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15734U - 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15734U
CN214515734U CN202120035923.6U CN202120035923U CN214515734U CN 214515734 U CN214515734 U CN 214515734U CN 202120035923 U CN202120035923 U CN 202120035923U CN 214515734 U CN214515734 U CN 214515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ic
expansion
limiting
supporting
limit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359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永健
林辉
郭晓峰
邹涛
孟令昊
张海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NIO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359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15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15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15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撑结构领域,具体涉及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支撑杆件在支撑尾盖时需要更换不同长度的撑杆。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包括伸缩器,伸缩器具有伸缩部,伸缩器设有限位部,限位部设置成在伸缩部从伸缩器内伸出后限位部可以阻止伸缩部再缩回到伸缩器内。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在支撑尾盖等物品时,可以便捷的完成不同长度的切换,减少或避免更换支撑装置的操作步骤。

Description

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支撑装置在许多领域有着应用,用于对相互之间具有缩短距离的运动趋势的两个构件进行支撑。
比如在汽车制造领域,有一些车辆的尾盖在开启或关闭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尾盖进行支撑。而有些车型的尾盖比较重,自身重量可达25千克,这样单个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单手支撑所承受的重量明显超过了人机操作的安全规定,由于尾盖的重量影响,存在尾盖砸落的风险,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进行一些相关的作业时,尾盖需要开启到78度,使得尾盖开启时的高度超过了2.2米,更是超过了工作人员的作业高度。
而当前为了安全平稳的实现对尾盖的开启和关闭的操作,在尾盖进行涂胶作业时,虽然会使用撑杆进行支撑,但由于通常需要在不同的角度进行作业,因而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更换不同长度的撑杆以满足需求,而且往往需要至少两名工作人员协作。
相应的,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支撑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撑杆件在支撑尾盖时需要更换不同长度的撑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装置,包括伸缩器,所述伸缩器具有伸缩部,所述伸缩器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成在所述伸缩部从所述伸缩器内伸出后所述限位部可以阻止所述伸缩部再缩回到所述伸缩器内。
在上述支撑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部设有第一孔体,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孔体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孔体内。
在上述支撑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部设有第二孔体,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二限位块、第二弹性件和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固定设于所述伸缩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槽内。
在上述支撑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部上还设有插销孔,当所述限位部完成限位后,所述插销孔随所述伸缩部伸出所述伸缩器。
在上述支撑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部的端部设有伸缩连接部,所述伸缩器的远离所述伸缩部的一端设有支撑连接部。
在上述支撑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连接部与所述伸缩部铰接,并且/或者,所述支撑连接部与所述伸缩器铰接,并且/或者,所述伸缩连接部的端部和/或所述支撑连接部的端部设有缓冲件。
在上述支撑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连接部的端部为直线结构,并且/或者,所述支撑连接部的端部为弧形结构,或者,所述支撑连接部的端部设有球体或轮体。
在上述支撑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块为三棱柱,并且/或者,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
在上述支撑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限位块为三棱柱或长方体,并且/或者,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
在上述支撑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器还设有速度调节部,并且/或者,所述伸缩器为气缸或液压缸,并且/或者,所述限位部为插销组件。
本领域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支撑装置包括伸缩器,伸缩器具有伸缩部,伸缩器设有限位部,限位部设置成在伸缩部从伸缩器内伸出后限位部可以阻止伸缩部再缩回到伸缩器内。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在支撑尾盖等物品时,可以便捷的完成不同长度的切换,减少或避免更换支撑装置的操作步骤。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伸缩器部分的限位部未发挥作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限位部发挥作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伸缩器部分的限位部未发挥作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限位部发挥作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伸缩器,11-伸缩部,12-第一孔体,13-第二孔体,14-插销孔,2-限位部,21-第一限位块,22-第一弹性件,23-第二限位块,24-第二弹性件,25-连接槽,3-伸缩连接部,4-支撑连接部,5-缓冲件,6-速度调节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尽管说明书中是以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为弹簧举例进行描述的,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可以采用其他类似的手段,比如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采用弹性橡胶等,只要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在受到相应的作用力时可以改变自身长度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为解决现有的支撑杆件在支撑较重的物品(比如汽车尾盖)时需要更换不同长度的支撑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包括伸缩器1,伸缩器1具有伸缩部11,伸缩部11可以是推杆。伸缩器1设有限位部2,限位部2设置成在伸缩部11从伸缩器1内伸出后限位部2可以阻止伸缩部11再缩回到伸缩器1内。伸缩器1可以采用气缸或液压缸,还可以在气缸或液压缸设置速度调节部6,如节流阀等。除此以外,伸缩器1也可以采用电动推杆或直线电机等。当支撑杆不伸缩时是一个长度,伸出后再卡住是另一个长度,从而完成不同长度的切换。
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支撑高度,调节好伸缩部11从伸缩器1中伸出或缩回的长度,并通过设置限位部2在伸缩部11趋向于缩回到伸缩器1内时进行限制。
如图2-3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伸缩器部分的限位部未发挥作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限位部发挥作用时的结构示意图,伸缩部11设有第一孔体12,限位部2包括第一限位块21和第一弹性件22;第一弹性件2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孔体12的底部,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块21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块21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孔体12内。第一限位块21可以采用三棱柱等。第一限位块21为三棱柱时,第一限位块21可以随着伸缩部11伸出伸缩器1,当再进入伸缩器1时,则需要额外采取操作将第一限位块21送入到第一孔体12内,但可以提高第一限位块21的限位效果,此种操作即为将第一限位块21推回去,具体结构并未展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合理增加。第一弹性件22可以采用弹簧。第一孔体12的数量与限位部2的数量相同,可以设置为一个(图中未示出)、两个或更多个。
本实施例中,第一孔体12和第一限位块21在伸缩器1的内部随伸缩部11运动时,由于第一限位块21朝向伸缩部11的伸出方向的面为斜面,因此在第一弹性件22和第一孔体12的共同作用下,第一孔体12和第一限位块21可以随伸缩部11伸出到伸缩器1的外部。当第一限位块21随伸缩部11将要进入到伸缩器1的内部时,第一限位块21与伸缩器1碰触的部分则会阻止伸缩部11进一步缩回到伸缩器1内。此时需要将第一限位块21推回到第一孔体12内后,伸缩部11才能继续缩回到伸缩器1内。
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避免出现伸缩部11意外自行缩回到伸缩器1的情况,在设置第一孔体12、第一限位块21和第一弹性件22的基础上,还可以在伸缩部11上设有插销孔14,通常将插销孔14设置于比第一孔体12更靠近伸缩部11伸出的一端的位置。当限位部2完成限位后,插销孔14随伸缩部11伸出伸缩器1,此时可以将插销(图中未示出)插入到插销孔14内,当出现意外使得限位部2失效时,插销和插销孔14仍然可以阻止伸缩部11完全缩回到伸缩器1内。插销孔14可以是通孔或盲孔,插销可以与插销孔14卡接。
如图4-5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伸缩器部分的限位部未发挥作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限位部发挥作用时的结构示意图,伸缩部11设有第二孔体13,限位部2包括第二限位块23、第二弹性件24和连接槽25。连接槽25可以固定设于伸缩器1的内部,也可以固定设于伸缩部11伸缩出入的伸缩器1的一端。第二弹性件24的一端固定设置在连接槽25的内部,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块23固定连接;第二限位块23可滑动地设置在连接槽25内,第二限位块23为三棱柱(图中未示出)、长方体或圆柱体(图中未示出),第二弹性件24为弹簧。当第二限位块23为长方体或圆柱体等难以自行从第二孔体13中脱离但是限位效果更理想的形状时,可以在连接槽25内部设置牵引结构(图中未示出),如杆、线等,牵引结构一端与第二限位块23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出到伸缩器1的外部,当有需要时,可以通过外力经牵引结构将第二限位块23与第二孔体13分离。同样的,第二孔体13的数量与限位部2的数量相同,可以设置为一个(图中未示出)、两个或更多个。
本实施例中,伸缩部11伸出到伸缩器1的外部的过程中,当第二孔体13与第二限位块23对准时,则第二限位块23从连接槽25中滑出并卡入到第二孔体13内。当需要使伸缩部11缩回到伸缩器1内部时,通过牵引结构将第二限位块23移动到连接槽25内后,即可使得伸缩部11能够继续收缩。
为了进一步避免出现伸缩部11意外自行缩回到伸缩器1的情况,同样还可以在伸缩部11上设有插销孔14。
上面是展示了几种自动弹出的限位部2,但是,限位部2显然也可以直接采用插销组件(图中未示出),插销组件包括插销孔和插销,插销孔设置在伸缩部11上,插销孔随着伸缩部11的伸出而露出于伸缩器1的外部时,直接将插销插入到插销孔内以阻止伸缩部11的回缩即可,插销孔可以设置多个,从而实现更多的不同尺寸的调节。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可以便捷的完成不同长度的切换,减少或避免更换支撑装置的操作步骤。本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还通过在伸缩部11设置限位部2,使得支撑装置即使是在支撑较重的尾盖以及受到车身转载过程中的震动等因素的影响,仍然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伸缩部11突然自行缩短长度的情况,保证了支撑效果,也提高了安全性。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伸缩部11的端部设有伸缩连接部3,伸缩器1的远离伸缩部11的一端设有支撑连接部4。在伸缩连接部3的端部和支撑连接部4的端部都可以设有缓冲件5,缓冲件5可以为聚氨酯垫片,以避免出现划伤表面的情况。
伸缩连接部3的端部可以为直线结构,支撑连接部4的端部可以为弧形结构。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本实施例中,以支撑汽车尾盖为例,在使用过程中,支撑连接部4通过弧形结构能够稳定地将支撑装置设置在车身或地面的现成孔体内,并且在摆动过程中相较于直线结构对于孔体的刮擦力较小,然后由于顶部操作人员够不到,那么更便捷的连接便显得更为重要,伸缩连接部3再通过直线结构更便捷地直接支撑车辆的尾盖。实现下部稳固并且不易刮花孔内车漆,上部易于使用,从而使支撑装置能同时产生稳固和易于使用的作用效果。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伸缩连接部3可以与伸缩部11铰接,支撑连接部4可以与伸缩器1铰接。还可以在支撑连接部4的端部设有球体(图中未示出)或轮体(图中未示出)。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本实施例中,通过增加支撑装置的运动角度,可以扩大支撑装置的使用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使得支撑装置即使是在支撑较重的尾盖以及受到车身转载过程中的震动等因素的影响,仍然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伸缩部突然自行缩短长度的情况,保证了支撑效果,也提高了安全性。通过不同尺寸的调节,还能减少或避免更换撑杆的操作步骤,支撑装置还能够同时产生稳固和易于使用的作用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仅用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结构进行调整,以便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只要在受到相应的作用力时可以改变自身长度即可,因此可以将当前说明书中记载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替换为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采用弹性橡胶等,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缩器,所述伸缩器具有伸缩部,所述伸缩器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置成在所述伸缩部从所述伸缩器内伸出后所述限位部可以阻止所述伸缩部再缩回到所述伸缩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设有第一孔体,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块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孔体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孔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设有第二孔体,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二限位块、第二弹性件和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固定设于所述伸缩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连接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上还设有插销孔,当所述限位部完成限位后,所述插销孔随所述伸缩部伸出所述伸缩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的端部设有伸缩连接部,所述伸缩器的远离所述伸缩部的一端设有支撑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连接部与所述伸缩部铰接,并且/或者,
所述支撑连接部与所述伸缩器铰接,并且/或者,
所述伸缩连接部的端部和/或所述支撑连接部的端部设有缓冲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连接部的端部为直线结构,并且/或者,
所述支撑连接部的端部为弧形结构,或者,
所述支撑连接部的端部设有球体或轮体。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为三棱柱,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为三棱柱或长方体,并且/或者,
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器还设有速度调节部,并且/或者,
所述伸缩器为气缸或液压缸,并且/或者,
所述限位部为插销组件。
CN202120035923.6U 2021-01-07 2021-01-07 支撑装置 Active CN214515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5923.6U CN214515734U (zh) 2021-01-07 2021-01-07 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5923.6U CN214515734U (zh) 2021-01-07 2021-01-07 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15734U true CN214515734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301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35923.6U Active CN214515734U (zh) 2021-01-07 2021-01-07 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15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515734U (zh) 支撑装置
US20160244030A1 (en) Adjustable foot pad for integrated vehicle jack
CN1351557A (zh) 发动机前罩装置
CN113085797B (zh) 一种工程车辆及可变支腿的车辆防护装置
CN108791019B (zh) 车载移动式平台
EP4328084A1 (en) Supporting leg telescopic locking structure and child safety seat
CN109703471B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行李架
CN216034621U (zh) 一种可折叠方向盘及汽车
CN214061167U (zh) 一种道路桥梁工程防护装置
CN204472468U (zh) 用于作业车辆的推杆组件
CN220937838U (zh) 一种厨房设备的折叠架以及厨房设备
CN214145517U (zh) 模板支撑结构及隧道衬砌台车
CN220384700U (zh) 一种飞机舱高强度折叠凳
CN107512227B (zh) 长度可调节的顺序伸缩式登车梯
CN110329373B (zh) 一种下车履带总成及履带起重机
CN213477857U (zh) 一种无溶剂操作间安装墙体防撞护栏
CN217602294U (zh) 一种变电站开关柜安全遮拦伸缩撑杆装置
US20200122985A1 (en) A stabilizer leg device
CN216946105U (zh) 一种同轴度可调节的臂架及高空作业车
CN217079604U (zh) 一种可适用不规则地形的脚手车
CN213385916U (zh) 防护围栏
CN215621905U (zh) 一种支腿锁止装置及工程机械
CN211280768U (zh) 一种隐藏式折叠液压尾板
CN109502506B (zh) 举升装置和换电站
CN210528167U (zh) 一种轿式电梯用底部缓冲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