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3247U - 一种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83247U
CN214483247U CN202022530495.2U CN202022530495U CN214483247U CN 214483247 U CN214483247 U CN 214483247U CN 202022530495 U CN202022530495 U CN 202022530495U CN 214483247 U CN214483247 U CN 214483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chamber
silica gel
mounting
suction nozz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304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毅
陈伟君
龙太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D Group Ltd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3049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83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83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83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仓组件和吸嘴组件;所述雾化仓组件包括雾化仓,所述雾化仓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开口,所述雾化仓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储液腔;所述吸嘴组件安装到所述雾化仓的第一端,所述吸嘴组件包括吸嘴和密封硅胶件,所述密封硅胶件安装到所述第一开口处用于对所述第一开口进行密封。所述吸嘴组件还包括安装到所述密封硅胶件的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的隔离件,所述隔离件位于所述密封硅胶件和所述储液腔之间用于隔离所述密封硅胶件和所述储液腔,以避免所述储液腔内的雾化液与所述密封硅胶件直接接触。本实用新型可降低雾化液中的有效成份被密封硅胶件吸附的比例,保证了抽吸的口感。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雾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雾化器,通常是采用密封硅胶件对雾化仓的储液腔进行密封,该密封硅胶件会与储液腔内的雾化液直接接触,由于是硅胶材质,会吸附雾化液中的有效成份,从而影响了抽吸的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可降低雾化液中的有效成份被密封硅胶件吸附的比例,保证了抽吸的口感。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仓组件和吸嘴组件;所述雾化仓组件包括雾化仓,所述雾化仓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开口,所述雾化仓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储液腔;所述吸嘴组件安装到所述雾化仓的第一端,所述吸嘴组件包括吸嘴和密封硅胶件,所述密封硅胶件安装到所述第一开口处用于对所述第一开口进行密封,所述吸嘴组件还包括安装到所述密封硅胶件的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的隔离件,所述隔离件位于所述密封硅胶件和所述储液腔之间用于隔离所述密封硅胶件和所述储液腔,以避免所述储液腔内的雾化液与所述密封硅胶件直接接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安装所述吸嘴组件之前,所述第一开口作为所述雾化仓的注液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离件和雾化仓均为一体成型的PCTG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离件包括隔离件主体以及形成在所述隔离件主体一端的安装部,所述隔离件主体的外周边缘夹持在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密封硅胶件之间,所述安装部安装到所述密封硅胶件的安装孔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嘴的远离所述雾化仓的一端具有吸气口,且吸嘴具有与所述吸气口连通的吸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内设有吸油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安装到所述雾化仓内的雾化芯组件,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通气管和安装到所述通气管内的雾化芯,所述通气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储液腔内并安装到所述密封硅胶件,所述隔离件具有通孔供所述通气管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内壁与所述通气管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气管具有与所述雾化芯对应的进液通道;所述雾化芯组件可相对所述雾化仓从第一安装位置移动到第二安装位置,所述雾化芯组件在安装到所述雾化仓内的第一安装位置时,所述进液通道位于所述储液腔外,从而使所述储液腔与所述进液通道不连通;所述雾化芯组件在安装到所述雾化仓内的第二安装位置时,所述进液通道位于所述储液腔内,从而使所述储液腔与所述进液通道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雾化芯组件在安装到所述雾化仓内的第一安装位置时,所述吸嘴组件未安装到所述雾化仓的第一端,所述雾化芯组件在安装到所述雾化仓内的第二安装位置时,所述吸嘴组件安装到所述雾化仓的第一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孔的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形成喇叭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雾化仓的第二端具有第二开口,所述雾化仓具有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储液腔通过所述隔板隔开,所述隔板具有供所述通气管穿过的隔板通孔以实现支撑所述通气管,所述雾化芯组件在安装到所述雾化仓内的第一安装位置时,所述进液通道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板的靠近所述安装腔的一端形成有凸部,所述凸部环绕到所述通气管的外周,所述凸部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到所述通气管的外周,所述雾化芯组件在安装到所述雾化仓内的第一安装位置时,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密封圈对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雾化仓组件还包括安装到所述雾化仓的第二开口处的支架,所述支架具有支架通孔,所述通气管的第二端伸入到所述安装腔内并穿设在所述支架通孔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具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通气管具有进气孔,所述雾化芯组件在安装到所述雾化仓内的第一安装位置时,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支架通孔中,所述雾化芯组件在安装到所述雾化仓内的第二安装位置时,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安装腔内,从而使进气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雾化芯组件还包括安装到所述通气管的第二端的负极件和安装到所述负极件内的正极件,所述正极件和负极件通过一绝缘环隔开,所述正极件和负极件分别与所述雾化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通过设置的隔离件,可实现隔离密封硅胶件和储液腔,从而避免了储液腔内的雾化液与密封硅胶件直接接触,可降低雾化液中的有效成份被密封硅胶件吸附的比例,保证了抽吸的口感。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揭示本案之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雾化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雾化芯组件在第一安装位置时的剖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雾化器100
雾化仓组件10 雾化仓12
第一开口122 安装位1222
卡扣128
储液腔14 安装腔16
隔板18 凸部184
密封圈186 支架19
支架通孔192 进气通道194
保护罩20 进气位22
吸嘴组件40 吸嘴42
吸气口422 吸气通道424
插接柱426 扣位428
密封硅胶件44 密封硅胶件的横部4402
密封硅胶件的竖部4404 安装孔442
密封硅胶件的插接孔444 安装通道446
隔离件46 隔离件主体462
安装部464 安装部的插接孔4642
通孔466 喇叭口4662
雾化芯组件60
通气管62 进液通道622
进气孔624 雾化芯64
导油棉642 发热体644
负极件66 正极件68
绝缘环69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100,包括雾化仓组件10、吸嘴组件40和雾化芯组件60。装配时,吸嘴组件40安装到雾化仓组件10的一端,雾化芯组件60安装到雾化仓组件10内并与吸嘴组件40连接。
请参阅图2和图3,雾化仓组件10包括雾化仓12和支架19。雾化仓12为两端开口的筒状,雾化仓12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122(见图4)安装吸嘴组件40,雾化仓12的第二端的第二开口安装有支架19以实现密封。
吸嘴组件40包括吸嘴42和密封硅胶件44。密封硅胶件44安装到雾化仓12的第一端的第一开口122处以密封该第一开口122,吸嘴42套设到雾化仓12的第一端外周。
进一步地,雾化仓12的第一端外周设有卡扣128,吸嘴42具有与卡扣128相对应的扣位428,卡扣128与扣位428相扣合,从而可进一步实现吸嘴42和雾化仓12之间的相对固定。
雾化芯组件60包括通气管62和安装到通气管62内的雾化芯64。通气管62收容在雾化仓12内,通气管62的第一端伸入到密封硅胶件44,第二端伸入到支架19。
优选地,密封硅胶件44呈T状,密封硅胶件44的横部4402安装到吸嘴42内并搁置到雾化仓12的第一端端部,对雾化仓12的第一端端部进行密封;密封硅胶件44的竖部4404插装到第一开口122内,对雾化仓12的第一开口122的内壁进行密封。
吸嘴组件40还包括安装到密封硅胶件44的靠近储液腔14的一端的隔离件46。隔离件46位于密封硅胶件44和储液腔14之间用于隔离密封硅胶件44和储液腔14,以避免储液腔14内的雾化液与密封硅胶件44直接接触,从而可降低雾化液中的有效成份被密封硅胶件44吸附的比例,保证了抽吸的口感。
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22处形成有安装位1222(见图4),密封硅胶件44安装到安装位1222,隔离件46被夹持在密封硅胶件44和安装位1222的底部之间。
优选地,隔离件46包括隔离件主体462以及形成在隔离件主体462一端的安装部464。隔离件主体462整体上为片状,四周边缘被夹持在密封硅胶件44与储液腔14之间,用于隔离密封硅胶件44和储液腔14。安装部464从隔离件主体462上朝向密封硅胶件44的方向伸出,用于安装到密封硅胶件44的安装孔442。安装部464的数量优选为两个,两个关于隔离件主体462的中心对称,如图3所示,应当理解地,安装部46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隔离件46和雾化仓12均为一体成型的PCTG(一种透明塑料)件,可进一步降低雾化液中的有效成份被密封硅胶件吸附的比例。
雾化仓12具有与第一开口122连通的储液腔14以及与第二开口连通的安装腔16。储液腔14用于储存雾化液。储液腔14和安装腔16之间通过一隔板18隔开。
通气管62的第一端伸入储液腔14内并安装到密封硅胶件44的安装通道446内。通气管62的第一端优选通过铆接的方式安装到安装通道446内。相应地,隔离件46的隔离件主体462具有供通气管62的第一端穿过的通孔466,通孔466的靠近储液腔14的一端形成喇叭口4662,喇叭口4662可以避免通气管62歪斜后将密封硅胶件44带斜从而影响密封硅胶件44的密封效果。优选地,通孔466内壁与通气管62密封连接。
通气管62的第二端穿过隔板18的隔板通孔并伸入安装腔16内且穿设到支架19的支架通孔192中。隔板通孔对通气管62起到支撑作用。通气管62具有与雾化芯64对应的进液通道622,进液通道622例如为孔、狭缝等。进液通道622用于将雾化液引导到雾化芯64。进液通道622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进液通道622的数量。
密封硅胶件44的安装通道446与吸嘴42的吸气通道424连通,吸嘴42的远离雾化仓12的一端具有供用户抽吸的吸气口422,吸气口422与吸气通道424连通。
吸气通道424内设有吸油棉48,可减少冷凝液被抽吸到用户的口中,提升用户的抽吸体验。本实施例中,吸油棉4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吸油棉48分别位于吸气通道424内的两侧。可以理解地,吸油棉48的数量还可以是其他,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吸气通道424由吸嘴42内的两个关于吸嘴42的中心对称的插接柱426和密封硅胶件44围合形成。具体的,两个插接柱426的一端分别形成在吸嘴42内的顶部,另一端分别插装到密封硅胶件44的横部4402的远离储液腔14的一端的插接孔444以及安装部464的远离储液腔14的一端的插接孔4642内。吸油棉48优选设置到两个插接柱426的相靠近的那一侧。
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吸嘴组件40之前,雾化仓12的第一开口122作为雾化仓12的注液口,相对现有的雾化器的直径较小例如为2.0-2.5毫米的注液孔,可实现注雾化液的自动化机械操作,提高生产了效率。
请参阅图2至图4,雾化芯组件60可相对雾化仓12从第一安装位置移动到第二安装位置,雾化芯组件60在安装到雾化仓12内的第一安装位置时,如图4所示,吸嘴组件40未安装到雾化仓12的第一端,进液通道622位于储液腔14外,从而使储液腔14与进液通道622不连通,此时通过第一开口122向储液腔14内注入雾化液时,雾化液不会进入到进液通道622内,从而雾化液不会渗入到雾化芯64内,可有效解决在注雾化液阶段雾化器漏液的问题。雾化芯组件60在安装到雾化仓12内的第二安装位置时,如图2所示,吸嘴组件40安装到雾化仓12的第一端,进液通道622位于储液腔14内,从而使储液腔14与进液通道622连通,储液腔14内的雾化液可经进液通道622进入到雾化芯64,从而通过雾化芯64可对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
本实施例中,雾化芯组件60在安装到雾化仓12内的第一安装位置时,进液通道622位于安装腔16内。
优选地,隔板18的靠近安装腔16的一端形成有凸部184,凸部184环绕到通气管62的外周,凸部184内设有密封圈186,密封圈186套设到通气管62的外周,密封圈186起到密封作用,以防漏液。雾化芯组件60在安装到雾化仓12内的第一安装位置时,进液通道622与密封圈186对应。
通气管62具有进气孔624,进气孔624位于进液通道622的下方并靠近通气管62的第二端。支架19具有与安装腔16连通的进气通道194。雾化芯组件60在安装到雾化仓12内的第一安装位置时,如图4所示,进气孔624位于支架通孔194中,雾化芯组件60在安装到雾化仓12内的第二安装位置时,如图2所示,进气孔624位于安装腔16内,从而使进气孔624与安装腔16连通,此时在吸嘴42的吸气口422处抽吸时,外部空气可经进气通道194、安装腔16、进气孔624进入到通气管62内,再进入到雾化芯64内,进入到雾化芯64内的空气和经雾化芯64加热雾化后的气雾混合后可经通气管62的第一端进入到安装通道446内,再经吸气通道424进入到吸气口422,从而最终被用户抽吸。
进液通道622和进气孔624为一个或多个,具体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雾化芯64包括安装到通气管62内的导油棉642以及安装到导油棉642内的发热体644。发热体644例如为陶瓷发热体、不锈钢发热体等等。
雾化芯组件60还包括安装到通气管62的第二端的负极件66和安装到负极件66内的正极件68,负极件66和正极件68之间通过一绝缘环69隔开,以实现负极件66和正极件68之间的绝缘。负极件66和正极件68分别与雾化芯64的发热体644电连接,以实现给雾化芯64的发热体644供电。
本实施例中,雾化仓组件10还包括套装到雾化仓12的第二端外周的保护罩20,保护罩20具有与支架19的进气通道194连通的进气位22,以方便进气。负极件66呈T状,负极件66的竖部安装到通气管62的第二端内,负极件66的横部位于通气管62的第二端之外并收容于保护罩20和支架19形成的收容位内,在雾化芯组件60安装到雾化仓12内的第二安装位置时,如图2所示,负极件66的横部和收容位对雾化芯组件60从第一安装位置移动到第二安装位置时起到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100在实际安装时,首先将雾化仓组件10、吸嘴组件40和雾化芯组件60分别各自组装好,然后将雾化芯组件60的通气管62对准支架通孔192和隔板通孔后将雾化芯组件60通过铆压的方式安装到雾化仓12内的第一安装位置,如图4所示,此时进液通道622位于储液腔14外,进气孔624位于支架通孔192中,通过雾化仓12的第一开口122可向储液腔14内注入雾化液,在注液完毕后,先将吸嘴组件40安装到雾化仓12的第一端,然后将雾化芯组件60继续铆压安装到雾化仓12内的第二安装位置,如图2所示,此时通气管62的第一端安装到密封硅胶件44的安装通道446内,进液通道622位于储液腔14内,负极件66的横部收容于保护罩20和支架19形成的收容位内,如此,安装即完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雾化器,包括雾化仓组件和吸嘴组件;所述雾化仓组件包括雾化仓,所述雾化仓的第一端具有第一开口,所述雾化仓具有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储液腔;所述吸嘴组件安装到所述雾化仓的第一端,所述吸嘴组件包括吸嘴和密封硅胶件,所述密封硅胶件安装到所述第一开口处用于对所述第一开口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组件还包括安装到所述密封硅胶件的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的隔离件,所述隔离件位于所述密封硅胶件和所述储液腔之间用于隔离所述密封硅胶件和所述储液腔,以避免所述储液腔内的雾化液与所述密封硅胶件直接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所述吸嘴组件之前,所述第一开口作为所述雾化仓的注液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和雾化仓均为一体成型的PCTG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件包括隔离件主体以及形成在所述隔离件主体一端的安装部,所述隔离件主体的外周边缘夹持在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密封硅胶件之间,所述安装部安装到所述密封硅胶件的安装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的远离所述雾化仓的一端具有吸气口,且吸嘴具有与所述吸气口连通的吸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内设有吸油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安装到所述雾化仓内的雾化芯组件,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通气管和安装到所述通气管内的雾化芯,所述通气管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储液腔内并安装到所述密封硅胶件,所述隔离件具有通孔供所述通气管的第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内壁与所述通气管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具有与所述雾化芯对应的进液通道;所述雾化芯组件可相对所述雾化仓从第一安装位置移动到第二安装位置,所述雾化芯组件在安装到所述雾化仓内的第一安装位置时,所述进液通道位于所述储液腔外,从而使所述储液腔与所述进液通道不连通;所述雾化芯组件在安装到所述雾化仓内的第二安装位置时,所述进液通道位于所述储液腔内,从而使所述储液腔与所述进液通道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组件在安装到所述雾化仓内的第一安装位置时,所述吸嘴组件未安装到所述雾化仓的第一端,所述雾化芯组件在安装到所述雾化仓内的第二安装位置时,所述吸嘴组件安装到所述雾化仓的第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形成喇叭口。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仓的第二端具有第二开口,所述雾化仓具有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储液腔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具有供所述通气管穿过的隔板通孔以实现支撑所述通气管,所述雾化芯组件在安装到所述雾化仓内的第一安装位置时,所述进液通道位于所述安装腔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靠近所述安装腔的一端形成有凸部,所述凸部环绕到所述通气管的外周,所述凸部内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到所述通气管的外周,所述雾化芯组件在安装到所述雾化仓内的第一安装位置时,所述进液通道与所述密封圈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仓组件还包括安装到所述雾化仓的第二开口处的支架,所述支架具有支架通孔,所述通气管的第二端伸入到所述安装腔内并穿设在所述支架通孔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进气通道,所述通气管具有进气孔,所述雾化芯组件在安装到所述雾化仓内的第一安装位置时,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支架通孔中,所述雾化芯组件在安装到所述雾化仓内的第二安装位置时,所述进气孔位于所述安装腔内,从而使进气孔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组件还包括安装到所述通气管的第二端的负极件和安装到所述负极件内的正极件,所述正极件和负极件通过一绝缘环隔开,所述正极件和负极件分别与所述雾化芯电连接。
CN202022530495.2U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雾化器 Active CN214483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30495.2U CN214483247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30495.2U CN214483247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83247U true CN214483247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197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30495.2U Active CN214483247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832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10879A1 (en) Cartridg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CN211746948U (zh)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2690500B (zh) 雾化芯具有保护罩的雾化器
CN21507547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11458847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4962643U (zh) 雾化芯设于雾化座内底部的雾化器
CN214962605U (zh) 雾化腔设于雾化芯内底部的雾化器
CN110613170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2931972A (zh) 雾化芯的内底部设有雾化腔的雾化器
US11992046B2 (en) Cartridg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14483247U (zh) 一种雾化器
WO2022161032A1 (zh) 雾化芯具有套管的雾化器
CN111838771B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11567872A (zh) 连体烟
WO2022042173A1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4794537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0184514U (zh) 烟弹及电子烟
CN212349265U (zh) 便于安装的雾化设备
CN211241746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3180308A (zh) 超声雾化芯、超声雾化器和电子设备
WO2022021138A1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21665132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111375516A (zh) 便于安装的雾化设备
CN219982138U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354585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