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9741U - 交通工具、加热膜、灯具及信息采集组件 - Google Patents

交通工具、加热膜、灯具及信息采集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29741U
CN214429741U CN202120538699.2U CN202120538699U CN214429741U CN 214429741 U CN214429741 U CN 214429741U CN 202120538699 U CN202120538699 U CN 202120538699U CN 214429741 U CN214429741 U CN 214429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vehicle
heating film
transmitting
t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869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福超
李红山
欧阳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3869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29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29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297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加热膜、灯具及信息采集组件,该交通工具包括透光组件和加热膜;透光组件的相对两面分别位于交通工具内部和外部;透光组件用于:将交通工具内部的光源的光线发射至交通工具外部,或者,供交通工具外部的光线透过透光组件而进入交通工具内部,从而供交通工具内部的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加热膜贴合于透光组件上,并且具有透光性,以使光线能够透过加热膜;其中,加热膜在通电时能够对透光组件进行加热。该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加热膜、灯具及信息采集组件,旨在实现对透光组件进行加热而除雾或者除冰。

Description

交通工具、加热膜、灯具及信息采集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通工具、加热膜、灯具及信息采集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工具的多样化和逐渐普及,交通工具的透光组件起雾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外界天气寒冷,交通工具内外温差大的时候,透光组件起雾、结冰等问题时常出现,如此会影响透光组件或者交通工具的其他部件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加热膜、灯具及信息采集组件,旨在实现对透光组件进行加热而除雾或者除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通工具,包括:
透光组件,所述透光组件的相对两面分别位于所述交通工具内部和外部;
所述透光组件用于:
将所述交通工具内部的光源的光线发射至所述交通工具外部;或者,
供所述交通工具外部的光线透过透光组件而进入所述交通工具内部,从而供所述交通工具内部的信息采集装置采集;
加热膜,贴合于所述透光组件上,并且具有透光性,以使所述光线能够透过所述加热膜;
其中,所述加热膜在通电时能够对所述透光组件进行加热。
在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中,所述加热膜包括:掺锡氧化铟膜层,贴合于所述透光组件,所述掺锡氧化铟膜层在通电时能够对所述透光组件进行加热;导电连接件,与所述掺锡氧化铟膜层电连接,用于与所述交通工具的电气元件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中,所述加热膜还包括:导电片,导电贴合于所述掺锡氧化铟膜层,并与所述导电连接件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中,所述导电片包括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处,并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电连接;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导电片处,并与所述第二导电片电连接;第一导电体,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
第一连接器,用于所述交通工具的电气元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导电体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中,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对称设置;和/或,
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基本关于所述掺锡氧化铟膜层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和/或,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基本关于所述掺锡氧化铟膜层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中,所述导电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第二导电体,导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电连接,用于所述交通工具的电气元件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中,所述加热膜贴合于所述透光组件的内侧;和/或,
所述交通工具包括用于采集环境信息的信息采集装置,所述交通工具外部的光线透过所述透光组件而进入所述交通工具内部,从而供所述交通工具内部的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和/或,
所述透光组件包括挡风玻璃、灯具的透光面罩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中,所述信息采集装置包括车用成像装置;
和/或,所述加热膜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中,所述交通工具还包括:遮光件,安装于透光组件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之间,用于限制所述信息采集装置的可视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中,所述透光组件包括所述交通工具的灯具的透光面罩,所述灯具包括:壳体,与所述透光面罩连接,并与所述透光面罩配合形成收容空间;光源,所述光源和所述加热膜均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交通工具中,所述加热膜与所述光源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加热膜,所述交通工具包括透光组件,所述透光组件的相对两面分别位于所述交通工具内部和外部;所述交通工具外部的光线能够透过透光组件而进入所述交通工具内部,从而供所述交通工具内部的信息采集装置采集;所述加热膜包括:
掺锡氧化铟膜层,具有透光性;用于贴合于所述透光组件,以使所述掺锡氧化铟膜层在通电时能够对所述透光组件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加热膜,包括:
掺锡氧化铟膜层,具有透光性;用于贴合于所述交通工具的灯具的透光面罩,以使所述掺锡氧化铟膜层在通电时能够对所述透光面罩进行加热;所述透光面罩的相对两面分别位于所述灯具的内部和外部,用于将所述灯具内部的光源的光线发射至所述灯具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灯具,包括:
壳体;
透光面罩,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透光面罩的相对两面分别位于所述灯具的内部和外部,用于将所述灯具内部的光源的光线发射至所述灯具的外部;
加热膜,贴合于所述透光面罩,所述加热膜具有透光性,以使所述光线能够透过所述加热膜;
其中,所述加热膜在通电时能够对所述透光面罩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信息采集组件,包括:
信息采集装置,设于所述交通工具内部,所述交通工具外部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交通工具的透光组件而进入所述交通工具内部,从而供所述信息采集装置采集;
加热膜,用于贴合于所述透光组件上,所述加热膜具有透光性,以使所述光线能够透过所述加热膜;
其中,所述加热膜在通电时能够对所述透光组件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交通工具、加热膜、灯具及信息采集组件,当透光组件发生起雾或者结冰时,可以向加热膜通电。加热膜通电后能够产生热量,使加热膜自身的温度以及与加热膜贴合的透光组件温度迅速升高,对透光组件进行加热,除雾或者除冰效率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公开内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交通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交通工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交通工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交通工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交通工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交通工具;101、机身;
10、透光组件;11、预设区域;
20、加热膜;21、掺锡氧化铟膜层;22、导电片;221、第一导电片;222、第二导电片;23、导电连接件;231、第一电极;232、第二电极;233、第一导电体;234、第一连接器;235、第二连接器;236、第二导电体;
30、信息采集装置;41、遮光件;411、光通道;42、固定支架;43、粘接件;
50、灯具;51、壳体;52、收容空间;53、光源;54、结合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当交通工具的玻璃的内外表面温差大时(比如位于交通工具外的玻璃外表面的温度小于位于交通工具内的玻璃内表面的温度),在一定湿度情况下,玻璃的温度低于交通工具内空气的露点温度,很容易在玻璃的内表面发生起雾或者结冰的现象,影响玻璃或者交通工具内其他部件的正常使用,严重影响驾驶员和乘客视野,给交通工具的安全行驶、驾驶体验及外观体验等带来了很大影响。
现有挡风玻璃的除雾或除冰(以下简称除雾)方案之一为手动擦拭玻璃、使用空调冷风吹玻璃或者开窗通风等,这种方案除雾效率低,操作麻烦,严重影响驾驶体验。
现有挡风玻璃的除雾方案之二如下:在挡风玻璃夹层内增加加热丝的方案,除雾效果较好,但是加热丝目视明显,严重影响到交通工具的外观和视野。特别是在装有图像获取设备前方的玻璃,加热丝会在图像获取设备内形成影响,严重影响图像质量。且此方案导致挡风玻璃成本升高,一旦加热丝失效后,需要更换整片挡风玻璃,经济性也不佳。
而目前交通工具的图像记录仪的除雾方案,通常在结构件(比如遮光件)上增加加热装置,以防止其视野前方的玻璃起雾。加热装置加热结构件,通过结构件的热辐射来加热玻璃。该方案虽然避免了外观可见的问题,但是加热效率较低,耗电量高,成本也较高。并且加热装置与玻璃间距不一致,会有靠近玻璃的区域先被加热,远离玻璃的区域后面被加热。而为改善此问题,需要对加热装置单位面积的发热效果进行有区别的设计,设计和加工难度增加。
交通工具的灯具启动后,若灯具内温度高于外界温度,灯具内空气中的水汽很容易在灯具前方的透明面罩上形成可见的水雾,严重影响灯具使用和外观。
灯具的除雾方案之一为:在灯具的透明面罩内表面喷涂防雾涂料。防雾涂料使基材表面具备超亲水特性,增大了水的表面张力,水在其表面无法形成水珠,而是在基材表面摊平呈水膜,这样就有了防雾的效果。但是防雾涂层的耐磨性和防雾持久性较差,因此可靠性不高。
灯具的除雾方案之二为:在灯具内增加干燥剂,降低灯具内的空气湿度。为了平衡灯具内外气压差,一般的灯具都不是完全密封,大部分厂家会设计防水透气装置(无法达到完全的防水)用来平衡气压,干燥剂在吸收灯具内零件携带的水分和灯内空气水分达到饱和后就不再吸收水分,灯具仍有起雾问题出现。此方案需要的干燥剂量较多,且需要经常更换,客户体验不佳。
灯具的除雾方案之三为:为了减少灯具内零件(多为塑胶材料)携带的水分含量,有些厂家在灯具组装时会严格控制产线湿度,甚至需要对灯具半成品进行加温烘烤多个小时后再进行最后的密封组装工序。此方法环境要求高、耗时长且能耗高。
交通工具的外后视镜除雾方案一般为,在两侧后视镜的镜片内安装一个电热片(电热膜),在雨雪天气时,打开后视镜电加热功能,电热片会在几分钟内将镜片加热至一个固定的温度,一般在65摄氏度左右,从而起到对镜片加热除雾除霜的效果。此种方案的电热片只适合于粘贴于镜片的背面,由于镜片导热效率较低,因此电热片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有效加热玻璃避免起雾,因此发热片能耗较高。
由于仪表或者中控屏等车用电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良好的散热,屏幕与屏幕罩(触摸屏)之间都留有间隙,并非密封状态。当车机/仪表运行时屏幕温度较高,屏幕罩温度较低,此时屏幕附近的潮湿热空气遇到冷的屏幕罩(触摸屏),便会在屏幕罩(触摸屏)形成一层雾气。此种情况出现时,一般采用开启空调升温,消除屏幕和屏幕罩之间的温度差,降低车内空气湿度等方案,没有有效的针对仪表和中控屏除雾的直接措施。一旦起雾影响客户体验。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提供一种交通工具、通电加热装置、灯具及信息采集组件,以对交通工具的透光组件进行加热而除雾或者除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工具100,该交通工具100包括车辆、飞行器、船舶等中的至少一种。
请参阅图2和图3,交通工具100包括透光组件10和加热膜20。透光组件10的相对两面分别位于交通工具100内部和外部。透光组件10用于:将交通工具100内部的光源53的光线发射至交通工具100外部;或者,供交通工具100外部的光线透过透光组件10而进入交通工具100内部,从而供交通工具100内部的信息采集装置30采集。加热膜20贴合于透光组件10上,并且具有透光性,以使光线能够透过加热膜20。其中,加热膜20在通电时能够对透光组件10进行加热。
上述实施例的交通工具100,当透光组件10发生起雾或者结冰时,可以向加热膜20通电。加热膜20通电后能够产生热量,使加热膜20自身的温度以及与加热膜20贴合的透光组件10温度迅速升高,对透光组件10进行加热。当透光组件10的温度大于或等于交通工具100内部的空气温度时,透光组件10上的雾气或者冰能够快速消散,且能够防止再次起雾或者结冰,从而保证透光组件10或者交通工具100的其他部件的正常使用。
上述实施例的交通工具100,加热膜20的加热效率高,除雾或除冰效率高,成本低,工艺简单,操作简单,能耗低,不影响交通工具100的外观和视野,加热膜20的设计和加工容易,除雾或除冰长久可靠,用户体验度好,能够保证驾驶员和乘客的视野,提升了交通工具100的驾驶安全性、驾驶体验或外观体验等。
请参阅图1和图2,交通工具100包括机身101,透光组件10的相对两面分别位于机身101内部和外部。
透光组件10包括挡风玻璃、灯具50的透光面罩、仪表的透明罩、中控屏的透明罩、后视镜镜片等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膜20贴合于透光组件10的内侧。示例性地,加热膜20贴合于透光组件10中位于交通工具100内部的一面,如此,走线方便,并能够保护加热膜20、延长加热膜20的使用寿命,防止加热膜20裸露在机身101外部而被液体等腐蚀。
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膜20也可以贴合于透光组件10的外侧。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膜20包括掺锡氧化铟膜层21,掺锡氧化铟膜层21贴合于透光组件10。该掺锡氧化铟膜层21采用包括掺锡氧化铟(IndiumTinOxide,ITO)材料制成。掺锡氧化铟膜层21具有透光性和导电性。交通工具100内部的光源53的光线能够依次透过掺锡氧化铟膜层21和透光组件10,从而发射至交通工具100外部;或者,交通工具100外部的光线能够依次透过透光组件10和掺锡氧化铟膜层21而进入交通工具100内部,从而供交通工具100内部的信息采集装置30采集。
掺锡氧化铟膜层21在通电时能够发热,使掺锡氧化铟膜层21自身的温度以及与掺锡氧化铟膜层21贴合的透光组件10温度迅速升高,对透光组件10进行加热,防止透光组件10和/或掺锡氧化铟膜层21起雾或者结冰。
掺锡氧化铟膜层21耐磨性良好,防雾或除冰持久性佳,提高了加热膜20的可靠性。此外,掺锡氧化铟膜层21设计和加工容易,对加工环境要求低,除雾或除冰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简单,能耗低,不影响交通工具100的外观和视野,用户体验度好,能够保证驾驶员和乘客的视野,提升了交通工具100的驾驶安全性、驾驶体验或外观体验等。
示例性地,掺锡氧化铟膜层21与透光组件10的贴合方式包括面贴合、点贴合、线贴合等中的至少一种。
示例性地,掺锡氧化铟膜层21与透光组件10紧密面贴合,以尽可能地提高加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掺锡氧化铟膜层21包括基膜和设于基膜上的第一掺锡氧化铟导电层。
基膜和第一掺锡氧化铟导电层均具有透光性,用于供光线透过。基膜可以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膜等。第一掺锡氧化铟导电层通过溅镀、喷镀、电镀、化学镀等中的至少一种设于基膜上。
示例性地,掺锡氧化铟膜层21或者基膜可以通过胶粘、热压、吸附等中的至少一种方式设于透光组件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掺锡氧化铟膜层21包括第二掺锡氧化铟导电层。第二掺锡氧化铟导电层具有透光性,用于供光线透过。示例性地,第二掺锡氧化铟导电层通过溅镀、喷镀、电镀、化学镀等中的至少一种设于透光组件10上。
示例性地,掺锡氧化铟膜层21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全部或者局部对透光组件10加热,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膜20还包括导电片22和导电连接件23。导电片22导电贴合于掺锡氧化铟膜层21。导电连接件23与导电片22电连接,用于与交通工具100的电气元件电连接,从而对加热膜20进行供电。
示例性地,导电片22与掺锡氧化铟膜层21接触导电连接。导电片22呈片状,质量轻;且导电片22与掺锡氧化铟膜层21的接触面积大,使得掺锡氧化铟膜层21能够被更好地均匀加热。
在其他实施例中,导电片22也可以省略,导电连接件23与掺锡氧化铟膜层21直接接触导电连接。
示例性地,交通工具100的电气元件包括光源53、信息采集装置30等中的至少一种。
请参阅图2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片22包括第一导电片221和第二导电片222。第一导电片221和第二导电片222均导电贴合于掺锡氧化铟膜层21。且第一导电片221和第二导电片222分别与导电连接件23电连接。
可以理解地,是否向加热膜20供电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控制。比如,交通工具100在每次启动时同步向加热膜20供电,当没有雾气或者冰时断开向加热膜20供电。又如,交通工具100在每次启动时同步向加热膜20供电,并始终向加热膜20供电。
再如,可以根据驾驶员手动输入的控制指令控制是否向加热膜20供电。
还可以在加热膜20或者交通工具100上的其他合适位置设置起雾检测系统、温度检测系统等中的至少一种。通过起雾检测系统或者温度检测系统等所检测到的检测信息控制是否向加热膜20供电。
请参阅图2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片221和第二导电片222相对设置,以尽可能地保证掺锡氧化铟膜层21的不同单位区段的单位热辐射功率基本相同,从而保证透光组件10能够接收基本均匀的单位面积热辐射功率。
请参阅图2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片221和第二导电片222基本关于掺锡氧化铟膜层21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如此,能够尽可能地保证掺锡氧化铟膜层21的不同单位区段的单位热辐射功率基本相同,从而保证透光组件10能够接收基本均匀的单位面积热辐射功率,对透光组件10或者交通工具100的其他部件的不良影响小,并能够使得除雾或除冰的效果更佳。
示例性地,掺锡氧化铟膜层21的单位区段包括单位面积区段或者单位长度区段等。
请参阅图2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电连接件23包括第一电极231、第二电极232、第一导电体233和第一连接器234。第一电极231设于第一导电片221处。第一电极231与第一导电片221电连接。第二电极232设于第二导电片222处,第二电极232与第二导电片222电连接。第一导电体233电连接第一电极231和第二电极232。第一电极231和第二电极232通过第一导电体233连接至第一连接器234。第一连接器234用于与交通工具100的电气元件电连接,从而对加热膜20供电。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231与第二电极232基本关于掺锡氧化铟膜层21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如此,能够尽可能地使得掺锡氧化铟膜层21各区域基本均匀地导电发热,掺锡氧化铟膜层21的不同单位区段的单位热辐射功率基本相同,从而保证透光组件10能够接收基本均匀的单位面积热辐射功率,对透光组件10或者交通工具100的其他部件的不良影响小,并能够使得除雾或除冰的效果更佳。
可以理解地,对称设置包括完全对称,以及,由于加工误差等造成的近似对称或者大致对称。
示例性地,第一电极231与第二电极232中的其中一者为正电极,另一者为负电极。
第一导电体233可以包括导线、导电盘、印刷电路、金属镀层等中的至少一种。金属镀层可以包括电镀金属镀层、化学镀金属镀层等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连接器234可以设置在任意合适的位置,只要便于安装即可。
请参阅图2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交通工具100包括用于采集环境信息的信息采集装置30,交通工具100外部的光线透过透光组件10而进入交通工具100内部,从而供交通工具100内部的信息采集装置30采集。
示例性地,通过信息采集装置30所采集的信息能够确定交通工具100外部的环境,驾驶员或者交通工具100的驾驶系统能够根据信息采集装置30所采集的信息进行驾驶。
请参阅图4,示例性地,信息采集装置30能够朝向透光组件10的预设区域11。当对加热膜20通电时,加热膜20会产生热量并对预设区域11进行加热,从而防止透光组件10的预设区域11起雾或者结冰,提高信息采集装置30的信息采集准确度或者清晰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某些场景下,信息采集装置30也可以不朝向透光组件10的预设区域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膜20与信息采集装置30电连接,如此走线简单、方便。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膜20也可以与交通工具100内的其他电气元件电连接,在此不作限制。
示例性地,信息采集装置30包括车用成像装置。示例性地,信息采集装置30包括能够采集可见光和/或红外光的相机模组等。
请参阅图2和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交通工具100还包括遮光件41。遮光件41安装于透光组件10与信息采集装置30之间,用于限制信息采集装置30的可视范围。
示例性地,遮光件41围合透光组件10的预设区域11。遮光件41用于减少交通工具100内部的杂散光射入信息采集装置30,从而提高信息采集装置30的信息采集准确度。
遮光件41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为任意合适形状,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阅图4,示例性地,遮光件41形成有光通道411。交通工具100外部的光线能够依次经透光组件10、加热膜20和光通道411而到达信息采集装置30。
示例性地,加热膜20的尺寸可以根据信息采集装置30的视野尺寸和遮光件41的覆盖尺寸进行设计。加热膜20的的面积尺寸可以略大于信息采集装置30的视野尺寸和/或遮光件41的覆盖尺寸。
加热膜20的形状可以设计为任意合适形状,比如根据信息采集装置30的视野尺寸进行确定。又如,加热膜20的形状矩形或者近似矩形等。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2和图4,交通工具100还包括固定支架42,信息采集装置30和/或遮光件41固定连接于固定支架42上。光线能够透过固定支架42。比如,固定支架42上设有通光通道411,用于供光线透过。
示例性地,固定支架42上设有缺口,第一连接器234能够从缺口处露出,从而外接交通工具100的电气元件。
示例性地,固定支架42部分或者全部压接在加热膜20或者掺锡氧化铟膜层21上。
示例性地,固定支架42围合加热膜20或者掺锡氧化铟膜层21,二者没有压接关系,有利于加热膜20或者掺锡氧化铟膜层21的维护和更换。
示例性地,固定支架42中的其中一部分与透光组件10接触贴合,固定支架42中的另一部分压接在固定支架42上。
固定支架42可以与,至少部分信息采集装置30和/或至少部分遮光件41为一体结构。固定支架42也可以独立于信息采集装置30和/或遮光件41,固定支架42通过胶粘等方式固定连接于信息采集装置30和/或遮光件41。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片221、第二导电片222、第一电极231、第二电极232、第一导电体233和第一连接器234可以部分或者全部被其他导电件代替。该导电件装配于透光组件10和/或固定支架42上,起到导通掺锡氧化铟膜层21的作用。可以在该导电件上直接成型用于与交通工具100电气元件连接的连接器,或者将连接器组装至该导电件上。该导电件可以包括金属导电件或者非金属导电件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支架42可以省略,通过固定支架42实现的固定功能可以通过遮光件41代替。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交通工具100还包括粘接件43,粘接件43用于将第一导电片221、第二导电片222、第一电极231、第二电极232、第一导电体233和第一连接器234中的至少一者与固定支架42固定连接。示例性地,粘接件43呈片状,粘接件43一面与固定支架42粘接固定,另一面粘接于第一导电片221、第二导电片222、第一电极231、第二电极232、第一导电体233和第一连接器234中的至少一者上。
示例性地,粘接件43也可以省略。比如,第一导电片221、第二导电片222、第一电极231、第二电极232、第一导电体233和第一连接器234可以集成在固定支架42上。如此,只需要将掺锡氧化铟膜层21粘接于透光组件10。安装集成有第一导电片221、第二导电片222、第一电极231、第二电极232、第一导电体233和第一连接器234的固定支架42时,第一导电片221、第二导电片222、第一电极231、第二电极232、第一导电体233和第一连接器234能够自动与掺锡氧化铟膜层21贴合导通。从而可以省略粘接件43的使用,减少零部件数量,提高加工效率。
请参阅图3和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组件10包括交通工具100的灯具50的透光面罩。灯具50包括壳体51和光源53。壳体51与透光面罩连接,壳体51与透光面罩配合形成收容空间52。光源53和加热膜20均设于收容空间52内。光源53发射的光线能够透过透光面罩发射至交通工具100外部。
示例性地,光源53包括发光二极管等。
示例性地,壳体51与透光面罩密封连接,二者的结合区域54通过胶接、热板焊、振动摩擦焊、激光焊、超声波焊等中的至少一种工艺固定连接。
示例性地,掺锡氧化铟膜层21为掺锡氧化铟镀层。比如,掺锡氧化铟膜层21直接溅镀到透光组件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膜20与光源53电连接,如此走线简单、方便。
请参阅图3和图6,导电连接件23包括第二导电体236和第二连接器235。第二导电体236导电连接于第一导电片221和第二导电片222。第二连接器235与第二导电体236电连接,用于与交通工具100的电气元件电连接。示例性地,交通工具100的电气元件包括灯具50的光源53。
第一导电片221和第二导电片222设于掺锡氧化铟膜层21的两端,用于分散电流,使得掺锡氧化铟膜层21能够均匀发热。第一导电片221和第二导电片222通过第二导电体236连接至第二连接器235,通过第二连接器235与灯具50的电路进行连接,从而对加热膜20进行供电。
第二导电体236可以包括导线、导电盘、印刷电路、金属镀层等中的至少一种。金属镀层可以包括电镀金属镀层、化学镀金属镀层等中的至少一种。
示例性地,第一导电片221、第二导电片222、第二导电体236和第二连接器235可以部分或者全部被其他导电件代替,在此不作限制。
示例性地,第二连接器235可以朝向壳体51,第二连接器235与灯具50内的光源53电连接。
示例性地,第二连接器235也可以穿过透明面罩和/或壳体51而伸出于灯具50外部,从而电连接于灯具50外部的其他电气元件。
示例性地,对密封性要求不高的灯具50,掺锡氧化铟膜层21不限制在结合区域54内,也可以超出结合区域54,便于第二连接器235的布置和接电。
请参阅图2和图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交通工具100的加热膜20,交通工具100包括透光组件10,透光组件10的相对两面分别位于交通工具100内部和外部。交通工具100外部的光线能够透过透光组件10而进入交通工具100内部,从而供交通工具100内部的信息采集装置30采集。加热膜20包括掺锡氧化铟膜层21。掺锡氧化铟膜层21具有透光性。掺锡氧化铟膜层21用于贴合于透光组件10,以使掺锡氧化铟膜层21在通电时能够对透光组件10进行加热。
上述实施例的交通工具100,当透光组件10发生起雾或者结冰时,可以向加热膜20通电。加热膜20通电后能够产生热量,使加热膜20自身的温度以及与加热膜20贴合的透光组件10温度迅速升高,对透光组件10进行加热。当透光组件10的温度大于或等于交通工具100内部的空气温度时,透光组件10上的雾气或者冰能够快速消散,且能够防止再次起雾或者结冰,提高信息采集装置30采集信息的准确度。
上述实施例的交通工具100,加热膜20的加热效率高,除雾或除冰效率高,成本低,工艺简单,操作简单,能耗低,不影响交通工具100的外观和视野,加热膜20的设计和加工容易,除雾或除冰长久可靠,用户体验度好,能够保证驾驶员和乘客的视野,提升了交通工具100的驾驶安全性、驾驶体验或外观体验等。
示例性地,交通工具1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交通工具100,加热膜2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加热膜20。
请参阅图2和图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交通工具100的信息采集组件,包括信息采集装置30和加热膜20。信息采集装置30设于交通工具100内部。交通工具100外部的光线能够透过交通工具100的透光组件10而进入交通工具100内部,从而供信息采集装置30采集。加热膜20用于贴合于透光组件10上。加热膜20具有透光性,以使光线能够透过加热膜20。其中,加热膜20在通电时能够对透光组件10进行加热。
上述实施例的交通工具100,当透光组件10发生起雾或者结冰时,可以向加热膜20通电。加热膜20通电后能够产生热量,使加热膜20自身的温度以及与加热膜20贴合的透光组件10温度迅速升高,对透光组件10进行加热。当透光组件10的温度大于或等于交通工具100内部的空气温度时,透光组件10上的雾气或者冰能够快速消散,且能够防止再次起雾或者结冰,提高信息采集装置30采集信息的准确度。
上述实施例的交通工具100,加热膜20的加热效率高,除雾或除冰效率高,成本低,工艺简单,操作简单,能耗低,不影响交通工具100的外观和视野,加热膜20的设计和加工容易,除雾或除冰长久可靠,用户体验度好,能够保证驾驶员和乘客的视野,提升了交通工具100的驾驶安全性、驾驶体验或外观体验等。
示例性地,交通工具1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交通工具100,加热膜2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加热膜20。
请参阅图3和图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交通工具100的加热膜20,包括掺锡氧化铟膜层21。掺锡氧化铟膜层21具有透光性。掺锡氧化铟膜层21用于贴合于交通工具100的灯具50的透光面罩,以使掺锡氧化铟膜层21在通电时能够对透光面罩进行加热。透光面罩的相对两面分别位于灯具50的内部和外部,用于将灯具50内部的光源53的光线发射至灯具50的外部。
示例性地,交通工具1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交通工具100,加热膜2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加热膜20。
上述实施例的交通工具100,当透光组件10发生起雾或者结冰时,可以向加热膜20通电。加热膜20通电后能够产生热量,使加热膜20自身的温度以及与加热膜20贴合的透光组件10温度迅速升高,对透光组件10进行加热。当透光组件10的温度大于或等于交通工具100内部的空气温度时,透光组件10上的雾气或者冰能够快速消散,且能够防止再次起雾或者结冰,防止灯具50的光源53发射的光线难以正常射出,从而提高使用体验。
上述实施例的交通工具100,加热膜20的加热效率高,除雾或除冰效率高,成本低,工艺简单,操作简单,能耗低,不影响交通工具100的外观和视野,加热膜20的设计和加工容易,除雾或除冰长久可靠,用户体验度好。
请参阅图3和图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交通工具100的灯具50,包括壳体51、透光面罩和加热膜20。透光面罩与壳体51连接。透光面罩的相对两面分别位于灯具50的内部和外部。透光面罩用于将灯具50内部的光源53的光线发射至灯具50的外部。加热膜20贴合于透光面罩。加热膜20具有透光性,以使光线能够透过加热膜20。其中,加热膜20在通电时能够对透光面罩进行加热。
上述实施例的交通工具100,当透光组件10发生起雾或者结冰时,可以向加热膜20通电。加热膜20通电后能够产生热量,使加热膜20自身的温度以及与加热膜20贴合的透光组件10温度迅速升高,对透光组件10进行加热。当透光组件10的温度大于或等于交通工具100内部的空气温度时,透光组件10上的雾气或者冰能够快速消散,且能够防止再次起雾或者结冰,防止灯具50的光源53发射的光线难以正常射出,从而提高使用体验。
上述实施例的交通工具100,加热膜20的加热效率高,除雾或除冰效率高,成本低,工艺简单,操作简单,能耗低,不影响交通工具100的外观和视野,加热膜20的设计和加工容易,除雾或除冰长久可靠,用户体验度好。
示例性地,交通工具1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交通工具100,加热膜2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加热膜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方法步骤、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方法步骤、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光组件,所述透光组件的相对两面分别位于所述交通工具内部和外部;
所述透光组件用于:
将所述交通工具内部的光源的光线发射至所述交通工具外部;或者,
供所述交通工具外部的光线透过透光组件而进入所述交通工具内部,从而供所述交通工具内部的信息采集装置采集;
加热膜,贴合于所述透光组件上,并且具有透光性,以使所述光线能够透过所述加热膜;
其中,所述加热膜在通电时能够对所述透光组件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包括:
掺锡氧化铟膜层,贴合于所述透光组件,所述掺锡氧化铟膜层在通电时能够对所述透光组件进行加热;
导电连接件,与所述掺锡氧化铟膜层电连接,用于与所述交通工具的电气元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还包括:
导电片,导电贴合于所述掺锡氧化铟膜层,并与所述导电连接件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包括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
第一电极,设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处,并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电连接;
第二电极,设于所述第二导电片处,并与所述第二导电片电连接;
第一导电体,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
第一连接器,用于与所述交通工具的电气元件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通过所述第一导电体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对称设置;和/或,
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基本关于所述掺锡氧化铟膜层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和/或,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基本关于所述掺锡氧化铟膜层的几何中心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导电连接件包括:
第二导电体,导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
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电连接,用于与所述交通工具的电气元件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贴合于所述透光组件的内侧;和/或,
所述交通工具包括用于采集环境信息的信息采集装置,所述交通工具外部的光线透过所述透光组件而进入所述交通工具内部,从而供所述交通工具内部的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和/或,
所述透光组件包括挡风玻璃、灯具的透光面罩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信息采集装置包括车用成像装置;
和/或,所述加热膜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工具还包括:
遮光件,安装于透光组件与所述信息采集装置之间,用于限制所述信息采集装置的可视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组件包括所述交通工具的灯具的透光面罩,所述灯具包括:
壳体,与所述透光面罩连接,并与所述透光面罩配合形成收容空间;
光源,所述光源和所述加热膜均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与所述光源电连接。
12.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加热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交通工具包括透光组件,所述透光组件的相对两面分别位于所述交通工具内部和外部;所述交通工具外部的光线能够透过透光组件而进入所述交通工具内部,从而供所述交通工具内部的信息采集装置采集;所述加热膜包括:
掺锡氧化铟膜层,具有透光性;用于贴合于所述透光组件,以使所述掺锡氧化铟膜层在通电时能够对所述透光组件进行加热。
13.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加热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掺锡氧化铟膜层,具有透光性;用于贴合于所述交通工具的灯具的透光面罩,以使所述掺锡氧化铟膜层在通电时能够对所述透光面罩进行加热;所述透光面罩的相对两面分别位于所述灯具的内部和外部,用于将所述灯具内部的光源的光线发射至所述灯具的外部。
14.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透光面罩,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透光面罩的相对两面分别位于所述灯具的内部和外部,用于将所述灯具内部的光源的光线发射至所述灯具的外部;
加热膜,贴合于所述透光面罩,所述加热膜具有透光性,以使所述光线能够透过所述加热膜;
其中,所述加热膜在通电时能够对所述透光面罩进行加热。
15.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信息采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采集装置,设于所述交通工具内部,所述交通工具外部的光线能够透过所述交通工具的透光组件而进入所述交通工具内部,从而供所述信息采集装置采集;
加热膜,用于贴合于所述透光组件上,所述加热膜具有透光性,以使所述光线能够透过所述加热膜;
其中,所述加热膜在通电时能够对所述透光组件进行加热。
CN202120538699.2U 2021-03-15 2021-03-15 交通工具、加热膜、灯具及信息采集组件 Active CN214429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8699.2U CN214429741U (zh) 2021-03-15 2021-03-15 交通工具、加热膜、灯具及信息采集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8699.2U CN214429741U (zh) 2021-03-15 2021-03-15 交通工具、加热膜、灯具及信息采集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29741U true CN214429741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736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8699.2U Active CN214429741U (zh) 2021-03-15 2021-03-15 交通工具、加热膜、灯具及信息采集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29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77115B2 (ja) 電気加熱可能なバッフルプレートを備えたウインドガラス装置、当該ウインドガラス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使用方法
US20120103960A1 (en) Disc with a heatable, optically transparent sensor array
CN105189207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后视镜组件
US6337491B1 (en) Light/rain sens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EP3509391B1 (en) Graphene heating device
CA2834520C (en) Snow-melting led traffic signal
CN111679536A (zh) 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US10232779B2 (en) Exterior mirror with heater pad
JPH10289602A (ja) 車両用ランプのヒータ装置
CN111094065A (zh) 带有可互换进近灯的机动车辆的后视组件
CN214429741U (zh) 交通工具、加热膜、灯具及信息采集组件
CN210662708U (zh) 一种具有加热除雪除雾功能的灯具
CN213983415U (zh) 具有除冰除雾功能的汽车侧灯
US10870399B2 (en) Sensor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mot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sensor device
CN111483429A (zh) 摄像头除雾装置及车辆
US20220176880A1 (en) External rearview device, external rearview device kit and vehicle
CN220701013U (zh) 后视镜及车辆
CN215061834U (zh) 一种防雾车灯
US20240157912A1 (en) Pane arrangement with a heatable sensor window
CN216408847U (zh) 一种汽车车灯的转向灯和位置灯集成装置
CN220130083U (zh) 一种自动清洁的汽车后视镜以及汽车
CN216546092U (zh) 除霜装置、车辆组件和车辆
CN218886376U (zh) 一种具有除霜除雾功能的镜头
CN109204147A (zh) 后视镜加热膜
JP2002265239A (ja) 合わせガラス、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曇りセン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