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63916U - 切削式方桩钻头 - Google Patents

切削式方桩钻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63916U
CN214463916U CN202120192018.1U CN202120192018U CN214463916U CN 214463916 U CN214463916 U CN 214463916U CN 202120192018 U CN202120192018 U CN 202120192018U CN 214463916 U CN214463916 U CN 214463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shaft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wheel
cutting element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920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杰
郑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Xinha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inha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inha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inha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920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63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63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639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建筑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切削式方桩钻头,包括动力头部件、动力传动部件和执行部件,所述动力头部件包括机架、连接方头、动力传动轴、回转支承,所述机架中部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回转支承,所述机架通过回转支承转动连接有动力传动轴,所述动力传动轴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方头,所述机架外侧边缘均匀安装有执行部件,所述执行部件包括传动轴、轴套和执行切削元件,所述轴套通过螺钉连接于机架外侧边缘,所述轴套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方桩钻头的动力从旋挖钻机上动力输入连接方头输入,连接方头带动动力传动轴转动,动力传动轴通过动力传动部件带动执行切削元件转动,在圆孔桩的基础上通过本实用新型钻出方孔桩。

Description

切削式方桩钻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切削式方桩钻头。
背景技术
目前,方形桩在我国逐渐开始应用于实际工程,相对于圆形桩,方形桩在截面积相同即同材料用量情况下,大大增加了桩的侧摩擦面积,提高了桩的侧摩擦面积,能大幅度提高桩的承载能力。
旋挖钻机是一种用于成孔作业的桩工设备,随着近几年国内基础工程的大力发展,旋挖钻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旋挖钻机遇到方形桩工程时,现有的旋挖钻机钻头难以满足使用要求,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桩钻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切削式方桩钻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当旋挖钻机遇到方形桩工程时,现有的旋挖钻机钻头难以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切削式方桩钻头,包括动力头部件、动力传动部件和执行部件,所述动力头部件包括机架、连接方头、动力传动轴、回转支承,所述机架中部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回转支承,所述机架通过回转支承转动连接有动力传动轴,所述动力传动轴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方头,所述机架外侧边缘均匀安装有执行部件,所述执行部件包括传动轴、轴套和执行切削元件,所述轴套通过螺钉连接于机架外侧边缘,所述轴套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执行切削元件包括第一执行切削元件和第二执行切削元件,所述第一执行切削元件和第二执行切削元件分别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传动轴下端,且所述第一执行切削元件和第二执行切削元件交错分布,所述执行部件与动力头部件之间设置有动力传动部件,所述动力传动部件包括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第一传动链条和第二传动链条,所述动力传动轴上端安装有两个主动链轮,两个所述主动链轮位置上下对应,左侧的所述传动轴上端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一从动链轮,右侧的所述传动轴上端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二从动链轮,上侧的所述主动链轮与第一从动链轮之间安装有第一传动链条,下侧的所述主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之间安装有第二传动链条。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侧通过螺钉连接有防护罩。
优选的,所述动力传动轴为台阶轴,且所述动力传动轴的台阶部分位于机架下侧。
优选的,所述主动链轮与第一从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均适配,且所述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相同,所述主动链轮外径长度大于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的外径长度。
优选的,所述回转支承为无外齿式回转支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方桩钻头的动力从旋挖钻机上动力输入连接方头输入,连接方头带动动力传动轴转动,动力传动轴通过动力传动部件带动执行切削元件转动,在圆孔桩的基础上通过本实用新型钻出方孔桩;
2)动力传动轴的台阶部分位于机架之下,这样可实现动力传动轴动力输入转动,机架处于静止不动状态,同时可实现当回转支承出现故障时,动力传动轴台阶部分可对机架实现支承和保护功能;
3)主动链轮外径长度大于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的外径长度,即通过大链轮带动小链轮转动,以此来实现传动增速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A-A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B-B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相邻的两个执行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执行切削元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执行切削元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力头部件、2机架、3主动链轮、4连接方头、5动力传动轴、6回转支承、7动力传动部件、8防护罩、9第一从动链轮、10第二从动链轮、11执行部件、12执行切削元件、13第一传动链条、14第二传动链条、15传动轴、16轴套、17第一执行切削元件、18第二执行切削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切削式方桩钻头,包括动力头部件1、动力传动部件7和执行部件11,所述动力头部件1包括机架2、连接方头4、动力传动轴5、回转支承6,所述机架2中部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回转支承6,所述机架2通过回转支承6转动连接有动力传动轴5,所述动力传动轴5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方头4,旋挖钻机通过连接方头4输入动力,带动动力传动轴5转动,所述机架2外侧边缘均匀安装有执行部件11,所述执行部件11包括传动轴15、轴套16和执行切削元件12,所述轴套16通过螺钉连接于机架2外侧边缘,所述轴套16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5,所述执行切削元件12包括第一执行切削元件17和第二执行切削元件18,所述第一执行切削元件17和第二执行切削元件18分别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传动轴15下端,且所述第一执行切削元件17和第二执行切削元件18交错分布,执行切削元件12自身结构切削部分高低交错分布,如图7所示,以此来实现切削位置让位和交叉切削,执行切削元件12呈矩形排列,如图2所示,用于切削出方孔桩,所述执行部件11与动力头部件1之间设置有动力传动部件7,所述动力传动部件7包括主动链轮3、第一从动链轮9、第二从动链轮10、第一传动链条13和第二传动链条14,所述动力传动轴5上端安装有两个主动链轮3,两个所述主动链轮3位置上下对应,左侧的所述传动轴15上端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一从动链轮9,右侧的所述传动轴15上端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二从动链轮10,第一从动链轮9与上侧的主动链轮3位于同一平面,第二从动链轮10与下侧的主动链轮3位于同一平面,上侧的所述主动链轮3与第一从动链轮9之间安装有第一传动链条13,下侧的所述主动链轮3与第二从动链轮10之间安装有第二传动链条14,通过主动链轮3带动第一从动链轮9、第二从动链轮10转动,进而带动执行切削元件12转动,进行切削。
所述机架2上侧通过螺钉连接有防护罩8。
所述动力传动轴5为台阶轴,且所述动力传动轴5的台阶部分位于机架2下侧,实现动力传动轴5动力输入转动,机架2处于静止不动状态,同时可实现当回转支承6出现故障时,动力传动轴5台阶部分可对机架2实现支承和保护功能。
所述主动链轮3与第一从动链轮9、第二从动链轮10均适配,且所述第一从动链轮9和第二从动链轮10相同,所述主动链轮3外径长度大于第一从动链轮9和第二从动链轮10的外径长度,即通过大链轮带动小链轮转动,以此来实现传动增速的目的。
所述回转支承6为无外齿式回转支承。
工作原理:旋挖钻机通过连接方头4输入动力,带动动力传动轴5转动,动力传动轴5带动主动链轮3转动,由于上侧的主动链轮3通过第一传动链条13与第一从动链轮9传动连接,下侧的主动链轮3通过第二传动链条14与第二从动链轮10传动连接,从而带动传动轴15转动,进而带动执行切削元件12转动,进行切削,在圆孔桩的基础上通过本实用新型钻出方孔桩。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切削式方桩钻头,包括动力头部件(1)、动力传动部件(7)和执行部件(11),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头部件(1)包括机架(2)、连接方头(4)、动力传动轴(5)、回转支承(6),所述机架(2)中部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回转支承(6),所述机架(2)通过回转支承(6)转动连接有动力传动轴(5),所述动力传动轴(5)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方头(4),所述机架(2)外侧边缘均匀安装有执行部件(11),所述执行部件(11)包括传动轴(15)、轴套(16)和执行切削元件(12),所述轴套(16)通过螺钉连接于机架(2)外侧边缘,所述轴套(16)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5),所述执行切削元件(12)包括第一执行切削元件(17)和第二执行切削元件(18),所述第一执行切削元件(17)和第二执行切削元件(18)分别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传动轴(15)下端,且所述第一执行切削元件(17)和第二执行切削元件(18)交错分布,所述执行部件(11)与动力头部件(1)之间设置有动力传动部件(7),所述动力传动部件(7)包括主动链轮(3)、第一从动链轮(9)、第二从动链轮(10)、第一传动链条(13)和第二传动链条(14),所述动力传动轴(5)上端安装有两个主动链轮(3),两个所述主动链轮(3)位置上下对应,左侧的所述传动轴(15)上端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一从动链轮(9),右侧的所述传动轴(15)上端通过螺钉连接有第二从动链轮(10),上侧的所述主动链轮(3)与第一从动链轮(9)之间安装有第一传动链条(13),下侧的所述主动链轮(3)与第二从动链轮(10)之间安装有第二传动链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式方桩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侧通过螺钉连接有防护罩(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式方桩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轴(5)为台阶轴,且所述动力传动轴(5)的台阶部分位于机架(2)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式方桩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链轮(3)与第一从动链轮(9)、第二从动链轮(10)均适配,且所述第一从动链轮(9)和第二从动链轮(10)相同,所述主动链轮(3)外径长度大于第一从动链轮(9)和第二从动链轮(10)的外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式方桩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承(6)为无外齿式回转支承。
CN202120192018.1U 2021-01-23 2021-01-23 切削式方桩钻头 Active CN214463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2018.1U CN214463916U (zh) 2021-01-23 2021-01-23 切削式方桩钻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92018.1U CN214463916U (zh) 2021-01-23 2021-01-23 切削式方桩钻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63916U true CN214463916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13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92018.1U Active CN214463916U (zh) 2021-01-23 2021-01-23 切削式方桩钻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639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305376U (zh) 一种农用挖坑机
CN106912220A (zh) 一种农用挖坑机
CN112796671A (zh) 切削式方桩钻头
KR200390761Y1 (ko) 지반을 굴착하는 오거로드용 오거굴착기에 조립식으로탈부착되는 해머드릴용 감속장치
CN214463916U (zh) 切削式方桩钻头
CN204371098U (zh) 一种液压组合冲击锤钻机
CN214659923U (zh) 一种正方形孔钻具及矩形孔钻具
CN111691821B (zh) 一种方形孔钻孔装置及工作方法
CN207229106U (zh) 用于竖井掘进施工机械破岩破土的竖井掘进装置
CN112343502B (zh) 一种方形钻孔灌注桩基用方桩钻头
CN110952920A (zh) 一种方孔的钻孔装置
CN205370117U (zh) 一种园林快速打桩工具
CN214836096U (zh) 一种适用于密实砂层环境的深层搅拌桩机
CN114109254A (zh) 模块化旋挖钻机的转运方法
CN212249859U (zh) 跟管钻具和旋挖钻机
CN211008445U (zh) 一种节能型地基基础加固钻机
CN213683942U (zh) 一种方桩钻头用动力驱动装置
CN213654755U (zh) 一种方桩钻头用动力掘进装置
CN111706263A (zh) 跟管钻具和旋挖钻机
CN216240406U (zh) 液压式方桩钻头
CN213898828U (zh) 一种水利施工用潜孔钻
CN214784304U (zh) 一种旋挖方桩钻头
KR102666633B1 (ko) 암반천공장치
CN215520824U (zh) 一种卵石层抓取筒钻
CN213980624U (zh) 一种电动式方桩钻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