光的夹具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磨粒流抛光的夹具的分解图。
图中:
10、离心机匣;101、第一开口;102、第二开口;103、机匣座;104、圆管;105、环形通道;
1、支撑组件;11、环形凸缘;12、第一出料缺口;13、底板;131、进料孔;132、容置槽;133、下定位孔;14、隔料板;141、容料槽;142、第二出料缺口;143、上定位孔;15、定位凸缘;
2、盖板;3、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本实用新型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磨粒流抛光的夹具(以下简称夹具),用于固定需要使用磨粒流进行抛光的离心机匣10,但不限于此,还可以用于其他需要使用磨粒流进行抛光的具有内腔的工件,以提高抛光的均匀度,以及提高对离心机匣10的固定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离心机匣10的内部为内流道,离心机匣10还开设有与内流道连通的第一开口101和第二开口102,第一开口101位于离心机匣10的底部,第一开口101为环形。具体而言,离心机匣10包括机匣座103和连接于机匣座103一侧的圆管104,机匣座103具有环形通道105,圆环通道与圆管104内的空间连通并形成内流道。内流道具有上述的第一开口101和第二开口102,机匣座103的底部开设有与环形通道105连通的第一开口101,且第一开口101为环形。圆管104远离机匣座103的一端为内流道的第二开口102。本实施例提供的夹具能够使磨粒流由第一开口101进入内流道,磨粒流需要抛光内流道,因此磨粒流在进入内流道时具有一定的运动速度,磨粒流在惯性作用下,经过内流道后能够由第二开口102流出。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夹具包括支撑组件1和盖板2,离心机匣10夹设于支撑组件1和盖板2之间,支撑组件1与盖板2通过螺栓连接,从而防止支撑组件1与盖板2相对移动。
如图4和图5所示,支撑组件1包括环形凸缘11,环形凸缘11插设于第一开口101,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离心机匣10相对于支撑组件1移动,提高夹具对离心机匣10固定的稳定性。如图5和图6所示,环形凸缘11具有第一出料缺口12,支撑组件1开设有进料容料部,第一出料缺口12与进料容料部连通,从而使得磨粒流依次流入进料容料部、第一出料缺口12和内流道。
使用夹具时,将离心机匣10放置于支撑组件1上,并使环形凸缘11插设于第一开口101中,磨粒流依次进入进料容料部、第二出料缺口142和内流道中,最后由第二开口102流出,抛光预设时间后,使支撑组件1旋转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为第一出料缺口12所对应的圆心角,直至第一出料缺口12能够覆盖整个第一开口101,从而保证第一开口101被完全抛光,提高对内流道抛光的均匀性。第一出料缺口12与内流道连通可以防止过多的磨粒流进入内流道内,避免磨粒流无法在内流道内流通导致无法抛光的情况发生。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夹具能够在离心机匣10水平放置的状态下夹紧并抛光离心机匣10,由于离心机匣10的重量较大,且其重量主要集中在机匣座103上,因此离心机匣10水平放置可以有效防止离心机匣10发生倾倒,使得离心机匣10保持稳定。
如图6所示,优选地,第一出料缺口12的圆心角为50°-120°,该第一出料缺口12的尺寸可以保证进入内流道的磨粒流的量的大小,同时可以保证环形凸缘11很好的限制离心机匣10的位置,有效避免离心机匣10移动。
优选地,第一出料缺口12的圆心角能够整除360°,以使支撑组件1旋转预设次数后,第一出料缺口12能够正好覆盖整个第一开口101。
如图6所示,支撑组件1包括底板13和隔料板14,隔料板14位于底板13的上侧。环形凸缘11设置于隔料板14的上侧,优选地,隔料板14与环形凸缘11一体成型。
如图5和图6所示,底板13开设有进料孔131,隔料板14的下侧开设有容料槽141,容料槽141与进料孔131连通,隔料板14的侧部开设有第二出料缺口142,第二出料缺口142与第一出料缺口12连通并相对设置,进料孔131、容料槽141和第二出料缺口142形成进料容料部。底板13和隔料板14分开设置从而便于开设进料容料部,另外,在调整第一出料缺口12的位置时,仅仅通过旋转隔料板14即可。
如图6所示,底板13和隔料板14通过螺栓连接,具体地,盖板2、底板13和隔料板14均开设有多个连接孔3,螺栓依次穿过盖板2的连接孔3、底板13的连接孔3和隔料板14的连接孔3,从而实现盖板2、底板13和隔料板14的连接。
如图6所示,为了便于限制隔料板14的位置,底板13的上侧开设有容置槽132,隔料板14设置于容置槽132。
如图5和图6所示,进料孔131贯穿容置槽132的槽底设置,沿容置槽132的周向设置有多个进料孔131,容料槽141为环形槽,环形槽与多个进料孔131相对设置。设置多个进料孔131可以提高进料效率,将容料槽141设置为环形槽,从而在旋转隔料板14后,仍能够保持进料槽与进料孔131连通。
如图6所示,更进一步地,底板13上开设有下定位孔133,隔料板14上开设有上定位孔143,上定位孔143和下定位孔133之间通过定位销连接,以提高底板13与隔料板14之间位置的准确度。
如图5所示,底板13的上侧连接有定位凸缘15,离心机匣10的底部具有定位槽,定位凸缘15能够插设于定位槽。定位凸缘15可以实现离心机匣10的快速定位。优选地,底板13与定位凸缘15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磨粒流抛光机,磨粒流抛光机包括上述的磨粒流抛光的夹具,磨粒流抛光机还可以包括压力机(图中未示出),将夹具放置于压力机上,压力机下压盖板2,实现夹具的固定,便可以开始抛光。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磨粒流抛光的夹具,用于固定离心机匣(10),所述离心机匣(10)具有内流道和与所述内流道连通的第一开口(101),所述第一开口(101)位于离心机匣(10)的底部,所述第一开口(101)为环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包括:
盖板(2);
支撑组件(1),所述离心机匣(10)夹设于所述支撑组件(1)和所述盖板(2)之间,所述支撑组件(1)与所述盖板(2)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环形凸缘(11),所述环形凸缘(11)插设于所述第一开口(101),所述环形凸缘(11)具有第一出料缺口(12),所述支撑组件(1)开设有进料容料部,所述第一出料缺口(12)与所述进料容料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缺口(12)的圆心角为50°-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料缺口(12)的所述圆心角能整除360°。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
底板(13),开设有进料孔(131);
隔料板(14),位于所述底板(13)的上侧,并通过所述螺栓与所述底板(13)连接,所述环形凸缘(11)设置于所述隔料板(14)的上侧,所述隔料板(14)的下侧开设有容料槽(141),所述容料槽(141)与所述进料孔(131)连通,所述隔料板(14)的侧部开设有第二出料缺口(142),所述第二出料缺口(142)与所述第一出料缺口(12)连通并相对设置,所述进料孔(131)、所述容料槽(141)和所述第二出料缺口(142)形成所述进料容料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的上侧开设有容置槽(132),所述隔料板(14)设置于所述容置槽(1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孔(131)贯穿所述容置槽(132)的槽底设置,沿所述容置槽(132)的周向设置有多个进料孔(131),所述容料槽(141)为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多个所述进料孔(131)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料板(14)与所述环形凸缘(11)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的上侧连接有定位凸缘(15),所述离心机匣(10)的底部具有定位槽,所述定位凸缘(15)能够插设于所述定位槽。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上开设有下定位孔(133),所述隔料板(14)上开设有上定位孔(143),所述上定位孔(143)和所述下定位孔(133)之间通过定位销连接。
10.一种磨粒流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磨粒流抛光的夹具。
CN202023064906.XU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及磨粒流抛光机 Active CN2145195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64906.XU CN214519516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及磨粒流抛光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64906.XU CN214519516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及磨粒流抛光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19516U true CN214519516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94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64906.XU Active CN214519516U (zh) 2020-12-18 2020-12-18 一种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及磨粒流抛光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195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41443A (zh) * 2023-01-10 2023-03-07 江苏航锲科技有限公司 航空发动机机匣内表面磨粒流加工工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41443A (zh) * 2023-01-10 2023-03-07 江苏航锲科技有限公司 航空发动机机匣内表面磨粒流加工工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19516U (zh) 一种磨粒流抛光的夹具及磨粒流抛光机
CN100411794C (zh) 群孔电解加工装置
TWI581905B (zh) 製造外部刀片切削輪之方法
KR101730658B1 (ko) 연삭 가공 툴
CN110919555B (zh) 一种外转内冷可互换电镀杯型砂轮
CN210024881U (zh) 整体涡轮转子叶片磨粒流抛光夹具
JP4746007B2 (ja) 研削工具、研削方法及び研削システム
CN113427092B (zh) 异型凹腔电火花加工方法
US6322426B1 (en) Method for mirror process of external surface of long sized metal
KR101429624B1 (ko) 대형 크랭크샤프트 정삭용 선반의 블록형 공구 클램핑 장치
CN109702281B (zh) 电弧磨削复合工具电极
EP4079453A1 (en) Combined electroplated grinding wheel
CN209754812U (zh) 一种铁路轴承专用电磁无心内排液磨削夹具
CN210790609U (zh) 电铸砂轮
CN105598866A (zh) 一种电镀超硬材料砂轮的制造方法
CN110757259B (zh) 一种对多个丝杆螺母内螺旋滚道的抛光装置
CN213004732U (zh) 一种基体可出冷却液的端面磨砂轮
CN210938766U (zh)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多适配衬套加工夹具
CN216802994U (zh) 一种砂轮接杆组合装置及含有该砂轮接杆组合装置的机床
CN219359064U (zh) 一种回转体铸件的通用胎具
CN219881475U (zh) 一种去毛刺倒角机
CN212020474U (zh) 一种金刚石磨盘片
CN212635412U (zh) 内定位从动式抛光治具
CN212497072U (zh) 一种便携式外圆磨轴机
CN219465447U (zh) 一种差速器壳体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