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8862U -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88862U
CN214488862U CN202023131405.9U CN202023131405U CN214488862U CN 214488862 U CN214488862 U CN 214488862U CN 202023131405 U CN202023131405 U CN 202023131405U CN 214488862 U CN214488862 U CN 214488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rnover
welded
transmission pipe
turnover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3140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曙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Forerunner Ruike Teach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Forerunner Ruike Teach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Forerunner Ruike Teach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Forerunner Ruike Teach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3140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88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88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88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Of Workpie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机床底座底部焊接,所述机床底座顶部焊接有翻转板组件,所述机床底座的顶部一边两侧与防护网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翻转板组件与转动机组件通过螺丝连接,当电机带动第二传动管转动时,第二传动管带动第二传送带转动,第二传送带转动带动连接块转动,连接块转动通过连杆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转动带动固定板移动,固定板移动带动第一滑轮转动,继而带动翻转板转动,让货物翻转到第一传送带上,且循环往复,本实用新型不同于以往的结构,结构更为简单,没有繁琐的构件,让工人的操作变得简单,且可以让装置在后期维修检查时,更容易拆卸,方便了维修工人的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
背景技术
当下数控车床在各种工厂中已经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工人们的负担,但在一些工厂中,需要将货物进行翻转,但当下大部分数控车床翻转机构不够便利,且结构复杂,不够稳定,在后期的维修和更换零件的过程中比较复杂。因此设计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方便的让货物在装置内进行翻转,结构简单,没有太多精密的部件,方便后期机器的维修,也让后期的零件跟换更加方便,且整个装置在工作时结构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与机床底座底部焊接,所述机床底座顶部焊接有翻转板组件,所述机床底座的顶部一边两侧与防护网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翻转板组件与转动机组件通过螺丝连接;
所述翻转板组件包括翻转底座,所述翻转底座的顶部一侧与翻转板底座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翻转板底座与翻转板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所述翻转底座顶部的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第一传动管通过螺丝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管的外壳包围有第一传送带,所述翻转板的顶部一侧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第一滑轮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两侧焊接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与盖板通过第二销轴转动连接,所述盖板的一侧有卡扣槽,所述第一滑轨一侧与卡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一侧焊接有滑轮块,所述滑轮块的上下两侧与第二转轴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机组件包括框架壳,所述框架壳的上半部设有滑动腔,所述框架壳在所述滑动腔的上下两端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的轨道内有第二滑轮,所述框架壳一侧与固定杆底部通过螺丝连接,所述固定杆顶部与第二传动管的中央通过螺丝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管的外部包裹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内侧通过螺丝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第三转轴通过连杆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转轴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这样当所述第三转轴移动时可以带动固定板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第二传动管的宽度各占所述第二传送带宽度的一半,所述第二传动管带动所述第二传送带转动,所述第二传送带转动带动所述连接块转动,继而使装置开始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转轴与第二滑轮配套使用,可以让所述翻转板的抬起动作更顺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传动管中央一侧连接着电机输出端,保证了装置可以转动工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扣槽与所述卡扣配套使用,可以让装置工作时所述第一滑轮不会脱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翻转板的顶部设有防滑纹,保证了货物在所述翻转板上一定角度内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同于以往的结构,结构更为简单,没有繁琐的构件,让工人的操作变得简单,且可以让装置在后期维修检查时,更容易拆卸,方便了维修工人的工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翻转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动机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杆;2、机床底座;3、翻转板组件;31、翻转底座;32、翻转板底座;33、转动杆;34、第一传动管;35、第一传送带;36、第一销轴;37、翻转板;38、固定块;39、第一滑轮;310、第一滑轨;311、第二销轴;312、盖板;313、卡扣槽;314、滑轮块;315、第一转轴;316、第二转轴;317、卡扣;318、固定板;4、防护网;5、转动机组件;51、框架壳;52、滑动腔;53、第二传送带;54、连接块;55、连杆;56、第三转轴;57、第二滑轨;58、第二滑轮;59、第二传动管;510、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的顶部与机床底座2底部焊接,机床底座2顶部焊接有翻转板组件3,机床底座2的顶部一边两侧与防护网4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翻转板组件3与转动机组件5通过螺丝连接;
翻转板组件3包括翻转底座31,翻转底座31的顶部一侧与翻转板底座32底部通过焊接固定,翻转板底座32与翻转板37通过第一销轴36转动连接,翻转板37的顶部设有防滑纹,保证了货物在所述翻转板上一定角度内的稳定性翻转底座31顶部的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转动杆33,转动杆33与第一传动管34通过螺丝连接,第一传动管34的外壳包围有第一传送带35,翻转板37的顶部一侧焊接有固定块38,固定板318的一侧与第一滑轮39通过第一转轴315连接,固定板318的两侧焊接有第一滑轨310,第一滑轨310的一侧与盖板312通过第二销轴311转动连接,盖板312的一侧有卡扣槽313,第一滑轨310一侧与卡扣317通过螺纹连接,卡扣槽313与所述卡扣317配套使用,可以让装置工作时第一滑轮39不会脱离,固定板318的一侧焊接有滑轮块314,滑轮块314的上下两侧与第二转轴316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板318移动带动第一滑轮39转动,继而带动翻转板37转动,让货物翻转到第一传送带35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转动机组件5包括框架壳51,框架壳51的上半部设有滑动腔52,框架壳51在滑动腔52的上下两端设有第二滑轨57,第二滑轨57的轨道内有第二滑轮58,第二转轴316与第二滑轮58配套使用,可以让翻转板37的抬起动作更顺畅,框架壳51一侧与固定杆510底部通过螺丝连接,固定杆510顶部与第二传动管59的中央通过螺丝连接,第二传动管59中央一侧连接着电机输出端,保证了装置可以转动工作,第二传动管59的外部包裹有第二传送带53,第二传送带53的内侧通过螺丝固定有连接块54,连接块54与第二传动管59的宽度各占第二传送带53宽度的一半,第二传动管59带动第二传送带53转动,第二传送带53转动带动连接块54转动,继而使装置开始工作,连接块54与第三转轴56通过连杆55转动连接,第三转轴56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在固定板318的一侧,这样当第三转轴56移动时可以带动固定板移动,当电机带动第二传动管59转动时,第二传动管59带动第二传送带53转动,第二传送带53转动带动连接块54转动,连接块54转动通过连杆55带动第三转轴56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电机带动第二传动管59转动时,第二传动管59带动第二传送带53转动,第二传送带53转动带动连接块54转动,连接块54转动通过连杆55带动第三转轴56转动,第三转轴56转动带动固定板318移动,固定板318移动带动第一滑轮39转动,继而带动翻转板37转动,让货物翻转到第一传送带35上,且循环往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包括支撑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的顶部与机床底座(2)底部焊接,所述机床底座(2)顶部焊接有翻转板组件(3),所述机床底座(2)的顶部一边两侧与防护网(4)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翻转板组件(3)与转动机组件(5)通过螺丝连接;
所述翻转板组件(3)包括翻转底座(31),所述翻转底座(31)的顶部一侧与翻转板底座(32)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所述翻转板底座(32)与翻转板(37)通过第一销轴(36)转动连接,所述翻转底座(31)顶部的一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转动杆(33),所述转动杆(33)与第一传动管(34)通过螺丝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管(34)的外壳包围有第一传送带(35),所述翻转板(37)的顶部一侧焊接有固定块(38),固定板(318)的一侧与第一滑轮(39)通过第一转轴(315)连接,所述固定板(318)的两侧焊接有第一滑轨(310),所述第一滑轨(310)的一侧与盖板(312)通过第二销轴(311)转动连接,所述盖板(312)的一侧有卡扣槽(313),所述第一滑轨(310)一侧与卡扣(317)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固定板(318)的一侧焊接有滑轮块(314),所述滑轮块(314)的上下两侧与第二转轴(316)通过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组件(5)包括框架壳(51),所述框架壳(51)的上半部设有滑动腔(52),所述框架壳(51)在所述滑动腔(52)的上下两端设有第二滑轨(57),所述第二滑轨(57)的轨道内有第二滑轮(58),所述框架壳(51)一侧与固定杆(510)底部通过螺丝连接,所述固定杆(510)顶部与第二传动管(59)的中央通过螺丝连接,所述第二传动管(59)的外部包裹有第二传送带(53),所述第二传送带(53)的内侧通过螺丝固定有连接块(54),所述连接块(54)与第三转轴(56)通过连杆(55)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56)的一侧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固定板(318)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54)与所述第二传动管(59)的宽度各占所述第二传送带(53)宽度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316)与所述第二滑轮(58)配套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管(59)中央一侧连接着电机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槽(313)与所述卡扣(317)配套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板(37)的顶部设有防滑纹。
CN202023131405.9U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 Active CN214488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31405.9U CN214488862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31405.9U CN214488862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88862U true CN214488862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09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31405.9U Active CN214488862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88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98420B (zh) 一种折叠结构方便存放的便携式输送装置
CN112846356A (zh) 自动化型材加工生产线
CN214488862U (zh) 一种用于数控车床的翻转机构
US2806577A (en) Automatic two-way transfer
CN208086619U (zh) 一种泡菜加工用运输机
CN110615236A (zh) 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机械加工用传送装置
CN214691868U (zh) 一种轴类零件输送机构
CN213595199U (zh) 一种可调节的荧光渗透检测线移动架
CN212384867U (zh) 一种用于电脑零件的自动焊接设备
CN210476860U (zh) 一种多角度翻转机构
JPS603928A (ja) 加工物の搬出入装置
CN212580929U (zh) 一种金属件加工用转送装置
CN209007178U (zh) 一种用于圆形五金配件的加工装置
CN208577199U (zh) 一种车厢货物堆垛机器人
CN208164014U (zh) 一种混凝土梁体施工操作设备
CN220425681U (zh) 一种汽车门板加工用喷涂装置
CN112027558A (zh) 一种用于建筑物料搬运的传输运转设备
JP2004276578A (ja) 自動化木材工作機械案内装置
JPH08298919A (ja) めん乾燥装置
CN212743295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脚手架
CN212668316U (zh) 一种皮带式输送机的转向装置
CN210121711U (zh) 一种座椅双头自动攻丝机
CN220805041U (zh) 一种折弯机支撑架
CN220863093U (zh) 一种翻转支架用的焊接设备
JPS6345874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