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7231U - 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87231U
CN214487231U CN202023233975.9U CN202023233975U CN214487231U CN 214487231 U CN214487231 U CN 214487231U CN 202023233975 U CN202023233975 U CN 202023233975U CN 214487231 U CN214487231 U CN 2144872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door
casing
main
driv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3397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nlong Logi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nlong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nlong Logi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nlong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3397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872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87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872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包括机壳、进料通道、机门转子、第二动力驱动轴、主转子和第一动力驱动轴,所述机壳内设有粉碎腔,所述机壳的一侧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的低位端与粉碎腔相连通,所述机壳的一侧设有主轴承座,所述主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一动力驱动轴,所述第一动力驱动轴驱动主转子转动,所述机壳的另一侧设有机门,所述机门上安装有机门轴承座,所述机门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二动力驱动轴和轴承,所述第二动力驱动轴驱动机门转子转动,所述机壳的下方设有出料口,采用双转子粉碎,结构合理、粉碎效率高,可针对一些韧性或热敏性的特殊物料的粉碎。

Description

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碎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
【背景技术】
冲击式粉碎机已成为普遍使用的细磨设备,主要的粉碎原理一般都通过粉碎腔内高速转子的碰撞冲击和反击进行粉碎,但是有些韧性或热敏性的物料,单纯采用碰撞的原理在产量和细度上是无法达到粉碎效果的;其他有些以碾磨式的粉碎机,比如环辊磨或球磨,碾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高温会使得物料软化或变质,还会造成设备的堵塞,导致设备故障率高、生产效率低,不适用热敏性和黏性的物料,针对这一些特殊物料的粉碎,需要采用新型的结构技术来实现,现提出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采用双转子粉碎,结构合理、粉碎效率高,可针对一些韧性或热敏性的特殊物料的粉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包括机壳、进料通道、机门转子、第二动力驱动轴、主转子和第一动力驱动轴,所述机壳内设有粉碎腔,所述机壳的一侧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的低位端与粉碎腔相连通,所述机壳的一侧设有主轴承座,所述主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一动力驱动轴,所述第一动力驱动轴驱动主转子转动,所述机壳的另一侧设有机门,所述机门上安装有机门轴承座,所述机门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二动力驱动轴和轴承,所述第二动力驱动轴驱动机门转子转动,所述机壳的下方设有出料口。
作为优选,所述机门转子、主转子上分别安装有若干圈的棒销,所述棒销呈均匀圆周分布,所述机门转子、主转子上的棒销呈交错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棒销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圆形。
作为优选,所述机门转子与轴承之间的动静密封圈采用迷宫装置密封,所述机门转子、主转子的转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动力驱动轴的端部设有第一动力装置皮带轮,所述第二动力驱动轴的端部设有第二动力装置皮带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机壳、进料通道、机门转子、第二动力驱动轴、主转子和第一动力驱动轴等的配合,转子上带有可转换粉碎刀具,可根据不同工艺要求,不同物料进行调整切换,使之达到理想的粉碎效率;使用的粉碎原理是无筛的带有剪切作用的碰撞粉碎,适用于一些热敏性和黏性的物料,双转子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其粉碎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进料通道2、机门转子3、第二动力驱动轴6、主转子12和第一动力驱动轴14,所述机壳1内设有粉碎腔,所述机壳1的一侧设有进料通道2,所述进料通道2的低位端与粉碎腔相连通,所述机壳1的一侧设有主轴承座15,所述主轴承座15上安装有第一动力驱动轴14,所述第一动力驱动轴14驱动主转子12转动,所述机壳1的另一侧设有机门9,所述机门9上安装有机门轴承座4,所述机门轴承座4上安装有第二动力驱动轴6和轴承7,所述第二动力驱动轴6驱动机门转子3转动,所述机壳1的下方设有出料口10。所述机门转子3、主转子12上分别安装有若干圈的棒销11,所述棒销11呈均匀圆周分布,所述机门转子3、主转子12上的棒销11呈交错分布。所述棒销11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圆形。所述机门转子3与轴承7之间的动静密封圈8采用迷宫装置密封,所述机门转子3、主转子12的转向相反。所述第一动力驱动轴14的端部设有第一动力装置皮带轮13,所述第二动力驱动轴6的端部设有第二动力装置皮带轮5。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的工作原理为:主转子12和机门转子3上分别安装有若干圈棒销11,每一圈上棒销11在圆周上均匀分布,两转子分别通过第一动力装置和第二动力装置驱动,反向转动,转速可通过变频调节,棒销11间隙结构紧凑合理,通过其高速地带有剪切作用的撞击来实现物料的粉碎,采用了多层棒销进行粉碎,机壳内无筛网装置,不会因为筛网堵塞而形成设备故障,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其中机门转子3和轴承7之间的密封采用动静圈密封圈8迷宫装置进行密封,可有效地避免机壳内粉尘进入;两转子间结构紧凑,可实现很高的相对转速,并可根据不同物料的性质通过变频来调节相对速度,提高了粉碎效率。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进料通道(2)、机门转子(3)、第二动力驱动轴(6)、主转子(12)和第一动力驱动轴(14),所述机壳(1)内设有粉碎腔,所述机壳(1)的一侧设有进料通道(2),所述进料通道(2)的低位端与粉碎腔相连通,所述机壳(1)的一侧设有主轴承座(15),所述主轴承座(15)上安装有第一动力驱动轴(14),所述第一动力驱动轴(14)驱动主转子(12)转动,所述机壳(1)的另一侧设有机门(9),所述机门(9)上安装有机门轴承座(4),所述机门轴承座(4)上安装有第二动力驱动轴(6)和轴承(7),所述第二动力驱动轴(6)驱动机门转子(3)转动,所述机壳(1)的下方设有出料口(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门转子(3)、主转子(12)上分别安装有若干圈的棒销(11),所述棒销(11)呈均匀圆周分布,所述机门转子(3)、主转子(12)上的棒销(11)呈交错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其特征在于:所述棒销(11)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门转子(3)与轴承(7)之间的动静密封圈(8)采用迷宫装置密封,所述机门转子(3)、主转子(12)的转向相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驱动轴(14)的端部设有第一动力装置皮带轮(13),所述第二动力驱动轴(6)的端部设有第二动力装置皮带轮(5)。
CN202023233975.9U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487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33975.9U CN214487231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33975.9U CN214487231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87231U true CN214487231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111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3397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487231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872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833296U (zh) 带有自动进料装置的食品粉碎机
CN108970706B (zh) 一种食品加工粉碎装置
CN104056703A (zh) 一种挤压粉碎机
CN106140377A (zh) 一种饲料加工用立式高效粉碎机
CN203916819U (zh) 一种挤压粉碎机
CN104437784A (zh) 一种粉碎机
CN108906272B (zh) 一种伺服驱动三刀盘机械冲击高速对磨粉碎机
CN103008055B (zh) 高效立式超微机
CN103599836A (zh) 一种高油脂物料粉碎装置
CN213133400U (zh) 一种用于高能粉碎的锤盘组件
CN214487231U (zh) 一种双转子棒销冲击磨
CN206082741U (zh) 一种硬盘粉碎机
CN108787005A (zh) 废旧物料粉碎机
CN202377047U (zh) 木粉粉碎机
CN208146149U (zh) 一种粉碎机
CN206701414U (zh) 一种新型多级粉碎机
CN105149048A (zh) 玉米秸秆超细粉碎装置
CN213133399U (zh) 一种用于高能粉碎的刀型锤盘组件
CN208742649U (zh) 废旧物料粉碎机
CN107282241A (zh) 一种多刀组三轴联动塑料粉碎机
CN207722888U (zh) 一种贝壳水漆行星环隙磨装置
CN205550459U (zh) 对转式粉碎机
CN2249131Y (zh) 废轮胎双辊液压破碎机
CN203663958U (zh) 一种高油脂物料粉碎装置
CN203663939U (zh) 一种高糖类物料粉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