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80894U - 摄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80894U
CN214480894U CN202120789901.9U CN202120789901U CN214480894U CN 214480894 U CN214480894 U CN 214480894U CN 202120789901 U CN202120789901 U CN 202120789901U CN 214480894 U CN214480894 U CN 214480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camera
assembly
blocking ring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899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8990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80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80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80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属于摄像技术领域。所述摄像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摄像头组件和补光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和所述补光组件均固定在所述设备主体上;所述补光组件的中心位置具有中心孔,所述摄像头组件位于所述中心孔中;所述补光组件被配置为,形成多条环绕所述中心孔的光带,且多条所述光带的亮度沿径向由外向内逐条降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设备能够通过多条环绕中心孔的光带进行补光,且由于摄像头组件位于中心孔中,所以补光更加均匀。而且,人眼观测摄像设备时,多条亮度由外向内逐条降低的光带给人深度感,使得摄像设备具有独特的辨识度。

Description

摄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具有拍照或录像功能的摄像设备(如手机、平板等)在拍摄时,摄像头需要充足的进光量以保证拍摄画面的清晰度。
为了提高摄像头的进光量,终端通常都会为摄像头提供补光灯。当补光灯开启时,景物反射进摄像头的光线增多,保证了摄像头拍照的清晰度。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补光灯都是设置在摄像头的一侧,同质化严重,而且补光也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述摄像设备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所述摄像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摄像头组件和补光组件;
所述摄像头组件和所述补光组件均固定在所述设备主体上;
所述补光组件的中心位置具有中心孔,所述摄像头组件位于所述中心孔中;
所述补光组件被配置为,形成多条环绕所述中心孔的光带,且多条所述光带的亮度沿径向由外向内逐条降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补光组件包括外侧挡光环、内侧挡光环和发光组件;
所述外侧挡光环环套所述内侧挡光环,所述内侧挡光环的内侧具有所述中心孔;
所述发光组件位于所述外侧挡光环和所述内侧挡光环之间,所述发光组件被配置为形成多条所述光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透反射镜片、反射镜片和发光件;
所述透反射镜片和所述反射镜片相对且具有间隙,所述透反射镜片和所述反射镜片均具有环形片状结构;
所述外侧挡光环封闭所述透反射镜片和所述反射镜片的外侧,所述内侧挡光环封闭所述透反射镜片和所述反射镜片的内侧;
所述发光件呈环状,所述发光件位于所述外侧挡光环的内部且环套所述内侧挡光环,所述发光件的出射光能够向着所述发光件的内侧倾斜入射至所述透反射镜片或所述反射镜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光件包括PCB板、灯珠和导光件;
所述PCB板呈环状;
所述灯珠为多个,多个所述灯珠固定在所述PCB板朝向所述内侧挡光环的一侧;
所述导光件呈环状,所述导光件位于所述PCB板朝向所述内侧挡光环的一侧,且多个所述灯珠位于所述PCB板和所述导光件之间;
所述导光件的出光面朝向所述透反射镜片且与所述透反射镜片相倾斜,或,所述导光件的出光面朝向所述反射镜片且与所述反射镜片相倾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灯珠为变色灯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两个灯珠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以使相邻两个灯珠在同一光带上对应的两个光斑相连,使得所述光带为连续式光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两个灯珠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和/或,相邻两个灯珠之间具有隔板,以使相邻两个灯珠在同一光带上对应的两个光斑分离,使得所述光带为间断式光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摄像头和摄像头保护玻璃;
所述摄像头位于所述内侧挡光环的内侧;
所述摄像头保护玻璃封闭所述内侧挡光环朝向所述设备主体的外侧的一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内侧挡光环相对于所述透反射镜片的出射面凸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带呈圆环状,多个所述光带同圆心且相邻两个光带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主体具有凹槽,所述补光组件位于所述凹槽中。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设备能够通过多条环绕中心孔的光带进行补光,且由于摄像头组件位于中心孔中,所以补光更加均匀。而且,人眼观测摄像设备时,多条亮度沿径向由外向内逐条降低的光带给人一种深度感,使得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设备具有独特的辨识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设备的爆炸视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组件发光时摄像设备的外观视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组件未发光时摄像设备的外观视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组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光组件的爆炸视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设备的剖视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件的爆炸视图。
图例说明:
1、设备主体,10、凹槽;
2、摄像头组件,21、摄像头,22、摄像头保护玻璃;
3、补光组件,30、中心孔,300、光带,31、外侧挡光环,32、内侧挡光环,33、发光组件,331、透反射镜片,332、反射镜片,333、发光件,3330、出光面,3331、PCB板,3332、灯珠,3333、导光件。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摄像设备,如图1-3所示,摄像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摄像头组件2和补光组件3。摄像头组件2和补光组件3均固定在设备主体1上。补光组件3的中心位置具有中心孔30,摄像头组件2位于中心孔30中。补光组件3被配置为,形成多条环绕中心孔30的光带300,且多条光带300的亮度沿径向由外向内逐条降低。
其中,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设备可以是手机和平板等,但不限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附图以摄像设备为手机为例,示出了摄像设备的相关结构。
设备主体1是摄像设备的主体部分,摄像头组件2和补光组件3固定在设备主体1上。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设备主体1具有凹槽10,摄像头组件2和补光组件3均位于凹槽10中,从而使得摄像设备更加美观,且设备主体1能够对摄像头组件2和补光组件3起到保护作用。
摄像头组件2用于拍照或摄像等,在此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设备中,由于补光组件3能够形成多条环绕中心孔30的光带300,且摄像头组件2位于中心孔30中,所以通过多条光带300进行补光使得补光更加均匀。
并且,多条光带300的亮度沿径向由外向内逐条降低,使得人眼观测时,多条光带300给人深度感,产生“深渊”或“隧道”的感觉,摄像头组件2位于“隧道”的中心,给人隧道之中存在一颗“眼睛”的感觉,从而使得摄像设备具有独特的辨识度,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而且,多条光带300的亮度沿径向由外向内逐条降低,也会吸引被拍摄人员观看位于光带300中心的摄像头组件2,从而提升拍摄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对光带300的形态和颜色等不做限定。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光带300呈圆环状,多个光带300同圆心且相邻两个光带300之间的距离相等。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补光组件3并不限于在补光状态下形成多条光带300。例如,补光组件3还可以用于消息提醒,则当有消息提醒时,补光组件3可以通过形成多条光带300提醒用户有消息,并且补光组件3还可以通过闪烁、开启不同亮度或开启不同的颜色光照进行消息提醒。再例如,补光组件3还可以在常态下形成多条光带300,以对摄像设备起到装饰作用。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设备,下面,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设备的各个部件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4所示,补光组件3包括外侧挡光环31、内侧挡光环32和发光组件33。外侧挡光环31环套内侧挡光环32,内侧挡光环32的内侧具有中心孔30。发光组件33位于外侧挡光环31和内侧挡光环32之间,发光组件33被配置为形成多条光带300。
其中,外侧挡光环31被配置为,遮挡发光组件33向外侧挡光环31出射的光。内侧挡光环32被配置为,遮挡发光组件33向内侧挡光环32出射的光,避免出射光影响内侧挡光环32的中心孔30中的摄像头组件2。
发光组件33被配置为形成多条光带300,关于发光组件33形成多条光带300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不做限定。下面,提供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5-图7所示,发光组件33包括透反射镜片331、反射镜片332和发光件333。透反射镜片331和反射镜片332相对且具有间隙,透反射镜片331和反射镜片332均具有环形片状结构。外侧挡光环31封闭透反射镜片331和反射镜片332的外侧,内侧挡光环32封闭透反射镜片331和反射镜片332的内侧。发光件333呈环状,发光件333位于外侧挡光环31的内部且环套内侧挡光环32(发光件333可以靠近外侧挡光环31),发光件333的出射光能够向着发光件333的内侧倾斜入射至透反射镜片331或反射镜片332。
其中,透反射镜片331能够将入射光的一部分反射至反射镜片332,另一部分透射出去,以被人眼感知。透反射镜片331可以为半透半反射镜片,能够将50%的光线反射,50%的光线透射出去,但不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余比例。透反射镜片331可以是在镜片上镀覆半反半透射膜层形成的。
反射镜片332可以将入射光(如98%以上的入射光)反射至透反射镜片331。反射镜片332可以是在镜片上镀覆反射膜层形成的。
透反射镜片331和反射镜片332可以为结构相同的两个镜片,透反射镜片331和反射镜片332可以均具有圆环形结构,且透反射镜片331和反射镜片332的外径和内径均相等,且透反射镜片331和反射镜片332同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避免透反射镜片331透射出的光射入至摄像头组件2中,对成像产生影响,则如图6和图7所示,内侧挡光环32相对于透反射镜片331的出射面凸出,从而内侧挡光环32可以对透反射镜片331透射出的光进行遮挡。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发光组件33形成多条沿径向由外向内亮度逐条降低的光带300的原理为:
如图7所示,发光件333的出射光向着发光件333的内侧倾斜入射至反射镜片332,反射镜片332将出射光反射至透反射镜片331,透反射镜片331将出射光的第一部分透射出去,形成第一条光带300。其中,第一条光带300是位于最外侧且亮度最大的光带。同时,透反射镜片331会将出射光的第二部分反射至反射镜片332。
反射镜片332将出射光的第二部分反射至透反射镜片331,透反射镜片331将出射光的第二部分中的一部分透射出去,形成第二条光带300。第二条光带300位于第一条光带300的内侧,且亮度低于第一条光带300。同时,透反射镜片331将出射光的第二部分中的另一部分反射至反射镜片332。
依此类推,发光件333的出射光在透反射镜片331和反射镜片332之间多次反射,从而在透反射镜片331的出射面上不断的形成一条条光带300,直至发光件333的出射光入射至内侧挡光环32。并且,由于出射光每次入射至透反射镜片331就会有一部分光透射出去,所以在多次反射过程中,出射光每次入射至透反射镜片331均会衰减,从而使得多条光带300的亮度沿径向由外向内逐条降低。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发光件333的出射光也可以先向着发光件333的内侧倾斜入射至透反射镜片331上,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下面,提供一种发光件333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8所示,发光件333包括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3331、灯珠3332和导光件3333。PCB板3331呈环状。灯珠3332为多个,多个灯珠3332固定在PCB板3331朝向内侧挡光环32的一侧(也即,PCB板3331的内侧)。导光件3333呈环状,导光件3333位于PCB板3331朝向内侧挡光环32的一侧,且多个灯珠3332位于PCB板3331和导光件3333之间。
如图6所示,导光件3333的出光面3330朝向透反射镜片331且与透反射镜片331相倾斜,或,导光件3333的出光面3330朝向反射镜片332且与反射镜片332相倾斜。
其中,PCB板3331与灯珠3332电性连接,用于驱动灯珠3332发光,且起到固定灯珠3332的作用。PCB板3331的外侧可以与外侧挡光环31的内侧接触。
灯珠3332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灯珠,但不限于此。多个灯珠3332可以沿PCB板3331的周向均匀分布。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灯珠3332可以选用变色灯珠,从而使得光带300的颜色可变,且能够通过颜色变化提醒用户收到消息。本公开实施例对灯珠3332变色的原理不做限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灯珠3332能够根据电流的大小改变发光颜色,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灯珠3332包括红绿蓝三个子灯珠,灯珠3332能够通过控制三个子灯珠的发光与熄灭来实现发出多种颜色的光。
导光件3333对灯珠3332发出的光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灯珠3332发出的光倾斜入射至透反射镜片331或反射镜片332。导光件3333可以为一个整体式的导光件,也可以包括多个互相独立的子导光件,且多个子导光件分别与多个灯珠3332一一对应。
另外,导光件3333还可以对灯珠3332发出的光起到整形作用,导光件3333的出光面3330上可以形成光斑,光斑的形状可以由设计人员自行设计,从而使得光带300更加美观。
光带300可以为连续式光带,也可以为间断式光带。下面,分别对这两类光带300的实现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两个灯珠333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以使相邻两个灯珠3332在同一光带300上对应的两个光斑相连,使得光带300为连续式光带。
其中,第一距离阈值的具体数值可以是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验得到,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一距离阈值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相邻两个灯珠333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和/或,相邻两个灯珠3332之间具有隔板,以使相邻两个灯珠3332在同一光带300上对应的两个光斑分离,使得光带300为间断式光带。
其中,第二距离阈值的具体数值可以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验得到的,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二距离阈值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
第二距离阈值和第一距离阈值可以相等(例如,可以都为1.5mm),也可以不相等,例如,第二距离阈值可以大于第一距离阈值;再例如,在相邻两个灯珠3332之间具有隔板的情况下,第二距离阈值也可以小于第一距离阈值。
在光带300为间断式光带时,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导光件3333可以包括多个子导光件,且多个子导光件与多个灯珠3332一一对应,多个子导光件互相分隔。当然,导光件3333也可以为一个整体式的导光件,本公开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摄像设备还能够根据用户的选择发出连续式光带或间断式光带。
例如,当用户选择发出连续式光带时,所有的灯珠3332均发光,且相邻两个发光的灯珠3332在同一光带300上对应的两个光斑相连,从而使得光带300为连续式光带。
当用户选择发出间断式光带时,灯珠3332间隔发光,且相邻两个发光的灯珠3332在同一光带300上对应的两个光斑分离,从而使得光带为间断式光带。
如图1所示,摄像头组件2包括摄像头21和摄像头保护玻璃22。摄像头21位于内侧挡光环32的内侧。摄像头保护玻璃22封闭内侧挡光环32朝向设备主体1的外侧的一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摄像头组件(2)和补光组件(3);
所述摄像头组件(2)和所述补光组件(3)均固定在所述设备主体(1)上;
所述补光组件(3)的中心位置具有中心孔(30),所述摄像头组件(2)位于所述中心孔(30)中;
所述补光组件(3)被配置为,形成多条环绕所述中心孔(30)的光带(300),且多条所述光带(300)的亮度沿径向由外向内逐条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组件(3)包括外侧挡光环(31)、内侧挡光环(32)和发光组件(33);
所述外侧挡光环(31)环套所述内侧挡光环(32),所述内侧挡光环(32)的内侧具有所述中心孔(30);
所述发光组件(33)位于所述外侧挡光环(31)和所述内侧挡光环(32)之间,所述发光组件(33)被配置为形成多条所述光带(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组件(33)包括透反射镜片(331)、反射镜片(332)和发光件(333);
所述透反射镜片(331)和所述反射镜片(332)相对且具有间隙,所述透反射镜片(331)和所述反射镜片(332)均具有环形片状结构;
所述外侧挡光环(31)封闭所述透反射镜片(331)和所述反射镜片(332)的外侧,所述内侧挡光环(32)封闭所述透反射镜片(331)和所述反射镜片(332)的内侧;
所述发光件(333)呈环状,所述发光件(333)位于所述外侧挡光环(31)的内部且环套所述内侧挡光环(32),所述发光件(333)的出射光能够向着所述发光件(333)的内侧倾斜入射至所述透反射镜片(331)或所述反射镜片(3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件(333)包括PCB板(3331)、灯珠(3332)和导光件(3333);
所述PCB板(3331)呈环状;
所述灯珠(3332)为多个,多个所述灯珠(3332)固定在所述PCB板(3331)朝向所述内侧挡光环(32)的一侧;
所述导光件(3333)呈环状,所述导光件(3333)位于所述PCB板(3331)朝向所述内侧挡光环(32)的一侧,且多个所述灯珠(3332)位于所述PCB板(3331)和所述导光件(3333)之间;
所述导光件(3333)的出光面(3330)朝向所述透反射镜片(331)且与所述透反射镜片(331)相倾斜,或,所述导光件(3333)的出光面(3330)朝向所述反射镜片(332)且与所述反射镜片(332)相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3332)为变色灯珠。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灯珠(333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以使相邻两个灯珠(3332)在同一光带(300)上对应的两个光斑相连,使得所述光带(300)为连续式光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灯珠(333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和/或,相邻两个灯珠(3332)之间具有隔板,以使相邻两个灯珠(3332)在同一光带(300)上对应的两个光斑分离,使得所述光带(300)为间断式光带。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组件(2)包括摄像头(21)和摄像头保护玻璃(22);
所述摄像头(21)位于所述内侧挡光环(32)的内侧;
所述摄像头保护玻璃(22)封闭所述内侧挡光环(32)朝向所述设备主体(1)的外侧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挡光环(32)相对于所述透反射镜片(331)的出射面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带(300)呈圆环状,多个所述光带(300)同圆心且相邻两个光带(300)之间的距离相等。
CN202120789901.9U 2021-04-16 2021-04-16 摄像设备 Active CN214480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9901.9U CN214480894U (zh) 2021-04-16 2021-04-16 摄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9901.9U CN214480894U (zh) 2021-04-16 2021-04-16 摄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80894U true CN214480894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788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89901.9U Active CN214480894U (zh) 2021-04-16 2021-04-16 摄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808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2353B2 (en) Light-emitting device for image taking and image-taking apparatus having same
US8301024B2 (en) Camera flash, a camera, and a method of generating a flash
US4044708A (en) Transilluminated dial presentation
KR20040095299A (ko) 카메라 부착 휴대 전화 장치 및 카메라용 조명 장치
JP2000112031A (ja) 光源装置,光学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9257465B (zh)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US11709380B2 (en) Diffusers in wearable devices
KR102294795B1 (ko) 카메라 렌즈를 둘러싸는 led 플래시 링
CN214480894U (zh) 摄像设备
WO2021238805A1 (zh) 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US8860877B2 (en) Short-range light source device for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same
CN109743427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17957121U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211152038U (zh) 一种摄像装置
CN210225483U (zh) 电子设备
CN211786206U (zh) 导光元件、灯光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0986176U (zh) 摄像模组和终端
CN110602285B (zh) 壳体组件、电子设备及壳体组件的制造方法
CN217082414U (zh) 灯具
JP4459671B2 (ja) 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装置
CN220540948U (zh) 投影氛围灯
CN220154778U (zh) 补光灯和电子设备
CN217464149U (zh) 发光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6490653U (zh) 终端设备
CN215182842U (zh) 一种灯罩、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