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2676U - 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22676U
CN214422676U CN202022913404.3U CN202022913404U CN214422676U CN 214422676 U CN214422676 U CN 214422676U CN 202022913404 U CN202022913404 U CN 202022913404U CN 214422676 U CN214422676 U CN 2144226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jacket
flange
feed opening
suppor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134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涛
卢春燕
陈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ailu Heavy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ailu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ailu Heavy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ailu Heavy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134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226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226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226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Waste-Gas Treatment And Other Accessory Devices For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该下料口装置与炉口段烟道之间呈夹角设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底座,底座的内端能固定在炉口段烟道上、且内端口能和下料口密封对接;底座的外端和倾斜设置、两端开口的水冷套支撑座的底端可拆卸连接,底座的外端口和水冷套支撑座的底端口密封对接,水冷套支撑座的顶端和水冷套通过一对齿形法兰可拆卸连接,水冷套顶端的环形法兰能和下料管法兰可拆卸连接。该下料口装置使用寿命更长、并且损坏后能快速维修更换。

Description

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炉余热锅炉领域,具体涉及其中的下料口装置。
背景技术
转炉余热锅炉是一种烟道式余热锅炉,十分广泛地应用于回收钢厂转炉炼钢时产生的煤气、高温烟气和烟尘中的热量。转炉余热锅炉直接连锁于转炉炼钢的生产过程,作为钢厂炼钢工艺的一部分直接参与生产。转炉余热锅炉包括:活动烟罩、炉口段烟道、中Ⅰ段烟道、中Ⅱ段烟道、中Ⅲ段烟道、尾部烟道。炉口段烟道位于转炉炉口的上方,炉口段烟道上设置有下料口,在炉口段烟道的下料口与散料进入转炉的下料管之间连接有下料口装置。由于下料口装置距离转炉炉口位置很近,因而下料口装置不仅要受到冶炼中的高温钢水1200℃以上的热辐射影响,而且还会有渣液等喷溅物附着于下料口装置上,从而形成高温三角地带,而散状原料如废钢等通过下料口进入转炉的过程中,下料口装置一直受到散状原料的摩擦及撞击,所以下料口装置的使用工况非常恶劣。
目前常用的下料口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夹套内周向设置有若干个两端分别为进水口、出水口的埋入式冷却弯制水管,每个冷却弯制水管的进水口连接在进水装置上、出水口连接在出水装置上。这种下料口装置在炙烤、高温附着物和物料摩擦的多重作用下,一般六个月左右下料口装置中的埋入式冷却水管就开始出现变形、开裂、漏水等现象,严重影响生产节奏,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由于采用了埋入式冷却水管,下料口更换维修时间需要将近10个小时,更换维修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更换维修、并且使用寿命更长的下料口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该下料口装置与炉口段烟道之间呈夹角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底座,底座的内端能固定在炉口段烟道上、且内端口能和下料口密封对接;底座的外端和倾斜设置、两端开口的水冷套支撑座的底端可拆卸连接,底座的外端口和水冷套支撑座的底端口密封对接,水冷套支撑座的顶端和水冷套可拆卸连接,水冷套顶端的环形法兰能和下料管法兰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水冷套包括:由环形法兰、外进水围板、内进水围板、第一法兰围成的环形进水腔,外进水围板上设置有进水连接管,由第一法兰、外出水围板、内出水围板、第二法兰围成的环形出水腔,环形出水腔位于环形进水腔的下方,外出水围板上设置有出水连接管,第一法兰上沿周向间隔设置若干个第一通孔,第二法兰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口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口径,第二通孔的数量和第一通孔相同、且上下一一对应,每个第一通孔中插装且密封连接有一个两端开口的进水管,各进水管的进水口均与环形进水腔连通,各进水管向下穿过环形出水腔,并经过相应的第二通孔向下伸出,伸出环形出水腔的各进水管外围均套设有一个底端封盖的受热管,每个进水管与对应的受热管之间均具有间隙,每个受热管的开口端均固定在第二法兰上、且通过对应的第二通孔与环形出水腔连通,水冷套中的若干个周向相邻排列的受热管形成水冷套下段的下料通道,水冷套下段的下料通道由上向下通过水冷套支撑座的顶端口后再插入水冷套支撑座、以及底座中;水冷套支撑座的顶端和水冷套通过一对齿形法兰可拆卸连接,所述的齿形法兰包括:内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向外凹陷的凹腔,凹腔的数量和受热管的数量相同,每个凹腔贴合在一根对应受热管的管壁外侧。
进一步地,上述的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其中:底座的外端和水冷套支撑座的底端通过一对椭圆形法兰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的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其中:水冷套支撑座包括:外壳、内壳,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夹套,夹套内填充耐火保温材料。
进一步地,上述的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其中:底座外端的椭圆形法兰和底座之间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加强板;水冷套支撑座内端的椭圆形法兰和水冷套支撑座的外壳之间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加强板。
进一步地,上述的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其中:每个受热管的封闭端均伸入下料口中、但不超出炉口段烟道的内壁。
进一步地,上述的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其中:水冷套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耐磨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底座和水冷套支撑座可拆卸连接、水冷套支撑座和水冷套可拆卸连接,以上结构使得下料口装置损坏后,能够快速更换维修,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二、设置齿形法兰不仅使得水冷套支撑座的顶端和水冷套可拆卸连接,还能够稳定支撑受热管,从而延长受热管的使用时间。三、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点是:水冷套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耐磨钢板,可承受散状原料的摩擦及撞击,同时可避免喷溅物附着在受热管上,延长了下料口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水冷套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齿形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椭圆形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该下料口装置与炉口段烟道1之间呈夹角设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底座2,底座的内端22能固定在炉口段烟道1上、且内端口能和下料口11密封对接;底座2的外端和倾斜设置、两端开口的水冷套支撑座3的底端可拆卸连接,底座2的外端口和水冷套支撑座3的底端口密封对接,水冷套支撑座3的顶端和水冷套4可拆卸连接,水冷套顶端的环形法兰43能和下料管法兰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水冷套4包括:由环形法兰43、外进水围板441、内进水围板442、第一法兰49围成的环形进水腔44,外进水围板441上设置有若干个进水连接管46;由第一法兰49、外出水围板451、内出水围板452、第二法兰48围成的环形出水腔45,环形出水腔45位于环形进水腔44的下方,外出水围板451上设置有若干个出水连接管47;第一法兰49上沿周向间隔设置若干个第一通孔491,第二法兰48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481,第二通孔481的口径大于第一通孔491,第二通孔481的数量和第一通孔491相同、且上下一一对应,每个第一通孔491中插装且密封连接有一根两端开口的进水管41,各进水管41的进水口均与环形进水腔44连通,各进水管41向下穿过环形出水腔45,并经过相应的第二通孔481向下伸出,伸出环形出水腔45的各进水管41外围均套设有一根一端封盖的受热管42,每个进水管41与对应的受热管42之间均具有间隙,每个受热管42的开口端均固定在第二法兰48上、且通过对应的第二通孔481与环形出水腔45连通;水冷套4中的若干个周向相邻排列的受热管42形成水冷套4下段的下料通道;水冷套4下段的下料通道由上向下通过水冷套支撑座3的顶端口后再插入水冷套支撑座3、以及底座2中。底座2和水冷套支撑座3可拆卸连接、水冷套支撑座3和水冷套4可拆卸连接,以上结构使得下料口装置损坏后,能够快速更换维修,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如图4所示,水冷套支撑座3的顶端和水冷套4通过一对齿形法兰6可拆卸连接,所述的齿形法兰6包括:内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向外凹陷的凹腔61,凹腔61的数量和受热管42相同,使得该齿形法兰内壁的截面成波浪形,每个凹腔61贴合在一个对应受热管42的管壁外侧。在本实施例中,一个齿形法兰6焊接在水冷套支撑座3的顶端,另一个齿形法兰6套设并固定在每个受热管42的外侧,使得水冷套4通过一对齿形法兰6连接在水冷套支撑座3上。在本实施例中,一对齿形法兰6不仅使得水冷套支撑座3的顶端和水冷套4可拆卸连接,还能够稳定支撑受热管42,从而能相应地延长受热管42的使用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水冷套支撑座3包括:外壳32、内壳33,外壳32和内壳33之间形成夹套,夹套内填充耐火保温材料。这种结构的水冷套支撑座3能够防止高温烟气中的热量通过水冷套支撑座3散逸到外部,同时,下料时夹套中的耐火保温材料还能起到减震的作用,从而延长水冷套支撑座3的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的外端和水冷套支撑座3通过一对椭圆形法兰可拆卸连接,即:底座2的外端设置有一个椭圆形法兰21,水冷套支撑座3的底端焊接有和椭圆形法兰21对应的另一个椭圆形法兰31,一对椭圆形法兰21与3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为了使得底座2能稳定支撑水冷套支撑座3,椭圆形法兰21和底座2之间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加强板5;同样的,为了更稳定支撑水冷套4,防止下料时水冷套4、水冷套支撑座3的内外壳变形,水冷套支撑座3底端的椭圆形法兰31和水冷套支撑座的外壳32之间沿外壳32的外围周向间隔设置有加强板5。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护水冷套4,进而延长水冷套的使用寿命,水冷套4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耐磨钢板7,该环形耐磨钢板7固定在水冷套4的内壁上,可承受散状原料的摩擦及撞击,同时可避免喷溅物附着在受热管42上。为了保护水冷套支撑座3和底座2,每个受热管42的封闭端均伸入下料口11中、但不超出炉口段烟道1的内壁,避免高温烟气炙烤底座2和水冷套支撑座3的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的流程如下:冷却水从各进水连接管46进入环形进水腔44,然后进入各进水管41中,并向下流出进水管41后再由各进水管41与对应受热管42的间隙中向上流动,再通过对应的第二通孔481流入环形出水腔45中,最后从各出水连接管47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底座2和水冷套支撑座3可拆卸连接、水冷套支撑座3和水冷套4可拆卸连接,以上结构使得下料口装置损坏后,能够快速更换维修,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二、设置齿形法兰6不仅使得水冷套支撑座3的顶端和水冷套4可拆卸连接,还能够稳定支撑受热管42,从而延长受热管42的使用时间。三、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点是:水冷套4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耐磨钢板7,可承受散状原料的摩擦及撞击,同时可避免喷溅物附着在受热管42上,延长了下料口装置的使用寿命。

Claims (6)

1.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该下料口装置与炉口段烟道之间呈夹角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底座,底座的内端能固定在炉口段烟道上、且内端口能和下料口密封对接;底座的外端和倾斜设置、两端开口的水冷套支撑座的底端可拆卸连接,底座的外端口和水冷套支撑座的底端口密封对接,水冷套支撑座的顶端和水冷套可拆卸连接,水冷套顶端的环形法兰能和下料管法兰可拆卸连接;所述的水冷套包括:由环形法兰、外进水围板、内进水围板、第一法兰围成的环形进水腔,外进水围板上设置有进水连接管,由第一法兰、外出水围板、内出水围板、第二法兰围成的环形出水腔,环形出水腔位于环形进水腔的下方,外出水围板上设置有出水连接管,第一法兰上沿周向间隔设置若干个第一通孔,第二法兰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口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口径,第二通孔的数量和第一通孔相同、且上下一一对应,每个第一通孔中插装且密封连接有一个两端开口的进水管,各进水管的进水口均与环形进水腔连通,各进水管向下穿过环形出水腔,并经过相应的第二通孔向下伸出,伸出环形出水腔的各进水管外围均套设有一个底端封盖的受热管,每个进水管与对应的受热管之间均具有间隙,每个受热管的开口端均固定在第二法兰上、且通过对应的第二通孔与环形出水腔连通,水冷套中的若干个周向相邻排列的受热管形成水冷套下段的下料通道,水冷套下段的下料通道由上向下通过水冷套支撑座的顶端口后再插入水冷套支撑座、以及底座中;水冷套支撑座的顶端和水冷套通过一对齿形法兰可拆卸连接,所述的齿形法兰包括:内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向外凹陷的凹腔,凹腔的数量和受热管的数量相同,每个凹腔贴合在一根对应受热管的管壁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的外端和水冷套支撑座的底端通过一对椭圆形法兰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冷套支撑座包括:外壳、内壳,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夹套,夹套内填充耐火保温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外端的椭圆形法兰和底座之间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加强板;水冷套支撑座内端的椭圆形法兰和水冷套支撑座的外壳之间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加强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受热管的封闭端均伸入下料口中、但不超出炉口段烟道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冷套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耐磨钢板。
CN202022913404.3U 2020-12-08 2020-12-08 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 Active CN2144226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3404.3U CN214422676U (zh) 2020-12-08 2020-12-08 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3404.3U CN214422676U (zh) 2020-12-08 2020-12-08 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22676U true CN214422676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50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13404.3U Active CN214422676U (zh) 2020-12-08 2020-12-08 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226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15411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расплавленного передельного чугуна
EP0730492B1 (en) Gasifier throat
JP4989974B2 (ja) 冶金容器
KR101174678B1 (ko) 야금 공정설비
US8142711B2 (en) Forged copper burner enclosure
CN214422676U (zh) 转炉余热锅炉中的下料口装置
US10871328B2 (en) Top loading roof for electric arc, metallurgical or refining furnaces and system thereof
CN211921659U (zh) 综合回收处理炉
US3339904A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water-cooled cupola furnace
US6036915A (en) Water-cooled ladle hood
JP6905480B2 (ja) 金属精錬炉のタップホール構造
BRPI0401753B1 (pt) Reator metalúrgico para a produção de ferro fundido
CN210624521U (zh) 一种具有防回火防燃爆功能的精炼炉氧燃枪
JP2023543051A (ja) 高温プロセスガスのシャフト供給を備えた高炉
CN214088554U (zh) 转炉余热锅炉中的氧枪口水冷装置
CN214148864U (zh) 转炉余热锅炉中的汽化冷却烟道
CN212930963U (zh) 一种新型熔炼炉
CN218937041U (zh) 转炉余热锅炉下料口装置中的耐磨水冷套
CN210036226U (zh) 水平连续加料电弧炉新型炉体装置
CN218050305U (zh) 一种烘包包盖
CN216073898U (zh) 转炉炉口水箱管网
CN213951238U (zh) 一种用于高炉送风系统的水冷却直吹管
CN212692494U (zh) 一种闪速炉精矿加料口座式铜水套
CN103451430A (zh) 用于处理低品位多金属物料的富氧熔炼炉
TWI841570B (zh) 燃燒器面板、包括燃燒器面板的冶金爐和用於將燃燒器面板緊固至冶金爐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