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93356A - 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93356A
CN110793356A CN201911202876.3A CN201911202876A CN110793356A CN 110793356 A CN110793356 A CN 110793356A CN 201911202876 A CN201911202876 A CN 201911202876A CN 110793356 A CN110793356 A CN 110793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tube
working medium
shell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028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勇
王苇
张克龙
柯汉兵
魏志国
李少丹
李邦明
戴春辉
黄崇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19112028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933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93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933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16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the conduits being arranged in parallel spaced re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7/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tubular conduit assemblies for both heat-exchange media,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a conduit wall
    • F28D7/0066Multi-circuit heat-exchangers, e.g. integrating different heat exchange sections in the same unit or heat-exchangers for more than two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2Arrangements for directing heat-exchange media into successive compartments, e.g. arrangements of guide plat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包括由外壳体、进口管板和出口管板形成的换热空间,进口管板安装于外壳体的一端,出口管板安装于外壳体的另一端,多根换热管通过进口管板和出口管板设置于换热空间,换热空间内还设有n个围筒,n个围筒将换热空间划分为n+1个换热分区,每一个换热分区均设有换热管。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通过围筒将换热空间划分为多个相互隔离的换热分区,从而可以利用一种管程换热工质对两种及两种以上壳程换热工质并行换热,结构紧凑,能够显著降低换热器数量需求、整体重量尺寸和占用的安装空间,有助于提升换热系统的集成化水平和综合效益。

Description

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船舶动力系统的重要功能设备,承担蒸汽、滑油、制冷剂等多种工质冷却功能。受海洋盐雾、振动冲击等复杂环境及运行因素影响,船舶换热器大量采用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具有设计方法成熟、承压能力强、可靠性高等优点,但也存在重量体积大、换热效率低、金属耗量高等缺点。另外,船舶换热器类型多样、换热介质也不同。传统设计中,单台换热器只能承担一项换热功能,造成船舶换热器种类和数量繁多、占用舱室空间大;加之每台换热器都需要单独配置流体管路和泵阀设备,进一步导致换热系统庞大复杂,成为制约船舶舱室布局优化和负载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用以解决现有的船舶换热器种类和数量繁多、占用舱室空间大、系统庞大复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包括由外壳体、进口管板和出口管板形成的换热空间,所述进口管板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一端,所述出口管板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另一端,多根换热管通过所述进口管板和所述出口管板设置于所述换热空间,所述换热空间内还设有n个围筒,n个所述围筒将所述换热空间划分为n+1个换热分区,每一个所述换热分区均设有所述换热管。
其中,多根所述换热管在所述换热空间内平行布置,所述围筒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围筒的轴线与所述换热管平行布置。
其中,所述换热空间内设有一个所述围筒,所述围筒将所述换热空间划分为筒内换热分区和筒外换热分区;
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筒外壳程工质进口管和筒外壳程工质出口管,所述围筒的侧壁上设有穿过所述外壳体侧壁的筒内壳程工质进口管和筒内壳程工质出口管;
所述筒内壳程工质进口管和所述筒内壳程工质出口管相平行且沿所述换热管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筒内壳程工质进口管和所述筒内壳程工质出口管均为椭圆截面,且椭圆截面长轴方向与所述换热器轴线方向一致。
其中,所述筒外换热分区截面为圆环形,沿所述围筒外侧壁设有螺旋折流板,所述螺旋折流板沿所述围筒的轴向伸展,所述螺旋折流板的外侧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连接。
其中,所述筒内换热分区沿所述围筒轴线方向设有弓形折流板或交叉折流杆。
其中,所述筒内壳程工质进口管和所述筒内壳程工质出口管之间设置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与所述换热管平行设置。
其中,所述换热空间内设有第一围筒和第二围筒,所述第二围筒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围筒外径,所述第一围筒和所述第二围筒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围筒内为圆形换热分区,所述第一围筒和所述第二围筒之间为第一换热分区,所述第二围筒和所述外壳体之间为第二换热分区;
所述第一围筒的侧壁上设有穿过所述第二围筒侧壁和所述外壳体侧壁的第一壳程工质进口管和第一壳程工质出口管;
所述第二围筒的侧壁上设有穿过所述外壳体侧壁的第二壳程工质进口管和第二壳程工质出口管;
所述第一壳程工质进口管、所述第一壳程工质出口管、所述第二壳程工质进口管和所述第二壳程工质出口管相平行且沿所述换热管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壳程工质进口管、所述第一壳程工质出口管、所述第二壳程工质进口管和所述第二壳程工质出口管均为椭圆截面,且椭圆截面长轴方向与所述换热器轴线方向一致。
其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管程进口联箱和管程出口联箱,所述管程进口联箱与所述外壳体安装所述进口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管程出口联箱与所述外壳体安装所述出口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管程进口联箱上设有管程工质进口,所述管程出口联箱上设有管程工质出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通过围筒将换热空间划分为多个相互隔离的换热分区,从而可以利用一种管程换热工质对两种及两种以上壳程换热工质并行换热,结构紧凑,能够显著降低换热器数量需求、整体重量尺寸和占用的安装空间,有助于提升换热系统的集成化水平和综合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管程换热分区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管程换热分区支撑方案示意图;
图中:1、管程工质进口;2、管程进口联箱;3、进口管板;4、筒外壳程工质进口管;5、外壳体;6、第二围筒;7、第一围筒;8、第二换热分区;9、第一换热分区;10、圆形换热分区;11、筒外壳程工质出口管;12、出口管板;13、管程出口联箱;14、管程工质出口;15、第二壳程工质进口管;16、第一壳程工质进口管;17、第一壳程工质出口管;18、第二壳程工质出口管;19、壳程进出口管支撑管布置区;20、螺旋折流板;21、换热管;22、弓形折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包括由外壳体5、进口管板3和出口管板12形成的换热空间,进口管板3安装于外壳体5的一端,出口管板12安装于外壳体5的另一端。多根换热管21通过进口管板3和出口管板12设置于换热空间,换热管21的管程换热工质入口端安装于进口管板3,换热管21的壳程换热工质出口端安装于出口管板12;在换热空间,多根换热管21外壁面之间的空间形成壳程换热工质的流动空间;管程换热工质经进口管板3流入换热管21,在换热空间内与壳程换热工质进行热交换,后经出口管板12流出换热管21,完成管程换热工质和壳程换热工质的热交换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换热空间内还设有n个围筒,围筒的一端连接进口管板3,另一端连接出口管板12。每个围筒均独立设置,n个独立设置的围筒将换热空间划分为n+1个相互独立的换热分区,每一个换热分区均设有换热管21,从而可以在不同的换热分区内通入不同的壳程换热工质与管程换热工质进行热交换,不同换热分区的换热管21内可以是同一种管程换热工质,实现一种管程工质对多种壳程换热工质的并行换热。其中,各换热分区的壳程换热工质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可根据应用需求分别处于加热或制冷模式。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通过围筒将换热空间划分为多个相互隔离的换热分区,从而可以利用一种管程换热工质对两种及两种以上壳程换热工质并行换热,结构紧凑,能够显著降低换热器数量需求、整体重量尺寸和占用的安装空间,有助于提升换热系统的集成化水平和综合效益。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多根换热管21在换热空间内平行布置,形成密集的管束,围筒为圆筒形结构,围筒的轴线与换热管21平行布置,使换热器结构更为紧凑。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换热空间内设有一个围筒,围筒将换热空间划分为两个换热分区:筒内换热分区和筒外换热分区。围筒内部的换热空间为筒内换热分区,围筒和外壳体5之间的换热空间为筒外换热分区。外壳体5的侧壁上设有筒外壳程工质进口管4和筒外壳程工质出口管11,一种壳程换热工质从筒外壳程工质进口管4进入筒外换热分区,与筒外换热分区换热管21内的管程换热工质热交换后,从筒外壳程工质出口管11流出。围筒的侧壁上设有穿过外壳体5侧壁的筒内壳程工质进口管和筒内壳程工质出口管,另一种壳程换热工质从筒内壳程工质进口管进入筒内换热分区,与筒内换热分区换热管21内的管程换热工质热交换后,从筒内壳程工质出口管流出。由于筒内壳程工质进口管和筒内壳程工质出口管均经过围筒和外壳体5之间的筒外换热分区,此进、出口管所占用的空间将无法布置换热管21,进而降低筒外换热分区的换热性能;为了减少对换热性能的不利影响,可以将筒内壳程工质进口管和筒内壳程工质出口管相平行且沿换热管21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以减少筒内壳程工质进口管和筒内壳程工质出口管在垂直于换热管21管束的截面所占用的面积,增加换热管21管束的有效布置面积。另外,筒内壳程工质进口管和筒内壳程工质出口管还可以设置为椭圆截面,且椭圆截面的长轴方向与换热器轴线方向一致,以进一步减少筒内壳程工质进口管和筒内壳程工质出口管在垂直于换热管21管束的截面所占用的面积。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换热器的外壳体5为圆筒形,且圆筒形的外壳体5和圆筒形的围筒同轴布置,筒外换热分区在垂直换热管21方向的截面为圆环形。沿围筒外侧壁在筒外换热分区设置螺旋折流板20,分隔各换热分区的围筒兼做螺旋折流板20的筒芯,螺旋折流板20的内侧沿围筒表面轴向伸展,无需设置专门的芯管,螺旋折流板20的外侧与外壳体5的内侧壁连接,螺旋折流板20起到支撑的作用。螺旋折流板20、内侧的围筒、换热器的外壳体5三者共同构成换热器壳程封闭的螺旋流动通道,壳程换热工质在通道内螺旋绕流换热管21管束,避免工质纵向泄漏并提升换热性能。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围筒为圆筒形结构,筒内换热分区为圆形,对圆形换热分区10的换热管21管束可以采用弓形折流板22的支撑方案,壳程换热工质从筒内壳程工质进口管进入,沿圆形的筒内换热分区内的换热管21管束流动并在弓形折流板22的引导下多次改变流向,与管程换热工质进行热量交换后从筒内壳程工质出口管排出。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弓形折流板22也可以替换为交叉折流杆等支撑方案。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筒内壳程工质进口管和筒内壳程工质出口管之间设置有支撑管,支撑管与换热管21平行设置。具体来说,在筒内壳程工质进口管和筒内壳程工质出口管所占用的环形的筒外换热分区无法布置换热管21的位置,可以设置与换热管21相平行的支撑管,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当环形的筒外换热分区内布置有螺旋折流板20时,支撑管可以具有与换热管21管束相同的排布,并使支撑管与螺旋折流板20相固定,维持螺旋换热通道管束排布的完整性并兼具支撑作用。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换热空间内设有两个围筒:第一围筒7和第二围筒6。第二围筒6内径大于第一围筒7外径,第一围筒7和第二围筒6同轴设置。第一围筒7内为圆形换热分区10,第一围筒7和第二围筒6之间为第一换热分区9,第二围筒6和外壳体5之间为第二换热分区8,第一换热分区9为环形的换热分区,当外壳体5为圆筒形结构且与第一、第二围筒6同轴设置时,第二换热分区8也为环形的换热分区。第一围筒7的侧壁上设有穿过第二围筒6侧壁和外壳体5侧壁的第一壳程工质进口管16和第一壳程工质出口管17;第二围筒6的侧壁上设有穿过外壳体5侧壁的第二壳程工质进口管15和第二壳程工质出口管18。为了降低外壳体5内受壳程工质的进、出口管所占用空间的阻挡而无法布置换热管21管束所产生的影响换热的问题,第一壳程工质进口管16、第一壳程工质出口管17、第二壳程工质进口管15和第二壳程工质出口管18相平行且沿换热管21轴线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第一壳程工质进口管16、第一壳程工质出口管17、第二壳程工质进口管15和第二壳程工质出口管18均为椭圆截面,且椭圆截面长轴方向与换热器轴线方向一致。
需要指出,本发明提供的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换热空间可以被n个围筒划分为n+1个相互独立的换热分区。当n大于2,n个围筒和换热器的外壳体5为圆筒形结构、内径依次变大时,可以将n个围筒和换热器的外壳体5同轴设置,形成n+1个相互独立的换热分区,其中,最小内径的围筒内形成圆形换热分区10,相邻的内圈围筒外侧壁和外圈围筒内侧壁形成环形换热分区,换热空间被划分为一个圆形圆形换热分区10和n个环形换热分区。除最外侧的环形换热分区,其余n-1个环形换热分区和圆形换热分区10的壳程工质进、出口管均可以相平行并沿换热管21轴线方向间隔设置,且设置为椭圆截面,椭圆截面长轴方向与换热器轴线方向一致,以降低外壳体5内受壳程工质的进、出口管所占用空间的阻挡而无法布置换热管21管束所产生的影响换热的问题。各环形换热分区均可以采用螺旋折流板20支撑,螺旋折流板20、内侧的围筒、外侧的围筒(或换热器的外壳体5)三者共同构成换热器壳程封闭的螺旋流动通道,壳程换热工质在通道内螺旋绕流换热管21管束,避免工质纵向泄漏并提升换热性能。各个环形换热分区的螺旋折流板20可设计为不同的螺距和螺旋升角,以适应不同换热工质和换热需求的差异,并确保每个环形换热分区都具有最佳的横向流通截面和管束绕流速度。在壳程工质进、出口管所占用的环形换热分区流道位置无法布置换热管21,可以通过设置与换热管21管束相同排布的支撑管并与螺旋折流板20固定,维持螺旋换热通道管束排布完整性并兼具支撑作用,壳程进出口管支撑管布置区19如图2所示。
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换热器还包括管程进口联箱2和管程出口联箱13。管程进口联箱2与外壳体5安装进口管板3的一端连接,管程出口联箱13与外壳体5安装出口管板12的一端连接,管程进口联箱2上设有管程工质进口1,管程出口联箱13上设有管程工质出口14。换热器管程换热工质共用相同的进、出口联箱,并利用同一个管程对多个待换热壳程换热分区、不同工质进行换热,使换热器进一步具有集成、紧凑、多功能的特征,显著降低换热器重量尺寸和占用的安装空间,提升换热系统集成化水平和综合效益。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通过围筒将换热空间划分为多个相互隔离的换热分区,从而可以利用一种管程换热工质对两种及两种以上壳程换热工质并行换热,结构紧凑,能够显著降低换热器数量需求、整体重量尺寸和占用的安装空间,有助于提升换热系统的集成化水平和综合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包括由外壳体、进口管板和出口管板形成的换热空间,所述进口管板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一端,所述出口管板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另一端,多根换热管通过所述进口管板和所述出口管板设置于所述换热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空间内还设有n个围筒,n个所述围筒将所述换热空间划分为n+1个换热分区,每一个所述换热分区均设有所述换热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换热管在所述换热空间内平行布置,所述围筒为圆筒形结构,所述围筒的轴线与所述换热管平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空间内设有一个所述围筒,所述围筒将所述换热空间划分为筒内换热分区和筒外换热分区;
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设有筒外壳程工质进口管和筒外壳程工质出口管,所述围筒的侧壁上设有穿过所述外壳体侧壁的筒内壳程工质进口管和筒内壳程工质出口管;
所述筒内壳程工质进口管和所述筒内壳程工质出口管相平行且沿所述换热管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内壳程工质进口管和所述筒内壳程工质出口管均为椭圆截面,且椭圆截面长轴方向与所述换热器轴线方向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外换热分区截面为圆环形,沿所述围筒外侧壁设有螺旋折流板,所述螺旋折流板沿所述围筒的轴向伸展,所述螺旋折流板的外侧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内换热分区沿所述围筒轴线方向设有弓形折流板或交叉折流杆。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内壳程工质进口管和所述筒内壳程工质出口管之间设置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与所述换热管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空间内设有第一围筒和第二围筒,所述第二围筒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围筒外径,所述第一围筒和所述第二围筒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围筒内为圆形换热分区,所述第一围筒和所述第二围筒之间为第一换热分区,所述第二围筒和所述外壳体之间为第二换热分区;
所述第一围筒的侧壁上设有穿过所述第二围筒侧壁和所述外壳体侧壁的第一壳程工质进口管和第一壳程工质出口管;
所述第二围筒的侧壁上设有穿过所述外壳体侧壁的第二壳程工质进口管和第二壳程工质出口管;
所述第一壳程工质进口管、所述第一壳程工质出口管、所述第二壳程工质进口管和所述第二壳程工质出口管相平行且沿所述换热管轴线方向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程工质进口管、所述第一壳程工质出口管、所述第二壳程工质进口管和所述第二壳程工质出口管均为椭圆截面,且椭圆截面长轴方向与所述换热器轴线方向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管程进口联箱和管程出口联箱,所述管程进口联箱与所述外壳体安装所述进口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管程出口联箱与所述外壳体安装所述出口管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管程进口联箱上设有管程工质进口,所述管程出口联箱上设有管程工质出口。
CN201911202876.3A 2019-11-29 2019-11-29 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 Pending CN1107933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2876.3A CN110793356A (zh) 2019-11-29 2019-11-29 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02876.3A CN110793356A (zh) 2019-11-29 2019-11-29 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93356A true CN110793356A (zh) 2020-02-14

Family

ID=69446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02876.3A Pending CN110793356A (zh) 2019-11-29 2019-11-29 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93356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0611A (zh) * 2020-07-30 2020-10-16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分区流量自调整换热器
CN111779716A (zh) * 2020-06-19 2020-10-16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用于汽轮机的多级喷射式抽气器
CN111776188A (zh) * 2020-06-19 2020-10-16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复合型船舶冷却器
CN111907682A (zh) * 2020-07-29 2020-11-10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多单元集成式船舶冷却器
CN112781405A (zh) * 2021-01-25 2021-05-11 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通道式高效紧凑型换热器
CN113883943A (zh) * 2021-09-14 2022-01-04 福建立信换热设备制造股份公司 一种流量可控的串片式加热器
CN114234682A (zh) * 2021-12-08 2022-03-2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管壳式集成换热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9716A (zh) * 2020-06-19 2020-10-16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用于汽轮机的多级喷射式抽气器
CN111776188A (zh) * 2020-06-19 2020-10-16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复合型船舶冷却器
CN111776188B (zh) * 2020-06-19 2021-07-06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复合型船舶冷却器
CN111779716B (zh) * 2020-06-19 2022-04-19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用于汽轮机的多级喷射式抽气器
CN111907682A (zh) * 2020-07-29 2020-11-10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多单元集成式船舶冷却器
CN111907682B (zh) * 2020-07-29 2021-10-12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多单元集成式船舶冷却器
CN111780611A (zh) * 2020-07-30 2020-10-16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分区流量自调整换热器
CN111780611B (zh) * 2020-07-30 2022-03-15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分区流量自调整换热器
CN112781405A (zh) * 2021-01-25 2021-05-11 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通道式高效紧凑型换热器
CN113883943A (zh) * 2021-09-14 2022-01-04 福建立信换热设备制造股份公司 一种流量可控的串片式加热器
CN113883943B (zh) * 2021-09-14 2023-12-01 福建立信换热设备制造股份公司 一种流量可控的串片式加热器
CN114234682A (zh) * 2021-12-08 2022-03-25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管壳式集成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93356A (zh) 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
CN201517899U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WO2021238684A1 (zh) 一种适用于flng的正弦波纹管型绕管式换热器
CN202101595U (zh) 一种纵流管壳式换热器
CN102278907B (zh) 外凸式非对称型波节管换热器
CN104913663A (zh) 管壳程容积可调节纵紊流油冷却器
CN103063058A (zh) 一种新型卧式冷却器
CN211261880U (zh) 紧凑式多分区换热器
CN110686532A (zh) 一种便携式平面弹性阵列涡管换热装置
CN101435669A (zh) 内翅片扁管壳管式换热器
CN201715899U (zh) 双纹螺旋管逆流换热器
CN110542334A (zh) 一种纯逆流壳管式淡水冷却器
CN202582237U (zh) 一种板壳式冷凝器
CN204987952U (zh) 1000mw核主泵用新缠绕方式的绕管式高压冷却器
CN101419004A (zh)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方法及其换热器
CN108519007A (zh) 一种自支撑双螺旋翅片管换热器
CN211717214U (zh) 绕管式换热器及空调机组
CN210718761U (zh) 换热器
CN114353546A (zh) 船舶集中间冷系统
CN203489748U (zh) 一种干燥机换热器
CN209416109U (zh) 多管程绕管式换热器
CN203731899U (zh) 螺旋翅片盘管换热器
CN215063893U (zh) 绕管式换热器及制冷系统
CN219607775U (zh) 一种换热器
CN105180680B (zh) 1000mw核主泵用新缠绕方式的绕管式高压冷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