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92461U - 驻车空调 - Google Patents
驻车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492461U CN214492461U CN202120536881.4U CN202120536881U CN214492461U CN 214492461 U CN214492461 U CN 214492461U CN 202120536881 U CN202120536881 U CN 202120536881U CN 214492461 U CN214492461 U CN 2144924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oor
- base
- heat exchanger
- air
- indoor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463219 Epithe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657 drainage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91 liquid phas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iron(III)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Fe]O[Fe]=O JEIPFZHSYJVQD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23 batch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驻车空调,包括:壳体,包括连接在车顶上方的底座和连接在所述底座下方的室内面板,所述室内面板通过车辆天窗伸入到车内,所述室内面板上具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风道罩壳,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方且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与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连通的室内换热风道;室内风换热器,对应所述室内进风口设于所述室内换热风道内,且其与所述底座的垂直方向之间具有倾斜角度。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驻车空调通过将室内风换热器倾斜设置,有效降低了驻车空调的整机高度,实现了顶置一体式驻车空调的低矮设计,减少了驻车空调对车辆外观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空调换热效率,有助于提高用户满意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载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驻车空调。
背景技术
对于顶置一体式驻车空调,室内风换热器的安装方式对驻车空调的整机高度、换热效率以及换热器上的凝露水会不会滴到驾驶室具有直接影响。如果室内风换热器垂直安装或者倾斜角度过小,不仅会使得空调整机高度较高,而且影响风场导致换热效率较低;而如果室内风换热器倾斜角度过大,则存在室内风换热器中的凝露水受重力影响不会顺着室内风换热器壁面流入接水盘反而会存在直接滴入驾驶室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驻车空调,包括:
壳体,包括连接在车顶上方的底座和连接在所述底座下方的室内面板,所述室内面板通过车辆天窗伸入到车内,所述室内面板上具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
风道罩壳,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方且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与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连通的室内换热风道;
室内风换热器,对应所述室内进风口设于所述室内换热风道内,且其与所述底座的垂直方向之间具有倾斜角度;以及
室内侧风扇,对应所述室内出风口设置设于所述室内换热风道内;所述风扇转动过程中,车内空气从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所述室内换热风道内,经所述室内风换热器换热后从所述室内出风口吹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驻车空调通过将室内风换热器倾斜设置,有效降低了驻车空调的整机高度,实现了顶置一体式驻车空调的低矮设计,减少了驻车空调对车辆外观的影响;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空调换热效率,有助于提高用户满意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倾斜角度的范围限定为25°-35°。该倾斜角度的范围限定在确保降低整机高度的同时,还有效避免了室内风换热器后端面上的凝露水在重力作用下由室内侧进风口滴入车内的危险,以避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室内风换热器于车辆前进方向的两侧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与所述底座相连。支撑板的设置可确保倾斜式室内风换热器装配的稳定性,从而确保产品质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室内风换热器相连的一端为支撑端,所述支撑端的端面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角度范围限定为55°-65°。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支撑板的角度设置进而满足对室内风换热器的倾斜要求,该设计对室内风换热器角度调节的方式简单且准确性高。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板的底端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底座上。确保支撑板安装在底座上的牢固性,从而确保其对室内风换热器稳定的支撑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罩壳装配完成后与所述室内风换热器的顶端相抵。进一步降低整机高度,同时还对室内风换热器起到了一定的固定作用,有利于减弱车辆行驶过程中对室内风换热器稳定性的影响。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设置所述风道罩壳与所述室内风换热器抵接处下方的内壁面顶端为弧形。相对于易形成风场死角的垂直线条结构,该弧形设计有利于室内换热风道进风风场的均匀性,减少此处风场死角,对室内换热风道内的进风进行引流,从而达到优化风场,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罩壳的弧形部分设置圆弧,并限定所述圆弧的半径为30-40mm。该设计使风道罩壳的弧度与室内风换热器的倾斜角度相配合,进一步达到优化风场,提高换热效率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罩壳的弧形部分与其顶壁平滑过渡。该设计有助于增强驻车空调整体外观线条的流畅性,进而增强驻车空调的美观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室内风换热器的底端设有接水盘,所述室内风换热器上形成的凝露水沿所述室内风换热器的壁面滑入所述接水盘后,由所述接水盘内的排水孔排出所述壳体外。该处排水孔的设置可保证整机在室内风换热器处的顺利排水,同时接水盘的设置可有效避免室内风换热器处产生的大量积水对壳体内其他位置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驻车空调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驻车空调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壳与底座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夹片螺母的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凸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驻车空调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移除上壳和风道罩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移除上壳后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底座压机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异形螺母的装配位置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异形螺母与螺母固定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异形螺母与螺母固定座的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异形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螺母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01.出风格栅;02.室外进风口;03.室内进风口;04.室内出风口;05.冷凝管;06.螺钉;07.螺孔;08.夹片螺母;09.异形螺母;091.止挡部;092.连接部;1.壳体;11.底座;111.底座底板;112.底座围壁;1121.螺钉安装槽;113.安装导向筋;114.夹片螺母固定座;115.第一加强筋;116.底板加强筋;117.角部排水孔;118.排水槽;119.螺母固定座;1191.过盈配合筋;1192.固定座加强筋;1193.密封圈;12.上壳;121.装配筋;122.卡凸;1221.通孔;123.第二加强筋;124.第三加强筋;125.限位卡扣;13.下壳;131.室内面板;14.风道罩壳;15.隔离罩;16.接水盘;2.室内风换热器;21.支撑板;211.第一连接边;212.第二连接边;22.支撑筋;3.室内侧风扇;4.室外侧换热器;5.室外侧风扇;6.压缩机;61.压机固定座;62.减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驻车空调,驻车空调是指停车时也能工作的空调,且无需依靠车辆引擎动力。具体来讲,该驻车空调采用独立一体机结构,通过对驻车空调中个组件的布局设计及安装方式的优化,实现了驻车空调在保证制冷制热效果下的紧凑化设计,可大大减小驻车空调的体积并且降低空调噪音,实现驻车空调的低矮设计,进一步降低空调对车辆外观的影响。
驻车空调器与普通空调器的工作原理相同,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驻车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驻车空调器可以调节车辆内空间的温度。
室内风换热器和室外风换热器分别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风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驻车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风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驻车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具体应用时,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驻车空调整体装配在车辆顶部的天窗处,即整体采用顶置形式,体现出独立一体机的便利性。
对于顶置一体式驻车空调,室内风换热器的安装方式对驻车空调的整机厚度、换热效率以及换热器上的凝露水会不会滴到驾驶室具有直接影响。如果室内风换热器垂直安装或者倾斜角度过小,不仅会使得空调整机高度较高,而且风场不好导致换热效率较低;而如果室内风换热器倾斜角度过大,则存在室内风换热器中的凝露水受重力影响不会顺着室内风换热器壁面流入接水盘反而会直接滴入驾驶室的风险。因此为达到降低整机高度,同时满足室内风换热器风场换热以及防止换热器上的凝露水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滴入驾驶室的目的,本实施方式对室内风换热器采取了倾斜安装的方式并对其安装的倾斜角度进行了限制。
为了方便描述,本实施方式定义车辆前进的方向为“前”,相反的一方为“后”。下面参考附图1-16对驻车空调的组成部分进行具体说明:
壳体1,形成驻车空调的主体外观,其内排布有室内换热模块和室外换热模块。壳体1包括底座11,扣合于底座上方且与底座11上表面边缘连接的上壳12以及连接于底座11下方且靠近整机中心设置的下壳13。其中,底座11安装固定在车顶上方,下壳13由车辆天窗伸入到车内以实现对车内温度的调节。
具体的,底座11包括用于承载室内换热模块和室外换热模块中的各组件的底座底板111,以及用于连接上壳12的底座围壁112。底座底板111与底座底板111一体注塑成型。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底座11上的室内换热模块组件与室外换热模块组件之间采用风道罩壳14相互隔离,同时本实施方式在风道罩壳14的外侧贴合设置有隔离罩15,以实现车内外温度和噪音的隔离。
上壳12位于车外,其用于罩住驻车空调的室外部分,以对各组件起到保护作用,上壳12的顶部后端设有出风格栅01,底座11对应出风格栅01设置有室外进风口02,室外进风口02与出风格栅01上下相对设置,两者连通形成室外换热风道,实现对室外换热模块内温度的调节。
下壳13由车辆天窗处伸入车内,下壳13的底板为驻车空调的室内面板131,室内面板131上设置有室内进风口03和室内出风口04,底座11对应室内进风口03和室内出风口04设置有用于通风的开口,使得室内进风口03与室内出风口04在下壳12与风道罩壳14之间连通形成室内换热风道,车内空气从室内进风口03进入室内换热风道,在室内换热模块进行热交换后从室内出风口04进入车内,实现对车内温度的调节。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加强上壳12与底座11连接的牢固性以及装配后的美观性,本实施方式对上壳12与底座11的连接部位作了如下设计: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在底座围壁112的顶面环置有安装导向筋113,并且设置安装导向筋113的顶端向内倾斜;本实施方式还在上壳12的底面外侧边缘环置有装配筋121,并且设置装配筋的内壁面为倾斜面,其倾斜角度配合安装导向筋113设置;倾斜式安装导向筋113的设置可确保上壳12与底座11的顺利扣合,为上壳12的装配提供便利。同时,上壳12装配完成后其装配筋121的内壁与安装导向筋113的外壁相贴合,可增强装配的紧固性及整机外形的美观性。
继续参考图3,本实施方式在底座围壁112上间隔设有螺孔07,在上壳12底部内侧设置中心位置具有通孔1221的卡凸122。装配上壳12时,将卡凸122上的通孔1221对应底座围壁112的螺孔07进行安装,并通过螺钉从整机外侧依次穿过底座围壁112上的螺孔07和卡凸122上的通孔1221以实现上壳12与底座11的连接。
为保证整机外观的美观性,本实施方式设置具有螺孔07处的底座围壁112向内凹陷,形成螺钉安装槽1121,使螺钉的装配形成隐藏式安装。
示例性的,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驻车空调的底座11为黑色外观,同时选用黑色螺钉进行固定,进一步形成隐藏效果,从细节处提升产品的美观性。
为加强上壳12与底座11连接的紧固性,本实施方式将螺钉穿过卡凸122上的通孔1221后采用夹片螺母08进行紧固。
具体的,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在底座围壁112及安装导向筋113的内侧对应螺孔07设置夹片螺母固定座114,通过将夹片螺母08夹持在夹片螺母固定座114上以实现对夹片螺母08的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夹片螺母固定座114的底端与底座围壁112一体注塑成型,且其与底座围壁112之间具有空隙,使夹片螺母固定座114与底座围壁11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卡凸122的卡槽。同时在夹片螺母固定座114上设置与夹片螺母08上的螺孔对应的通孔,以将穿过底座围壁112与上壳12卡凸122的螺钉顺利固定在螺母内,实现上壳12与底座11的紧固连接;同时该设计可保证上壳12的通孔1221仅受到上下方向的拉力,有助于提高产品的结构强度。
继续参考图4,为了进一步加强上壳12与底座11连接处的结构强度,本实施方式在夹片螺母固定座114两侧的底座围壁112上各设置有两条第一加强筋115,用于防止因上壳12与底座11装配面的剪切力过大而导致卡凸122断裂情况的发生,特别是在整机进行跌落试验时,棱跌落会有很大的剪切冲击力,此处加强筋的设置可大大增强卡凸122的安全系数。
如图5所示,为了防止卡凸122的断裂,本实施方式还在卡凸122内侧布置有多条第二加强筋123,第二加强筋123的底端与卡凸122连接,顶端与上壳12内壁面连接;卡凸122外侧布置有多条第二加强筋124,第二加强筋124设置于卡凸122与装配筋121的内壁之间,其一端与卡凸122连接,另一端与装配筋121的内壁连接。内外两侧双重加强筋的设置可进一步增强卡凸122与上壳12连接处的强度,以防止卡凸122断裂。同时,本实施方式还将卡凸122设置其两侧壁设置为斜面,具体的,其两侧壁顶端之间距离小于其两侧壁底端之间的距离,使其为上窄下款形,并且设置卡凸122两侧壁的底端与用于固定连接卡凸122的卡凸固定座114的顶面圆弧过渡,以增加大R角,能够最大程度的增加卡凸122与上壳12连接处的强度,保证卡凸122与上壳12整体融为一体,有助于消除结构的尖角应力,确保产品的可靠性。
参考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在外壳12的底端内侧设置有限位卡扣125,用于防止上壳12安装时的过度下沉。具体的,限位卡扣125顶端内侧具有台阶部,安装上壳12时,当限位卡扣125台阶部的底端抵接在安装导向筋113顶面上时则说明上壳12装配到位,限位卡扣125的设置在防止上壳12过度下沉的同时还有助于保证卡凸122装配位置的准确性,提高外壳12的装配效率。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在上壳12的每条边上均间隔设置有两个卡凸122,在底座围壁112每条边上配合卡凸122设有两个夹片螺母固定座114即夹片螺母08,用于实现上壳12与底座围壁112的紧固连接;同时还在上壳12上每个卡凸122的旁边均设置有限位卡扣125,用于提高上壳12装配的便利性。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对卡凸122及限位卡扣125的设置数量不作具体限制,只需实现上壳12与底座11的紧固连接即可。
本实用新型使上壳12与底座11具备隐藏式安装结构,有助于提高驻车空调的美观性;且该处的连接结构简单,装配容易,有助于提高整机的装配效率。
(室内换热模块的组成)
室内风换热器2,设于室内换热风道内且对应室内进风口03设置。参照图7-8所示,室内风换热器2在车辆的长度方向上倾斜安装以降低驻车空调的整机高度。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在底座11于室内风换热器2的底端位置设置有接水盘16,用于承接室内风换热器2上滑落的凝露水。同时在接水盘16的底板上设置有排水孔,流入接水盘16内的凝露水则可通过其内的出水孔流出壳体1外。
具体的,以室内风换热器2与底座11的垂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倾斜角A,则本实施方式限定倾斜角A的角度范围为25°至35°度。若室内风换热器2的倾斜角度大于35°,则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室内风换热器2后端面上的凝露水受重力影响不会顺着室内风换热器的后端面流入位于室内风换热器2底端位置的接水盘16内,而易直接向下滴落并通过室内进风口03滴入车辆内;若室内风换热器2的倾斜角度小于25°,则一方面会增加驻车空调的整机高度,另一方面则会影响室内换热风场,降低换热效率,故本实施方式将室内风换热器2的倾斜角度限定为25°至35°度,该倾斜角度的限定既可以保证室内风换热器2后端面上的凝露水能够顺利流入接水盘16内,又使得驻车空调具备减低整机高度、提高换热效率的优势。
如图8-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室内风换热器2于车辆前进方向的两侧连接有支撑板21,用于对室内风换热器2起到支撑固定作用。支撑板21整体呈直角三角形,其直角端为与底座11连接且远离室内风换热器2的一端。支撑板21的斜边所在端通过螺钉与室内风换热器2紧固连接,其底端与底座11固定连接。本实施方式可通过设置支撑板21底部锐角B的角度进而控制室内风换热器2的倾斜角度。因此,对应室内风换热器2的倾斜角度限定,本实施方式限定支撑板21底部锐角B的角度范围为55°至65°度。
具体的,两个支撑板21的底端边沿分别向室内进风口03的两侧延伸形成第一连接边211,第一连接边211上设置有螺孔,底座11上对应螺孔设有内置有螺纹的连接柱,设置螺钉06穿过螺孔并固定在连接柱内,以确保支撑板21与底座11的紧固连接。两个支撑板21的斜边横向延伸设置有第二连接板212,同样设置螺钉穿过第二连接板212与室内风换热器2紧固连接。该设计可加强支撑板21与室内风换热器2、支撑板21与底座11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以增强室内风换热器2装配的稳定性、可靠性。
室内风换热器2的一侧通过冷凝管05与其他组件相连,由于室内风换热器2与其他组件的连接侧受压缩机等组件的振动影响较大,故为进一步保证室内风换热器2在驻车空调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本实施方式在底座11上对应室内风换热器2与其他组件连接侧的底端位置设置有多条室内风换热器的支撑筋22,包括位于室内风换热器2底部前端的支撑筋22和位于室内风换热器2底部后端的支撑筋22。支撑筋22与室内风换热器2接触面的倾斜角度均配合室内风换热器2设置,以使室内风换热器2安装完成后,室内风换热器2的底端与支撑筋22抵接,进而保证支撑筋22对室内风换热器2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室内风换热器2装配后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降低驻车空调的整机高度,设置风道罩壳14装配完成后其内顶壁与室内风换热器2的顶端相抵接,以避免不必要的空间浪费。
同时,为了进一步对室内换热风道内的进风进行引流,从而达到优化风场,提高换热效率的目的,继续参考图7,本实施方式将风道罩壳14后壁顶端靠近室内风换热器2的部分做了弧形设计,相对于易形成风场死角的垂直线条结构,该弧形设计利于室内换热风道进风风场的均匀性,减少此处风场死角,进而优化室内风换热器2顶部管路的换热效率。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配合室内风换热器2的倾斜角度,将风道罩壳14的弧形部分设置为半径30-40mm之间的圆弧,并设置圆弧的顶端与风道罩壳16的顶壁平滑过渡,以保证驻车空调整体外观线条的流畅性,进而增强整机美观性。
室内侧风扇3,与室内风换热器2并列安装在室内换热风道内,且对应室内出风口04设置。本实施方式设置室内侧风扇3为贯流风扇,贯流风扇具有均匀送风的优势,有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增强用户的舒适度及满意度。贯流风扇的一端连接有电机,用于驱动贯流风扇转动,以带动室内换热风道内风的流动,进而将室内风换热器2输出的冷风或热风吹向车内,实现驻车空调的制冷或制热功能。
(室外换热模块的组成)
室外风换热器4,安装在底座11后端,且对应室外进风口02设置;室外侧风扇5,安装在室外热交换器4和出风格栅01之间,在室外侧风扇5的作用下,室外空气由室外进风口02进入壳体1内,并在室外侧风扇5的作用下经过室外热交换器4后由出风格栅01吹出壳体1外,以实现对室外风换热器5的散热。
压缩机6,安装于底座11前端,通过冷凝管05与室外风换热器4和室内风换热器2相连,用于实现驻车空调的制冷或制热循环。
本实施方式将压缩机6和室外风换热器4布置在室内风换热器2的前后两端,该设计可保证驻车空调整机的相对平衡,从而确保驻车空调装配在车顶后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该结构布局可实现驻车空调内各组件的紧凑化排布,可大大减小驻车空调的整机体积,从而降低顶置一体式驻车空调的装配对车辆外观的影响。
具体的,压缩机6的底端连接有压机固定座61,压机固定座61通过压机螺栓固定在底座11上。压机固定座61的设置使压缩机6与底座11之间具有空间间隔,以减少压缩机6与底座11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压缩机6对底座11的振动传递同时防止底座11上的积水对压缩机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减轻压缩机6振动对整机的影响,本实施方式在压机螺栓的头部与压机连接部61之间、压机连接部61与底座11之间均设置有减振垫62,以减轻压缩机6工作时的振动幅度及噪音。
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底座11为塑料间,其硬度较小,对压缩机6的支撑力度较差,故本实施方式在底座11的下表面对应压缩机的位置设置有钣金压板,用于对压机起到支撑作用,能够在降低产品材料成本的同时加强对压缩机6的支撑力度,增强底座11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座11通过压机螺栓将压缩机6与钣金压板进行紧固连接,并将底座11夹持在钣金压板与压缩机6之间,该设计可增加钣金压板与底座11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钣金压板的受力面积,进一步增强其对压缩机6的支撑效果,确保产品的可靠性。
同时,如图10-11所示,本实施方式还在整机压机侧的底座11上沿压缩机6的轴向、径向均布置有多条底板加强筋116,用于加强底座11对压缩机6的支撑,且压缩机6正下方的底板加强筋116布置得更为密集,以进一步防止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底座11的损坏。
为了解决底座11内的排水问题,本实施方式在在底座相对的两侧端均间隔设置有排水孔,用于向整机外排水。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底座11压机侧的顺利排水,防止此处积水过多影响底座11上连接结构的密闭性及压缩机6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壳体1漏水、生锈等问题的发生,参考图10-1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具有导流功能的排水结构。
本实施方式在底座11前端的两个角部相对设置有角部排水孔117,用于防止底座11的压机侧发生深度积水。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将角部排水孔117的顶端与底座11的上表面之间圆弧过渡,使角部排水孔117形成圆角引流孔,该设计能够对底座11内排水孔117附近的积水起到引流作用,以确保底座11内有水就能顺利排出。
由于底板加强筋116与底座11之间具有高度差,使得压机侧的底座11上形成多个由底板加强筋116围成的积水腔,使得该处的积水只有高于底板加强筋116时才会发生流动进而从角部排水孔117处排出。为了进一步解决积水腔内排水问题,本实施方式还在压缩机6下方、压机侧的冷凝管05下方及压缩机6与角部排水孔117之间的加强筋115上均开有排水槽118,多个排水槽118连通形成直达角部排水孔117的排水水路,该设计彻底解决了压缩机6下方的大量积水问题,降低了底座11在压机侧的积水高度,增强了该位置的排水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往每个排水孔117的排水水路可设置有多条,且同一排水槽可连通多条排水水路,以进一步增强排水效果。
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将排水槽118设置为半圆形,该设计可在实现排水的同时确保底板加强筋116的底端强度,确保其对底座11的加固效果。半圆形排水槽118与底板加强筋116的顶壁弧形光滑过渡。同时设置排水槽118的直径大于冷凝管05的直径,以保证位于冷凝管05正下方的排水槽118顺利承接冷凝管05上滴落的水滴,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排水效果。
本实施方式通过排水槽118与压缩机6、冷凝管05的位置配合设置,起到了预防底座11压机侧的深度积水的技术效果,有助于防止此处积水过多影响底座11上连接结构的密闭性及压缩机6的正常运行,可有效避免壳体1漏水、结构生锈等问题的发生。
在向车辆上安装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驻车空调时,需先将整机中的下壳13从车顶天窗伸入到车内,然后将螺栓从车内侧穿过车顶后固定在底座11上。本申请为了解决螺栓固定结构注塑效率低下、安装漏水以及驻车空调安装可靠性的问题,在驻车空调的底座11上设置了一种异形螺母09,用于对螺栓进行固定。以下将结合附图12-16对异形螺母及其固定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解决整机在车顶的安装固定可靠性问题,选用铜质或不锈钢材质的异形螺母09对螺栓进行固定,这两种材质具有防锈且耐腐蚀的优势,相对于直接将螺栓固定在塑料底座上该设计可使得整机与车顶连接的强度更高,更具有可靠性。
为了将异形螺母09固定在底座11上,本实施方式在底座11的上表面设有中空的螺母固定座119,且螺母固定座119环绕隔离罩15设置,同时在底座11上对应螺母固定座119的中空位置设有螺栓过孔,以实现螺栓在异形螺母09内的装配。
示例性的,如图14、15所示,异形螺母09整体纵截面呈T形,由其顶端的止挡部091,以及固定连接于止挡部091下方的连接部092组成,连接部092为内置有螺纹的收容腔,用于紧固连接螺栓。设置止挡部091的截面面积尺寸大于连接部092的截面面积尺寸,同时其也大于螺母固定座119顶部的截面尺寸。将异形螺母09装配进螺母固定座119内时,其连接部092装配进螺母固定座119的空腔内,其止挡部091则位于螺母固定座119上方,防止异形螺母09在螺栓的作用下坠落,影响整机安装的稳定性。
继续参考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将异形螺母09连接部092的外壁相对设置两个竖直切面0921,同时将螺母固定座119的空腔形状配合连接部092设置,该形状设置可对T形螺母09具有防转效果,确保螺栓与T形螺母09的紧固连接。
在安装异形螺母09时,如果采用嵌件注塑方式,由于模具较大,无法利用机械手准确的将异形螺母09放入螺母固定座119内,并且如果放入不准确还会有压坏模具的风险,所以为了解决异形螺母09高效批量装配的问题,如图16所示,本实施方式在螺母固定座119的内壁切面上设置有过盈配合筋1191,在螺母固定座119与底座11一体注塑成型后,可手动或者采用工装方式将异形螺母09强行压入或者砸入螺母固定座119内,从而实现了异形螺母09与螺母固定座119的过盈配合,进而实现异形螺母09与底座11的可靠固定,提高装配异形螺母09的底座11的高效批量生产效率。
继续参考图16所示,为了加强螺母固定座119的强度,本实施方式沿螺母固定座119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固定座加强筋1192,固定座加强筋1192设置为直角三角形,其两条直角边分别与螺母固定座119外壁和底座11上表面连接;本实施方式还设置螺母固定座119的底端于底座11上表面圆弧过渡,以避免螺母固定座119的应力集中,进一步防止其根部发生断裂;同时还可通过增加螺母固定座119壁厚的方式增强其强度,保证螺母固定座119的可靠性。
为了解决异形螺母09与螺母固定座119连接位置漏水的问题,本实施方式在异形螺母09的止挡部091与螺母固定座119顶面之间增设了密封圈1193。同时在室内侧将螺栓拧入异形螺母09后,螺栓会给异形螺母09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在该作用力的影响下,止挡部091可压紧密封圈1193,由此该设计利用螺栓的力进一步增加异形螺母09与螺母固定座119连接处的严密性,从而解决的漏水的可能。为了进一步加强防漏水效果,本实施方式将螺母固定座119抬高,设置其顶端至少高于积水面25mm,由此可极大程度的减小了由于水满淹没异形螺母09与螺母固定座119顶端连接位置的可能性。
本实施方式通过异形螺母09在底座11上的固定设置,有效解决了整机注塑效率低下问题、安装漏水问题和安装可靠性问题,并且该设计生产成本底、结构简单易实现。
本实用新型所提高的驻车空调结构紧凑,换热性能高,且外形美观,排水效果好;同时整机与车辆之间的装配方式简单,在车体上的固定性强,产品质量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连接在车顶上方的底座和连接在所述底座下方的室内面板,所述室内面板通过车辆天窗伸入到车内,所述室内面板上具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
风道罩壳,连接于所述底座上方且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与所述室内进风口和所述室内出风口连通的室内换热风道;
室内风换热器,对应所述室内进风口设于所述室内换热风道内,且其与所述底座的垂直方向之间具有倾斜角度;以及
室内侧风扇,对应所述室内出风口设置设于所述室内换热风道内;所述风扇转动过程中,车内空气从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所述室内换热风道内,经所述室内风换热器换热后从所述室内出风口吹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角度的范围限定为25°-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风换热器于车辆前进方向的两侧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端与所述底座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室内风换热器相连的一端为支撑端,所述支撑端的端面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角度范围限定为55°-6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底端通过螺钉紧固在所述底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罩壳装配完成后与所述室内风换热器的顶端相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风道罩壳与所述室内风换热器抵接处下方的内壁面顶端为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罩壳的弧形部分设置圆弧,并限定所述圆弧的半径为30-40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罩壳的弧形部分与其顶壁平滑过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风换热器的底端设有接水盘,所述室内风换热器上形成的凝露水沿所述室内风换热器的壁面滑入所述接水盘后,由所述接水盘内的排水孔排出所述壳体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36881.4U CN214492461U (zh) | 2021-03-15 | 2021-03-15 | 驻车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36881.4U CN214492461U (zh) | 2021-03-15 | 2021-03-15 | 驻车空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492461U true CN214492461U (zh) | 2021-10-26 |
Family
ID=78198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536881.4U Active CN214492461U (zh) | 2021-03-15 | 2021-03-15 | 驻车空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49246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45298A1 (zh) * | 2022-08-31 | 2024-03-0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车辆 |
-
2021
- 2021-03-15 CN CN202120536881.4U patent/CN21449246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045298A1 (zh) * | 2022-08-31 | 2024-03-07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88590A (zh) | 一种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统 | |
CN214492461U (zh) | 驻车空调 | |
CN214492457U (zh) | 驻车空调 | |
CN214492458U (zh) | 驻车空调 | |
CN215435914U (zh) | 驻车空调 | |
CN104033966A (zh) | 机柜空调器 | |
CN216424007U (zh) | 驻车空调 | |
CN214647448U (zh) | 驻车空调器 | |
CN216953243U (zh) | 风管机 | |
CN219550831U (zh) | 热泵热水器 | |
CN219868112U (zh) | 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5751795U (zh) | 驻车空调器 | |
CN212319897U (zh) | 立柜式空调器 | |
CN220707573U (zh) | 用于空调器的水力模块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06124736U (zh) | 汽车及其冷却模块 | |
CN216942598U (zh) | 驻车空调器 | |
CN205351615U (zh) | 用于浴室的空调系统 | |
CN219550783U (zh) | 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9607344U (zh) | 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8722214U (zh) | 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 | |
CN220883996U (zh) | 驻车空调 | |
CN216993813U (zh) | 驻车空调器 | |
CN217031368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21403222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217109789U (zh) | 空调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No.1 Haixin Road, Nancun Town, Pingdu City,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51,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SHANDONG) AIR-CONDITION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