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11574U - 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11574U
CN214511574U CN202120337870.3U CN202120337870U CN214511574U CN 214511574 U CN214511574 U CN 214511574U CN 202120337870 U CN202120337870 U CN 202120337870U CN 214511574 U CN214511574 U CN 214511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ard
rotating
patient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378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宝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3378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11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11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11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包括定板、底座、驱动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定板的上表面卡合连接有定板盖板,且定板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圆杆,所述圆杆远离定板的一侧设置有转板,且转板的上表面卡合连接有转板盖板,所述转板盖板远离定板盖板的一端固定有挡杆,所述底座安装于定板的底部,且底座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被动轮的下方,所述连接机构安装于套筒远离圆杆的一端。该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设置转板可以相对定板转动,实现电动折叠或展开,折叠时,整个装置呈轮椅状,便于带动患者移动,而展开时,整个装置呈平板状,以便于方便患者躺下休息,大大增强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
背景技术
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分为电动和手动折叠轮椅。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它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轮椅在使用过程中折叠不方便,难以展开成平板状,不便于与床体进行结合,不方便患者躺下休息,且现有的轮椅不便于进入CT室,导致患者在轮椅和CT床上的转运操作麻烦,费时费力,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较大负担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轮椅在使用过程中折叠不方便,难以展开成平板状,不便于与床体进行结合,不方便患者躺下休息,且现有的轮椅不便于进入CT室,导致患者在轮椅和CT床上的转运操作麻烦,费时费力,给医护人员的工作带来较大负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包括定板、底座、驱动机构和连接机构,所述定板的上表面卡合连接有定板盖板,且定板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圆杆,所述圆杆远离定板的一侧设置有转板,且转板的上表面卡合连接有转板盖板,所述转板盖板远离定板盖板的一端固定有挡杆,所述底座安装于定板的底部,且底座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四角均设置有稳固板,且稳固板的上端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外壁固定有气泵,所述圆杆的中间位置外侧安装有被动轮,且圆杆的前后两端均套接有套筒,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被动轮的下方,所述转板盖板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锁扣机构,且转板盖板的上表面安装有转轴,所述连接机构安装于套筒远离圆杆的一端,所述转轴与转板盖板的连接处安装有插条。
优选的,所述定板盖板的内部四角均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尺寸与插条的尺寸相吻合,并且插条通过转轴与转板盖板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稳固板与气缸的数量设置为四组,且气缸镶嵌于底座的内部,并且稳固板与气缸之间构成伸缩结构,同时气缸与气泵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过渡轮、第二过渡轮、三角皮带和电动机,且第一过渡轮的右侧连接有第二过渡轮,所述第二过渡轮的右侧连接有三角皮带,且三角皮带的右侧安装有电动机。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通过三角皮带与第二过渡轮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二过渡轮与第一过渡轮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且第一过渡轮与被动轮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锁扣机构包括铰链、锁板和凸块,且转板盖板前后两侧面的下边缘安装有铰链,并且铰链的下方连接有锁板,同时锁板的下方设置有凸块。
优选的,所述凸块与转板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凸块与锁板之间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并且锁板通过铰链与转板盖板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插杆、弹簧和侧板,且定板盖板与转板盖板前后两端的连接处均安装有侧板,并且侧板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插杆,同时插杆远离侧板一端的外侧套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插杆靠近套筒的一端的外形结构为十字形结构,且插杆与套筒之间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并且插杆贯穿于侧板和弹簧的内部,同时插杆通过弹簧与侧板之间构成弹性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设置插条可以绕着转轴转动,以便于在整个装置折叠时,可以隐藏在转板盖板内部,避免对定板盖板和转板盖板之间的折叠作用造成阻挡,而在需要抬起盖板时,可以将插条转动插入卡槽内部,进而使得定板盖板和转板盖板锁定在一个平面,避免在搬运时意外折叠而对患者造成伤害,安全性更高;
2.该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设置四个稳固板均可以通过气缸的伸缩作用进行升降调节,以便于在患者需要休息时,将稳固板放下,使其支撑地面,进而有利于提高底座对整个装置支撑的稳固性,避免患者在休息时装置移动,进一步增强安全性,同时气缸通过气泵气动驱动调节,操作快速方便;
3.该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设置转板可以相对定板转动,且驱动机构可以带动被动轮转动,以便于实现电动折叠或展开,折叠时,整个装置呈轮椅状,便于带动患者移动,而展开时,整个装置呈平板状,以便于方便患者躺下休息,大大增强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
4.该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设置转板盖板可以利用锁扣机构与转板进行固定连接,卡合结构拆卸简单便捷,同时转板盖板和定板盖板的尺寸与CT床的尺寸相吻合,转板盖板和定板盖板可以扣在CT床上进行使用,从而方便医护人员直接抬起盖板对患者进行转运,有利于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5.该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设置连接机构中的插杆可以插到套筒内部,进而与套筒连接固定在一起,以便于使得盖板可以更好的跟随转板转动折叠,保证二者之间的贴合紧密,同时插杆可以利用弹簧的弹性作用方便其在抽出套筒以后,还能恢复原状,便于保证插接连接时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展开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圆杆与套筒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机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板;2、定板盖板;3、圆杆;4、转板;5、转板盖板;6、挡杆;7、底座;8、转轮;9、稳固板;10、气缸;11、气泵;12、被动轮;13、驱动机构;131、第一过渡轮;132、第二过渡轮;133、三角皮带;134、电动机;14、锁扣机构;141、铰链;142、锁板;143、凸块;15、套筒;16、连接机构;161、插杆;162、弹簧;163、侧板;17、转轴;18、插条;19、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包括定板1、定板盖板2、圆杆3、转板4、转板盖板5、挡杆6、底座7、转轮8、稳固板9、气缸10、气泵11、被动轮12、驱动机构13、第一过渡轮131、第二过渡轮132、三角皮带133、电动机134、锁扣机构14、铰链141、锁板142、凸块143、套筒15、连接机构16、插杆161、弹簧162、侧板163、转轴17、插条18和卡槽19,定板1的上表面卡合连接有定板盖板2,且定板1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圆杆3,圆杆3远离定板1的一侧设置有转板4,且转板4的上表面卡合连接有转板盖板5,转板盖板5远离定板盖板2的一端固定有挡杆6,底座7安装于定板1的底部,且底座7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轮8,底座7的下表面四角均设置有稳固板9,且稳固板9的上端安装有气缸10,气缸10的外壁固定有气泵11,圆杆3的中间位置外侧安装有被动轮12,且圆杆3的前后两端均套接有套筒15,驱动机构13设置于被动轮12的下方,转板盖板5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锁扣机构14,且转板盖板5的上表面安装有转轴17,连接机构16安装于套筒15远离圆杆3的一端,转轴17与转板盖板5的连接处安装有插条18;
定板盖板2的内部四角均开设有卡槽19,且卡槽19的尺寸与插条18的尺寸相吻合,并且插条18通过转轴17与转板盖板5之间构成转动结构,设置插条18可以绕着转轴17转动,以便于在整个装置折叠时,可以隐藏在转板盖板5内部,避免对定板盖板2和转板盖板5之间的折叠作用造成阻挡,而在需要抬起盖板时,可以将插条18转动插入卡槽19内部,进而使得定板盖板2和转板盖板5锁定在一个平面,避免在搬运时意外折叠而对患者造成伤害,安全性更高,稳固板9与气缸10的数量设置为四组,且气缸10镶嵌于底座7的内部,并且稳固板9与气缸10之间构成伸缩结构,同时气缸10与气泵11之间构成连通结构,设置四个稳固板9均可以通过气缸10的伸缩作用进行升降调节,以便于在患者需要休息时,将稳固板9放下,使其支撑地面,进而有利于提高底座7对整个装置支撑的稳固性,避免患者在休息时装置移动,进一步增强安全性,同时气缸10通过气泵11气动驱动调节,操作快速方便;
驱动机构13包括第一过渡轮131、第二过渡轮132、三角皮带133和电动机134,且第一过渡轮131的右侧连接有第二过渡轮132,第二过渡轮132的右侧连接有三角皮带133,且三角皮带133的右侧安装有电动机134,电动机134通过三角皮带133与第二过渡轮132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二过渡轮132与第一过渡轮13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且第一过渡轮131与被动轮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设置转板4可以相对定板1转动,且驱动机构13可以带动被动轮12转动,以便于实现电动折叠或展开,折叠时,整个装置呈轮椅状,便于带动患者移动,而展开时,整个装置呈平板状,以便于方便患者躺下休息,大大增强了整个装置的实用性;
锁扣机构14包括铰链141、锁板142和凸块143,且转板盖板5前后两侧面的下边缘安装有铰链141,并且铰链141的下方连接有锁板142,同时锁板142的下方设置有凸块143,凸块143与转板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凸块143与锁板142之间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并且锁板142通过铰链141与转板盖板5之间构成转动结构,设置转板盖板5可以利用锁扣机构14与转板4进行固定连接,卡合结构拆卸简单便捷,同时转板盖板5和定板盖板2的尺寸与CT床的尺寸相吻合,转板盖板5和定板盖板2可以扣在CT床上进行使用,从而方便医护人员直接抬起盖板对患者进行转运,有利于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连接机构16包括插杆161、弹簧162和侧板163,且定板盖板2与转板盖板5前后两端的连接处均安装有侧板163,并且侧板163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插杆161,同时插杆161远离侧板163一端的外侧套接有弹簧162,插杆161靠近套筒15的一端的外形结构为十字形结构,且插杆161与套筒15之间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并且插杆161贯穿于侧板163和弹簧162的内部,同时插杆161通过弹簧162与侧板163之间构成弹性结构,设置连接机构16中的插杆161可以插到套筒15内部,进而与套筒15连接固定在一起,以便于使得盖板可以更好的跟随转板4转动折叠,保证二者之间的贴合紧密,同时插杆161可以利用弹簧162的弹性作用方便其在抽出套筒15以后,还能恢复原状,便于保证插接连接时的稳固性。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首先启动气泵11,气泵11向气缸10内部充气,使得气缸10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压力推动气缸10伸长,带动稳固板9向下移动,稳固板9接触地面,进行稳定支撑,然后使用者躺在定板盖板2和转板盖板5上休息即可;
当使用者需要移动时,先启动驱动机构13中的电动机134,电动机134通过三角皮带133带动第二过渡轮132转动,第二过渡轮132与第一过渡轮131啮合,带动第一过渡轮131转动,第一过渡轮131与被动轮12啮合,带动被动轮12转动,被动轮12带动套筒15绕着圆杆3转动,使得转板4绕着圆杆3为轴相对定板1转动,左侧的转板4向上转动折叠,右侧的转板4向下转动折叠,进而使得整个装置形成轮椅形状,此时推动底座7,使得转轮8在地面滚动,可带动整个装置和患者移动;
当需要对患者进行转运,移动到CT床上时,先使得整个装置展开放平,然后向上转动锁扣机构14中的锁板142,锁板142绕着铰链141转动,同时与凸块143之间发生分离,进而打开锁扣机构14,然后转动转轴17,转轴17带动插条18转动,使得插条18从转板盖板5内部转至定板盖板2内部的卡槽19之中,然后向外抽动连接机构16中的插杆161,插杆161从套筒15内部抽出,同时带动弹簧162在侧板163与插杆161之间伸长,此时抬起两端的挡杆6,即可将盖板和患者一起抬起,放在CT台上,使得盖板卡在CT台上,就这样完成整个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包括定板(1)、底座(7)和驱动机构(13),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板(1)的上表面卡合连接有定板盖板(2),且定板(1)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圆杆(3),所述圆杆(3)远离定板(1)的一侧设置有转板(4),且转板(4)的上表面卡合连接有转板盖板(5),所述转板盖板(5)远离定板盖板(2)的一端固定有挡杆(6),所述底座(7)安装于定板(1)的底部,且底座(7)的前后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轮(8),所述底座(7)的下表面四角均设置有稳固板(9),且稳固板(9)的上端安装有气缸(10),所述气缸(10)的外壁固定有气泵(11),所述圆杆(3)的中间位置外侧安装有被动轮(12),且圆杆(3)的前后两端均套接有套筒(15),所述驱动机构(13)设置于被动轮(12)的下方,所述转板盖板(5)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锁扣机构(14),且转板盖板(5)的上表面安装有转轴(17),连接机构(16)安装于套筒(15)远离圆杆(3)的一端,所述转轴(17)与转板盖板(5)的连接处安装有插条(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板盖板(2)的内部四角均开设有卡槽(19),且卡槽(19)的尺寸与插条(18)的尺寸相吻合,并且插条(18)通过转轴(17)与转板盖板(5)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板(9)与气缸(10)的数量设置为四组,且气缸(10)镶嵌于底座(7)的内部,并且稳固板(9)与气缸(10)之间构成伸缩结构,同时气缸(10)与气泵(11)之间构成连通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3)包括第一过渡轮(131)、第二过渡轮(132)、三角皮带(133)和电动机(134),且第一过渡轮(131)的右侧连接有第二过渡轮(132),所述第二过渡轮(132)的右侧连接有三角皮带(133),且三角皮带(133)的右侧安装有电动机(1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134)通过三角皮带(133)与第二过渡轮(132)之间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二过渡轮(132)与第一过渡轮(13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且第一过渡轮(131)与被动轮(1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机构(14)包括铰链(141)、锁板(142)和凸块(143),且转板盖板(5)前后两侧面的下边缘安装有铰链(141),并且铰链(141)的下方连接有锁板(142),同时锁板(142)的下方设置有凸块(1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43)与转板(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且凸块(143)与锁板(142)之间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并且锁板(142)通过铰链(141)与转板盖板(5)之间构成转动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16)包括插杆(161)、弹簧(162)和侧板(163),且定板盖板(2)与转板盖板(5)前后两端的连接处均安装有侧板(163),并且侧板(163)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插杆(161),同时插杆(161)远离侧板(163)一端的外侧套接有弹簧(16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61)靠近套筒(15)的一端的外形结构为十字形结构,且插杆(161)与套筒(15)之间相互配合构成卡合结构,并且插杆(161)贯穿于侧板(163)和弹簧(162)的内部,同时插杆(161)通过弹簧(162)与侧板(163)之间构成弹性结构。
CN202120337870.3U 2021-02-06 2021-02-06 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 Active CN214511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7870.3U CN214511574U (zh) 2021-02-06 2021-02-06 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7870.3U CN214511574U (zh) 2021-02-06 2021-02-06 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11574U true CN214511574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34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37870.3U Active CN214511574U (zh) 2021-02-06 2021-02-06 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115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88552A1 (zh) 一种双电机驱动助站躺椅用铁架及其工作方法
CN109091319A (zh) 一种履带式爬楼轮椅
CN208081414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护理床
CN214511574U (zh) 一种便于转运患者的折叠轮椅床
KR101647623B1 (ko) 접이식 자동 기립형 휠체어
CN202775114U (zh) 一种箱式连体桌椅
CN214318329U (zh) 一种可折叠的医疗急救用担架
CN212326772U (zh) 可折叠轮椅
CN202698375U (zh) 一种连体桌椅
CN204274838U (zh) 一种既方便折叠又方便使用马桶的轮椅
CN217611770U (zh) 一种具有床椅转移功能的轮椅
WO2020000846A1 (zh) 一种轮椅
CN207855415U (zh) 一种多功能军用床
CN211023560U (zh) 一种紧急救护用可折叠变形式医疗担架
CN215425579U (zh) 一种可单人进行下楼操作的担架
CN205286745U (zh) 可折叠式路梯两用轮椅
CN212631082U (zh) 一种新型轮椅折叠骨架
CN212281929U (zh) 一种可折叠轮椅
WO2020000845A1 (zh) 一种轮椅结构
CN111839924A (zh) 一种新型可折叠轮椅
CN217448329U (zh) 野外医用箱
CN217610214U (zh) 一种可进行拆装的电动床
CN220370132U (zh) 一种可进行翻身辅助的多功能护理床
CN217066827U (zh) 一种易收合的防倾电动轮椅
CN220607063U (zh) 一种钓鱼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