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53301U - 一种新型棉签包装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棉签包装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53301U
CN214453301U CN202120562106.6U CN202120562106U CN214453301U CN 214453301 U CN214453301 U CN 214453301U CN 202120562106 U CN202120562106 U CN 202120562106U CN 214453301 U CN214453301 U CN 214453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aging bag
main body
bag main
cotton swab
top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621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小芳
练敏
陈璐
徐妍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anjing Drum Tower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05621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53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53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53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棉签包装袋,包括包装袋主体,该包装袋主体的顶部右侧设置有一段锯齿型撕口,锯齿型撕口凸出于包装袋主体,包装袋主体的内壁面靠近右上角处固定有密封卡条,该密封卡条的一端向上弯曲并延伸至包装袋主体的顶边,使用时可通过锯齿型撕口即可,同时开口大小又被密封卡条所局限,不会过大,改善了传统包装袋撕开时开口大小不易控制的缺点,使用相对便捷;在使用完毕后,可单手进行封口,省时省力,能够避免棉签再次污染;此外在撕开包装袋主体后,包装袋主体露出一弧形缺口,与完整的包装袋主体相比,其有利于区别包装袋内棉签是否开封过;锯齿型撕口凸出于包装袋主体的顶边,较为醒目,便于快速找到包装袋主体的撕开处。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棉签包装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签包装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棉签包装袋。
背景技术
传统的棉签包装袋,包括全密封无封条式包装袋(参见图1)、封条式包装袋(参见图2)、以及全锯齿形撕口式包装袋(参见图3)。其中,全锯齿形撕口式包装袋(参见图3),手撕打开的区域不易控制,容易撕大(参见图3中的撕口区域401),且打开后不能再封口,棉签处于过于暴露状态,易被污染;封条式包装袋(参见图2)打开不易发现是否开过封,存在安全隐患,再次封口时,顶部封边距离较长,费时费力;全密封无封条式包装袋(参见图1),其顶边压接在一起,使用时需要借助剪刀等工具,将其剪开,操作相对不便,且在使用后也难以将包装袋再次密封,棉签也会处于过于暴露状态。
为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棉签包装袋。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棉签包装袋,包括包装袋主体,该包装袋主体的顶部右侧设置有一段锯齿型撕口,所述锯齿型撕口凸出于包装袋主体,所述包装袋主体的内壁面靠近右上角处固定有密封卡条,该密封卡条的一端向上弯曲并延伸至包装袋主体的顶边,其另一端向下弯曲并延伸至包装袋主体的右侧边,以此在包装袋主体的右上角与包装袋主体的顶边和右侧边围绕形成一扇形区域,所述锯齿型撕口位于该扇形区域的顶部边缘内;
所述扇形区域内靠近密封卡条的一侧沿密封卡条的弯曲方向设有一段易撕线,所述易撕线的一端延伸至包装袋主体的右侧边,其另一端延伸至包装袋主体的顶边。
上述方案中,所述包装袋主体上靠近密封卡条处还固定有两段相互吸附在一起的柔性磁铁层,该两段柔性磁铁层分别位于包装袋主体的前后两侧面,所述柔性磁铁层的一端延伸至包装袋主体的右侧边,其另一端延伸至包装袋主体的顶边。
上述方案中,所述锯齿型撕口的长度为包装袋主体顶边总长度的三分之一。
上述方案中,所述包装袋主体的前侧面固定有一写字层。
上述方案中,所述包装袋主体的内腔底部放置有一干燥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该实用新型的棉签包装袋,在包装袋主体顶部靠右侧三分之一处设计一段锯齿型撕口,同时还在包装袋主体右上角处设置一段弧形密封卡条,使用时可通过锯齿型撕口即可,同时开口大小又被密封卡条所局限,不会过大,改善了传统包装袋撕开时开口大小不易控制的缺点,使用相对便捷;在使用完毕后,可单手进行封口,省时省力,能够避免棉签再次污染;此外在撕开包装袋主体后,包装袋主体露出一弧形缺口,与完整的包装袋主体相比,其有利于区别包装袋内棉签是否开封过;锯齿型撕口凸出于包装袋主体的顶边,较为醒目,便于快速找到包装袋主体的撕开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全密封无封条式包装袋;
图2为现有的封条式包装袋;
图3为现有的全锯齿形撕口式包装袋;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主体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袋主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6为实施例中的包装袋主体的前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100包装袋主体、101锯齿型撕口、102密封卡条、103扇形区域、104易撕线、105柔性磁铁层、106写字层、200全密封无封条式包装袋、300封条式包装袋、400全锯齿形撕口式包装袋、401撕口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参见图1-6,一种新型棉签包装袋,包括包装袋主体100,该包装袋主体100的顶部右侧设置有一段锯齿型撕口101,锯齿型撕口101凸出于包装袋主体100,锯齿型撕口101的锯齿形状和间距与现有包装袋相同,但锯齿的顶部向外凸出于包装袋主体100,较为醒目,便于快速找到包装袋主体的撕开处;
包装袋主体100的内壁面靠近右上角处固定有密封卡条102,该密封卡条102与现有的压接式自密封卡条结构相同,本实用新型中对其长度和位置作出了改变,密封卡条102的一端向上弯曲并延伸至包装袋主体100的顶边,其另一端向下弯曲并延伸至包装袋主体100的右侧边,以此在包装袋主体100的右上角与包装袋主体100的顶边和右侧边围绕形成一扇形区域103,锯齿型撕口101位于该扇形区域103的顶部边缘内;
扇形区域103内靠近密封卡条102的一侧沿密封卡条102的弯曲方向设有一段易撕线104,易撕线104的一端延伸至包装袋主体100的右侧边,其另一端延伸至包装袋主体100的顶边,易撕线104是刻画在包装袋主体100上的切割线,在撕开扇形区域103区域时,有利于将整个扇形区域103完整的与包装袋主体100相分离;
使用过程中,找到包装袋主体100的锯齿型撕口101,沿包装袋主体100的易撕线104将扇形区域103区域与包装袋主体100相分离,之后向外拉开密封卡条102便可取出包装袋主体100内的棉签;开口大小被密封卡条所局限,不会过大,改善了传统包装袋撕开时开口大小不易控制的缺点;在撕开包装袋主体后,包装袋主体露出一弧形缺口,与完整的包装袋主体相比,其有利于区别包装袋内棉签是否开封过。
包装袋主体100上靠近密封卡条102处还固定有两段相互吸附在一起的柔性磁铁层105,该两段柔性磁铁层105分别位于包装袋主体100的前后两侧面,柔性磁铁层105的一端延伸至包装袋主体100的右侧边,其另一端延伸至包装袋主体100的顶边,柔性磁铁层105可采用铁氧体磁铁层,其可固化在包装袋主体100的前后两侧面,在打开包装袋主体100后,有时可能忘记封口,因此设置的两段柔性磁铁层105可自动吸附在一起,以实现包装袋主体100的初步密封,避免包装袋主体100的棉签过分暴露。
为了避免锯齿型撕口101长度过长,锯齿型撕口101的长度为包装袋主体100顶边总长度的三分之一为较佳长度。
包装袋主体100的前侧面固定有一写字层106,写字层106可采用白色PET材质,在使用过程中可在写字层106上记录包装袋主体100开封日期,便于后期辨别使用时间是否过长。
包装袋主体100的内腔底部放置有一干燥片,干燥片可采用硅胶干燥片,用于使包装袋主体100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干燥状态。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新型棉签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装袋主体(100),该包装袋主体(100)的顶部右侧设置有一段锯齿型撕口(101),所述锯齿型撕口(101)凸出于包装袋主体(100),所述包装袋主体(100)的内壁面靠近右上角处固定有密封卡条(102),该密封卡条(102)的一端向上弯曲并延伸至包装袋主体(100)的顶边,其另一端向下弯曲并延伸至包装袋主体(100)的右侧边,以此在包装袋主体(100)的右上角与包装袋主体(100)的顶边和右侧边围绕形成一扇形区域(103),所述锯齿型撕口(101)位于该扇形区域(103)的顶部边缘内;
所述扇形区域(103)内靠近密封卡条(102)的一侧沿密封卡条(102)的弯曲方向设有一段易撕线(104),所述易撕线(104)的一端延伸至包装袋主体(100)的右侧边,其另一端延伸至包装袋主体(100)的顶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棉签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主体(100)上靠近密封卡条(102)处还固定有两段相互吸附在一起的柔性磁铁层(105),该两段柔性磁铁层(105)分别位于包装袋主体(100)的前后两侧面,所述柔性磁铁层(105)的一端延伸至包装袋主体(100)的右侧边,其另一端延伸至包装袋主体(100)的顶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棉签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型撕口(101)的长度为包装袋主体(100)顶边总长度的三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棉签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主体(100)的前侧面固定有一写字层(1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棉签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袋主体(100)的内腔底部放置有一干燥片。
CN202120562106.6U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新型棉签包装袋 Active CN214453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2106.6U CN214453301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新型棉签包装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2106.6U CN214453301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新型棉签包装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53301U true CN214453301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56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62106.6U Active CN214453301U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新型棉签包装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533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4503A (zh) * 2021-11-03 2022-03-01 明平凡 一种片式磁包覆型可二次密封的包装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4503A (zh) * 2021-11-03 2022-03-01 明平凡 一种片式磁包覆型可二次密封的包装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419137A (en) Closed-end peel package
US4759643A (en) Self-sealing envelope
US5167455A (en) Container
US20060131201A1 (en) Packaging body
JPH074377U (ja) 包装体
CN214453301U (zh) 一种新型棉签包装袋
US20130087479A1 (en) Packaged oral care implement and package
JP2730957B2 (ja) 特に直方体の物体の包装体
JPH01124576A (ja) 真空パック
KR100612424B1 (ko) 포장 밥 덩어리 및 밥 덩어리의 포장 방법
US6216870B1 (en) Packaging for a dental x-ray film
KR200488594Y1 (ko) 절취선이 구비된 포장봉지
JP4456724B2 (ja) サンドイッチ等の包装袋
JPH0544292Y2 (zh)
JP3001713U (ja) 米飯加工食品の包装具
JPH05254551A (ja) 包装袋
JP2012035889A (ja) 再封可能包装体及びウェットシート包装製品
JP4138149B2 (ja) 封止ラベル付き包装体
CN215972951U (zh) 一种多用途导尿管包装袋
JP3058972U (ja) 味噌の包装袋
CN217228539U (zh) 一种心形易撕袋型
JPH047070Y2 (zh)
CN216784341U (zh) 一种茶叶用易撕中封袋
JPH0232587Y2 (zh)
JP2008050019A (ja) 易開封包装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