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61809U - 一种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61809U
CN214461809U CN202022893206.5U CN202022893206U CN214461809U CN 214461809 U CN214461809 U CN 214461809U CN 202022893206 U CN202022893206 U CN 202022893206U CN 214461809 U CN214461809 U CN 214461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area
wall
edge member
prefabricate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9320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文龙
肖明
郁银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stitute of Building Standard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stitute of Building Standard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stitute of Building Standard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stitute of Building Standard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9320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61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61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618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预留有竖向孔,下层预制墙的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从下层预制墙顶部伸出,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伸入上层预制墙边缘构件竖向孔内,与上层预制墙的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搭接连接,根据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是否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相连接、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的几何尺寸及设计配筋情况,适当增大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间距,改变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竖向孔孔型,将部分边缘构件竖向钢筋配置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内,减少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及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竖向孔数量,降低竖向孔加工成本,实现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的高效配筋。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叠合剪力墙,特别涉及一种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
背景技术
叠合剪力墙竖向钢筋采用间接搭接连接,相较全预制剪力墙,加工、安装精度要求低,可有效降低预制墙连接成本,连接质量可控,是一种符合当下中国国情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目前我国实际工程应用的叠合剪力墙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叠合剪力墙沿厚度中间方向设置连续空腔,两侧预制混凝土壁板通过钢筋桁架或平面钢筋焊接网连接为整体,如双面叠合剪力墙、SPCS钢筋焊接网叠合剪力墙,因采用连续空腔,此类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布置相对较为灵活;另一类叠合剪力墙两侧预制混凝土壁板通过混凝土纵肋连接为整体,纵肋之间为竖向孔,在竖向孔内实现上下层叠合剪力墙竖向钢筋的搭接连接,如EVE预制空心墙板、纵肋叠合剪力墙及预制圆孔板剪力墙等,此类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需布设在竖向孔周边,边缘构件竖向钢筋布置与竖向孔位置相互影响,现有边缘构件竖向钢筋布置多参考现浇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竖向钢筋间距小、根数多,未统筹考虑竖向后浇段、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区域的组合关系,竖向孔数量多且孔截面形状单一,导致预制墙加工成本高、现场竖向孔内后浇混凝土浇筑量大及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构造带来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根据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所处位置、几何尺寸及设计配筋情况,适当放大边缘构件竖向钢筋间距,改变边缘构件区域竖向孔孔型,将部分边缘构件竖向钢筋配置于紧邻叠合剪力墙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内,减少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内竖向钢筋根数和竖向孔数量,以降低竖向孔加工成本,实现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的高效配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采用竖向管道等方式预留有竖向孔,下层预制墙的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从下层预制墙顶部伸出,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伸入上层预制墙边缘构件竖向孔内,与上层预制墙的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搭接连接,根据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是否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相连接、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几何尺寸及设计配筋情况,适当增大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间距,改变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竖向孔孔型,将部分边缘构件竖向钢筋配置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内,减少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及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竖向孔数量,降低竖向孔加工成本,实现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的高效配筋。
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位于预制墙1端部且不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连接、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总配筋面积不大于1884m2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配置6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搭接区域外侧设置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内侧设置一个圆形截面竖向孔14,或设置两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
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位于预制墙1端部且不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连接、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总配筋面积大于1884m2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配置8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搭接区域采用两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组合。
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相连接时,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分为平行于预制墙1方向和垂直于预制墙1方向两种情况。
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与平行于预制墙1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相连接,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250~400mm之间时,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搭接区域采用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450~600mm之间时,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搭接区域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设置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靠近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设置一个圆形截面竖向孔14;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650~800mm之间时,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搭接区域采用两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组合。
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与垂直于预制墙1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相连接,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靠近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设置一个圆形截面竖向孔14,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450~600mm之间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设置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650~800mm之间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采用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一个圆形截面竖向孔14组合;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850~1000mm之间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采用两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组合。
具体地,所述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四个角部外侧各配置一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也可仅在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一侧的两个角部各配置一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相邻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沿预制墙1长度方向的中心距b为160~200mm。
所述圆形截面竖向孔14一侧配置两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圆形截面竖向孔14靠近垂直于预制墙1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时,在靠近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配置两根直径为8~10mm的边缘构件竖向构造钢筋26。
所述圆形截面竖向孔14一侧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距离相邻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一侧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的中心距c为160~200mm。
特别地,为保证预制墙边缘构件箍筋23、预制墙边缘构件拉筋24沿水平方向的肢距及相邻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或后浇边缘构件区域边缘构件竖向钢筋31的间距满足现行设计规范的要求,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靠近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的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距离相邻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边缘构件竖向钢筋31的中心距e为90~200mm;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与垂直于预制墙1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相连接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端最内侧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靠近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圆形截面竖向孔14周围的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的中心距f为50~2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有效减少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内竖向钢筋根数,进而降低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内竖向钢筋搭接连接对竖向孔的需求,减少竖向孔数量,降低预制墙加工成本。
(2)通过竖向孔孔型变化,借助圆形截面竖向孔满足一部分边缘构件内竖向钢筋搭接连接的需求,减少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的使用,有助于控制形成竖向孔的成本投入。
(3)将部分竖向钢筋布设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内并采用机械接头连接,可减少边缘构件竖向钢筋搭接连接比例,提高边缘构件区域竖向钢筋连接的可靠性,减少用钢量。
(4)采用本发明构造后,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区域竖向钢筋、竖向孔间距有所增加,便于设备管线、线盒等的预埋布置,减少相互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的典型三维示意图,其中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位于预制墙端部且不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连接。
图2为图1中边缘构件竖向钢筋搭接区域A-A截面示意图,其中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总配筋面积不大于1884m2
图3为边缘构件竖向钢筋搭接区域截面构造示意图,其中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总配筋面积不大于1884m2、设置两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
图4为边缘构件竖向钢筋搭接区域截面构造示意图,其中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总配筋面积大于1884m2、设置两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
图5为本发明应用于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与平行于预制墙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相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的长度a介于250~400mm之间。
图6为本发明应用于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与平行于预制墙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相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的长度a介于450~600mm之间。
图7为本发明应用于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与平行于预制墙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相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的长度a介于650~800mm之间。
图8为本发明应用于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与垂直于预制墙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相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的长度a介于450~600mm之间。
图9为本发明应用于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与垂直于预制墙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相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的长度a介于650~800mm之间。
图10为本发明应用于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与垂直于预制墙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相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的长度a介于850~1000mm之间。
图中:1-预制墙;2-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3-后浇边缘构件区域;11-竖向管道一;12-竖向管道二;13-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4-圆形截面竖向孔;21-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2-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3-预制墙边缘构件箍筋;24-预制墙边缘构件拉筋;25-预制墙伸出水平连接钢筋;26-边缘构件竖向构造钢筋;31-后浇边缘构件区域边缘构件竖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图10,本发明一种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根据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是否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相连接、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几何尺寸及设计配筋情况进行优化、改进,适当增大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间距,改变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竖向孔孔型,将部分边缘构件竖向钢筋配置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内,减少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及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竖向孔数量,降低竖向孔加工成本,实现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的高效配筋。
本发明中,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所处位置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位于预制墙1端部且不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连接、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与平行于预制墙1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相连接、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与垂直于预制墙1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相连接。
具体地,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位于预制墙1端部且不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连接、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总配筋面积不大于1884m2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配置6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搭接区域外侧优先设置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内侧设置一个圆形截面竖向孔14,以减少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的使用,也可设置两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位于预制墙1端部且不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连接、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总配筋面积大于1884m2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配置8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搭接区域采用两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组合。
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与平行于预制墙1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相连接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根据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采用不同的竖向孔孔型。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250~400mm之间时,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搭接区域采用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450~600mm之间时,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搭接区域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设置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靠近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设置一个圆形截面竖向孔14;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650~800mm之间时,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搭接区域采用两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组合。
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与垂直于预制墙1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相连接,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靠近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设置一个圆形截面竖向孔14,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450~600mm之间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设置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650~800mm之间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采用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一个圆形截面竖向孔14组合;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850~1000mm之间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采用两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组合。
对于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在其四个角部外侧各配置一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也可仅在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一侧的两个角部各配置一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相邻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沿预制墙1长度方向的中心距b为160~200mm。
对于圆形截面竖向孔14,仅在一侧配置两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圆形截面竖向孔14靠近垂直于预制墙1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时,在靠近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配置两根直径为8~10mm的边缘构件竖向构造钢筋26。
特别地,为保证预制墙边缘构件箍筋23、预制墙边缘构件拉筋24沿水平方向的肢距及相邻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或后浇边缘构件区域边缘构件竖向钢筋31的间距满足现行设计规范的要求,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靠近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的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距离相邻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边缘构件竖向钢筋31的中心距e为90~200mm;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与垂直于预制墙1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相连接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端最内侧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靠近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圆形截面竖向孔14周围的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的中心距f为50~200mm。
图1、图2提供了一种本发明应用于位于预制墙端部且不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连接的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的构造示意图,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总配筋面积不大于1884m2,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1的长度a约为400mm。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仅需配置6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在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1的外侧设置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内侧设置一个圆形截面竖向孔14,其中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在预制墙1加工时采用竖向管道11占位形成、圆形截面竖向孔14在预制墙1加工时采用竖向管道12占位形成。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1布置于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圆形截面竖向孔14外侧,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伸入上层预制墙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圆形截面竖向孔14内部,浇筑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圆形截面竖向孔14内后浇混凝土后实现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1、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的搭接连接。
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的四个角部外侧各配置一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圆形截面竖向孔14仅在远离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的一侧配置两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为保证预制墙边缘构件箍筋23、预制墙边缘构件拉筋24沿水平方向的肢距满足现行设计规范的要求,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四个角部的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沿预制墙1长度方向的中心距b为160~200mm,圆形截面竖向孔14一侧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距离相邻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一侧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的中心距c为160~200mm。
图3提供了图1、图2所示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的另一实施例,在图1、图2所示构造的基础上,采用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代替内侧的圆形截面竖向孔14。
图4提供了一种本发明应用于位于预制墙端部且不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连接的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的构造示意图,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总配筋面积大于1884m2。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配置8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搭接区域采用两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组合。每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的四个角部外侧各配置一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两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之间的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的中心距d为80~120mm。
图5提供了本发明应用于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与平行于预制墙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相连接时的结构示意,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250~400mm之间。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通过预制墙伸出水平连接钢筋25连接。在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的一端设置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内仅在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的四个角部外侧各配置一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沿预制墙1长度方向的中心距b为160~200mm。在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紧邻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配置两根后浇边缘构件区域边缘构件竖向钢筋31,后浇边缘构件区域边缘构件竖向钢筋31与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共同作为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后浇边缘构件区域边缘构件竖向钢筋31与相邻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的中心距e为90~200mm。
进一步地,当图6中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增大至450~600mm时,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搭接区域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设置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靠近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设置一个圆形截面竖向孔14,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的四个角部外侧各配置一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圆形截面竖向孔14仅在远离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的一侧配置两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
进一步地,当图7中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增大至650~800mm时,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搭接区域采用两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组合,两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之间的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的中心距d为80~200mm。
图8提供了本发明应用于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与垂直于预制墙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相连接时的结构示意,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450~600mm。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靠近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设置一个圆形截面竖向孔14,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设置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在圆形截面竖向孔14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的一侧配置两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在靠近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配置两根直径为8~10mm的边缘构件竖向构造钢筋26。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端最内侧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靠近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圆形截面竖向孔14周围的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的中心距f为50~200mm。在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紧邻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配置两根后浇边缘构件区域边缘构件竖向钢筋31,后浇边缘构件区域边缘构件竖向钢筋31与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共同作为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
进一步地,当图9中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增大至650~800mm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采用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一个圆形截面竖向孔14组合。
进一步地,当图10中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增大至850~1000mm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采用两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组合。
综上,本发明根据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所处位置、几何尺寸及设计配筋情况,适当放大边缘构件竖向钢筋间距,改变边缘构件区域竖向孔孔型,将部分边缘构件竖向钢筋配置于紧邻叠合剪力墙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内,可减少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内竖向钢筋根数和竖向孔数量,降低竖向孔加工成本,实现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竖向钢筋的高效配筋。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预留有竖向孔,下层预制墙的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从下层预制墙顶部伸出,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伸入上层预制墙边缘构件竖向孔内,与上层预制墙的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搭接连接,其特征在于,根据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是否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相连接、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几何尺寸及设计配筋情况,增大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间距,改变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竖向孔孔型,配置部分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内,减少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及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竖向孔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其特征在于,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位于预制墙(1)端部且不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连接、预制墙(1)的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总配筋面积不大于1884m2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配置6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搭接区域外侧设置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内侧设置一个圆形截面竖向孔(14),或设置两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其特征在于,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位于预制墙(1)端部且不与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连接、预制墙(1)的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总配筋面积大于1884m2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配置8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搭接区域采用两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其特征在于,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与平行于预制墙(1)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相连接,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250~400mm之间时,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搭接区域采用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450~600mm之间时,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搭接区域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设置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靠近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设置一个圆形截面竖向孔(14);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650~800mm之间时,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下层预制墙伸出的边缘构件竖向钢筋伸出部分(22)搭接区域采用两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其特征在于,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与垂直于预制墙(1)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相连接,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靠近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设置一个圆形截面竖向孔(14),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450~600mm之间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设置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650~800mm之间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采用一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一个圆形截面竖向孔(14)组合;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的长度a介于850~1000mm之间时,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采用两个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其特征在于,在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四个角部外侧各配置一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或仅在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一侧的两个角部各配置一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相邻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沿预制墙(1)长度方向的中心距b为160~200mm。
7.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其特征在于,在圆形截面竖向孔(14)一侧配置两根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圆形截面竖向孔(14)靠近垂直于预制墙(1)方向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时,在靠近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侧配置两根直径为8~10mm的边缘构件竖向构造钢筋(26)。
8.根据权利要求2、3、4或5所述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其特征在于,圆形截面竖向孔(14)一侧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距离相邻圆角矩形截面竖向孔(13)一侧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的中心距c为160~200mm。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其特征在于,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靠近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的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距离相邻的后浇边缘构件区域边缘构件竖向钢筋(31)的中心距e为90~200mm。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其特征在于,预制墙边缘构件区域(2)远离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一端最内侧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与靠近后浇边缘构件区域(3)圆形截面竖向孔(14)周围的墙内边缘构件竖向钢筋(21)的中心距f为50~200mm。
CN202022893206.5U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 Active CN214461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3206.5U CN214461809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3206.5U CN214461809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61809U true CN214461809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86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93206.5U Active CN214461809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618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6801A (zh) * 2020-12-04 2021-02-19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76801A (zh) * 2020-12-04 2021-02-19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7681B (zh) 预制混凝土墙体的连接结构
CN109707104B (zh) 一种带拉筋钢管混凝土浇筑体及施工方法
CN214461809U (zh) 一种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
CN105019354B (zh) 一种模数式防落梁伸缩缝装置的安装方法
JP2016098504A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物の施工方法および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構造
CN201473974U (zh) 一种新型钢板止水带
CN112376801A (zh) 一种高效配置竖向钢筋的叠合剪力墙边缘构件
KR101458435B1 (ko) 안장형 띠철근과 이중 대근을 이용한 hpc기둥의 제작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JP7391172B2 (ja) コンクリート充填鋼管柱と鉄筋コンクリートスラブとの接合構造
CN210767440U (zh) 一种楼板防开裂拼缝结构
CN102619164A (zh) 墩柱的抗震配筋结构
KR20170058734A (ko) 가로보의 강재량 절감을 위한 강합성 거더 시공 구조 및 방법
KR101688440B1 (ko) 빔의 상부 보강 부재, 빔의 상부 보강 부재가 설치된 빔, 및 이를 사용한 건설 구조물
JP5344702B2 (ja) 柱とスラブの接合構造
CN110847505A (zh) 用于双皮墙的成型钢筋笼及其加工方法
KR101621338B1 (ko) 세트화된 골조유닛을 적용한 프리캐스트 콘크리트 세그먼트
CN205604581U (zh) 一种大跨度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
CN106401010A (zh) 一种电力站环保墙
CN106968346A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其成型方法
CN215977986U (zh) 一种楼板预制板、预制楼板的拼接结构及安装结构
CN210685183U (zh) 一种结构物预留孔洞位置处断开钢筋的连接结构
JP6151658B2 (ja) 合成PCa版およびコンクリート構造体
CN102251610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空心楼板
KR101528046B1 (ko) 아웃리거 접합박스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접합구조
CN217325847U (zh) 预制混凝土叠合板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