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12050U - 便携式杀病毒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杀病毒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12050U
CN214512050U CN202021920994.6U CN202021920994U CN214512050U CN 214512050 U CN214512050 U CN 214512050U CN 202021920994 U CN202021920994 U CN 202021920994U CN 214512050 U CN214512050 U CN 214512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ucidal
portable
agent
housing
microporous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2099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伊可
唐海军
吴淼
冯叶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hai High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hai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hai High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hai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2099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12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12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12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病毒装置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杀病毒装置,所述杀病毒装置包括:(1)杀病毒药剂;(2)用于容纳所述杀病毒药剂的杀病毒药剂包装;和(3)壳体,用于安装所述杀病毒药剂包装;其中,所述杀病毒药剂包装包括微孔膜和用于支撑微孔膜的骨材。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携式杀病毒装置能够有效地杀灭空气中的大肠杆菌、H1N1流感病毒、H3N2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防止疾病的传播,且该装置易于携带。

Description

便携式杀病毒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杀病毒装置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杀病毒装置。
背景技术
对空气的消毒,目前普遍采用消毒液(例如,次氯酸钠1∶150倍的稀释液等)喷雾熏蒸法,这一方法需5-30分钟的作用时间方可杀灭病毒。对流动空气一般采用消毒液通气法(即,气体通过消毒液),但气体与消毒液的作用时间只有数秒钟,灭毒效果不佳;而采用多级串联延长作用时间又使装置过于笨重。
因此,目前仍需要提供一种便携式杀病毒装置,易于用户携带,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和其它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杀灭病毒的、安全的杀病毒(过滤)装置。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携式杀病毒装置能够有效地杀灭空气中的大肠杆菌、 H1N1流感病毒、H3N2流感病毒等多种病毒,防止疾病的传播,且该装置易于携带。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杀病毒装置,所述杀病毒装置包括:
(1)杀病毒药剂;
(2)用于容纳所述杀病毒药剂的杀病毒药剂包装;和
(3)壳体,用于安装所述杀病毒药剂包装;
其中,所述杀病毒药剂包装包括微孔膜和用于支撑微孔膜的骨材。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孔膜为PTFE薄膜,所述微孔膜的孔径在0.1-1.0微米;和所述骨材包括皮-芯复合材料,其中,用作芯的材料为PET,用作皮的材料为PE。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包括至少一个隔板,其中,所述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为至少2个内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2个内腔各自容纳一个或多个杀病毒药剂包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2个内腔还包括杀菌药剂、除霉药剂和/或芳香剂。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位于表面的气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孔包括设置于壳体侧面的孔槽和/ 或设置于壳体底部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具有穿绳固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穿绳固定孔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携式杀病毒装置使用壳体作为载体,装载杀病毒药剂,可随时随地发挥杀灭病毒的作用,且便于用户携带,简单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杀病毒装置的壳体是可拆卸的,便于随时更换杀病毒药剂包装,可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呈卡片形式的便携式杀病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呈卡片形式的便携式杀病毒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呈卡片形式的便携式杀病毒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将参考其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下文中更全面地进行描述。对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使本实用新型完备和完整,并能够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地展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际上,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不应看作仅限于本文所述实施方式;并且,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适用的法律要求。
杀病毒药剂包装
在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容纳所述杀病毒药剂的杀病毒药剂包装包括:
(1)微孔膜;以及
(2)用于支撑微孔膜的骨材。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孔膜的孔径为0.1-1.0微米、 0.1-0.8微米、0.1-0.5微米、0.1-0.3微米、0.3-1.0微米、0.3-0.8微米、 0.3-0.5微米、0.5-1.0微米、0.5-0.8微米、或0.8-1.0微米。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孔膜的孔径为0.2-0.3微米。在本实用新型中,微孔膜的孔径应满足杀病毒药剂的形状特点。例如,当杀病毒药剂为粉末状时,所述微孔膜的孔径应满足既能供释放的药剂气体通过微孔膜,同时又不会使杀病毒药剂发生泄漏。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孔膜的厚度为0.01-0.05mm、 0.01-0.04mm、0.01-0.03mm、0.01-0.02mm、0.02-0.05mm、0.02-0.04mm、 0.02-0.03mm、0.03-0.05mm、0.03-0.04mm、或0.04-0.05mm。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微孔膜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塑料薄膜;优选地,所述微孔膜的材料是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微孔膜的通气量为2-20L/m2.s、2-15L/m2.s、 2-10L/m2.s、2-5L/m2.s、5-20L/m2.s、5-15L/m2.s、5-10L/m2.s、10-20L/m2.s、 10-15L/m2.s或15-20L/m2.s。本实用新型所述微孔膜两侧的压力差为 50-200Pa、50-150Pa、50-100Pa、100-200Pa、100-150Pa或150-200Pa。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骨材用于支撑微孔膜,以形成用于容纳杀病毒药剂的空间。所述微孔膜材料可以包覆在骨材外面,并可以通过例如热熔胶等方式与骨材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骨材的厚度为0.05-0.15mm、0.05-0.13mm、 0.05-0.10mm、0.05-0.08mm、0.08-0.15mm、0.08-0.13mm、0.08-0.10mm、 0.10-0.15mm、0.10-0.13mm或0.13-0.15mm。优选的,所述骨材的厚度为 0.10-0.13mm。
在本实用新型中,因骨材需要与杀病毒药剂直接接触,故所述骨材应选择耐腐蚀性强的材质,并且与杀病毒药剂不应发生反应。同时,所述骨材应易于热熔粘合,防止杀病毒药剂漏出。因此,所述骨材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不与杀病毒药剂发生反应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骨材包括皮层-芯层复合材料。在本实用新型中,药剂包装需要进行热封,通过皮层实现热粘合,粘合温度高于皮层而低于芯层;在本实用新型中,芯层提供强度)。例如,用作芯层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用作皮层的材料为聚乙烯(PE)。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杀病毒药剂装入药剂包装后,需要将包装口进行热压密封。本实用新型所述药剂包装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药剂包装的形状可以配合空气过滤装置的滤芯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药剂包装的外形包括但不限于,长条形、圆柱形、正方形或长方形。其中,本实用新型药剂包装外形尺寸不大于过滤器框体可容纳药剂包的尺寸。
杀病毒药剂
在本实用新型中,杀病毒药剂的形状可以为颗粒状、粉末状或片状;可包含在空气中主动散发出可杀灭细菌和病毒的含氯组合物类有效成分。通常,杀病毒药剂在室内空气中浓度范围为0.01-0.1ppm、0.01-0.08ppm、 0.01-0.05ppm、0.01-0.02ppm、0.02-0.1ppm、0.02-0.08ppm、0.02-0.05ppm、 0.05-0.1ppm、0.05-0.08ppm或0.08-0.1ppm。这本实用新型所述浓度范围内,所述杀病毒药剂可有效杀灭空气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H1N1流感病毒、H3N2流感病毒、71型肠道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禽冠状病毒,对人是安全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杀病毒药剂的主要成份为二氧化氯粉末,释放的二氧化氯浓度设定在0.005-0.1ppm。所述杀病毒的机理为通过氧化破坏病毒衣壳上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抑制病毒的特异性吸附,阻止其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同时进一步破坏内部核酸片断,阻止病毒继续复制。
按国家标准GBZ2.1规定,二氧化氯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限值是0.3毫克/立方米,换算为0.1ppm。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文件规定,二氧化氯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限值为0.1ppm。由此,在本实用新型中,浓度范围的最高值设定为0.1ppm。考虑到安全用量,该浓度最优选为0.02ppm。
本实用新型药剂包装中所含杀病毒药剂的重量可以根据以下进行计算:根据过滤器的工作风量、工作时的室内容积,按有效成分浓度范围为 0.01-0.1ppm进行计算。
本实用新型的杀病毒药剂对过滤器本身的原有功能并不产生影响,如过滤效率、阻力,以及过滤器原先的除甲醛、负离子等功能。
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用于安装或容纳所述杀病毒药剂包装。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螺钉连接、卡扣连接、凹凸配合等机械连接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包括位于表面的气孔,供杀病毒药剂从壳体中挥发出来。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孔可以是设置于壳体侧面的孔槽。通常,所述孔槽的宽度可以为0.1-1mm,0.1-0.8mm,0.1-0.5mm,0.1-0.3mm, 0.3-1mm,0.3-0.8mm,0.3-0.5mm,0.5-1mm,0.5-0.8mm或0.8-1mm;所述孔槽的长度可以根据壳体的长度进行选择,通常可以是10-40mm,10-30mm, 10-20mm,20-40mm,20-30mm或30-40mm。例如,所述孔槽的宽度可以为0.3mm,长度为30mm。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孔可以是设置于壳体底部的通孔。通常,所述通孔的孔径为0.5-3mm、0.5-2.5mm、0.5-2mm、0.5-1.5mm、0.5-1mm、 1-3mm、1-2.5mm、1-2mm、1-1.5mm、1.5-3mm、1.5-2.5mm、1.5-2mm、2-3mm、2-2.5mm或2.5-3mm。例如,所述通孔的孔径为1.5m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可以各自包括至少一个隔板。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可以各自包括1-20个、1-10 个、1-5个、5-20个、10-20个隔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为至少2个内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腔呈并列排布、芯-环排布、九宫格排布等。而且,各内腔容纳一个或多个杀病毒药剂包装。此外,所述至少2个内腔还包括杀菌药剂、除霉药剂和/或芳香剂。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具有穿绳固定孔;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穿绳固定孔相连通。通过这种方式,穿绳还可以起到固定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携式杀病毒装置可以通过挂绳后随身携带,也可粘附在其他物体上。另外,所述便携式杀病毒装置可制作为卡套形式。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杀病毒装置呈卡片形式。所述便携式杀病毒装置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中,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卡扣(见图4中41)可拆卸的连接。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存在内腔。所述扁平状的杀病毒药剂5置于内腔中,其上使用由PTFE膜3和骨材4构成的包装进行封装。
在图2中,所述骨材22覆盖在杀病毒药剂23的上方,并用于支撑微孔膜21。
在图3中,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杀病毒装置包括上壳体、通过骨材支撑的微孔膜33、杀病毒药剂34以及下壳体。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均具有穿绳固定孔,例如,位于上壳体的穿绳固定孔36。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侧面可以设置孔槽32,供杀病毒药剂34从所述便携式杀病毒装置中挥发出来。此外,在上壳体和下壳体的底部可以设置通孔31,供杀病毒药剂34从所述便携式杀病毒装置中挥发出来。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壳体中设置隔板35,其在壳体中形成容纳杀病毒药剂34的内腔。
在图4中,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携式杀病毒装置的侧面设置了穿绳固定孔 41和孔槽42。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将包含二氧化氯的杀病毒药剂装入药剂包装中,所述包装呈扁平状,由PTFE膜3和骨材4构成。所述骨材4为PET/PE皮芯复合结构,骨材的厚度为0.1mm。PTFE膜厚度为0.01mm,孔径为0.2微米,通气量为5L/m2.s(200Pa的压力差)。
参见图1,所述便携式杀病毒装置呈卡片形式。所述便携式杀病毒装置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其中,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卡扣可拆卸的连接。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存在内腔。所述扁平状的药剂包装置于内腔中。
当杀病毒药剂中的二氧化氯在使用中挥发完毕之后,可以打开卡扣,拆卸上壳体,更换包含二氧化氯的杀病毒药剂包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杀病毒装置,所述杀病毒装置包括:
杀病毒药剂;
用于容纳所述杀病毒药剂的杀病毒药剂包装;和
壳体,用于安装所述杀病毒药剂包装;
其中,所述杀病毒药剂包装包括微孔膜和用于支撑微孔膜的骨材;
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包括至少一个隔板,其中,所述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为至少2个内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杀病毒装置,其中,所述微孔膜为PTFE薄膜,所述微孔膜的孔径在0.1-1.0微米;和
所述骨材包括皮-芯复合材料,其中,用作芯的材料为PET,用作皮的材料为PE。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杀病毒装置,其中,所述至少2个内腔各自容纳一个或多个杀病毒药剂包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杀病毒装置,其中,所述至少2个内腔还包括杀菌药剂、除霉药剂和/或芳香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杀病毒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位于表面的气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杀病毒装置,其中,所述气孔包括设置于壳体侧面的孔槽和/或设置于壳体底部的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杀病毒装置,其中,所述上壳体和/或下壳体具有穿绳固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杀病毒装置,其中,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的穿绳固定孔相连通。
CN202021920994.6U 2020-09-04 2020-09-04 便携式杀病毒装置 Active CN214512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0994.6U CN214512050U (zh) 2020-09-04 2020-09-04 便携式杀病毒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20994.6U CN214512050U (zh) 2020-09-04 2020-09-04 便携式杀病毒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12050U true CN214512050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29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20994.6U Active CN214512050U (zh) 2020-09-04 2020-09-04 便携式杀病毒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120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3115306A1 (ja) 発熱具
US7311105B2 (en) Mask having a scenting means, and method for blocking out unpleasant odors
WO2007062471A1 (en) Air treatment compositions and devices therefor
CN214512050U (zh) 便携式杀病毒装置
JP2008178384A (ja) 携帯型害虫防除装置
JP4634031B2 (ja) 送風式薬剤拡散装置
CA2525408A1 (en) Microbicidal air filter
JP2014233544A (ja) ボックス型空気清浄用具
CN213800687U (zh) 包含药剂包装的空气过滤装置
JP4226483B2 (ja) 薬剤揮散装置
KR20180108358A (ko) 향기 발산용 기능성 밴드
JP3159808U (ja) 携帯容器
KR100998441B1 (ko) 나노산소발생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항아리 타입의 산소수 공급장치
CN114667166A (zh) 一氧化氮生成系统
CN114533931B (zh) 混合型挥发性液体释放系统
CN214260148U (zh) 一种留香型抑菌装置
JP2008178336A (ja) 害虫防除方法
JP5051932B2 (ja) 送風式薬剤拡散装置
JP2015073773A (ja) 消臭除菌ペンダント
TWI815163B (zh) 混合型揮發性液體釋放系統
CN216101462U (zh) 挂式香薰装置
CN210612576U (zh) 一种消毒件
CN212913913U (zh) 一种干湿混合式医用口罩消毒机
CN213992542U (zh) 一种一片式构造立体口罩
ES2365842T3 (es) Dispositivo de difusión de productos químicos de tipo ventilad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