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8672U - 一种卷绕式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卷绕式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28672U
CN214428672U CN202023255548.0U CN202023255548U CN214428672U CN 214428672 U CN214428672 U CN 214428672U CN 202023255548 U CN202023255548 U CN 202023255548U CN 214428672 U CN214428672 U CN 214428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piece
thermal fuse
pole
fuse element
therm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555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健
赵前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Shenzhen Co Ltd
AAC Module Technologies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AAC Module Technologies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AAC Module Technologies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555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28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28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28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适用于电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卷绕式电池,其包括:卷绕设置并具有端部的至少两个极片以及与极片电连接的极耳,所述卷绕式电池还包括设置于至少一个所述极片的端部的热保险装置;所述热保险装置包括热保险元件、连接于所述热保险元件第一端的第一极片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热保险元件第二端的第二极片连接部;所述热保险装置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与所述极片集流体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与所述极耳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热保险元件把第一极片连接部和第二极片连接部隔断,热保险元件具有切断电路的功能,从而使得电池保护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卷绕式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绕式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锂电池技术的发展以及使用锂电池的产品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锂电池也被应用到各种电子产品中,如,手机终端、蓝牙设备等。
现有技术中的卷绕式电池包括盖帽、集流体和电池极组,所述集流体为可恢复保险丝,所述可恢复保险丝的一端与所述盖帽连接,其中,可恢复保险丝的另一端与电池极组的正极片或负极片连接,保险效果差,还增加了整体结构的体积,不符合小型化设计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绕式电池,旨在解决现有的卷绕式电池安全性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了一种卷绕式电池,其包括:卷绕设置并具有端部的至少两个极片以及与所述极片电连接的极耳,所述卷绕式电池还包括设置于至少一个所述极片的端部的热保险装置;
所述热保险装置包括热保险元件、连接于所述热保险元件第一端的第一极片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热保险元件第二端的第二极片连接部;
所述热保险装置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与所述极片集流体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与所述极耳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热保险装置设置于所述正极片和/或所述负极片的端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热保险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热保险元件一侧或相对的两侧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绝缘材质制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或与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通过粘接、注塑、压合以及焊接的其中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为所述极片的端部延伸的空箔形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之间的间距为0.1-10mm。
更进一步地,所述热保险元件与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均通过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电阻热焊接、导电高分子粘结以及机械压合的其中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热保险元件为低熔点合金、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自恢复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热熔导电高分子材料以及自恢复热熔断元件的其中一种或几种制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为铜、铝、镍以及不锈钢的其中一种制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为铜、铝、镍以及不锈钢的其中一种制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卷绕设置并具有端部的至少两个极片和极耳,所述极片包括极片集流体,所述卷绕式电池还包括设置于至少一个所述极片的端部的热保险装置;所述热保险装置包括热保险元件、连接于所述热保险元件第一端的第一极片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热保险元件第二端的第二极片连接部,通过热保险元件把第一极片连接部和第二极片连接部隔断,当电池内部温度升高至70-150℃,热保险元件具有切断电路的功能,从而使得电池保护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卷绕式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卷绕式电池的热保险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面示意图。
其中,1、极片,11、正极片,12、负极片,2、端部,3、隔膜,31、第一隔膜,32、第二隔膜,4、热保险装置,41、第一极片连接部,42、第二极片连接部,43、热保险元件,44、固定件,5、极片集流体,6、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卷绕式电池,结合附图1-3所示,其包括:卷绕设置并具有端部2的至少两个极片1以及与所述极片1电连接的极耳6,所述卷绕式电池还包括设置于至少一个所述极片1的端部2的热保险装置4;所述热保险装置4包括热保险元件43、连接于所述热保险元件43第一端的第一极片连接部41、以及连接于所述热保险元件43第二端的第二极片连接部42;所述热保险装置4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41与极片集流体5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42与所述极耳6连接。
具体地,所述端部2可能是首端,也可能是尾端。所述极耳和热保险装置可能位于首端上,也可能位于尾端上。这样便于极耳和热保险装置在电池上的安装,电池保险效果好,安全性高。
具体地,通过热保险装置44的热保险元件43把第一极片连接部41和第二极片连接部42隔断。利用中间以热保险元件43连接,当电池内部温度升高至70-150℃,热保险元件43具有切断电路的功能,从而使得电池保护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其中,热保险元件43具有切断电路的功能,具体实现方式为:收缩、软化、熔断、电阻急剧增大等。
具体地,所述极片1包括正极片11和负极片12,所述热保险装置4设置于所述正极片11和/或所述负极片12的端部2。所述正极片11和所述负极片12上设置隔膜3,通过将电池的正极片1、负极片2和隔膜3绕着一中轴线以形成卷绕式电池。通过在正极片1和负极片2之间设置隔膜3用以将正负两极分开防止在电解池中直接反应损失能量的一层薄膜。在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3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3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热保险装置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热保险元件43一侧或相对的两侧的固定件44,所述固定件44为绝缘材质制成。通过将固定件44设置于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41和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42一侧或两侧上。从而使得第一极片连接部41、第二极片连接部42和热保险元件43之间固定良好。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44为绝缘材质制成。能够保证极片的完整度,固定件44可以添加在第一极片连接部和/或第二连接部的一侧,也可以添加在两侧,其材质为耐电解液材质如聚酰亚胺、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等,绝缘效果更佳。
具体地,所述固定件44与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41或与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42通过粘接、注塑、压合以及焊接的其中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连接。连接方式多样,安装方便。
具体地,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41、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42为所述极片1的端部2延伸的空箔形成。结构强度高,连接效果好。
具体地,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41与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42之间的间距为0.1-10mm。便于将热保险元件43连接在第一极片连接部41和第二极片连接部42上,当电池内部温度升高至70-150℃,通过热保险元件43来实现电池断路,安全性高。
具体地,所述热保险元件43与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41和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42均通过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电阻热焊接、导电高分子粘结以及机械压合的其中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连接。连接方式多样,安装方便。
具体地,所述热保险元件43为低熔点合金、PTC(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PTC(自恢复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热熔导电高分子材料以及自恢复热熔断元件的其中一种或几种制成。热保险元件43熔点低,电路切断灵敏度高,安全性强。
其中,低熔点合金为锡、铟、铅、铋、镉等金属组成,熔断效果好。
具体地,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41为铜、铝、镍以及不锈钢的其中一种制成。结构强度高,导电效果好。
具体地,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42为铜、铝、镍以及不锈钢的其中一种制成。结构强度高,导电效果好。
具体地,所述隔膜3包括卷绕于所述正极片1上的第一隔膜31和卷绕于所述负极片2上的第二隔膜32。这样便于针对性的对正极片1和负极片2隔离,通过隔膜3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3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电池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上设置的热保险装置,通过热保险元件把第一极片连接部和第二极片连接部隔断,中间以热保险元件连接,当电池内部温度升高至70-150℃,热保险元件具有切断电路的功能,从而使得电池保护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卷绕式电池,其包括:卷绕设置并具有端部的至少两个极片以及与所述极片电连接的极耳,所述极片包括极片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式电池还包括设置于至少一个所述极片的端部的热保险装置;
所述热保险装置包括热保险元件、连接于所述热保险元件第一端的第一极片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热保险元件第二端的第二极片连接部;
所述热保险装置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与所述极片集流体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与所述极耳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热保险装置设置于所述正极片和/或所述负极片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保险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热保险元件一侧或相对的两侧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绝缘材质制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绕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或与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通过粘接、注塑、压合以及焊接的其中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为所述极片的端部延伸的空箔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之间的间距为0.1-1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保险元件与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均通过激光焊接、超声波焊接、电阻热焊接、导电高分子粘结以及机械压合的其中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保险元件为低熔点合金、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自恢复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热熔导电高分子材料以及自恢复热熔断元件的其中一种或几种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片连接部为铜、铝、镍以及不锈钢的其中一种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式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极片连接部为铜、铝、镍以及不锈钢的其中一种制成。
CN202023255548.0U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卷绕式电池 Active CN214428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55548.0U CN214428672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卷绕式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55548.0U CN214428672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卷绕式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28672U true CN214428672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54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55548.0U Active CN214428672U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卷绕式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28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2244B (zh) 电极组件及使用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
CN108963311B (zh) 二次电池及其极片
CN111785904A (zh) 二次电池及汽车
CN111108631B (zh) 被构造成防止过充电的圆柱形二次电池
CN114709530A (zh) 一种软包全极耳圆柱电芯
JP4769780B2 (ja) 二次電池
CN104716277B (zh) 具有绝缘壳的可再充电电池
CN111430826B (zh) 电池模组
CN214898606U (zh) 单体电池和电池模组
CN214428672U (zh) 一种卷绕式电池
CN217903381U (zh) 一种极片、电芯及电池
CN217158365U (zh) 一种扣式电池及其外壳
CN212907874U (zh) 一种无极耳的电池
CN212517442U (zh) 一种防电芯挤压热失控保护结构
CN209804801U (zh) 一种软包装电池极耳及用于该极耳的热压成型装置
CN214428748U (zh) 一种卷绕式电池
KR20030044512A (ko) 이차전지
CN114223077A (zh) 电池及用电设备
JP3754795B2 (ja) 二次電池における温度ヒュ−ズの取付け構造及び絶縁スペ−サ付き温度ヒュ−ズ
CN212725515U (zh) 一种带过流保护的软包电池结构
CN214428745U (zh) 一种纽扣电池
CN217444588U (zh) 电池及电池组
CN216354307U (zh) 电芯、电池和电子设备
CN215816296U (zh) 一种具有高效导电性能电池极耳
JP2969711B2 (ja) 平板形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