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41957U - 一种立式双工位收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双工位收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41957U
CN214441957U CN202023232948.XU CN202023232948U CN214441957U CN 214441957 U CN214441957 U CN 214441957U CN 202023232948 U CN202023232948 U CN 202023232948U CN 214441957 U CN214441957 U CN 214441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lifting
wire
sleev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3294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纪超
孙明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Aerospace Nan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Aerospace Nan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Aerospace Nan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Aerospace Nan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3294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41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41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419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双工位收线机,属于立式收线设备技术领域。该收线机包括机架、收线驱动机构、托板组件、闲置定位机构和升降旋转机构,所述收线驱动机构、所述闲置定位机构和所述升降旋转机构均设在机架上,所述升降旋转机构位于收线驱动机构和闲置定位机构之间,所述收线驱动机构上设有防打滑组件,所述托板组件设在升降旋转机构上,所述托板组件上在与收线驱动机构、闲置定位机构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避让口。防打滑组件的上端伸入到卷筒下端的卡孔中,避免收线过程中卷筒相对承载板打滑,有助于确保收线工作顺利进行。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双工位收线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双工位收线机,属于立式收线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收线机是和拉丝机配套使用的,将原料拉拔成理想线径的金属线材,并卷收起来的一种设备。收线机适用于钢筋冷拔丝、冷轧带肋钢筋的收线打捆,可与钢筋拔丝机、钢筋冷轧带肋机、钢筋延伸机配套使用,采用可调速电机,自动摆线,配有专用组合控制柜,操作简便。
公开号为CN109335870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立式转盘收线机,包括机架,机架设有转盘式收线装置,机架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导线支架、线盘装卸装置,线盘装卸装置延伸至三坐标移转装置;三坐标移转装置包括固定架、X轴架、Y轴架、Z轴架和抓取头,固定架相对的两侧均安装X轴架,Y轴架两端移动架设于X轴架之间,Z轴架活动连接于Y轴架,抓取头连接于Z轴架的下方;线盘装卸装置包括线盘转运机构和轨道,轨道设有直线导轨,线盘转运机构设有轨道滑块,轨道滑块与直线导轨配合使得线盘转运机构在轨道上移动;转盘式收线装置包括转盘、与转盘连接的转盘轴、两组相对于转盘轴左右对称贯穿安装于转盘的收线轴、与收线轴的上部连接的收线托板,通过转盘驱动机构驱动转盘轴带动转盘转动,收线轴的下部连接有驱动收线轴旋转的收线盘驱动机构。实现了漆包线的收线全自动化,自动化抓取线盘、换盘、捕线、切断、移转线盘,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收线机收线时,通过上顶尖和下顶尖分别对收线盘的上、下端进行定位,转盘驱动机构通过收线轴驱使收线托板转动,并通过收线托板与收线盘之间的摩擦,驱使收线盘转动收线。但是,在收线过程中,收线盘容易相对收线托板打滑,导致收线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双工位收线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立式双工位收线机,包括机架、收线驱动机构、托板组件、闲置定位机构和升降旋转机构,所述收线驱动机构、所述闲置定位机构和所述升降旋转机构均设在机架上,所述升降旋转机构位于收线驱动机构和闲置定位机构之间,所述收线驱动机构上设有防打滑组件,所述托板组件设在升降旋转机构上,所述托板组件上在与收线驱动机构、闲置定位机构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避让口。
所述收线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轴套A和驱动轴,电机和轴套A安装在机架上,驱动轴的中部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轴套A连接,驱动轴的上端设有承载板,防打滑组件设在承载板上,驱动轴的上端在承载板的上侧设有锥形下顶尖,驱动轴的下端与电机之间采用带传动连接。
所述承载板上在与防打滑组件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阶梯孔,防打滑组件包括阶梯轴,阶梯轴与阶梯孔滑动连接,阶梯轴的下端同轴设有盲孔,盲孔的底部通过弹簧与阶梯孔的底部连接,阶梯轴的上端在弹簧的作用下伸出承载板。
所述托板组件包括轴套B和托板,轴套B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键槽,托板套装在轴套B上,托板上在与轴套B同轴的位置设有锥形加强套,锥形加强套通过多块加强板与托板连接。
所述闲置定位机构包括支撑筒和锥形定位顶尖,支撑筒的下端通过安装板B与机架连接,上端套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上安装有弹性定位组件,弹性定位组件的结构与防打滑组件一致,锥形定位顶尖通过螺栓与支撑筒的上端连接。
所述升降旋转机构包括固定板、滑套B、升降套B、旋转驱动轴和升降板B,升降板B位于固定板的正下方,并通过两油缸与固定板连接,升降板B的底部设有摆动油缸,摆动油缸上安装有旋转编码器,滑套B通过固定板与机架连接,升降套B位于滑套B的内侧,并与滑套B滑动连接,升降套B的下端与升降板B连接,旋转驱动轴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升降套B连接,旋转驱动轴的上端设有键,下端与摆动油缸连接;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开关安装板,开关安装板上设有两行程开关A。
所述立式双工位收线机还包括顶紧机构,顶紧机构位于收线驱动机构的正上方,顶紧机构包括滑套A、升降套A、顶紧轴和两顶紧气缸,滑套A通过安装板A与机架连接,升降套A位于滑套A的内侧,并与滑套A滑动连接,升降套A的下端在设有升降板A,顶紧轴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升降套A连接,顶紧轴贯穿升降板A,顶紧轴的下端在升降板A的下方设有锥形上顶尖,两顶紧气缸设在安装板A上,并对称布置在滑套A的两侧,顶紧气缸的活塞杆与升降板A连接。
所述顶紧气缸的进气口处安装有诱导止回阀,滑套A上设有注油管,升降套A的外壁上在与注油管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储油槽。
所述立式双工位收线机还包括排线机构,排线机构包括导轨、丝杆、减速电机和排线板,导轨和丝杆并排设在机架上,减速电机安装在机架上,其输出轴与丝杆连接,排线板通过丝杆螺母与丝杆连接,并通过滑块与导轨连接,排线板的一端活动设有四个呈井字形布置的限位辊,排线板的中部设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压线气缸,压线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压线板,支架上在压线板的正下方安装有耐磨板,排线板的另一端活动设有导线轮,导线轮通过连接架与排线板连接,连接架上在导线轮的外侧设有J形防护限位罩。
所述所述立式双工位收线机还包括剪线机构,剪线机构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排线机构和托板组件之间,剪线机构包括U形支架,U形支架上并排设有两薄型油缸,两薄型油缸的活塞杆上分别安装有刀头和夹块,U形支架上在刀头的正下方设有刀座,在夹块的正下方设有夹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防打滑组件的上端伸入到卷筒下端的卡孔中,避免收线过程中卷筒相对承载板打滑,有助于确保收线工作顺利进行。
2、通过顶紧机构顶住卷筒的上端,有助于提高卷筒转动的稳定性,同时锥形上顶尖和顶紧轴可以跟随卷筒灵活转动,有助于降低收线驱动机构驱使卷筒转动的负荷。
3、通过诱导止回阀避免顶紧气缸泄气,确保顶紧机构稳定、可靠顶紧卷筒的上端。通过注油管向滑套A的内侧注入润滑油,有助于使升降套A上下移动灵活。
4、通过闲置定位机构对空卷筒进行定位,确保闲置位上的卷筒绕旋转驱动轴的中轴线转动180度后,卷筒与驱动轴同轴,卷筒上的卡孔与防打滑组件同轴。
5、能够对调闲置位和工作位的卷筒,自动完成双工位切换,有助于提高收线机的生产效率。
6、通过限位辊对钢丝的横向进行限位,通过导线轮对钢丝进行导向,减速电机通过丝杆螺母机构驱使排线板上下往复移动,对钢丝进行排线,使钢丝有序卷绕在卷筒上。
7、通过压线气缸驱使压线板下移,配合耐磨板夹住钢丝;通过其中一个薄型油缸驱使夹块下移,配合夹座夹住钢丝;通过另一个薄型油缸驱使刀头下移,配合刀座剪断压线板与夹块之间的钢丝,避免钢丝剪断瞬间出现甩丝情况,确保安全剪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机架、排线机构和剪线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收线驱动机构拆除电机和皮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紧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在另一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托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沿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闲置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旋转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沿E-E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排线机构拆除减速电机、导轨、丝杠和连接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剪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沿C-C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0沿D-D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控制器,3-卷筒,4-收线驱动机构,40-轴套A,41-驱动轴,42-承载板,43-锥形下顶尖,5-顶紧机构,50-安装板A,51-滑套A,52-升降套A,53-顶紧轴,54-顶紧气缸,55-注油管,56-升降板A,57-锥形上顶尖,6-托板组件,60-轴套B,61-托板,610-避让口,62-锥形加强套,63-加强板,7-闲置定位机构,70-安装板B,71-支撑筒,72-支撑板,73-锥形定位顶尖,8-升降旋转机构,80-固定板,81-行程开关A,82-滑套B,83-升降套B,84-旋转驱动轴,85-油缸,86-升降板B,87-摆动油缸,9-排线机构,90-排线板,91-支架,92-导线轮,93-压线气缸,94-压线板,95-限位辊,96-J形防护限位罩,10-剪线机构,100-U形支架,101-刀座,102-刀头,103-薄型油缸,104-夹块,105-夹座,11-防打滑组件,12-弹性定位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至图2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立式双工位收线机,包括机架1、收线驱动机构4、托板组件6、闲置定位机构7和升降旋转机构8,所述收线驱动机构4、所述闲置定位机构7和所述升降旋转机构8均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升降旋转机构8位于收线驱动机构4和闲置定位机构7之间,所述收线驱动机构4上安装有防打滑组件11,所述托板组件6安装在升降旋转机构8上,所述托板组件6上在与收线驱动机构4、闲置定位机构7相对应的位置均加工有避让口610。在使用时,收线驱动机构4和闲置定位机构7上放置有卷筒3,通过收线驱动机构4驱使其上的卷筒3转动进行收线,收线结束后,通过升降旋转机构8顶升、旋转托板组件6,使工作位的卷筒3和闲置位的卷筒3对调。
所述收线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轴套A40和驱动轴41,电机和轴套A40安装在机架1上,驱动轴41的中部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轴套A40连接,驱动轴41的上端安装有承载板42,防打滑组件11安装在承载板42上,驱动轴41的上端在承载板42的上侧安装有锥形下顶尖43,驱动轴41的下端与电机之间采用带传动连接。在使用时,锥形下顶尖43和锥形上顶尖57的形状和尺寸一致,卷筒3的两端均加工有与锥形下顶尖43、锥形上顶尖57相匹配的锥形口。收线时,承载板42用于支撑卷筒3,锥形下顶尖43用于对卷筒3的下端进行定位,防打滑组件11用于避免卷筒3相对承载板42打滑,电机通过带传动驱使驱动轴41转动,驱动轴41带动其上端的承载板42和锥形下顶尖43转动,从而使卷筒3跟随承载板42转动对钢丝进行收线。
所述承载板42上在与防打滑组件11相对应的位置加工有阶梯孔,防打滑组件11包括阶梯轴,阶梯轴与阶梯孔滑动连接,阶梯轴的下端同轴加工有盲孔,盲孔的底部通过弹簧与阶梯孔的底部连接,阶梯轴的上端在弹簧的作用下伸出承载板42。在使用时,卷筒3两端的端板上在与防打滑组件11相对应的位置加工有卡孔,阶梯轴在弹簧的弹簧力作用下伸入到卡孔中,从而避免收线过程中卷筒3相对承载板42出现打滑情况。
所述托板组件6包括轴套B60和托板61,轴套B60的内壁上沿轴向加工有键槽,托板61套装在轴套B60上,托板61上在与轴套B60同轴的位置焊接有锥形加强套62,锥形加强套62通过多块加强板63与托板61连接。在使用时,键槽贯穿轴套B60,轴套B60与旋转驱动轴84滑动连接。托板61用于托举、旋转对调工作位和闲置位上的卷筒3。托板61上在与支撑板72和承载板42相对应的位置加工有避让口610。
所述闲置定位机构7包括支撑筒71和锥形定位顶尖73,支撑筒71的下端通过安装板B70与机架1连接,上端套装有支撑板72,支撑板72上安装有弹性定位组件12,弹性定位组件12的结构与防打滑组件11一致,锥形定位顶尖73通过螺栓与支撑筒71的上端连接。在使用时,锥形定位顶尖73用于对卷筒3的下端进行定位,支撑板72用于支撑卷筒3。锥形定位顶尖73和锥形下顶尖43、弹性定位组件12和防打滑组件11相对旋转驱动轴84的中轴线中心对称;将卷筒3放置到支撑板72上,绕锥形定位顶尖73的中轴线转动卷筒3,直至弹性定位组件12的上端卡入卷筒3上的卡孔中,确保闲置位上的卷筒3绕旋转驱动轴84的中轴线转动180度后,卷筒3与驱动轴41同轴,卷筒3上的卡孔与防打滑组件11同轴。
所述升降旋转机构8包括固定板80、滑套B82、升降套B83、旋转驱动轴84和升降板B86,升降板B86位于固定板80的正下方,并通过两油缸85与固定板80连接,升降板B86的底部安装有摆动油缸87,摆动油缸87上安装有旋转编码器,滑套B82通过固定板80与机架1连接,升降套B83位于滑套B82的内侧,并与滑套B82滑动连接,升降套B83的下端与升降板B86连接,旋转驱动轴84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升降套B83连接,旋转驱动轴8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键,下端与摆动油缸87连接;固定板80的底部安装有开关安装板,开关安装板上安装有两行程开关A81。在使用时,旋转编码器用于检测摆动油缸87主轴的转动角度,两行程开关A81用于检测升降板B86的升降行程。需要切换工作位和闲置位上的卷筒3时,油缸85的活塞杆收回,带动升降板B86、摆动油缸87、升降套B83和旋转驱动轴84整体向上移动,将托板61向上顶升一定位移托举卷筒3,使卷筒3与收线驱动机构4脱离,闲置位上的卷筒3与闲置定位机构7脱离,然后摆动油缸87动作,驱使旋转驱动轴84带动托板61转动180度,从而实现工作位和闲置位上的卷筒3位置对调。
所述立式双工位收线机还包括顶紧机构5,顶紧机构5位于收线驱动机构4的正上方,顶紧机构5包括滑套A51、升降套A52、顶紧轴53和两顶紧气缸54,滑套A51通过安装板A50与机架1连接,升降套A52位于滑套A51的内侧,并与滑套A51滑动连接,升降套A52的下端在安装有升降板A56,顶紧轴53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升降套A52连接,顶紧轴53贯穿升降板A56,顶紧轴53的下端在升降板A56的下方安装有锥形上顶尖57,两顶紧气缸54安装在安装板A50上,并对称布置在滑套A51的两侧,顶紧气缸54的活塞杆与升降板A56连接。在使用时,通过两顶紧气缸54驱使升降板A56、锥形上顶尖57、升降套A52和顶紧轴53整体向下移动,从而使锥形上顶尖57顶住工作位上卷筒3的上端,大大提高了卷筒3转动的稳定性,同时锥形上顶尖57和顶紧轴53可以跟随卷筒3灵活转动,有助于降低收线驱动机构4驱使卷筒3转动的负荷。
所述顶紧气缸54的进气口处安装有诱导止回阀,滑套A51上安装有注油管55,升降套A52的外壁上在与注油管55相对应的位置加工有储油槽。通过诱导止回阀避免顶紧气缸54泄气,确保顶紧机构5稳定、可靠顶紧卷筒3的上端。通过注油管55向滑套A51的内侧注入润滑油,有助于使升降套A52上下移动灵活。
所述立式双工位收线机还包括排线机构9,排线机构9包括导轨、丝杆、减速电机和排线板90,导轨和丝杆并排安装在机架1上,减速电机安装在机架1上,其输出轴与丝杆连接,排线板90通过丝杆螺母与丝杆连接,并通过滑块与导轨连接,排线板90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四个呈井字形布置的限位辊95,排线板90的中部安装有支架91,支架91上安装有压线气缸93,压线气缸93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压线板94,支架91上在压线板94的正下方安装有耐磨板,排线板90的另一端活动安装有导线轮92,导线轮92通过连接架与排线板90连接,连接架上在导线轮92的外侧安装有J形防护限位罩96。在使用时,机架1上安装有两行程开关B,方便对排线板90的上下移动行程进行控制。J形防护限位罩96在钢丝断线时起防止钢丝甩出的作用,在钢丝正常收线过程中对钢丝径向有限位作用。剪线前,压线气缸93驱使压线板94下移,配合耐磨板夹住钢丝,方便剪线。在收线过程中,通过限位辊95对钢丝的横向进行限位,通过导线轮92对钢丝进行导向,减速电机通过丝杆螺母机构驱使排线板90上下往复移动,对钢丝进行排线,使钢丝有序卷绕在卷筒3上。
所述所述立式双工位收线机还包括剪线机构10,剪线机构10安装在机架1上,并位于排线机构9和托板组件6之间,剪线机构10包括U形支架100,U形支架100上并排安装有两薄型油缸103,两薄型油缸103的活塞杆上分别安装有刀头102和夹块104,U形支架100上在刀头102的正下方安装有刀座101,在夹块104的正下方安装有夹座105。剪线前,通过压线气缸93驱使压线板94下移,配合耐磨板夹住钢丝;通过其中一个薄型油缸103驱使夹块104下移,配合夹座105夹住钢丝;通过另一个薄型油缸103驱使刀头102下移,配合刀座101剪断压线板94与夹块104之间的钢丝。
具体的,立式双工位收线机还包括控制器2,控制器2与收线驱动机构4中的电机、用于控制顶紧气缸54动作的电磁阀、用于控制油缸85动作的电磁阀、摆动气缸87、旋转编码器、减速电机、行程开关A81和行程开关B等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式双工位收线机,其工作原理或工作过程如下:
(1)将空的卷筒3放置在闲置位的支撑板72上,绕锥形定位顶尖73的中轴线转动卷筒3,直至弹性定位组件12的上端卡入卷筒3上的卡孔内;
(2)油缸85动作,驱使升降板B86、摆动油缸87、升降套B83和旋转驱动轴84整体向上移动,将托板61向上顶升一定位移托举卷筒3,使卷筒3脱离支撑板72、锥形定位顶尖73和弹性定位组件12;
(3)摆动油缸87通过旋转驱动轴84带动托板61转动180度,从而将闲置位上的卷筒3转动到工作位上;
(4)油缸85动作,驱使升降板B86、摆动油缸87、升降套B83和旋转驱动轴84整体向下移动,托板61在自重作用下向下移动,将卷筒3放置在承载板42上,且防打滑组件11的上端对正插入卷筒3下端的卡孔中;
(5)顶紧气缸54动作,驱使升降板A56、锥形上顶尖57、升降套A52和顶紧轴53整体向下移动,从而使锥形上顶尖57顶住工作位上卷筒3的上端;
(6)将钢丝的一端穿过四个呈井字形布置的限位辊95的中间空隙,及导线轮92,然后固定在卷筒3上;
(7)启动电机,电机通过带传动驱使驱动轴41转动,从而带动承载板42及承载板42上的卷筒3转动,进行收线;同时启动减速电机,减速电机通过丝杆螺母机构驱使排线机构9上下往复移动进行排线;
(8)卷筒3上卷满钢丝后,关闭电机和减速电机,点动控制电机,将卷筒3上的钢丝回转一圈,手动控制压线气缸93驱使压线板94下移,配合耐磨板夹住钢丝,手动控制其中一个薄型油缸103驱使夹块104下移,配合夹座105夹住钢丝,手动控制另一个薄型油缸103驱使刀头102下移,配合刀座101剪断压线板94与夹块104之间的钢丝,然后将钢丝的端部插入卷筒3上端的卡孔中;
(9)重复步骤(1)至(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双工位收线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防打滑组件11的上端伸入到卷筒3下端的卡孔中,避免收线过程中卷筒3相对承载板42打滑,有助于确保收线工作顺利进行。
2、通过顶紧机构5顶住卷筒3的上端,有助于提高卷筒3转动的稳定性,同时锥形上顶尖57和顶紧轴53可以跟随卷筒3灵活转动,有助于降低收线驱动机构4驱使卷筒3转动的负荷。
3、通过诱导止回阀避免顶紧气缸54泄气,确保顶紧机构5稳定、可靠顶紧卷筒3的上端。通过注油管55向滑套A51的内侧注入润滑油,有助于使升降套A52上下移动灵活。
4、通过闲置定位机构7对空卷筒3进行定位,确保闲置位上的卷筒3绕旋转驱动轴84的中轴线转动180度后,卷筒3与驱动轴41同轴,卷筒3上的卡孔与防打滑组件11同轴。
5、能够对调闲置位和工作位的卷筒3,自动完成双工位切换,有助于提高收线机的生产效率。
6、通过限位辊95对钢丝的横向进行限位,通过导线轮92对钢丝进行导向,减速电机通过丝杆螺母机构驱使排线板90上下往复移动,对钢丝进行排线,使钢丝有序卷绕在卷筒3上。
7、通过压线气缸93驱使压线板94下移,配合耐磨板夹住钢丝;通过其中一个薄型油缸103驱使夹块104下移,配合夹座105夹住钢丝;通过另一个薄型油缸103驱使刀头102下移,配合刀座101剪断压线板94与夹块104之间的钢丝,避免钢丝剪断瞬间出现甩丝情况,确保安全剪线。

Claims (10)

1.一种立式双工位收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收线驱动机构(4)、托板组件(6)、闲置定位机构(7)和升降旋转机构(8),所述收线驱动机构(4)、所述闲置定位机构(7)和所述升降旋转机构(8)均设在机架(1)上,所述升降旋转机构(8)位于收线驱动机构(4)和闲置定位机构(7)之间,所述收线驱动机构(4)上设有防打滑组件(11),所述托板组件(6)设在升降旋转机构(8)上,所述托板组件(6)上在与收线驱动机构(4)、闲置定位机构(7)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避让口(6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双工位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驱动机构(4)包括电机、轴套A(40)和驱动轴(41),电机和轴套A(40)安装在机架(1)上,驱动轴(41)的中部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轴套A(40)连接,驱动轴(41)的上端设有承载板(42),防打滑组件(11)设在承载板(42)上,驱动轴(41)的上端在承载板(42)的上侧设有锥形下顶尖(43),驱动轴(41)的下端与电机之间采用带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双工位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42)上在与防打滑组件(11)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阶梯孔,防打滑组件(11)包括阶梯轴,阶梯轴与阶梯孔滑动连接,阶梯轴的下端同轴设有盲孔,盲孔的底部通过弹簧与阶梯孔的底部连接,阶梯轴的上端在弹簧的作用下伸出承载板(4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双工位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组件(6)包括轴套B(60)和托板(61),轴套B(60)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键槽,托板(61)套装在轴套B(60)上,托板(61)上在与轴套B(60)同轴的位置设有锥形加强套(62),锥形加强套(62)通过多块加强板(63)与托板(61)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双工位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闲置定位机构(7)包括支撑筒(71)和锥形定位顶尖(73),支撑筒(71)的下端通过安装板B(70)与机架(1)连接,上端套装有支撑板(72),支撑板(72)上安装有弹性定位组件(12),弹性定位组件(12)的结构与防打滑组件(11)一致,锥形定位顶尖(73)通过螺栓与支撑筒(71)的上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双工位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旋转机构(8)包括固定板(80)、滑套B(82)、升降套B(83)、旋转驱动轴(84)和升降板B(86),升降板B(86)位于固定板(80)的正下方,并通过两油缸(85)与固定板(80)连接,升降板B(86)的底部设有摆动油缸(87),摆动油缸(87)上安装有旋转编码器,滑套B(82)通过固定板(80)与机架(1)连接,升降套B(83)位于滑套B(82)的内侧,并与滑套B(82)滑动连接,升降套B(83)的下端与升降板B(86)连接,旋转驱动轴(84)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升降套B(83)连接,旋转驱动轴(84)的上端设有键,下端与摆动油缸(87)连接;固定板(80)的底部设有开关安装板,开关安装板上设有两行程开关A(8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双工位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双工位收线机还包括顶紧机构(5),顶紧机构(5)位于收线驱动机构(4)的正上方,顶紧机构(5)包括滑套A(51)、升降套A(52)、顶紧轴(53)和两顶紧气缸(54),滑套A(51)通过安装板A(50)与机架(1)连接,升降套A(52)位于滑套A(51)的内侧,并与滑套A(51)滑动连接,升降套A(52)的下端在设有升降板A(56),顶紧轴(53)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升降套A(52)连接,顶紧轴(53)贯穿升降板A(56),顶紧轴(53)的下端在升降板A(56)的下方设有锥形上顶尖(57),两顶紧气缸(54)设在安装板A(50)上,并对称布置在滑套A(51)的两侧,顶紧气缸(54)的活塞杆与升降板A(56)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双工位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紧气缸(54)的进气口处安装有诱导止回阀;滑套A(51)上设有注油管(55),升降套A(52)的外壁上在与注油管(55)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储油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双工位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双工位收线机还包括排线机构(9),排线机构(9)包括导轨、丝杆、减速电机和排线板(90),导轨和丝杆并排设在机架(1)上,减速电机安装在机架(1)上,其输出轴与丝杆连接,排线板(90)通过丝杆螺母与丝杆连接,并通过滑块与导轨连接,排线板(90)的一端活动设有四个呈井字形布置的限位辊(95),排线板(90)的中部设有支架(91),支架(91)上安装有压线气缸(93),压线气缸(93)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压线板(94),支架(91)上在压线板(94)的正下方安装有耐磨板,排线板(90)的另一端活动设有导线轮(92),导线轮(92)通过连接架与排线板(90)连接,连接架上在导线轮(92)的外侧设有J形防护限位罩(96)。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双工位收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双工位收线机还包括剪线机构(10),剪线机构(10)安装在机架(1)上,并位于排线机构(9)和托板组件(6)之间,剪线机构(10)包括U形支架(100),U形支架(100)上并排设有两薄型油缸(103),两薄型油缸(103)的活塞杆上分别安装有刀头(102)和夹块(104),U形支架(100)上在刀头(102)的正下方设有刀座(101),在夹块(104)的正下方设有夹座(105)。
CN202023232948.XU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立式双工位收线机 Active CN214441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32948.XU CN214441957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立式双工位收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32948.XU CN214441957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立式双工位收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41957U true CN214441957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08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32948.XU Active CN214441957U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立式双工位收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419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18914A (zh) 一种立式双工位收线机
US5341549A (en) Apparatus for removing yarn remnants
US4682929A (en) Device for taking out sheet rolls and mounting sheet roll cores
CN110902250B (zh) 一种车间智能输送系统及其输送方法
US3854275A (en) Mechanized bobbin handler
GB2169626A (en) A double twist winding machine
CN214441957U (zh) 一种立式双工位收线机
CN216836581U (zh) 一种z2回倒包装生产线
CN201023935Y (zh) 顺槽带式输送机液压卷带装置
US3098621A (en) Reel winding apparatus
CN216736703U (zh) 全自动打包带收卷设备
CN111776885B (zh) 一种电缆绕线装置及方法
CN212893017U (zh) 一种油压伺服收卷机
CN214989047U (zh) 一种无溶剂复合铝箔高位放卷系统
CN214441956U (zh) 一种立式收线机的双工位切换装置
CN211892090U (zh) 自动钢圈包布机
US3765160A (en) Mechanized bobbin handler
CN112692099A (zh) 一种立式收线机的双工位切换装置
CN111547549A (zh) 用于大径宽比带卷轴向上卸卷的防倾翻装置及上卸卷方法
CN219238551U (zh) 一种饲料搬运码垛机器人
TWI758127B (zh) 紙捲換捲機構
CN217555409U (zh) 毛巾抓手机构
CN211811729U (zh) 一种布卷提升机
CN219174140U (zh) 一种具有旋转结构的堆垛机
CN219279107U (zh) 卧式双轴收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