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6490U - 不锈钢换热盘管 - Google Patents

不锈钢换热盘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26490U
CN214426490U CN202022858821.2U CN202022858821U CN214426490U CN 214426490 U CN214426490 U CN 214426490U CN 202022858821 U CN202022858821 U CN 202022858821U CN 214426490 U CN214426490 U CN 2144264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stainless steel
steel heat
coil pip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5882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权
任红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hua Kong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hua Kong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hua Kong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hua Kongyan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5882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264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264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264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不锈钢换热盘管,包括盘管和支撑盘管的支撑板,盘管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盘管蛇形排列,并反复穿插于支撑板内,蛇形排列方向紧凑排列;盘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法兰连接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不锈钢换热盘管,盘管两端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法兰连接头,使不锈钢换热盘管分层叠起,后期工作人员需要维护盘管时,只需要拧开两端的法兰连接头,便能够单独拆卸出一层盘管进行维护清理。盘管采用更加紧凑的蛇形排列,减少盘管占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不锈钢换热盘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锈钢换热盘管。
背景技术
目前闭式冷却塔盘管一般都是整体碳钢和铜管及不锈钢材质,由于现有的闭式冷却塔盘管都采用整体结构制作,在安装时通过吊装的安装方式放入冷却塔中,在后期需要工作人员对换热盘管进行维护清理时,需要把整个冷却塔盘管通过吊装取出,才能对换热盘管进行全面的维护,耗时耗力。并且目前换热盘管之间的排列并不是非常紧凑,导致空间利用率不足,影响换热盘管散热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后期维护清理不方便,耗时耗力”以及“换热盘管排列不紧凑,空间利用率不足,影响换热盘管散热性能”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不锈钢换热盘管,换热盘管排列更加紧凑,散热性能更好,后期维护清理更加方便快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不锈钢换热盘管,包括盘管和支撑所述盘管的支撑板,所述盘管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所述盘管蛇形排列,并反复穿插于所述支撑板内,蛇形排列方向紧凑排列;所述盘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法兰连接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盘管包括若干弯头和若干直管,所述直管均匀排列,两两所述直管之间通过所述弯头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弯头与直管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板为长条状,所述支撑板设置若干支撑槽,所述直管穿插于所述支撑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槽的槽宽与所述直管的管径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槽的槽长与两所述直管的排列间距相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盘管的长度与排列总宽度的比值为 3.0~4.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直管之间的排列间距为1.0~2.0倍的所述直管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法兰连接头处设置有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盘管一端的所述法兰连接头处设置有压力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不锈钢换热盘管,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盘管两端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法兰连接头,使所述不锈钢换热盘管分层叠起,后期工作人员需要维护所述盘管时,只需要拧开两端的所述法兰连接头,便能够单独拆卸出一层所述盘管进行维护清理。所述盘管采用更加紧凑的蛇形排列,减少所述盘管占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锈钢换热盘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锈钢换热盘管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锈钢换热盘管的支撑板侧视图示意图。
附图标记:
盘管100、弯管110、直管120、法兰连接头121、支撑板200、支撑槽2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不锈钢换热盘管。
如图1-图3所示,不锈钢换热盘管包括盘管100,盘管100两端安装有可拆卸的法兰连接头121,通过拧动法兰连接头121能够使对应连接的盘管100分离;盘管100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并且呈蛇形排列,盘管100在蛇形排列的过程中穿插过支撑板200,通过支撑板200支撑盘管100,避免盘管100自身重量导致的盘管100下坠弯曲,盘管100的排列间距紧凑,在缩小盘管100的空间占用面积同时,保证散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地,盘管100包括若干弯头和若干直管120,直管120等间距均匀排列,两两直管120同一侧之间通过弯头连接,弯头连接两相邻的直管120,并通过焊接工艺使弯管110与直管 120紧密连接在一起,使冷却液能够从盘管100一端的开口中进入,并沿着蛇形排列的盘管100流动,由于弯头和直管120连接紧密,冷却液不会从弯头与直管 120间泄露出来。弯头和直管120采用相同管径的管材,从而保证冷却液在盘管 100内流动时能够保证流量一致,不会因为管径变化,使冷却液在盘管100内流动速度发生变化,导致散热效果不稳定。在本实施例中,弯管110和直管120 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应理解,弯管110和直管120采用焊接工艺连接在一起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采用不同生产工艺的不锈钢管,采用折弯工艺对不锈钢管整体折弯,形成一个完整、无接缝的盘管100,完整的盘管100在弯管110折弯处与直管120无缝连接,能够避免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细小缝隙。本实用新型对不锈钢盘管100的生产工艺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不锈钢盘管100的生产工艺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直管120太长会因自身重量而弯折和晃动,使不锈钢换热盘管在使用过程中不稳定,容易上下晃动,上下两层的不锈钢换热盘管受到震动,容易上下晃动彼此接触在一起,扰乱散热气流,影响散热效果。为了解决此现象,支撑板200支撑直管120,能够有效固定直管120的位置,支撑板200为长条状,支撑板200内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槽210,直管120穿插在支撑槽210内,靠支撑板200的承托作用来支撑起直管120。在本实施例中,两支撑板200分别设置在直管120长度三等分点上,能够均匀分担直管120的重量,使直管120安装后固定更加稳定。
应理解,设置两支撑板200对直管120进行支撑作用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直管120长度来增加或减少支撑板 200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对支撑板200的数量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支撑板200的数量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3所示,支撑槽210的槽宽与直管120的管径相等,支撑槽210的槽长与两直管120的排列间距相等,支撑槽210采用与管径相等的槽宽,使支撑槽 210与直管120刚好相互卡住,避免直管120在支撑槽210内晃动;而两直管120 插入支撑槽210后,两直管120间的间距刚好与支撑槽210的槽长相等,使直管 120在支撑槽210内的水平方向不会晃动。
应理解,支撑槽210的尺寸与直管120的排列间距和管径相匹配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在支撑槽210内增加橡胶垫来匹配直管120的尺寸,采用橡胶垫与支撑槽210相结合,能够使支撑板200适用于各种尺寸的直管120,增加支撑板200的适用范围。本实用新型对支撑板200的结构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支撑板200的结构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盘管100的长度L与排列总宽度D的比值为3.0~4.0,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盘管100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盘管100的长度L与排列总宽度D 的比值采用3.25,而盘管100中两直管120的排列间距为直管120直径的1.0 倍~2.0倍。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直管120之间的排列间d距为直管120直径的 1.6倍,相邻直管120的排列间距d不能太近,距离过近,直管120难以散热,使热量通过冷却塔的风扇带走;间距太远,盘管100的整体占用空间太大,在相同尺寸要求下,盘管100的总长度会减少,导致散热效果不佳。
应理解,盘管100长度L与排列总长度D采用3.25比值和直管120排列间距d采用1.6倍直管120直径的组合并非唯一实施方式,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冷却塔尺寸来从3.0~4.0比值和1.0~2.0倍直管120直径之间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对盘管100尺寸与直管120排列间距的组合方案不一一赘述,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前提下,盘管100尺寸与直管 120排列间距的组合方案灵活变换,均应视为在本实用新型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地,法兰连接头 121与直管120可拆卸连接,法兰连接头121分别连接直管120和冷却塔的连接口,为了防止法兰连接头121两侧连接处之间冷却液泄露,在法兰连接头121 连接处分别设置密封圈。并在盘管100一端的法兰连接头121处还设置有压力表,通过压力表来监测当层盘管100的压力值时候正常,如果压力值低于正常值,当前盘管100可能出现冷却液泄露,当压力值高于正常值时,盘管100出现堵塞,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压力表的读数来判断当层盘管100的状态,方便工作人员及时拧开当前盘管100的法兰连接头121,把法兰连接头121拆卸出来进行维护和检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不锈钢换热盘管,包括盘管(100)和支撑所述盘管(100)的支撑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100)的轴线与水平面平行,所述盘管(100)蛇形排列,并反复穿插于所述支撑板(200)内,蛇形排列方向紧凑排列;所述盘管(100)的两端均设置有可拆卸连接的法兰连接头(1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锈钢换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100)包括若干弯头和若干直管(120),所述直管(120)均匀排列,两两所述直管(120)之间通过所述弯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锈钢换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与直管(120)均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项所述的不锈钢换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00)为长条状,所述支撑板(200)设置若干支撑槽(210),所述直管(120)穿插于所述支撑槽(21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锈钢换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槽(210)的槽宽与所述直管(120)的管径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锈钢换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槽(210)的槽长与两所述直管(120)的排列间距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意一项所述的不锈钢换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100)的长度与排列总宽度的比值为3.0~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锈钢换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120)之间的排列间距为1.0~2.0倍的所述直管(120)直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锈钢换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连接头(121)处设置有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锈钢换热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100)一端的所述法兰连接头(121)处设置有压力表。
CN202022858821.2U 2020-12-01 2020-12-01 不锈钢换热盘管 Active CN2144264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58821.2U CN214426490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不锈钢换热盘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58821.2U CN214426490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不锈钢换热盘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26490U true CN214426490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503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58821.2U Active CN214426490U (zh) 2020-12-01 2020-12-01 不锈钢换热盘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264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3356A (zh) 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
CN110595230A (zh) 一种便携式弹性涡管换热器
CN110686532A (zh) 一种便携式平面弹性阵列涡管换热装置
CN214426490U (zh) 不锈钢换热盘管
CN204854422U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CN105202950A (zh) 管壳式换热器
CN113804020B (zh) 一种折流蛇形铜管换热装置
CN215982881U (zh) 一种空调机组用高效翅片换热器
CN211261880U (zh) 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
CN211261871U (zh) 一种便携式弹性涡管换热器
CN216080412U (zh) 一种热油分配组件
CN209181309U (zh) 微通道换热器
CN221099446U (zh) 一种改进型管壳式换热器
CN213932135U (zh) 一种翅片管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CN211291111U (zh) 一种便携式平面弹性阵列涡管换热装置
CN211120811U (zh) 一种换热管、换热器及换热系统
CN101403576A (zh) 一种三分之一扇形螺旋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
CN220288317U (zh) 列管式多功能组合换热器机组
CN216049329U (zh) 一种气气换热器
CN112146471B (zh) 一种方形管壳式换热器
CN210567504U (zh) 一种液态氢气快速汽化的汽化器
CN217785903U (zh) 一种蛇形波纹的翅片管换热器
CN214407086U (zh) 一种变径石墨换热器
CN220524143U (zh) 烟道系统
CN216114802U (zh) 多级列管式冷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