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20385U - 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20385U
CN214420385U CN202022840383.7U CN202022840383U CN214420385U CN 214420385 U CN214420385 U CN 214420385U CN 202022840383 U CN202022840383 U CN 202022840383U CN 214420385 U CN214420385 U CN 2144203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vehicle
wire harness
box
protec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403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超
赵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403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203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203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203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和车辆,线束防护盒包括:盒本体,盒本体限定有用于容纳线束的空腔,且盒本体适于与车辆的底盘卡接配合;线束固定件,线束固定件设于盒本体,其中,盒本体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通孔,线束固定件位于通孔的边沿,线束适于穿设通孔且与线束固定件配合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通过将线束固定在盒本体的空腔内,可以避免线束凌乱的问题,通过在盒本体上设置线束固定件,使得线束与线束固定件配合,避免多个线束干涉摩擦等,提高了线束的使用寿命;通过将盒本体与车辆底盘卡接配合,实现线束防护盒的固定,连接方便,配合可靠,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底盘中通道位置上的线束分支较多,出线方向各不相同,布线凌乱,外观上不美观,而且,线束占用空间大,中间悬空较大,受力后处于浮动状态,极易与中通道部件干涉、摩擦,存在诸多潜在的风险,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所述线束防护盒结构简单,固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包括:盒本体,所述盒本体限定有用于容纳线束的空腔,且所述盒本体适于与所述车辆的底盘卡接配合;线束固定件,所述线束固定件设于所述盒本体,其中,所述盒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线束固定件位于所述通孔的边沿,所述线束适于穿设所述通孔且与线束固定件配合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通过将线束固定在盒本体的空腔内,可以避免线束凌乱的问题,通过在盒本体上设置线束固定件,使得线束与线束固定件配合,避免多个线束干涉摩擦等,提高了线束的使用寿命;通过将盒本体与车辆底盘卡接配合,实现线束防护盒的固定,连接方便,配合可靠,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所述盒本体与所述底盘中的一个具有卡扣,所述盒本体与所述底盘中的一个具有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盒本体的下表面具有缓冲部,所述卡扣设于所述缓冲部,所述卡槽形成在所述底盘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所述线束固定件设于所述盒本体的外周壁,且形成突出所述盒本体的外周壁的固定凸筋,所述线束适于与所述固定凸筋捆扎连接。
可选地,所述线束固定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线束固定件沿所述盒本体的周向间隔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所述盒本体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与所述底盘卡接配合;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所述座体,且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之间限定有所述空腔,其中,所述线束固定件与所述盖体或所述座体配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盖体具有连接部,所述座体具有配合部,所述盖体和所述座体通过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配合部卡接配合。
可选地,所述盖体的一部分适于伸入所述座体内,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盖体的外侧壁且形成凸出所述盖体的外侧壁的第一凸筋,所述配合部设于所述座体的内侧壁且形成凸出所述座体的内侧壁的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错位配合。
可选地,所述座体的内侧壁的一部分向外凹陷形成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侧壁形成限制所述盖体位移的限位部,所述盖体与所述限位凹槽的底壁卡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通过采用上述防护盒,可以避免线束凌乱的问题,同时避免多个线束干涉摩擦等,提高了线束的使用寿命;盒本体与车辆底盘卡接配合,使得线束防护盒固定连接方便,配合可靠,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防护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防护盒的仰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防护盒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线束防护盒100,
线束固定件10,
盒本体20,空腔201,通孔202,卡扣203,缓冲部204,座体21,配合部211,限位部212,限位凹槽213,盖体22,连接部221,水平延伸段23,弧形延伸段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100。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100包括:盒本体20和线束固定件10,线束固定件10设于盒本体20,盒本体20与车辆的底盘卡接配合,盒本体20限定有空腔201,空腔201内适于容纳线束,盒本体20上设有通孔202,通孔202与空腔201相连通,这里的通孔202形状可以为圆形孔、长形孔等,孔径大小大于线束的粗细,线束固定件10位于通孔202的边沿,线束适于穿设通孔202,且线束与线束固定件10配合连接,由此实现线束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100,通过将线束固定在盒本体20的空腔201内,可以避免线束外露导致的线束凌乱等问题,通过在盒本体20上设置线束固定件10,使得线束与线束固定件10配合,避免多个线束干涉摩擦等,提高了线束的使用寿命;通过将盒本体20与车辆底盘卡接配合,实现线束防护盒100的固定,连接方便,配合可靠,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盒本体20上形成有卡扣203,底盘上具有卡槽,通过卡扣203与卡槽的配合,实现盒本体20与车辆底盘的卡接固定,优选地,卡扣203包括沿盒本体20的长度方向(如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通过两个卡扣203将盒本体20固定,采用集中固定的方式,避免盒本体20转动或晃动。
当然,也可以在盒本体20上设置卡槽,底盘上设置卡扣203,通过卡扣203与卡槽卡接配合。此外,盒本体20还可以与底盘通过卡钩和扣位配合连接。
如图3所示,在一些示例中,盒本体20的下表面具有缓冲部204,卡扣203设于缓冲部204,卡槽形成在底盘上,通过将卡扣203设置在缓冲部204上,盒本体20与通过缓冲部204与底盘卡接配合,在车辆振动时,可有效降低线束防护盒100与底盘接触时的振动和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线束固定件10设置在盒本体20的外周壁,线束固定件10形成突出盒本体20的外周壁的固定凸筋,线束适于与固定凸筋捆扎连接,也就是说,将线束固定在盒本体20的空腔201201内后,线束的两端穿出通孔202,并与通孔202处的固定凸筋捆扎连接,实现线束的固定。
在一些示例中,线束固定件10包括多个,通孔202可以包括对应的多个,既线束固定件10与通孔202一一对应,多个线束固定件10沿盒本体20的周向间隔布置,当然,通孔202可以形成长条形孔,每个通孔202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线束固定件10,多个线束固定件10沿通孔202的长度方向(如图2所示的前后方向)间隔布置。
在一些示例中,线束固定件10包括多个,多个线束固定件10分别位于盒本体20前侧、后侧、左侧和右侧,空腔201内的线束各分支分别从盒本体20的前后左右伸出时,与线束固定件10绑扎连接,线束固定件10实现对线束的限位,同时使得布线更加合理,外观整洁美观;线束受力集中于线束固定件,线束的各分支相对固定,且空间占用小,降低了受干涉的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盒本体20包括:座体21和盖体22,座体21与底盘卡接配合,盖体22可拆卸地设于座体21,盖体22与座体21之间限定有空腔201,其中,线束固定件10与盖体22配合连接,或者线束固定件10与座体21配合连接。通过设置盖体22和座体21,一方面限定出空腔201便于容纳线束,避免线束外露,另一方面,盖体22与座体21可拆卸,从而便于线束的放置或更换,同时在检测维修时打开盖体22即可,方便使用。
在一些示例中,盖体22具有连接部221,座体21具有配合部211,通过连接部221和配合部211卡接配合,实现盖体22和座体21的装配,连接方便,可拆卸。
如图3所示,盖体22的一部分适于伸入座体21内,连接部221设于盖体22的外侧壁,且连接部221形成凸出盖体22的外侧壁的第一凸筋,配合部211设于座体21的内侧壁,配合部211形成凸出座体21的内侧壁的第二凸筋,在盖体22伸入座体21内时,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错位配合,由此实现盖体22与座体21的连接。
进一步地,座体21的内侧壁的一部分向外凹陷形成限位凹槽213,限位凹槽213的侧壁形成有限位部212,限位凹槽213的底壁形成有配合部211,配合部211形成凸出限位凹槽213的底壁的凸筋,盖体22与限位凹槽213的底壁卡接配合,且在盖体22与座体21安装到位的条件下,盖体22与限位部212止抵,以限制盖体22和座体21的相对位移,提高盒本体20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3所示,在一些具体的示例中,限位部212形成在限位凹槽213的下部,由此在盖体22从上向下伸入座体21内时,盖体22的下端与限位部212止抵,从而限制了盖体22与座体21的相对位移,在此状态下,盖体22可以与限位凹槽213的底壁卡接配合,例如限位凹槽213的底壁具有第二凸筋,盖体22的外侧壁具有第一凸筋,在第一凸筋与第二凸筋错位配合时,盖体22恰好与限位部212止抵配合,使得盖体22稳定地固定在座体21上,提高了盒本体20的整体稳定性。
如图1所示,盒本体20包括水平延伸段23和两个弧形延伸段24,水平延伸段23的两端分别与弧形延伸段24圆滑过渡连接,水平延伸段23设于底盘的上方,且水平延伸段23上设有卡扣203,水平延伸段23与底盘卡接配合,弧形延伸段适于与底盘的两侧配合,由此实现盒本体20的稳定固定,进一步避免盒本体20转动晃动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100,通过采用上述防护盒,可以避免线束凌乱的问题,同时避免多个线束干涉摩擦等,提高了线束的使用寿命;盒本体20与车辆底盘卡接配合,使得线束防护盒100固定连接方便,配合可靠,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本体,所述盒本体限定有用于容纳线束的空腔,且所述盒本体适于与所述车辆的底盘卡接配合;
线束固定件,所述线束固定件设于所述盒本体,
其中,所述盒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通孔,所述线束固定件位于所述通孔的边沿,所述线束适于穿设所述通孔且与线束固定件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本体与所述底盘中的一个具有卡扣,所述盒本体与所述底盘中的一个具有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本体的下表面具有缓冲部,所述卡扣设于所述缓冲部,所述卡槽形成在所述底盘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件设于所述盒本体的外周壁,且形成突出所述盒本体的外周壁的固定凸筋,所述线束适于与所述固定凸筋捆扎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线束固定件沿所述盒本体的周向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本体包括:
座体,所述座体与所述底盘卡接配合;
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地设于所述座体,且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之间限定有所述空腔,
其中,所述线束固定件与所述盖体或所述座体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具有连接部,所述座体具有配合部,所述盖体和所述座体通过所述连接部和所述配合部卡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的一部分适于伸入所述座体内,所述连接部设于所述盖体的外侧壁且形成凸出所述盖体的外侧壁的第一凸筋,所述配合部设于所述座体的内侧壁且形成凸出所述座体的内侧壁的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错位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的内侧壁的一部分向外凹陷形成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的侧壁形成限制所述盖体位移的限位部,所述盖体与所述限位凹槽的底壁卡接配合。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
CN202022840383.7U 2020-11-30 2020-11-30 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和车辆 Active CN2144203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0383.7U CN214420385U (zh) 2020-11-30 2020-11-30 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0383.7U CN214420385U (zh) 2020-11-30 2020-11-30 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20385U true CN214420385U (zh) 2021-10-19

Family

ID=78050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40383.7U Active CN214420385U (zh) 2020-11-30 2020-11-30 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203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30217262A1 (en) Terminal block structure
JP5336259B2 (ja) 電気接続箱のブラケット構造
JP2012095434A (ja) バンドクリップ
EP2448386B1 (en) Power-supply cord arrangement structure
CN214420385U (zh) 用于车辆的线束防护盒和车辆
KR200430291Y1 (ko) 전기컨넥터용 클립
US8851097B2 (en) Infant seat cover
JP2011253681A (ja) コネクタカバー
JP2017143608A (ja) バンドクリップ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212625896U (zh) 组合式固定支架
KR100922147B1 (ko) 램프홀더조립체
CN212063375U (zh) 墙壁线扣
CN210463514U (zh) 空调器的面框组件及空调器
CN114122572A (zh) 单体电池与电池模组
CN218480312U (zh) 出水装置固定结构及出水组件
KR101524087B1 (ko) 시트 커버링 서스펜더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트 커버링 조립기구
KR100828847B1 (ko) 배터리 고정 구조
CN210420579U (zh) 一种线束走线结构及洗衣机
JP6014469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索構造
CN214753992U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外壳
CN210881965U (zh) 一种线缆防扯结构及车载配置箱
CN217361901U (zh) 天线结构及机动车
CN219591583U (zh) 一种固定装置及电池包
CN216529074U (zh) 单体电池与电池模组
CN219728093U (zh) 线束保护壳与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