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62839U - 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62839U
CN214462839U CN202023165295.8U CN202023165295U CN214462839U CN 214462839 U CN214462839 U CN 214462839U CN 202023165295 U CN202023165295 U CN 202023165295U CN 214462839 U CN214462839 U CN 2144628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stirring shaft
mixing tank
gre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6529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宜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engr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engr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engr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engr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6529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628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628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628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包括移动底座和设置于移动底座上的混料罐、泵浆件和喷涂组件,所述混料罐通过支撑架安装于移动底座的顶面上,所述泵浆件位于混料罐和喷涂组件之间,且所述泵浆件的输入端与混料罐的出料端连接,所述泵浆件的输出端与喷涂组件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混料罐内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混料罐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搅拌组件连接且用于驱动搅拌组件旋转的驱动组件。本申请具有使混料罐内的灰浆原料不易凝固,从而提高古建筑修复的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古建筑修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然而,在大兴土木的现在,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及其蕴含的文化特质;做到既让古代建筑文化保存于世,也让古代文化遗产产生现代价值。
现有的古建筑在保护时需要进行修复,古建筑在修复过程中,需要对青砖缝隙进行修复,一般情况下会使用灰浆喷射装置对需要修复的青砖缝隙进行填补。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有以下缺陷:在修复的过程中,由于耗时较长,放置于混料罐内的灰浆原料容易发生凝固,进而影响修复的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混料罐内的灰浆原料不易凝固,从而提高古建筑修复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包括移动底座和设置于移动底座上的混料罐、泵浆件和喷涂组件,所述混料罐通过支撑架安装于移动底座的顶面上,所述泵浆件位于混料罐和喷涂组件之间,且所述泵浆件的输入端与混料罐的出料端连接,所述泵浆件的输出端与喷涂组件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混料罐内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混料罐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搅拌组件连接且用于驱动搅拌组件旋转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青砖灰缝进行修复时,启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搅拌组件将混料罐内的灰浆原料进行搅拌,然后在泵浆件的作用下,灰浆原料从喷涂组件喷涂到需要修复的青砖灰缝上,对青砖灰缝进行修复,整个过程使混料罐内的灰浆原料不易凝固,从而提高古建筑修复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安装于混料罐顶面上的连接架以及竖向设置于混料罐内的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搅拌轴的顶端安装于连接架上且与连接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通过滚动轴承与混料罐顶端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远离连接架的一端穿插于第二搅拌轴内且延伸至第二搅拌轴外,所述第一搅拌轴与第二搅拌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位于混料罐内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轴位于混料罐内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一搅拌叶位于第二搅拌叶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旋转,从而使得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于混料罐内搅拌,进而使得混料罐内的灰浆原料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安装于混料罐顶面上的驱动件、与驱动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齿轮、套设于第一搅拌轴上且与第一搅拌轴的外周面固定连接的上齿盘以及套设于第二搅拌轴上且与第二搅拌轴的外周面固定连接的下齿盘,所述齿轮设置于上齿盘和下齿盘之间,且所述齿轮与上齿盘和下齿盘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齿轮旋转,由于齿轮分别与上齿盘和下齿盘相互啮合,从而旋转的齿轮带动上齿盘和下齿盘旋转,旋转的上齿盘和下齿盘分别带动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旋转,进而使得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于混料罐内反向搅拌,达到更佳的搅拌效果。
可选的,所述喷涂组件包括支撑板、两分别安装于支撑板一侧两端的涂匀垫以及与泵浆件的输出端固定且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泵浆件的一端沿支撑板背对涂匀件的一侧贯穿支撑板且延伸至支撑板外,所述连接管位于两涂匀垫之间,且所述连接管通过锁定件锁定于支撑板带有涂匀垫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连接管朝向需要修复的青砖灰缝,启动泵浆件,灰浆原料从连接管喷出,当喷射完毕后,工作人员可通过涂匀垫对青砖灰缝进行涂匀处理。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背对涂匀垫的一侧且位于两涂匀垫之间垂直固定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套设于连接管上,且所述保护壳的一端与支撑板背对涂匀垫的一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壳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手持连接管。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上安装有直通球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通球阀的设置用于控制连接管的开闭。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为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设置为软管便于工作人员移动涂匀垫和连接管到需要修复的位置进行修复。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与保护壳卡接配合的放置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架的设置用于放置喷涂组件。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青砖灰缝进行修复时,启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搅拌组件将混料罐内的灰浆原料进行搅拌,然后在泵浆件的作用下,灰浆原料从喷涂组件喷涂到需要修复的青砖灰缝上,对青砖灰缝进行修复,整个过程使混料罐内的灰浆原料不易凝固,从而提高古建筑修复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混料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移动底座;11、扶手;12、万向轮;13、支撑架;131、放置架;2、混料罐;21、进料斗;22、下料口;23、出料筒;231、电动阀门;3、泵浆件;4、喷涂组件;41、支撑板;42、连接管;421、锁定件;422、直通球阀;43、涂匀垫;44、保护壳;5、搅拌组件;51、连接架;511、横板;512、竖板;52、第一搅拌轴;521、第一搅拌叶;53、第二搅拌轴;531、第二搅拌叶;54、滚动轴承;6、驱动组件;61、驱动件;62、齿轮;63、上齿盘;64、下齿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参照图1,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和设置于移动底座1上的混料罐2、泵浆件3和喷涂组件4,移动底座1的一侧顶面竖直向上延伸有扶手11,移动底座1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12,移动底座1的顶面安装有支撑架13,混料罐2安装于支撑架13上,混料罐2内设置有搅拌组件5,混料罐2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搅拌组件5连接的驱动组件6。
参照图1,混料罐2的顶面边缘开设有进料斗21,混料罐2的底端面开设有出料口,混料罐2的出料口处一体成型有与混料罐2相连通的下料斗22,下料斗22为竖截面呈上宽下窄的斗体,下料斗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下料斗22相连通的出料筒23,出料筒23上设置有电动阀门231。
参照图1,出料筒23远离下料斗22的一端与泵浆件3的输入端固定且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泵浆件3为灰浆泵,灰浆泵位于混料罐2和喷涂组件4之间,且泵浆件3的输出端与喷涂组件4的进料端连接。
参照图1和图2,喷涂组件4包括支撑板41、连接管42和两涂匀垫43;两涂匀垫43分别安装于支撑板41一侧两端,支撑板41背对涂匀垫43的一侧且位于两涂匀垫43之间设置有保护壳44,保护壳44为中空且两端开口的圆柱状壳体,保护壳44的一端与支撑板41背对涂匀垫43的一侧固定连接,保护壳44套设于连接管42上,连接管42的一端与灰浆泵的输出端固定且连通,连接管42远离灰浆泵的一端沿支撑板41靠近保护壳44的一侧贯穿支撑板41且延伸至支撑板41外,连接管42延伸至支撑板41外的一端位于两涂匀垫43之间,连接管42通过锁定件421锁定于支撑板41上。在本实例中,锁定件421为螺母,连接管42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螺纹,螺母与连接管42螺纹连接,且螺母与支撑板41背对保护壳44的一侧卡接。
参照图1和图2,连接管42上安装有直通球阀422;由此,当工作人员需要对青砖灰缝进行修复时,启动电动阀门231和灰浆泵,同时打开直通球阀422,从而使得灰浆原料从连接管42内喷出,然后使用涂匀垫43对涂有灰浆原料的青砖灰缝进行涂匀处理,达到修复青砖灰缝的目的;同时支撑架13靠近灰浆泵的一侧安装有放置架131,放置架131与保护壳44卡接配合;连接管42为软管,便于工作人员移动连接管42到需要喷涂的位置进行喷涂,当工作人员修复工作完成之后,可通过放置架131放置保护壳44。
参照图3,搅拌组件5包括连接架51、第一搅拌轴52和第二搅拌轴53;驱动组件6包括驱动件61、齿轮62、上齿盘63和下齿盘64;连接架51安装于混料罐2的顶面,连接架51包括竖向安装于混料罐2顶面上的竖板512以及与竖板512远离混料罐2一端垂直固定的横板511;第一搅拌轴52安装于横板511上,且第一搅拌轴52的一端与横板511靠近混料罐2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一搅拌轴52远离横板511的一端竖向穿过混料罐2的顶面延伸至混料罐2内;上齿盘63设置于横板511和混料罐2之间,上齿盘63套设于第一搅拌轴52上且与第一搅拌轴52固定连接。
参照图3,下齿盘64位于上齿盘63的下方,下齿盘64套设于第二搅拌轴53端部且与第二搅拌轴53固定连接,下齿盘64的盘齿与上齿盘63的盘齿相对设置;第二搅拌轴53远离下齿盘64的一端竖向穿过混料罐2的顶端面且延伸至混料罐2内,第二搅拌轴53与混料罐2顶面之间设置有滚动轴承54,滚动轴承54的内环侧与第二搅拌轴53的外周面固定连接,滚动轴承54的外环侧与混料筒的顶面且位于第二搅拌轴53与混料罐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齿轮62设置于上齿盘63和下齿盘64之间,且齿轮62分别与上齿盘63和下齿盘64相互啮合。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61为电机,电机水平安装于混料罐2的顶面且位于竖板512背对第一搅拌轴52的一侧,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竖板512与齿轮62固定连接。
参照图3和图4,第二搅拌轴53与第一搅拌轴52同轴心设置,且第二搅拌轴53的半径大于第一搅拌轴52的半径。第二搅拌轴53套设于第一搅拌轴52上,且第一搅拌轴52和第二搅拌轴53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一搅拌轴52远离横板511的一端穿过第二搅拌轴53且延伸至第二搅拌轴53外,第一搅拌轴52位于混料罐2内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521,第二搅拌轴53位于混料罐2内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531,第一搅拌叶521位于第二搅拌叶531的下方。
参照图3和图4,由此,电机驱动齿轮62旋转,旋转的齿轮62带动上齿盘63和下齿盘64方向旋转,在第一搅拌轴52和第二搅拌轴53的带动作用下,使得第一搅拌叶521和第二搅拌叶531的旋转方向相反,从而使得位于混料罐2内的灰浆原料能够被混合得更加的均匀,同时不易凝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座(1)和设置于移动底座(1)上的混料罐(2)、泵浆件(3)和喷涂组件(4),所述混料罐(2)通过支撑架(13)安装于移动底座(1)的顶面上,所述泵浆件(3)位于混料罐(2)和喷涂组件(4)之间,且所述泵浆件(3)的输入端与混料罐(2)的出料端连接,所述泵浆件(3)的输出端与喷涂组件(4)的进料端连接,所述混料罐(2)内设置有搅拌组件(5),所述混料罐(2)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搅拌组件(5)连接且用于驱动搅拌组件(5)旋转的驱动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5)包括安装于混料罐(2)顶面上的连接架(51)以及竖向设置于混料罐(2)内的第一搅拌轴(52)和第二搅拌轴(53),所述第一搅拌轴(52)与第二搅拌轴(53)同轴线设置,所述第一搅拌轴(52)的顶端安装于连接架(51)上且与连接架(5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53)通过滚动轴承(54)与混料罐(2)顶端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52)远离连接架(51)的一端穿插于第二搅拌轴(53)内且延伸至第二搅拌轴(53)外,所述第一搅拌轴(52)与第二搅拌轴(5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52)位于混料罐(2)内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搅拌叶(521),所述第二搅拌轴(53)位于混料罐(2)内的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二搅拌叶(531),所述第一搅拌叶(521)位于第二搅拌叶(531)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6)包括安装于混料罐(2)顶面上的驱动件(61)、与驱动件(6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齿轮(62)、套设于第一搅拌轴(52)上且与第一搅拌轴(52)的外周面固定连接的上齿盘(63)以及套设于第二搅拌轴(53)上且与第二搅拌轴(53)的外周面固定连接的下齿盘(64),所述齿轮(62)设置于上齿盘(63)和下齿盘(64)之间,且所述齿轮(62)与上齿盘(63)和下齿盘(64)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组件(4)包括支撑板(41)、两分别安装于支撑板(41)一侧两端的涂匀垫(43)以及与泵浆件(3)的输出端固定且连通的连接管(42),所述连接管(42)远离泵浆件(3)的一端沿支撑板(41)背对涂匀件的一侧贯穿支撑板(41)且延伸至支撑板(41)外,所述连接管(42)位于两涂匀垫(43)之间,且所述连接管(42)通过锁定件(421)锁定于支撑板(41)带有涂匀垫(43)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41)背对涂匀垫(43)的一侧且位于两涂匀垫(43)之间垂直固定有保护壳(44),所述保护壳(44)套设于连接管(42)上,且所述保护壳(44)的一端与支撑板(41)背对涂匀垫(43)的一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2)上安装有直通球阀(4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42)为软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上设置有与保护壳(44)卡接配合的放置架(131)。
CN202023165295.8U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 Active CN2144628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5295.8U CN214462839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65295.8U CN214462839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62839U true CN214462839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93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65295.8U Active CN214462839U (zh) 2020-12-23 2020-12-23 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628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5811B (zh) 一种防凝固的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11330642U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水泥桶清洗装置
CN214462839U (zh) 一种文物古建筑青砖灰缝修复装置
CN214871630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养护紧固处理装置
CN220363842U (zh) 一种搪玻璃底釉搅拌装置
CN212193687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水泥快速搅拌装置
CN209425827U (zh) 一种带有清洗功能的预拌砂浆搅拌装置
CN112109204A (zh) 一种砂浆搅拌装置
CN111873183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搅拌装置及其搅拌方法
CN215595605U (zh) 一种桥梁隧道灌浆装置
CN216099674U (zh) 一种具有清洗功能的混凝土搅拌装置
CN216831600U (zh) 一种环保型混凝土生产原料处理装置
CN209649109U (zh) 一种混凝土加工用基料搅拌设备
CN211714648U (zh) 一种便于定量添加原料的高压注浆桶
CN213286556U (zh) 一种防水涂料生产用混合装置
CN210434041U (zh) 混凝土罐车残留混凝土砂石分离污水循环利用设备
CN207919143U (zh) 一种化料桶
CN216505916U (zh) 一种土木用建筑材料搅拌装置
CN216782241U (zh) 一种混泥土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
CN112743672A (zh) 一种机电一体化混凝土搅拌器
CN218090865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灌浆装置
CN220095011U (zh) 一种灌浆装置
CN220928582U (zh) 一种可均匀喷涂的水泥喷涂机
CN218227231U (zh) 一种浇灌装置
CN21759744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