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97583U - 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97583U
CN214497583U CN202120086278.0U CN202120086278U CN214497583U CN 214497583 U CN214497583 U CN 214497583U CN 202120086278 U CN202120086278 U CN 202120086278U CN 214497583 U CN214497583 U CN 2144975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platform
internal mold
centre form
platform
lif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8627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振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Payuan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Payuan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Payuan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Payuan Road And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8627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975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975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975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包括:包括:智能平台,所述智能平台呈方体结构,所述智能平台的上表面用于放置内模,所述智能平台的下表面间隔并对称设置有多个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用于移动所述智能平台的位置,所述智能平台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空腔内部间隔设有多个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贯穿所述安装框的通孔与所述内模底部接触,用于对所述内模进行位置纠偏。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实现快速、高效的对智能平台上的内模进行位置纠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廊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
背景技术
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在管廊施工时,需要利用智能平台进行内模安装,当智能平台到达施工位置后,内模前后左右位置可能出现少些偏差,强行移动纠偏不但费时费力,还会损伤内模,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实现快速、高效的对智能平台上的内模进行位置纠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包括:智能平台,
所述智能平台呈方体结构,所述智能平台的上表面用于放置内模,所述智能平台的下表面间隔并对称设置有多个行走轮,所述行走轮用于移动所述智能平台的位置;
所述智能平台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空腔内部间隔设有多个顶升机构;
所述顶升机构贯穿所述安装框的通孔与所述内模底部接触,用于对所述内模进行位置纠偏。
优选的,所述行走轮至少为四个。
优选的,所述顶升机构至少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顶升机构包括:伸缩部,
所述伸缩部的安装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安装框的内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部的伸缩端设置有牛眼轴承;
所述牛眼轴承的凹槽内部滚动卡设有牛眼滚珠;
所述牛眼滚珠用于和所述内模的底部点接触。
优选的,所述伸缩部为液压千斤顶。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螺栓。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内还设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通孔。
优选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丝杆,
所述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框的两内壁之间;
所述丝杆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框,并设置有把手;
所述丝杆上的螺纹上间隔设有多个螺母座;
多个所述螺母座上均各自固定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通孔配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所述安装框安装在智能平台的两侧,用于支撑和保护顶升机构;在利用智能平台进行内模安装时,将内模放置在所述智能平台的上表面,然后通过多个所述行走轮带动所述智能平台将内模移动至施工位置,再启动所述安装框内部的顶升机构将所述内模顶起升高,所述内模从正常状态变为升高状态,此时可对所述内模进行前后左右调节,实现对智能平面上的内模进行位置纠偏。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实现了快速、高效的对智能平台上的内模进行位置纠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正常状态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升高状态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顶升机构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俯视图结构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防尘机构主视图结构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防尘机构俯视图结构简图。
其中1-智能平台,2-行走轮,3-内模,4-安装框,5-连接件,6-伸缩部,7-牛眼轴承,8-牛眼滚珠,9-通孔,10-丝杆,11-螺纹,12-挡板,13-螺母座,1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根据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包括:智能平台1,
所述智能平台1呈方体结构,所述智能平台1的上表面用于放置内模3,所述智能平台1的下表面间隔并对称设置有多个行走轮2,所述行走轮2用于移动所述智能平台1的位置;
所述智能平台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安装框4,所述安装框4的空腔内部间隔设有多个顶升机构;
所述顶升机构贯穿所述安装框4的通孔9与所述内模3底部接触,用于对所述内模3进行位置纠偏。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所述安装框4安装在智能平台1的两侧,用于支撑和保护顶升机构;在利用智能平台1进行内模3安装时,将内模3放置在所述智能平台1的上表面,然后通过多个所述行走轮2带动所述智能平台1将内模3移动至施工位置,再启动所述安装框4内部的顶升机构将所述内模3顶起升高,所述内模3从正常状态变为升高状态,此时可对所述内模3进行前后左右调节,实现对智能平面上的内模3进行位置纠偏。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实现了快速、高效的对智能平台1上的内模3进行位置纠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根据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所述行走轮2至少为四个。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所述行走轮2至少为四个,并间隔且对称的固定安装在所述智能平台1的下表面,用于带动所述智能平台1将内模3移动至施工位置,同时为智能平台1提供稳定支撑。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实现了快速、高效的对智能平台1上的内模3进行位置纠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根据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所述顶升机构至少为两组。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所述顶升机构至少为两组,用于将所述内模3顶起升高并提供稳定支撑,进一步实现对内模3进行位置纠偏。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实现了快速、高效的对智能平台1上的内模3进行位置纠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根据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所述顶升机构包括:伸缩部6,
所述伸缩部6的安装端通过连接件5与所述安装框4的内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部6的伸缩端设置有牛眼轴承7;
所述牛眼轴承7的凹槽内部滚动卡设有牛眼滚珠8;
所述牛眼滚珠8用于和所述内模3的底部点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在需要对所述内模3进行位置纠偏时,启动所述伸缩部6伸展,所述伸缩部6的伸缩端带动所述牛眼轴承7和所述牛眼滚珠8从所述通孔9伸出,所述牛眼滚珠8和所述内模3底部点接触,所述内模3被所述牛眼滚珠8顶起升高,此时,所述内模3从正常状态变为升高状态,,同时由于所述牛眼滚珠8和所述牛眼轴承7之间的滚动摩擦,所述内模3可轻松在所述牛眼滚珠8上进行前后左右位置调节,进一步实现对内模3位置的高效、准确纠偏;纠偏结束后,启动所述伸缩部6收缩,所述伸缩部6的伸缩端带动所述牛眼轴承7和所述牛眼滚珠8贯穿所述通孔9收回至所述安装框4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实现了快速、高效的对智能平台1上的内模3进行位置纠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根据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所述伸缩部6为液压千斤顶。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液压千斤顶是指采用柱塞或液压缸作为刚性顶举件的千斤顶,具有结构紧凑,工作平稳,顶撑力大,可自锁等特点,所述伸缩部6采用液压千斤顶,可稳定伸缩,同时为所述内模3提供稳定的支撑力。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实现了快速、高效的对智能平台1上的内模3进行位置纠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根据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所述连接件5为螺栓。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所述伸缩部6通过高强度螺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框4的内底部,可为所述伸缩部6提供稳定支撑,同时便于对所述伸缩部6的检查、维修或更换。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实现了快速、高效的对智能平台1上的内模3进行位置纠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根据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所述安装框4内还设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通孔9。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由于所述内模3底部与所述牛眼滚珠8点接触,通过所述牛眼滚珠8和所述牛眼轴承7之间的滚动摩擦,实现所述内模3在所述牛眼滚珠8上轻松的进行前后左右位置调节;而如果所述牛眼滚珠8和所述牛眼轴承7长期暴露在外,很容易造成异物入侵,影响所述牛眼滚珠8在所述牛眼轴承7内正常滚动,从而降低工效并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所述安装框4内设置防尘机构,可用于在施工或对装置检查维修时打开所述通孔9,或在放置或运输时闭合所述通孔9,可有效减少顶升机构受到的外界污染,提升工效,降低安全隐患,并显著提高装置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实现了快速、高效的对智能平台1上的内模3进行位置纠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根据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所述防尘机构包括:丝杆10,
所述丝杆10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框4的两内壁之间;
所述丝杆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框,并设置有把手14;
所述丝杆10上的螺纹11上间隔设有多个螺母座13;
多个所述螺母座13上均各自固定设置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与所述通孔9配合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当需要打开所述通孔9时,转动所述把手14,所述把手14带动所述丝杆10转动,所述丝杆10上的螺纹11和所述螺母座13相互配合将所述丝杆10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即所述螺母座13带动所述挡板12从所述通孔9处移开,所述通孔9被打开;当需要闭合所述通孔9时,反向转动所述把手14,所述把手14带动所述丝杆10反向转动,所述丝杆10上的螺纹11和所述螺母座13相互配合将所述丝杆10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即所述螺母座13带动所述挡板12移回所述通孔9处,所述通孔9被闭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所述防尘机构可有效减少装置受到外界污染,提升工效,降低安全隐患,并显著提高装置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实现了快速、高效的对智能平台1上的内模3进行位置纠偏,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平台(1),
所述智能平台(1)呈方体结构,所述智能平台(1)的上表面用于放置内模(3),所述智能平台(1)的下表面间隔并对称设置有多个行走轮(2),所述行走轮(2)用于移动所述智能平台(1)的位置;
所述智能平台(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安装框(4),所述安装框(4)的空腔内部间隔设有多个顶升机构;
所述顶升机构贯穿所述安装框(4)的通孔(9)与所述内模(3)底部接触,用于对所述内模(3)进行位置纠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2)至少为四个。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至少为两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伸缩部(6),
所述伸缩部(6)的安装端通过连接件(5)与所述安装框(4)的内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伸缩部(6)的伸缩端设置有牛眼轴承(7);
所述牛眼轴承(7)的凹槽内部滚动卡设有牛眼滚珠(8);
所述牛眼滚珠(8)用于和所述内模(3)的底部点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6)为液压千斤顶。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为螺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4)内还设有防尘机构,所述防尘机构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通孔(9)。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机构包括:丝杆(10),
所述丝杆(10)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框(4)的两内壁之间;
所述丝杆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框,并设置有把手(14);
所述丝杆(10)上的螺纹(11)上间隔设有多个螺母座(13);
多个所述螺母座(13)上均各自固定设置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与所述通孔(9)配合设置。
CN202120086278.0U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 Active CN2144975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86278.0U CN214497583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86278.0U CN214497583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97583U true CN214497583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15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86278.0U Active CN214497583U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975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9751B (zh) 一种转子叶片吊装机器人系统
CN212356247U (zh) 一种具有旋转托爪的卧卷吊具
CN214497583U (zh) 一种智能平台内模移动、液压升高装置
CN215371548U (zh) 一种排水管道非开挖式修复装置
CN112338499A (zh) 双机械臂轴承智能压装设备
CN212982302U (zh) 一种便携式桩基搬运装置
CN211946113U (zh) 一种层压机输送设备用升降平台
CN210756251U (zh) 智能化全自动轴承压装机
CN214984664U (zh) 一种可自动降温的智能轮胎
CN214770242U (zh) 轴箱内环组装配套一体设备
CN213537016U (zh) 水电站设备维修辅助装置
CN212198177U (zh) 一种可移动的龙门架
CN105501460A (zh) 一种应急脱离跑道轮胎顶升装置
CN112338497A (zh) 智能化全自动轴承压装机
CN207309920U (zh) 一种冷却机模块化安装用移动装置
CN212527712U (zh) 一种海工配管用组件摆放架
CN112339333B (zh) 一种液压机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5634805U (zh) 一种液压式电缆井盖开启装置
CN216662375U (zh) 一种受限空间内兆瓦级风电叶片脱膜叶根举升设备
CN204400477U (zh) 一种自动旋转天车装置
CN211852939U (zh) 台车式钢闸门中台车装置的辅助安装装置
CN217708737U (zh) 一种列车车底巡检机器人升降机构
CN215281785U (zh) 用于安装轧机骨架密封圈的工装
CN213865222U (zh) 一种可升降移动平台支持机构
CN210883713U (zh) 一种垃圾压缩箱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