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49473U - 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49473U
CN214449473U CN202120277868.1U CN202120277868U CN214449473U CN 214449473 U CN214449473 U CN 214449473U CN 202120277868 U CN202120277868 U CN 202120277868U CN 214449473 U CN214449473 U CN 214449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mesh belt
drying room
roller
wa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7786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凡
陈路军
林佳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long Machine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Jilong Machin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Jilong Machin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Jilong Machin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7786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49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49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494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lo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其中烘干装置包括由数个烘房单元串联贯通设置而成的烘房主体,每个烘房单元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中、下层三层织物通道,上层织物通道上、下对吹热风,中层织物通道仅上吹热风,下层织物通道仅上吹热风;所述上层织物通道内的织物悬浮无支撑设置,所述中层织物通道内水平贯穿设置第一网带,所述下层织物通道内水平贯穿设置有第二网带;织物先水平穿过上层织物通道之后由织物传动辊传动向下、再由第一导布辊下压贴紧在第一网带上向前输送,水平穿过中层织物通道之后再由第二导布辊下压贴紧在第二网带上向前输送,水平穿过下层织物通道后出布。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仿蜡印花过程中出现的拖色沾污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染整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仿蜡印布烘干装置和烘干工艺。
背景技术
真蜡印花布由于具有独特的靛蓝底色、自然活泼的蜡纹和正反面完全一致的印花效果,长期以来深受广大非洲人民的喜爱。真蜡印花系采用蜡液(天然松香)对织物进行印花,这一过程由蜡印机完成。目前,国内生产真蜡印花布的厂家所采用的都是立式圆网双面蜡印技术,其工艺流程如下:纯棉丝光半制品→整纬拉幅→双面印蜡→靛蓝染色→甩蜡纹→蜡纹染色→退蜡→二次整纬拉幅→二次套印→印后处理→真蜡印花布。实际上,真蜡印花布是织物双面分别经印蜡防染后的套印花布,因此织物正反面的靛蓝主色调完全一致,不存在色浆渗透问题。但是,真蜡印花布的生产工序多、流程长、技术复杂、生产成本也较高。
而仿蜡印花系采用直接印花方式在织物上获得蜡印风格,其加工过程不包括印蜡、染靛蓝、退蜡和跟踪套印等复杂工序。其具体工艺流程如下:纯棉丝光半制品→整纬拉幅→单面直接印花→印花后处理(包括印花烘干、冷却、整型等工序)→仿蜡印花布。因此,仿蜡印花相对于真蜡印花来说,具有工序少、流程短、技术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的优点。
但是,由于普通仿蜡印花采用单面直接印花,即仅在布的一面染上印花色浆,并经印花烘干工序实现印花色浆由布的一面向另一面透印并固化,从而在布料正反两面均实现印花,因此,仿蜡印花工艺存在如下缺陷:印花色浆在完全透印后,织物反面经常会出现色浆拖色沾污的问题,从而在织物反面形成明显的印花疵点,大块面深浓色花型尤甚,严重时还会影响到织物的正面。为了解决仿蜡印花过程中容易出现拖色沾污的问题,很多厂家都是通过降低印花织物的毛效,选择流变性差的糊料,减小给浆装置对印花色浆的剪切力,以及较小色浆给色量等措施,来减弱透印效果。但这种改善拖色沾污的方式往往出现织物反面的印花效果不如正面色彩鲜艳,从而导致出现正反面印花效果不一致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在无需减弱透印效果的情况下解决现有的仿蜡印花过程中容易出现拖色沾污的技术问题。
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包括烘房主体;
所述的烘房主体由数个烘房单元沿生产线方向串联贯通设置而成,每个烘房单元内侧上部同时水平设置有第一上风管和第一下风管、烘房单元的中部仅水平设置第二上风管、烘房单元的下部仅水平设置第三上风管,所有上风管均仅底部设置有吹风口,所有下风管均仅顶部设置有吹风口,第一上风管的吹风口与第一下风管的吹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上风管、第一下风管之间形成上层织物通道,第二上风管与第三上风管之间形成中层织物通道,第三上风管与烘房单元的内底壁之间形成下层织物通道;
所述烘房主体的进料端设置有进布口,所述进布口在垂直高度上对准上层织物通道;
所述烘房主体的出料端外侧设置有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主传动箱,在主传动箱内分别横向架设有能够一一对应传动上、中、下层织物通道内的织物的织物传动辊、第一网带主传动辊、第二网带主传动辊,织物传动辊、第一网带主传动辊、第二网带主传动辊均由动力装置驱动自转;
仅正面染有仿蜡印花色浆的织物由进布口进入烘房主体内并水平穿过上层织物通道再绕设在织物传动辊上并由织物传动辊传动其向前运行;
所述织物在烘房主体内的上层织物通道内上、下无接触水平悬浮设置;
所述烘房主体的进料端外侧设置有辅助传动箱,所述辅助传动箱内设置有与第一网带主传动辊对称的第一网带从动辊和与第二网带主传动辊对称的第二网带从动辊,第一网带主传动辊与第一网带从动辊之间张紧设置有可循环转动的第一网带,第二网带主传动辊与第二网带从动辊之间张紧设置有可循环转动的第二网带,第一网带和第二网带分别水平贯穿中层织物通道和下层织物通道设置;
所述主传动箱的朝向烘房主体一侧的侧壁上固设有用于将绕过织物传动辊的织物下压至中层织物通道的第一导布辊,第一导布辊位于第一网带的上方且其辊面与第一网带的上网带的上表面近乎相切;
所述辅助传动箱的朝向烘房主体一侧的侧壁上固设有用于将绕过第一网带从动辊的织物下压至下层织物通道的第二导布辊,第二导布辊位于第一网带的下方、第二网带的上方,第二导布辊的辊面与第二网带的上网带的上表面近乎相切;
所述主传动箱的出料端设置有出布口,所述出布口在垂直高度上对准下层织物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仿蜡印布烘干装置设置了上、中、下三层烘干结构,上层采用热风对织物进行正、反双面对吹,同时织物上、下无接触悬浮设置,并通过织物传动辊直接传动织物向前运行,既能有效避免在烘干工序的初期发生拖色沾污现象,同时又能够保证织物的良好透印,并且由于织物在经过上层织物通道后其正面的色浆固化效果最好,织物在中层织物通道内其正面与第一网带接触不易发生拖色现象;中层采用热风仅对织物反面吹,及时对织物较湿的反面进行固色,避免后序发生拖色沾污;下层仅采用热风对织物正面吹,对织物正面进行补足烘干,经过本实用新型的仿蜡印布烘干装置进行三层持续烘干,使织物正反面颜色均更加鲜艳、饱和,同时,能够实现正反面颜色的完全一致性,印花效果堪比真蜡印花布;另外,本实用新型仅上层织物悬浮输送,中层和下层织物由网带支托输送,织物输送平稳,保证织物具有良好的平整性,烘干也更均匀。
优选的,所述织物传动辊为烘筒,高温加速色浆渗透,极大的减少了工艺时间,使发散工艺很快的过渡到渗透工艺,一气呵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烘筒内通有蒸汽进行保温,节能环保,此时,烘筒内部温度通常在100~120℃。
优选的,所述烘房主体与主传动箱之间还横向架设一弯辊,所述弯辊的辊面与位于上层织物通道内的织物的反面相切,所述弯辊能够对织物进行捋平。
优选的,所述第一网带和第二网带中的至少一种网带优选采用耐高温铁氟龙大网眼输送带,与尼龙输送带相比,透风效果更好,利于热风对流,提高烘干效率,同时,价格也更低。
优选的,所述主传动箱内还横向架设有一对纠偏辊,所述第一网带的下网带由该两纠偏辊之间通过并与该两纠偏辊均相切,通过该两纠偏辊能够对第一网带进行纠偏。
优选的,所述辅助传动箱内横向架设有另一对纠偏辊,所述第二网带的下网带由该两纠偏辊之间通过并与该两纠偏辊均相切,通过该两纠偏辊能够对第二网带进行纠偏。
优选的,所述传动系统的动力装置安装在主传动箱的顶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套装有第一传动带,第一传动带呈S形绕设在第一网带主传动辊与第二网带主传动辊之间,只需一条传动带即可实现第一网带主传动辊和第二网带主传动辊的同步传动,节约空间,设计更合理。
优选的,每个烘房单元内还设有风机,风机设置在织物通道左右侧的任一侧,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织物通道设置,且风机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分风道,所述第一上风管、第一下风管、第二上风管和第三上风管均与所述分风道相连通;相邻两个烘干单元的风机分别设置在织物通道相对的两侧,烘房主体的结构设计合理,节能,且烘干均匀。
优选的,所述烘房主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烘房排放系统,所有烘房单元的顶部均与烘房排放系统管道连通,利于将烘房主体内的湿热空气及时排出。
优选的,所述主传动箱的出布端还设置有烘房落布装置。织物经烘房落布装置进行落布,落布的过程中进行冷却。
优选的,所述烘房主体的有效幅宽为2800mm,织物的幅宽为1200mm,烘房主体内可同时并列烘干两条仿蜡布。
优选的,所述烘房主体的长度大于19米,增加容布量,增加工艺时间,使织物颜色更饱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工艺,其通过将仅正面染有仿蜡印花色浆的织物送入上述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内进行烘干得到仿蜡印花布;其中,所述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内织物的运行速度控制在40~50米/分,所述烘房主体内的温度控制在150~170℃,所制得仿蜡印花布正、反面印花效果一致,色彩鲜艳,印花效果堪比真蜡印花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沿图1中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3中箭头指示的方向均为热风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包括烘房主体1;
所述的烘房主体1由数个烘房单元11沿生产线方向串联贯通设置而成,每个烘房单元11内侧上部同时水平设置有第一上风管111和第一下风管112、烘房单元11的中部仅水平设置第二上风管113、烘房单元11的下部仅水平设置第三上风管114,所有上风管(111、113、114)均仅底部设置有吹风口(1110、1130、1140),所有下风管112均仅顶部设置有吹风口1120,第一上风管111的吹风口1110与第一下风管112的吹风口112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上风管111、第一下风管112之间形成上层织物通道2,第二上风管113与第三上风管114之间形成中层织物通道3,第三上风管114与烘房单元的内底壁110之间形成下层织物通道4;
所述烘房主体1的进料端设置有进布口101,所述进布口101在垂直高度上对准上层织物通道2;
所述烘房主体1的出料端外侧设置有传动系统5,所述传动系统5包括动力装置51和主传动箱52,在主传动箱52内分别横向架设有能够一一对应传动上、中、下层织物通道(2、3、4)内的织物100的织物传动辊53、第一网带主传动辊54、第二网带主传动辊55,织物传动辊53、第一网带主传动辊54、第二网带主传动辊55均由动力装置51驱动自转;
仅正面染有仿蜡印花色浆的织物100由进布口进入烘房主体1内并水平穿过上层织物通道2再绕设在织物传动辊53上并由织物传动辊53传动其向前运行;
所述织物100在烘房主体1内的上层织物通道2内上、下无接触水平悬浮设置;
所述烘房主体1的进料端外侧设置有辅助传动箱6,所述辅助传动箱6内设置有与第一网带主传动辊54对称的第一网带从动辊61和与第二网带主传动辊55对称的第二网带从动辊62,第一网带主传动辊54与第一网带从动辊61之间张紧设置有可循环转动的第一网带7,第二网带主传动辊55与第二网带从动辊62之间张紧设置有可循环转动的第二网带8,第一网带7和第二网带8分别水平贯穿中层织物通道3和下层织物通道4设置;
所述主传动箱52的朝向烘房主体1一侧的侧壁上固设有用于将绕过织物传动辊53的织物100下压至中层织物通道3的第一导布辊9,第一导布辊9位于第一网带7的上方且其辊面与第一网带7的上网带的上表面近乎相切;
所述辅助传动箱6的朝向烘房主体1一侧的侧壁上固设有用于将绕过第一网带从动辊61的织物100下压至下层织物通道4的第二导布辊10,第二导布辊10位于第一网带7的下方、第二网带8的上方,第二导布辊10的辊面与第二网带8的上网带的上表面近乎相切;
所述主传动箱52的出料端设置有出布口521,所述出布口521在垂直高度上对准下层织物通道4。
工作时,仅正面染有仿蜡印花色浆的织物100无接触水平悬浮穿过上层织物通道2再绕设在织物传动辊53上并由织物传动辊53传动其向前运行,由于织物100无接触水平悬浮设置,不会影响织物反面发散,不会拖色,再由于织物100在经过上层织物通道2的过程中经上、下热风对吹进行正、反双面烘,织物100正面的仿蜡印花色浆受热自织物正面定向向反面发散的同时,位于织物100正、反两面的表面的色浆相对于位于织物内部的色浆来说,其固化效果更好,并且,位于织物100正面表面的色浆固化效果最好,加上,织物100直接由织物传动辊53传送,织物100与织物传动辊53之间张紧力较大,织物100受到织物传动辊53给予的张紧力其纤维纹路会变粗,使得织物100内部尚未干透的仿蜡印花色浆进一步向织物100的反面发散、渗透,保证良好的透印效果;接着,织物100经第一导布辊9下压贴紧在第一网带7的上网带的上表面上并由第一网带上网带带动其水平穿过中层织物通道3,织物100在穿过中层织物通道3时其反面朝上,仅对织物的反面进行吹热风烘干固色;然后,织物100再经过第二导布辊10下压贴紧在第二网带8的上网带的上表面上并由第二网带上网带带动其水平穿过下层织物通道4,织物100在穿过下层织物通道4时其正面朝上,仅对织物100的正面吹热风进行补足烘干,随后即可出布,即得仿蜡印花布。
本实用新型的仿蜡印布烘干装置设置了上、中、下三层烘干结构,上层采用热风对织物100进行正、反双面对吹,同时织物100上、下无接触悬浮设置,并通过织物传动辊53直接传动织物100向前运行,既能有效避免在烘干工序的初期发生拖色沾污现象,同时又能够保证织物的良好透印,并且由于织物100在经过上层织物通道2后其正面的色浆固化效果最好,织物100在中层织物通道3内其正面与第一网带7接触不易发生拖色现象;中层采用热风仅对织物反面吹,及时对织物较湿的反面进行固色,避免后序发生拖色沾污;下层仅采用热风对织物正面吹,对织物正面进行补足烘干,经过本实用新型的仿蜡印布烘干装置进行三层持续烘干,使织物正反面颜色均更加鲜艳、饱和,同时,能够实现正反面颜色的完全一致性,印花效果堪比真蜡印花布;另外,本实用新型仅上层织物悬浮输送,中层和下层织物由网带支托输送,织物100输送平稳,保证织物100具有良好的平整性,烘干也更均匀。
优选的,所述织物传动辊53为烘筒,高温加速色浆渗透,极大的减少了工艺时间,使发散工艺很快的过渡到渗透工艺,一气呵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烘筒内通有蒸汽进行保温,节能环保,此时,烘筒内部温度通常在100~120℃。当然,本实用新型的织物传动辊53也可以选用普通的传动辊(常温)。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烘房主体1与主传动箱52之间还横向架设一弯辊200,所述弯辊200的辊面与位于上层织物通道内的织物100的反面相切,所述弯辊200能够对织物100进行捋平。
优选的,所述第一网带7和第二网带8中的至少一种网带优选采用耐高温铁氟龙大网眼输送带,与尼龙输送带相比,透风效果更好,利于热风对流,提高烘干效率,同时,价格也更低。当然,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网带7和第二网带8也可以选用尼龙输送带等常见织物烘干输送用网带均可。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主传动箱52内还横向架设有一对纠偏辊300,所述第一网带7的下网带由该两纠偏辊300之间通过并与该两纠偏辊300均相切,通过该两纠偏辊300能够对第一网带7进行纠偏。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辅助传动箱6内横向架设有另一对纠偏辊400,所述第二网带8的下网带由该两纠偏辊400之间通过并与该两纠偏辊400均相切,通过该两纠偏辊400能够对第二网带8进行纠偏。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传动系统5的动力装置51安装在主传动箱52的顶部,动力装置51的输出轴上套装有第一传动带56,第一传动带56呈S形绕设在第一网带主传动辊54与第二网带主传动辊55之间,只需一条传动带56即可实现第一网带主传动辊54和第二网带主传动辊55的同步传动,节约空间,设计更合理。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51也可以通过两条传动带各自分别传动第一网带主传动辊54和第二网带主传动辊55。
优选的,结合图1~图3,每个烘房单元11内还设有风机117,风机117设置在织物通道左右侧的任一侧,所述风机117的出风口朝向织物通道设置,且所述风机117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分风道118,所述第一上风管111、第一下风管112、第二上风管113和第三上风管114均与所述分风道118相连通;相邻两个烘干单元11的风机117分别设置在织物通道(2、3、4)相对的两侧,烘房主体1的结构设计合理,节能,且烘干均匀。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烘房主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烘房排放系统500,所有烘房单元11的顶部均与烘房排放系统500管道连通,利于将烘房主体1内的湿热空气及时排出。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主传动箱52的出布端还设置有烘房落布装置600。织物100经烘房落布装置600进行落布,落布的过程中进行冷却。
优选的,所述烘房主体1的有效幅宽为2800mm,织物100的幅宽为1200mm,烘房主体1内可同时并列烘干两条仿蜡布。当然,所述烘房主体1的有效幅宽允许根据需要自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烘房主体1的长度大于19米,增加容布量,增加工艺时间,使织物颜色更饱满。当然,所述烘房主体1的长度允许根据需要自行调整。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进行仿蜡印花布烘干工艺,其通过将仅正面染有仿蜡印花色浆的织物100送入上述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内进行烘干得到仿蜡印花布;其中,所述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内织物的运行速度控制在40~50米/分,所述烘房主体内的温度控制在150~170℃,所制得仿蜡印花布正、反面印花效果一致,色彩鲜艳,印花效果堪比真蜡印花布。

Claims (9)

1.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包括烘房主体;
所述的烘房主体由数个烘房单元沿生产线方向串联贯通设置而成,其特征在于:每个烘房单元内侧上部同时水平设置有第一上风管和第一下风管、烘房单元的中部仅水平设置第二上风管、烘房单元的下部仅水平设置第三上风管,所有上风管均仅底部设置有吹风口,所有下风管均仅顶部设置有吹风口,第一上风管的吹风口与第一下风管的吹风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上风管、第一下风管之间形成上层织物通道,第二上风管与第三上风管之间形成中层织物通道,第三上风管与烘房单元的内底壁之间形成下层织物通道;
所述烘房主体的进料端设置有进布口,所述进布口在垂直高度上对准上层织物通道;
所述烘房主体的出料端外侧设置有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主传动箱,在主传动箱内分别横向架设有能够一一对应传动上、中、下层织物通道内的织物的织物传动辊、第一网带主传动辊、第二网带主传动辊,织物传动辊、第一网带主传动辊、第二网带主传动辊均由动力装置驱动自转;
仅正面染有仿蜡印花色浆的织物由进布口进入烘房主体内并水平穿过上层织物通道再绕设在织物传动辊上并由织物传动辊传动其向前运行;
所述织物在烘房主体内的上层织物通道内上、下无接触水平悬浮设置;
所述烘房主体的进料端外侧设置有辅助传动箱,所述辅助传动箱内设置有与第一网带主传动辊对称的第一网带从动辊和与第二网带主传动辊对称的第二网带从动辊,第一网带主传动辊与第一网带从动辊之间张紧设置有可循环转动的第一网带,第二网带主传动辊与第二网带从动辊之间张紧设置有可循环转动的第二网带,第一网带和第二网带分别水平贯穿中层织物通道和下层织物通道设置;
所述主传动箱的朝向烘房主体一侧的侧壁上固设有用于将绕过织物传动辊的织物下压至中层织物通道的第一导布辊,第一导布辊位于第一网带的上方且其辊面与第一网带的上网带的上表面近乎相切;
所述辅助传动箱的朝向烘房主体一侧的侧壁上固设有用于将绕过第一网带从动辊的织物下压至下层织物通道的第二导布辊,第二导布辊位于第一网带的下方、第二网带的上方,第二导布辊的辊面与第二网带的上网带的上表面近乎相切;
所述主传动箱的出料端设置有出布口,所述出布口在垂直高度上对准下层织物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传动辊为烘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房主体与主传动箱之间还横向架设一弯辊,所述弯辊的辊面与位于上层织物通道内的织物的反面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带和第二网带中的至少一种网带采用耐高温铁氟龙大网眼输送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箱内还横向架设有一对纠偏辊,所述第一网带的下网带由该两纠偏辊之间通过并与该两纠偏辊均相切;所述辅助传动箱内横向架设有另一对纠偏辊,所述第二网带的下网带由该两纠偏辊之间通过并与该两纠偏辊均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系统的动力装置安装在主传动箱的顶部,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套装有第一传动带,第一传动带呈S形绕设在第一网带主传动辊与第二网带主传动辊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烘房单元内还设有风机,风机设置在织物通道左右侧的任一侧,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织物通道设置,且风机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分风道,所述第一上风管、第一下风管、第二上风管和第三上风管均与所述分风道相连通;相邻两个烘干单元的风机分别设置在织物通道相对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传动箱的出布端还设置有烘房落布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房主体的有效幅宽为2800mm,织物的幅宽为1200mm,烘房主体内同时并列烘干两条仿蜡布,所述烘房主体的长度大于19米。
CN202120277868.1U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 Active CN214449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7868.1U CN214449473U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7868.1U CN214449473U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49473U true CN214449473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42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77868.1U Active CN214449473U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49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74786B (zh) 一种印染设备
CN104896895B (zh) 一种纺织烘箱
CN107761295A (zh) 一种纺织布料上色烘干机
CN206986515U (zh) 一种印染织物轧洗系统
CN207062570U (zh) 一种面料加工用漂染装置
CN214359346U (zh) 一种仿蜡印花布烘房导引装置
CN209263572U (zh) 无纺布生产过程中的烘干装置
CN214449473U (zh) 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
CN2563536Y (zh) 微波印染烘燥设备
CN112644160A (zh) 一种仿蜡印花布烘干装置和烘干工艺
CN209303081U (zh) 一种应用于布料的升华印染设备
CN107142632A (zh) 一种纺织面料用染色装置
CN114277516B (zh) 一种智能连续轧染机
CN207140589U (zh) 一种纺织印花机
CN205999626U (zh) 一种拉幅定型机
CN216738879U (zh) 一种连续性的漂洗装置
CN214938451U (zh) 一种布艺蜡染用烘干装置
CN211876657U (zh) 一种布料烘干机
CN206858813U (zh) 一种布料的轧染设备
CN209700069U (zh) 一种丝网印刷机
CN210975176U (zh) 一种印染布料快速烘干装置
CN210946072U (zh) 一种用于拉幅定形机的压碾风干装置
CN216809243U (zh) 用于织物靛蓝氧化的通风架
CN214449474U (zh) 一种仿蜡印花布烘房
CN218666690U (zh) 一种服装生产印花用染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