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31830U -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31830U
CN214431830U CN202021449262.3U CN202021449262U CN214431830U CN 214431830 U CN214431830 U CN 214431830U CN 202021449262 U CN202021449262 U CN 202021449262U CN 214431830 U CN214431830 U CN 214431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insulating sleeve
heat
heating body
gener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4926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江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Shanghai New Tobacco Products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4926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31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31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31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体和气雾产生装置,该电磁加热体包括:线圈,用于在通电后产生交变磁场;绝缘套管,线圈缠绕在绝缘套管外侧;发热体,位于绝缘套管内,与绝缘套管间隔设置,并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发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圈缠绕在绝缘套管外侧,线圈和绝缘套管紧密配合,绝缘套管对线圈起到的支撑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线圈在组装或使用的过程中因受力而发生变形,使电磁加热体产生的磁场稳定,发热效果稳定。并且由于发热体和绝缘套管间隔设置,发热体不与绝缘套管接触,发热体的热量不会以接触传热的方式传递至线圈,避免线圈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加热体及气雾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气雾产生装置多数以电阻式加热为主,有少量企业进行了电磁感应加热方式的研究。电磁感应加热来源于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即交变磁场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导体发热。
目前企业研发的电磁感应加热体多采用金属管外直接套设线圈的方式,由线圈通电产生交变磁场,金属管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发热。由于金属管温度过高,线圈与金属管之间需要间隔设置,即线圈与金属管不接触;或者在金属管外壁卷绕耐高温绝缘材料,线圈与金属管(含绝缘材料)之间间隔设置。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采用上述电磁加热体,在烟具结构设计时,需要两个固定点,分别固定线圈和金属管,但是由于线圈是悬空设计,没有任何固定件支撑,在产品组装或使用时,线圈受压会导致形变,其所产生的磁场也会不一致,影响发热效果,更有甚者,线圈可能与金属管接触而导致短路或者因温度过高而损坏,影响安装和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磁加热体由于线圈悬空设计而影响安装和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体,包括:
线圈,用于在通电后产生交变磁场;
绝缘套管,线圈缠绕在绝缘套管外侧;
发热体,位于绝缘套管内,与绝缘套管间隔设置,并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发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圈缠绕在绝缘套管外侧,线圈和绝缘套管紧密配合,绝缘套管对线圈起到的支撑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线圈在组装的过程中发生变形,使不同电磁加热体之间产生的磁场一致,发热效果稳定。并且由于发热体和绝缘套管间隔设置,发热体不与绝缘套管接触,发热体的热量不会以接触传热的方式传递至线圈,避免线圈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发热体为金属材质或石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发热体为管状发热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绝缘套管为刚性绝缘套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绝缘套管为玻璃套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包括前述任一种电磁加热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电磁加热体通过绝缘套管和发热体固定设置在气雾产生装置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气雾产生装置为加热不燃烧烟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磁加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磁加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圈和绝缘套管的剖视图。
线圈 10
绝缘套管 20
发热体 3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体,包括:
线圈10,用于在通电后产生交变磁场;
绝缘套管20,线圈10缠绕在绝缘套管20外侧;
发热体30,位于绝缘套管20内,与绝缘套管20间隔设置,并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发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圈10缠绕在绝缘套管20外侧,线圈10和绝缘套管20紧密配合,绝缘套管20对线圈10起到的支撑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线圈10在组装或者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变形。并且由于发热体30和绝缘套管20间隔设置,发热体30不与绝缘套管 20接触,发热体30的热量不会以接触传热的方式通过绝缘套管20传递至线圈10,避免线圈10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发热体30为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任何可基于电磁感应而生热的材料,其中发热体30可以是金属材质(如铁素体、马氏体及奥氏体,发热效果铁素体最佳,奥氏体最差)或其它具备磁导效应的材料(如石墨)。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置发热体30的形状,例如,发热体30可以为柱状、片状或者管状。优选地,如图1所示,发热体30为与线圈10和绝缘套管20同轴设置的圆管状加热体(图2和图3中未示出发热体30)。
进一步地,绝缘套管20的材料没有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树脂、陶瓷或者玻璃等等。为了保证绝缘套管20对线圈10的支撑作用,绝缘套管20优选为刚性绝缘套管20,更优选为玻璃套管。由于玻璃套管是刚性材料,不会轻易发生变形,故在装配时能够保障发热体30与玻璃套管同轴设置,在沿轴向上任一处发热体30与玻璃套管之间的间距一致,相同工艺下得到的多个电磁加热体的工作性能一致性;同时,玻璃绝缘性好,在为线圈10 提供支撑同时,具备较好的绝缘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包括前述任一种电磁加热体。具体的气雾产生装置可以为电子烟烟具或者是加热不燃烧烟具。
其中,电磁加热体通过绝缘套管20和发热体30两处固定在烟具主体上,发热体30与绝缘套管20和线圈10同轴设置,线圈10缠绕在绝缘套管20外侧,线圈10和绝缘套管20紧密配合,绝缘套管20对线圈10起到的支撑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线圈10在组装或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变形,使不同电磁加热体之间产生的磁场一致,发热效果稳定。并且由于发热体30和绝缘套管20间隔设置,发热体30不与绝缘套管20接触,发热体30的热量不会以接触传热的方式传递至线圈10,避免线圈10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磁加热体,所述电磁加热体包括:
线圈,用于在通电后产生交变磁场;
绝缘套管,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绝缘套管外侧;
发热体,位于所述绝缘套管内,与所述绝缘套管间隔设置,并在所述交变磁场作用下发热,所述发热体为与线圈同轴设置的管状发热体,
所述电磁加热体通过绝缘套管和发热体固定设置在气雾产生装置上。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为金属材质或石墨。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为刚性绝缘套管。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管为玻璃套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雾产生装置为加热不燃烧烟具。
CN202021449262.3U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Active CN214431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9262.3U CN214431830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49262.3U CN214431830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31830U true CN214431830U (zh) 2021-10-22

Family

ID=78106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49262.3U Active CN214431830U (zh) 2020-07-21 2020-07-21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318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03609B2 (ja) エアロゾル化可能材料を加熱する装置
US20140109898A1 (en) Atomiz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BR112019020005A2 (pt) conjunto de susceptor multicamadas para aquecimento indutivo de um substrato formador de aerossol
CN214127022U (zh) 一种电磁感应雾化组件及电磁感应雾化装置
CN214431830U (zh) 一种气雾产生装置
JP3221325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3348763A (zh)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2113071B (zh) 多环形线圈变压器
CN212574146U (zh) 一种加热装置及电子烟
JP2007323887A (ja) 誘導加熱装置
JP2023059264A (ja) 電子霧化装置及びその霧化本体、アトマイザー、加熱制御方法
CN217184856U (zh) 电磁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9781603U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发热组件及其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781602U (zh) 一种发热组件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6723153U (zh) 感应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08434140U (zh) 一种电磁加热内胆及液体加热器
CN220068889U (zh) 一种加热元件及电子烟器具
CN116268622A (zh)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发热组件及其气溶剂生成装置
KR101208110B1 (ko) 전자파차단 발열선 연결장치
CN208894876U (zh) 拉制导线表面水分在线去除装置
CN209993463U (zh) 一种阻热式电动工具用棒型电感
CN220458618U (zh) 用于电子烟的电磁加热线圈、加热组件及电子烟
CN220441935U (zh) 一种感应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6172267A (zh) 一种发热组件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08645527A (zh) 一种耐高温的温度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