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34572U - 口腔矫治器 - Google Patents

口腔矫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34572U
CN214434572U CN202022495649.9U CN202022495649U CN214434572U CN 214434572 U CN214434572 U CN 214434572U CN 202022495649 U CN202022495649 U CN 202022495649U CN 214434572 U CN214434572 U CN 214434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socket
lug
oral appliance
end surface
mandi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9564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大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eitong Ai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Stomat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Stomatology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Stomatology
Priority to CN20202249564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34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34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34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矫治器。本实用新型的口腔矫治器,在上牙套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实心的第一凸块,在下牙套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实心的第二凸块,且在前后方向上第二凸块位于第一凸块的前侧;如此使得在上牙套和下牙套咬合时,第一凸块的前端面与第二凸块的后端面抵接,第二凸块受到向前推动力,该推动力经第二凸块传递到下牙套上,进而传递到下颌骨,对下颌骨产生向前的拉力,拉动下颌骨向前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美观度,使得上下牙齿基本对齐,提高咀嚼功能而且牵引后缩下颌骨前移,有利于增大下颌骨本体与颈椎之间的间隙,使得人体气道变大,从而改善呼吸不畅的问题。

Description

口腔矫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口腔矫治器。
背景技术
牙齿矫正,主要依靠在口腔内部或外部戴用矫治器,对牙齿、牙槽骨及颌骨施加适当的“生物力”,使其产生生理性移动,达到正畸的目的。
其中,颌骨位置错位或者下颌骨后缩带来的牙齿错位问题,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还影响美观。特别的,成年人下颌骨后缩,会缩小口腔起到的直径,带来打鼾、呼吸不畅的问题。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引导下颌骨前移的口腔矫治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矫治器,能够引导下颌骨前移,改善下颌骨后缩带来的咀嚼和呼吸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矫治器,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其包括:上牙套和下牙套;所述上牙套的下端面设置有两个实心的第一凸块,且两个所述第一凸块分别位于所述上牙套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上牙套的磨牙区;所述下牙套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实心的第二凸块,且两个第二凸块分别位于所述下牙套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凸块横跨所述下牙套的磨牙区和尖牙;在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咬合时,所述第一凸块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二凸块的后端面抵接,以使所述下牙套对下颌骨产生向前的拉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口腔矫治器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腔矫治器,在上牙套下端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实心的第一凸块,在下牙套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实心的第二凸块,并且,在前后方向上第二凸块位于第一凸块的前侧;如此使得在上牙套和下牙套咬合时,第一凸块的前端面与第二凸块的后端面抵接,第二凸块受到向前推动力,该推动力经第二凸块传递到下牙套上,进而传递到下颌骨,对下颌骨产生向前的拉力,拉动下颌骨向前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美观度,使得上下牙齿基本对齐,提高咀嚼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口腔矫治器,结构简单,能够牵引后缩下颌骨前移,有利于增大气道直径,提高气量,减少打鼾、改善呼吸不畅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口腔矫治器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凸块的后端延伸至靠近最后一颗磨牙的后端;所述第二凸块的前端延伸至靠近尖牙的前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口腔矫治器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凸块的前端面位于第二前磨牙和第一前磨牙之间;所述第二凸块的后端面位于所述第二前磨牙和所述第一前磨牙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口腔矫治器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凸块的高度范围为2~5mm;所述第二凸块的高度范围为2~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口腔矫治器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凸块的下端面与所述下牙套的上端面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凸块的上端面与所述上牙套的下端面形状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口腔矫治器的一种改进,两个所述第一凸块关于所述上牙套的中线对称;或者,两个所述第二凸块关于所述下牙套的中线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口腔矫治器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凸块的前端面的下端向后倾斜形成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凸块的后端面的上端向前倾斜形成第二斜面,且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的倾斜角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口腔矫治器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斜面的倾斜角为45°~60°。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口腔矫治器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上牙套粘接,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下牙套粘接;或者,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上牙套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下牙套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口腔矫治器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上牙套热熔连接;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上牙套热熔连接。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口腔矫治器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口腔矫治器的咬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牙套和第一凸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牙套和第二凸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牙套;
2:下牙套;
3:第一凸块;31:第一斜面;32:第一配合面;33:第一外侧面;
4:第二凸块;41:第二斜面;42:第二配合面;43:第二外侧面;
51:中切牙;
52:侧切牙;
53:尖牙;
54:第一前磨牙;
55:第二前磨牙;
56:磨牙。
具体实施方式
颌骨位置错位或者下颌骨后缩带来的牙齿错位问题,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还影响美观。特别的,成年人下颌骨后缩,可能会导致下颌骨本体与颈椎的间隙减小,进而导致舌体位置及软腭位置发生改变,带来呼吸不畅的问题。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引导下颌骨前移的口腔矫治器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口腔矫治器的咬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 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牙套和第一凸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 的仰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下牙套和第二凸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
首先,结合图2、图3以及图5,以青少年的牙齿为例说明各牙齿名称以及本领域技术名称的含义。各牙齿的名称分别为:中切牙51、侧切牙52、尖牙53、第一前磨牙54、第二前磨牙55以及磨牙5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名称并没有对上颌牙齿和下颌牙齿做区分。也就是说,对于上颌牙齿来说,各个牙齿分别为上中切牙、上侧切牙、上尖牙、上第一前磨牙、上第二前磨牙以及上磨牙;而对于下颌牙齿来说,各个牙齿分别为下中切牙、下侧切牙、下尖牙、下第一前磨牙、下第二前磨牙以及下磨牙。“磨牙区”指的是包括前磨牙和磨牙的区域。当然,本实用新型口腔矫治器应用的牙齿结构并不以上述结构为限。本实用新型的口腔矫治器,可以应用在青少年的口腔中,也可以应用到成人的口腔中。
参照图1至图5,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口腔矫治器,其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例如透明的医用塑料制成。如此可以达到隐形的效果,提高美观度。该口腔矫治器包括上牙套1和下牙套2;上牙套1的下端面设置有两个实心的第一凸块3,且两个第一凸块3分别位于上牙套1 的左右两侧,第一凸块3位于上牙套1的磨牙区;下牙套2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实心的第二凸块4,且两个第二凸块4分别位于下牙套2的左右两侧,第二凸块4横跨下牙套2的磨牙区和尖牙;在上牙套1和下牙套2咬合时,第一凸块3的前端面与第二凸块4的后端面抵接,以使下牙套2对下颌骨产生向前的拉力。
其中,参照图2和图3,上牙套1为U型结构,其设置有第一容纳槽,使其可以套设在所述上颌牙齿牙冠的外侧,以为牙齿提供束缚力。上牙套1 包括与上颌牙齿牙冠外侧面贴合的外侧壁、与上颌牙齿牙冠内侧面贴合的内侧壁以及与上颌牙齿牙冠下端面贴合的底侧壁,外侧壁、底侧壁以及内侧壁围合形成第一容纳槽。
第一凸块3设置在上牙套1的下端面上,也就是说,第一凸块3为上牙套1下端面向下凸出的实体结构。第一凸块3为实心的凸块,一方面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第一凸块3的结构强度,另一面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凸块3与上牙套1之间的连接界面为尺寸较大的连接面,有利于提高第一凸块3与上牙套1连接的稳定性,并且,第一凸块3可以限制上颌牙齿向下伸长,避免单颗牙齿伸长带来的美观和咀嚼问题。并且,实心的第一凸块3还具有咬合作用,提高咀嚼功能。
参照图4和图5,下牙套2为U型结构,其设置有第二容纳槽,使其可以套设在所述下颌牙齿牙冠的外侧,以为牙齿提供束缚力。下牙套2包括与下颌牙齿牙冠外侧面贴合的外侧壁、与下颌牙齿牙冠内侧面贴合的内侧壁以及与下颌牙齿牙冠上端面贴合的顶侧壁,外侧壁、顶侧壁以及内侧壁围合形成第二容纳槽。
第二凸块4设置在下牙套2的上端面,也就是说,第二凸块4为下牙套 2上端面向上凸出的实体结构。第二凸块4为实心的凸块,一方面如此设置有利于提高第二凸块4的结构强度,另一面如此设置使得第二凸块4与下牙套2之间的连接界面为尺寸较大的连接面,有利于提高第二凸块4与下牙套2连接的稳定性,并且,第二凸块4可以限制下颌牙齿向上伸长,避免单颗牙齿伸长带来的美观和咀嚼问题。并且,实心的第二凸块4还具有咬合作用,提高咀嚼功能。
第一凸块3位于上牙套1的磨牙区,也就是说,第一凸块3相对位于牙列的后侧;而第二凸块4横跨下牙套2的磨牙区和尖牙,如此使得在前后方向上,第一凸块3位于第二凸块4的后侧,如此,在上牙套1和下牙套2咬合时,第一凸块3可以向前抵接第二凸块4,从而使得下牙套2产生向前的拉力,拉伸下颌骨前移,从而起到矫治的作用。
并且,在上牙套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凸块3,相对应的,在下牙套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第二凸块4,如此使得上牙套1左右两侧的第一凸块3均可以与第二凸块4抵接,以使的下牙套2的左右两侧均向前拉伸下颌骨,进一步提高矫治效果。
参照图1,在上牙套1和下牙套2咬合时,第一凸块3的前端面与第二凸块4的后端面抵接,第一凸块3在后而第二凸块4在前,第二凸块4受到向前推动力,该推动力经第二凸块4传递到下牙套2上,进而传递到下颌骨,对下颌骨产生向前的拉力,拉动下颌骨向前移动,从而达到矫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口腔矫治器,通过在上牙套1上设置第一凸块 3,在下牙套2上设置第二凸块4,利用第一凸块3与第二凸块4的抵接,使得下牙套2对下颌骨产生向前的拉力拉动下颌骨向前移动,不仅有利于提高美观度,使得上下牙齿基本对齐,提高咀嚼功能。本实施例的口腔矫治器,结构简单,能够牵引后缩下颌骨前移,有利于增大气道直径,提高气量,减少打鼾、改善呼吸不畅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口腔矫治器应用在青少年口腔中时,下颌骨前移还能够带来促进骨骼生长发育的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照图2和图3,第一凸块3的后端延伸至靠近最后一颗磨牙的后端;参照图4和图5,第二凸块4的前端延伸至靠近尖牙53的前端。
其中,第一凸块3位于磨牙区,其前端可以位于第一前磨牙54附近,其前端也可以位于第二前磨牙55附近。而第一凸块3的后端延伸至靠近最后一颗磨牙的后端,也就是说,第一凸块3的后端面位于最后一颗磨牙后端附近。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凸块3具有较长的长度,不仅有利于提高第一凸块 3的结构强度,第一凸块3还有利于限制最后一颗磨牙向下伸长,避免最后一颗磨牙伸长带来的美观和咀嚼问题。
第二凸块4横跨磨牙区和尖牙53,其后端可以位于第一前磨牙54附近,其后端也可以位于第二前磨牙55附近。而第二凸块4的前端延伸至靠近尖牙 53的前端,也就是说,第二凸块4的前端面位于尖牙53的前端附近。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二凸块4具有较长的长度,不仅有利于提高第二凸块4的结构强度,还可以避免第二凸块4过度向前设置而导致下牙套2的后端从最后一颗磨牙上脱出,影响下牙套2佩戴的稳定性。
在一种具体地实现方式中,第一凸块3的前端面位于第二前磨牙55和第一前磨牙54之间;相应的,第二凸块4的后端面位于第二前磨牙55和第一前磨牙54之间。
参照图2和图3,第一凸块3的前端面位于第二前磨牙55和第一前磨牙 54之间,第一凸块3的后端面位于磨牙56的后端附近,如此,第一凸块3 具体有较长的长度,进一步提高其强度。
参照图4和图5,第二凸块4的后端面位于第二前磨牙55和第一前磨牙 54之间,第二凸块4的前端面位于尖牙53的前端附近,如此,第二凸块4 具有较长的长度,进一步提高其强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块3和第二凸块4抵接的位置位于牙列的侧部,而没有设置在牙列侧部和前部弯转的位置,不仅有利于提高抵接作用力,即,有利于提高下牙套2对于下颌骨的拉力,还有利于提高上牙套1和下牙套2 套设在牙齿牙冠上的稳定性,避免上牙套1和下牙套2从牙齿牙冠上脱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凸块3的高度范围为2~5mm,第二凸块4 的高度范围为2~5mm,如此使得上下两个中切牙51之间的距离可以不大于 2mm,即,避免上下两个中切牙51之间具有过大的缝隙,不仅有利于提高美观度,还能够提高咀嚼功能。
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凸块3和第二凸块4的高度范围,还可以使得医护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同一患者不同矫治时期设置不同的第一凸块3高度,以提高患者佩戴的舒适性和美观性,提高矫治效果。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凸块3的下端面与下牙套2的上端面形状相匹配;第二凸块4的上端面与上牙套1的下端面形状相匹配。
具体参照图2和图3,第一凸块3的下端面形成第一配合面32,第一配合面32与下牙套2的上端面形状相匹配,也就是说,第一配合面32与下牙套2的上端面凹凸互补,避免第一凸块3的第一配合面32与下牙套2的上端面之间具有间隙,而影响咀嚼功能。
参照图4和图5,第二凸块4的上端面形成第二配合面42,第二配合面 42与上牙套1的下端面形状相匹配,也就是说,第二配合面42与上牙套1 的下端面凹凸互补,避免第二凸块4的第二配合面42与上牙套1的下端面之间具有间隙,而影响咀嚼功能。
本实现方式,通过设置第一凸块3的下端面与下牙套2的上端面形状相匹配,使得第一凸块3下端面与下牙套2上端面之间互补配合而无间隙,如此使得第一凸块3被夹紧在上牙套1和下牙套2之间;通过设置第二凸块4 的上端面与上牙套1的下端面形状相匹配,使得第二凸块4的上端面与上牙套1下端面之间互补配合而无间隙,如此使得第二凸块4被夹紧在上牙套1 和下牙套2之间。如此设置,不仅有利于提高上牙套1和下牙套2配合的美观性,还有利于提高上牙套1和下牙套2咬合作用力,提高咀嚼效果;还可以避免第一凸块3和第二凸块4在上牙套1和下牙套2之间悬空而影响抵接效果。
可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口腔矫治器的美观性,第一凸块3的第一外侧面33为与上牙套1的外侧壁形状相适应,也就是说,第一凸块3的第一外侧面33与上牙套1对应位置的外侧壁凹凸一致。第二凸块4的第二外侧面43 为与下牙套2的外侧壁形状相适应,也就是说,第二凸块4的第二外侧面43 与下牙套2对应位置的外侧壁凹凸一致。
参照图3,两个第一凸块3关于上牙套1的中线L1对称。其中,上牙套 1的中线L1位于两个中切牙51之间。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凸块3在对称的左右两侧分别向第二凸块4施加推动力,从而使得下牙套2的左右两侧均向前拉伸下颌骨,拉伸力在左右方向的分力可以被抵消,而使得下颌骨仅受到向前的拉力,有利于提高拉伸效果;还可以避免下颌骨左右拉伸不均衡导致下颌骨倾斜的问题。需要理解的是,上下牙列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准,所以,在两个第一凸块3关于上牙套1的中线L1对称时,两个第二凸块4 并不一定关于下牙套2的中线L2对称。
参照图4,两个第二凸块4关于下牙套2的中线L2对称。其中,下牙套 2的中线L2位于两个中切牙51之间。如此设置,可以使得第二凸块4在对称的左右两侧分别承受第一凸块3施加的推动力,从而使得下牙套2的左右两侧均向前拉伸下颌骨,拉伸力在左右方向的分力可以被抵消,而使得下颌骨仅受到向前的拉力,有利于提高拉伸效果;还可以避免下颌骨左右拉伸不均衡导致下颌骨倾斜的问题。需要理解的是,上下牙列并不是严格意义下的对准,所以,在两个第二凸块4关于下牙套2的中线L2对称时,两个第一凸块3并不一定关于上牙套1的中线L1对称。
在一些示例中,参照图1和图2,第一凸块3的前端面的下端向后倾斜形成第一斜面31,也就是说,第一凸块3前端面的上端在前、下端在后;参照图1和图4,第二凸块4的后端面的上端向前倾斜形成第二斜面41,也就是说,第二凸块4后端面的上端在前、下端在后,且第二斜面41与第一斜面 31的倾斜角相同。
如此,第一斜面31和第二斜面32在上、下颌咬合时起到引导作用,使得第一凸块3和第二凸块4沿着斜面逐渐接触;并且随着咬合,第一凸块3 和第二凸块4之间的抵接力逐渐增大,提高矫治效果。
当然,第一斜面31与第一凸块3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均为圆滑过渡,在第二斜面41的与第二凸块4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之间均为圆滑过渡,提高美观度,避免尖端划伤口腔内壁,还可以避免应力集中。
可选地,第一斜面31的倾斜角为45°~60°,且第二斜面41的倾斜角也为45°~60°。如此可以避免倾斜角过大带来的抵接配合不准问题,还可以避免倾斜角过小而不能稳定抵接而脱出,影响矫治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凸块与牙套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凸块3与上牙套1粘接,第二凸块4与下牙套2粘接。也就是说,在第一凸块3的上端面和上牙套1的下端面之前设置粘接胶,以将第一凸块3固定在上牙套1上;在第二凸块4的下端面和下牙套2的上端面之间设置粘接胶,以将第二凸块4固定在下牙套2上,操作简单。并且,实心的第一凸块3和实心的第二凸块4有利于提高其粘接面积,进而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凸块3与上牙套1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第二凸块4与下牙套2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如此第一凸块3和上牙套1无明显连接界面,第二凸块4与下牙套2无明显连接界面,有利于提高口腔矫治器的结构强度。
在又一些示例中,第一凸块3与上牙套1热熔连接,即,将塑料的第一凸块3加热,并热压在上牙套1上,此时,第一凸块3与上牙套1连接紧密无缝隙;第二凸块4与上牙套2热熔连接,即,将塑料的第二凸块4加热,并热压在下牙套2上,此时,第二凸块4与下牙套2连接紧密无缝隙。
在以上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口腔矫治器,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牙套和下牙套;
所述上牙套的下端面设置有两个实心的第一凸块,且两个所述第一凸块分别位于所述上牙套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凸块位于所述上牙套的磨牙区;所述下牙套的上端面设置有两个实心的第二凸块,且两个第二凸块分别位于所述下牙套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凸块横跨所述下牙套的磨牙区和尖牙;
在所述上牙套和所述下牙套咬合时,所述第一凸块的前端面与所述第二凸块的后端面抵接,以使所述下牙套对下颌骨产生向前的拉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的后端延伸至靠近最后一颗磨牙的后端;所述第二凸块的前端延伸至靠近尖牙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腔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的前端面位于第二前磨牙和第一前磨牙之间;
所述第二凸块的后端面位于所述第二前磨牙和所述第一前磨牙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口腔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的高度范围为2~5mm;所述第二凸块的高度范围为2~5mm。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口腔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的下端面与所述下牙套的上端面形状相匹配;
所述第二凸块的上端面与所述上牙套的下端面形状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口腔矫治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凸块关于所述上牙套的中线对称;
或者,两个所述第二凸块关于所述下牙套的中线对称。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口腔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的前端面的下端向后倾斜形成第一斜面;
所述第二凸块的后端面的上端向前倾斜形成第二斜面,且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一斜面的倾斜角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口腔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的倾斜角为45°~60°。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口腔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上牙套粘接,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下牙套粘接;
或者,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上牙套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下牙套为一体成型的一体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口腔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与所述上牙套热熔连接;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上牙套热熔连接。
CN202022495649.9U 2020-11-02 2020-11-02 口腔矫治器 Active CN214434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95649.9U CN214434572U (zh) 2020-11-02 2020-11-02 口腔矫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95649.9U CN214434572U (zh) 2020-11-02 2020-11-02 口腔矫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34572U true CN214434572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48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95649.9U Active CN214434572U (zh) 2020-11-02 2020-11-02 口腔矫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345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88101B (zh) 一种隐形矫治装置
JP6082727B2 (ja) 突出口矯正ワイヤ及びこれを有する突出口矯正システム
CN110063801B (zh) 一种隐形矫治器
JP2006514844A (ja) 適切な歯列を維持するためのおしゃぶり、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0013332B (zh) 一种猫形辅弓隐形矫治器
CN210612259U (zh) 一种隐形矫治器
CN106456354B (zh) 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症的口腔矫治器
CN216060806U (zh) 一种阻生磨牙直立装置
CN112773526A (zh) 一种改ⅲ类错颌的隐形矫治器
CN201719394U (zh) 矫正下磨牙前倾阻生的固定式磨牙竖直器
CN211156366U (zh) 一种壳状牙科器械、壳状牙科器械套组以及牙科矫治系统
CN214434572U (zh) 口腔矫治器
CN215937742U (zh) 舌侧磨牙推后矫治器
CN207590768U (zh) 用于矫治乳牙反合的功能矫治器
CN212089800U (zh) 一种隐形舌位矫治器
WO2018008616A1 (ja) 歯科用矯正器具
CN214231575U (zh) 一种改ⅲ类错颌的隐形矫治器
CN110547885A (zh) 一种牙齿矫治器
CN210095952U (zh) 一种猫形辅弓隐形矫治器
CN211834785U (zh) 一种用于正畸过程中佩戴的牙合垫
CN114376747A (zh) 一种适于颌间牵引的矫治器及其设计方法
CN220695375U (zh) 牙科器械及牙科矫治系统
CN209827045U (zh) 一种导下颌向前矫治器
TWM608387U (zh) 用於錯頜畸形治療的牙科器械、牙科器械套組及牙科矯治系統
CN217244878U (zh) 一种隐形矫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07

Address after: 102206 room 303-15, 3 / F, 101, 2-12 / F, no.6-2-12 / F, yard 1, No.8, shengshengshengyuan Road, Life Science Park,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Meitong Aida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0081 No. 22 South Mai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Zhongguancun

Patentee before: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STOMATOLOGY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