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60401U - 钢管桩定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钢管桩定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60401U
CN214460401U CN202022897710.2U CN202022897710U CN214460401U CN 214460401 U CN214460401 U CN 214460401U CN 202022897710 U CN202022897710 U CN 202022897710U CN 214460401 U CN214460401 U CN 214460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ile
steel pipe
positioning
steel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977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连盛
钟炎
王大栋
魏明明
贾雷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ighway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Shanghai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ighway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Shanghai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ighway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Shanghai Road and Brid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ighway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977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60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60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60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 Placing Or Removing Of Piles Or Sheet Pile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桩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本体,所述定位本体固定于桩位地基上,所述定位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待定位的钢管桩穿过所述定位孔沉入至所述桩位地基中,通过所述定位孔的侧壁与所述钢管桩之间的距离控制所述钢管桩的垂直度不超过预设值。采用这种定位装置,在对钢管桩进行定位时,不需要使用另外的检测设备就能控制钢管桩的垂直度不超过工艺要求的范围,从而很好地解决了由于钢管桩的偏斜导致的钢管桩干涉和影响地基承载力的问题;而且这种钢管桩定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定位时操作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钢管桩定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桥梁的建造过程中,通常采用钢管桩作为桥梁桩基,也就是在桥梁的承台下方的地基中会埋设多个钢管桩以加强地基的承载力,进而防止桥梁的桥台等下部结构不能承受上部结构和车辆的重量,导致桥梁垮塌。将钢管桩埋设在地基的过程是采用振动锤对钢管桩进行打桩。在打桩的过程中,由于地层差异以及振动锤在打桩时存在一定的偏心,就会导致钢管桩的垂直度发生较大的偏差。
钢管桩的垂直度的偏移量较大,会影响钢管桩之间的位置关系,甚至会使得钢管桩之间发生干涉现象,进而影响桩基的承载力,甚至会影响承台的安装。现有技术中,为了控制打桩过程中钢管桩的垂直度,通常是采用两台经纬仪观测桩身的垂直度,先利用钢管桩的自重将钢管桩沉入土层一定深度,然后检测钢管桩的垂直度,垂直度无问题后,再开启振动锤进行下沉;下沉一段距离以后再检测钢管桩的垂直度,垂直度无问题后再继续下沉;直到将钢管桩下沉到位。采用这种手段对钢管桩的垂直度进行控制,操作麻烦,而且对垂直度的纠偏也非常麻烦,进而影响工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钢管桩的定位方式操作麻烦的缺陷,提供一种钢管桩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钢管桩定位装置,其特点在于,包括定位本体,所述定位本体固定于桩位地基上,所述定位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待定位的钢管桩穿过所述定位孔沉入至所述桩位地基中,通过所述定位孔的侧壁与所述钢管桩之间的距离控制所述钢管桩的垂直度不超过预设值。
优选地,所述定位本体被至少三个定位桩固定于所述桩位地基上,三个所述定位桩不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钢管桩与所述定位孔同心时,所述钢管桩的侧壁到所述定位孔的侧壁最近的距离在5cm-8cm之间。
优选地,所述定位本体为钢板。
优选地,所述钢板的厚度不小于2cm。
优选地,所述定位孔为圆孔或方形孔。
优选地,所述定位本体包括多个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多个所述第一型材沿着横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型材沿着竖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之间形成的孔位为所述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焊接连接。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钢管桩定位装置,在对钢管桩进行定位时,不需要使用另外的检测设备就能控制钢管桩的垂直度不超过工艺要求的范围,从而很好地解决了由于钢管桩的偏斜导致的钢管桩干涉和影响地基承载力的问题;而且这种钢管桩定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定位时操作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钢管桩定位装置与桩位地基连接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钢管桩定位装置与桩位地基连接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钢管桩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钢管桩定位装置与桩位地基连接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定位本体10
第一型材101
第二型材102
定位孔20
定位桩30
桩位地基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钢管桩定位装置,该钢管桩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本体10,定位本体10固定于桩位地基40上,定位本体10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20,待定位的钢管桩穿过定位孔20沉入至桩位地基40 中,通过定位孔20的侧壁与钢管桩之间的距离控制钢管桩的垂直度不超过预设值。
其中,本实施例中所说的桩位地基40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需要埋设钢管桩的地基;预设值是在不同的施工环境中,根据施工工艺对钢管桩的垂直度的要求值。
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个定位本体10上开设多个定位孔20,由于定位本体10相对于桩位地基40是固定不动的,那么定位孔20相对于桩位地基40 也是不动的。需要将钢管桩打入至桩位地基40中时,将钢管桩穿过定位孔 20,在钢管桩下沉的过程中,若钢管桩相对于铅锤方向有所倾斜时,钢管桩在定位孔20中的位置就会有变化,明显的变化就是,在定位孔20所在的水平面上,钢管桩的外壁与定位孔20的侧壁之间的距离具有偏差,而且这个偏差是很容易被发现的。这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这个偏差对钢管桩的垂直度进行纠偏。即使,在钢管桩下沉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发现钢管桩有所倾斜,没有采取措施对钢管桩进行纠偏,使得钢管桩抵靠在定位孔20的侧壁上,在钢管桩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定位孔20的侧壁会限制钢管桩继续倾斜,使得沉入至要求深度的钢管桩的垂直度满足工艺要求。使得即使钢管桩有所倾斜,其垂直度也在工艺要求范围之内,而且也不会发生干涉和承载力不好的现象。当然,依靠侧壁本身对钢管桩的垂直度进行纠偏,需保证定位孔20的深度比较深,比如1m左右这样的深度。对于定位孔20的数量及相对位置不做限制,可根据施工过程中对钢管桩的位置的具体设计进行布置。
对于定位本体10固定在桩位地基40上的方式不做限制,定位本体10 被至少三个定位桩30固定于桩位地基40上,三个定位桩30不在同一直线上。定位桩可以是型钢或者杆件,定位桩将定位本体固定在桩位地基上,作为其可替换的手段也可以是与本实施例中的其他钢管桩一致的桩。也就是在定位装置对其他位置的钢管桩进行定位之前,先选择至少三个不在同一直线上的桩位,将钢管桩穿过定位孔20打入桩位地基40中,通过这三个位置上的钢管桩使得定位本体10相对于桩位地基40固定。剩下的其他的桩位上的钢管桩可通过定位本体10上的定位孔20进行定位。其中,对于定位桩30 的位置不做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施工情况,优选地,选择处于定位本体10和桩位地基40边缘的位置。
进一步地,定位本体10采用钢板,其厚度不小于2cm,以提高定位装置的强度,防止定位时钢管桩抵靠到定位孔20的侧壁以损坏定位装置。钢管桩与定位孔20同心时,钢管桩的侧壁到定位孔20的侧壁最近的距离在 5cm-8cm之间。对于定位孔20的形状,可以是圆孔,也可以是方形孔,优选地为圆孔。当定位孔20为圆孔时,定位孔20的直径设置为比钢管桩的外径大10cm-16cm;当定位孔20为方形孔时,定位孔20的边长设置为比钢管桩的外径大10cm-16cm。
在本实施例中,可将两块厚度不小于2cm的钢板上下间隔设置,两块钢板之间通过型钢连接,形成高度不低于1m的定位本体10,当然用于支撑的型钢与钢板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也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上下两块钢板上开相同直径的定位孔20,且上下两块板相对应的定位孔20同心设置。这样设置,就可以通过定位孔20的侧壁对钢管桩进行限位以约束钢管桩继续倾斜,以使钢管桩的垂直度达到要求。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定位本体10包括多个第一型材101和第二型材102,多个第一型材101沿着横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第二型材102沿着竖向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型材101和第二型材102连接。第一型材101和第二型材102之间形成的孔位为定位孔 20。第一型材101和第二型材102焊接连接。
第一型材101和第二型材102可以为角钢或者槽钢,多个第一型材101 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多个第二型材102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第一型材101 和第二型材102相互垂直并通过焊接固定。这样就使得第一型材101和第二型材102之间形成一方形的孔。这个方形的孔就是定位孔20。当然,为了使得定位孔20的侧壁能对钢管桩进行约束,使得钢管桩的垂直度达到要求,也可以设置两层间隔设置的第一型材101和第二型材102焊接后的框架,当然两层框架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m,而且每个定位孔20的相对位置要对应。
实施例1和实施例2提供的定位装置,使用时,选择位于定位装置和桩位地基40边缘的三个或者四个定位孔20,先在这几个定位孔20中打入钢管桩,这样定位本体10就相对于桩位地基40固定不动。然后根据施工要求将其他部位的定位孔20内打入钢管桩,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观察定位孔20 与钢管桩的相对位置随时调整钢管桩的垂直度以使钢管桩的垂直度达到要求。当然还可以通过将定位本体10的高度设置的较高,使得定位孔20的深度较深,进而使得定位孔20的侧壁能对钢管桩的倾斜进行约束,以使钢管桩的垂直度达到要求。
采用本申请的这种钢管桩定位装置,在对钢管桩进行定位时,不需要使用另外的检测设备就能控制钢管桩的垂直度不超过工艺要求的范围,从而很好地解决了由于钢管桩的偏斜导致的钢管桩干涉和影响地基承载力的问题;而且这种钢管桩定位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定位时操作方便的优点。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钢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本体,所述定位本体固定于桩位地基上,所述定位本体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待定位的钢管桩穿过所述定位孔沉入至所述桩位地基中,通过所述定位孔的侧壁与所述钢管桩之间的距离控制所述钢管桩的垂直度不超过预设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本体被至少三个定位桩固定于所述桩位地基上,三个所述定位桩不在同一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与所述定位孔同心时,所述钢管桩的侧壁到所述定位孔的侧壁最近的距离在5cm-8c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钢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本体为钢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厚度不小于2c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为圆孔或方形孔。
7.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钢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本体包括多个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多个所述第一型材沿着横向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型材沿着竖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之间形成的孔位为所述定位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管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和所述第二型材焊接连接。
CN202022897710.2U 2020-12-03 2020-12-03 钢管桩定位装置 Active CN214460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7710.2U CN214460401U (zh) 2020-12-03 2020-12-03 钢管桩定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97710.2U CN214460401U (zh) 2020-12-03 2020-12-03 钢管桩定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60401U true CN214460401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86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97710.2U Active CN214460401U (zh) 2020-12-03 2020-12-03 钢管桩定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60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30748B2 (ja) オープンケーソン施工構造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KR100884289B1 (ko) 복합형 강가시설 및 그 시공방법
US20140227041A1 (en) Adjustable system for supporting a structure using a pile
KR20120033683A (ko) 지하 구조물 구축장치 및 공법
CN209891236U (zh) 一种钢结构埋入式柱脚的定位装置
CN215562652U (zh) 基坑内支护桩挡土墙单侧模板支撑结构
CN214460401U (zh) 钢管桩定位装置
CN209741847U (zh) 一种钻孔灌注桩用导向支架
CN214883687U (zh) 基坑支护结构
KR101205576B1 (ko) 불규칙한 해저면에서 안정적으로 수평을 유지할 수 있는 파일 설치 장치
CN111962506A (zh) 一种准直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0924404A (zh) 一种深厚回填土填充墙基础施工工法
KR20200026397A (ko) 매립말뚝의 두부정렬장치 및 고정 방법
CN212077960U (zh)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桩梁竖锚支护结构
CN114892648A (zh) 一种立柱桩兼抗拔桩施工方法
CN109469080B (zh) 一种水下嵌岩钢板桩围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612495U (zh) 立柱桩系统
JP6792239B2 (ja) 鋼管杭の自沈防止装置及び自沈防止工法
CN219690533U (zh) 一种钢格构柱插入素砼桩作为基坑内支撑的立柱桩结构
CN218880863U (zh) 一种沉井施工结构
CN112281821A (zh) 一种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CN113832966B (zh) 一种大直径超长钢护筒的精确定位装置及其精确安装方法
CN116770813B (zh) 一种预制地连墙安装过程垂直度调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5290257U (zh) 一种“一桩两柱”施工用垂直度调节装置
CN218492544U (zh) 一种适用于深淤泥层的钢-混塔吊基础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