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09725U - 挂脖调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挂脖调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09725U
CN214409725U CN202120144247.6U CN202120144247U CN214409725U CN 214409725 U CN214409725 U CN 214409725U CN 202120144247 U CN202120144247 U CN 202120144247U CN 214409725 U CN214409725 U CN 2144097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iece
piece
fan
semiconductor
temperature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442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平
宋国伟
杨勇升
杨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442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097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097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09725U/zh
Priority to JP2023535440A priority patent/JP2024501192A/ja
Priority to PCT/CN2021/142258 priority patent/WO2022143708A1/zh
Priority to US18/315,461 priority patent/US20230280050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脖调温装置,可用于佩戴在人体颈部,包括支架及设于所述支架内的调温组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本体和至少一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通过转动连接结构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转动连接,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靠近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齿部和凸起部,使得所述第二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转动时,所述凸起部可卡持在所述齿部的齿槽内进行定位。

Description

挂脖调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挂脖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炎炎夏日,电风扇、空调等是被人们最普遍使用的降温设备,但是这些降温设备只能在室内使用,无法随身携带,当人外出或在露天休息时,就只能靠扇子或自然风给自己降温,但是很多时候没有自然风,用扇子也比较累。针对这种情况,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便携式风扇,这些风扇大多是手持的,拿取和存放都不方便,长时间手持也会使手部劳累。
因此,市场上出现了挂脖风扇,为了实现挂脖风扇的风向可调节,会将挂脖风扇分成可转动连接的多个部分,但现有的挂脖风扇在使用时会经常发生非正常转动的情况,而且转动连接处存在缝隙,容易导致用户头发绞入转动连接结构内,影响用户的使用安全,而且容易造成挂脖风扇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挂脖调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脖调温装置,可用于佩戴在人体颈部,包括支架及设于所述支架内的调温组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本体和至少一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通过转动连接结构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转动连接,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靠近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齿部和凸起部,使得所述第二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转动时,所述凸起部可卡持在所述齿部的齿槽内进行定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并间隔设置的枢接部,所述齿部设置在所述枢接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一端的端面上,两个所述枢接部之间形成枢接槽,所述枢接部上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的端面上,所述转动部伸入所述枢接槽并使得所述凸起部抵接于所述齿部,销轴穿过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将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枢接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一端的端面为凸出的弧形面,所述齿部包括沿转动方向间隔排列的若干齿条,相邻两所述齿条之间形成所述齿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枢接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一端的端面为凸出的弧形面,所述枢接部于所述弧形面的两端分别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转动一定角度时抵持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以防止所述第二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过度转动;和/或,所述转动连接结构还包括阻尼件,所述转动部的两侧设有转轴,所述第二轴孔贯穿所述转轴设置,所述阻尼件套设在所述转轴外并位于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枢接部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连接结构的外部包覆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软胶套及固定在所述软胶套两端的硬胶件,两个所述硬胶件分别包覆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分别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硬胶件对应所述第一螺孔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内壁上设有螺柱,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和对应的所述硬胶件通过螺钉穿入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和所述螺柱内与所述第一本体固定,所述第二连接件和对应的所述硬胶件通过螺钉穿入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和所述螺柱内与所述第二本体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软胶套的中间部位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对应所述转动连接结构的转动连接位置设置;和/或,所述硬胶件与所述软胶套连接一端的外部设有定位槽,注塑成型时,所述软胶套的部分胶结合到所述定位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温组件包括风扇、半导体调温装置及用于同时控制所述风扇和所述半导体调温装置的控制按键,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内,所述半导体调温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内,通过对所述控制按键的短按操作可实现控制所述风扇在开启、不同档位及关闭的工作模式下切换,通过对所述控制按键的长按操作可实现控制所述半导体调温装置在开启及关闭的工作模式下切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温组件还包括蜂鸣器,使得当按压所述控制按键时具有声音;和/或
所述调温组件还包括温度感应器,所述半导体调温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温度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温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调温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用于对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进行散热的散热风扇,当操作所述控制按键控制所述半导体调温装置关闭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先停止工作,所述散热风扇继续工作一定时间后再停止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内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本体内对应所述风扇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相互组装连接的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其中之一的内壁上设有导风件,所述导风件用于将所述风道内的风导引至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件上设有螺孔,所述第二本体的内壁上设有螺柱,使得所述导风件可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内壁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脖调温装置,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转动连接结构转动连接,转动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连接件,两个连接件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转动连接,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固定,且两个连接件相互靠近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齿部和凸起部,使得第二本体相对第一本体转动时,凸起部能卡持在齿部的齿槽内进行定位,防止挂脖调温装置发生非正常转动。还可在转动连接结构外部包覆保护套,从而防止用户的头发绞入转轴处。本实用新型的挂脖调温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连接结构稳固,且实用性强,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挂脖调温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挂脖调温装置的初步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挂脖调温装置进一步地分解示意图。
图4为转动连接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调温组件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6为温度感应器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实用新型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脖调温装置10,该挂脖调温装置10可用于佩戴在人体颈部以实现调节人体颈部温度,例如降温。该挂脖调温装置10包括支架及设置于支架内的调温组件、电池和电路板,调温组件和电池分别与电路板电连接,以为调温组件运转提供电力。
支架包括第一本体12和至少一第二本体14,第一本体12与第二本体14之间通过转动连接结构转动连接,使得第二本体14可相对第一本体12左右转动,方便用户佩戴。本实施例中,第二本体14设置两个,两个第二本体14分别通过转动连接结构连接于第一本体12的两端,使得支架呈左右对称结构,增加产品美观度。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本体14也可以仅设置一个,该第二本体14通过转动连接结构转动连接于第一本体12的一端部。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调温组件包括风扇16和半导体调温装置,风扇16设置两个,两个风扇16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本体14内,半导体调温装置设置在第一本体12内,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挂脖调温装置10既可以通过第一本体12内的半导体调温装置制冷降温,又可以通过第二本体14内的风扇16吹风降温,方便用户使用。
其中,半导体调温装置包括设于第一本体12内的散热件18、设于第一本体12内侧壁上的导热件20、贴设于散热件18与导热件20之间的半导体制冷片22及设于散热件18一端用于对半导体制冷片22的热端进行散热的散热风扇24。更具体地,第一本体12的内侧壁上对应散热件18设有开口,开口处连接一安装壳,安装壳上设有用于容置半导体制冷片22的安装位,导热件20呈适配于人体颈部的弧形状,导热件20连接于,例如通过卡扣等方式连接于安装壳远离散热件18的一侧。散热件18包括底板及自底板朝远离半导体制冷片22一侧延伸形成的多个散热片,多个散热片隔开设置,相邻两散热片之间形成散热槽。在长度方向上,底板的一端延伸超出散热片,散热风扇24至少部分位于底板上并使得散热风扇24的出风口朝向散热槽,以对散热片进行散热。安装后,半导体制冷片22的冷端面贴设于导热件20,半导体制冷片22的热端面贴设于散热件18的底板上。第一本体12的外侧面上对应散热件18和散热风扇24分别设有散热孔26和进气孔28,散热件18产生的热量从散热孔26散出,散热风扇24通过进气孔28进气。
可选地,第一本体12包括相互组装连接的第一外壳12a和第一内壳12b,第一外壳12a与第一内壳12b之间可以通过卡扣、螺接等方式可拆卸固定连接,以方便用户拆卸。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风扇16设置在第二本体14内远离第一本体12的一端,第二本体14上对应风扇16位置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分别设有进风口31,以供风扇16吸气。第二本体14内对应风扇16形成有风道30,风道30的侧壁上设有沿第二本体14长度方向排布的出风口32,出风口32可以设置在第二本体14的顶部侧壁和底部侧壁的内侧,本实施例中,出风口32包括沿第二本体14长度方向间隔排布的多个出风孔,风扇16产生的风经风道30从出风口32吹出。在其他实施例中,出风口32也可以实施为沿第二本体14长度方向排布的一长条形出风孔。
进一步地,第二本体14内设有分隔件34,分隔件34的板面沿第二本体14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延伸,分隔件34将第二本体14内的空腔分隔成沿第二本体14厚度方向间隔排布的风道30和收容空间,风道30位于第二本体14内的内侧,从而可以缩小风道30的体积,使得风更聚集,吹出的风力更大。电池及电路板可设置在收容空间内,避免对出风产生影响。
进一步地,风道30内还设有导风件36,导风件36呈V形,导风件36的板面沿第二本体14的长度方向和厚度方向延伸,导风件36可以是自第二本体14的内侧壁一体延伸形成或组装固定在第二本体14的内侧壁上,导风件36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或包括多部分组装形成,具体可以根据产品制造时对应调整。本实施例中,导风件36通过螺钉固定至第二本体14的内侧壁上。具体地,导风件36的尖端朝向风扇16并靠近风扇16设置,且导风件36的尖端更靠近第二本体14的顶部侧壁或底部侧壁,从而将风道30的入风口分成大小不一的两部分,导风件36分开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二本体14的顶部侧壁和底部侧壁。风扇16产生的风经导风件36后被分成两股,一股朝向顶部侧壁上的出风口32一侧流动,另一股朝向底部侧壁上的出风口32一侧流动,继而从出风口32吹出。
可选地,第二本体14包括相互组装连接的第二外壳14a和第二内壳14b,第二外壳14a与第二内壳14b之间可以通过卡扣、螺接等方式可拆卸固定连接,以方便用户拆卸。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分隔件34通过螺钉固定至第二外壳14a的内侧壁上,导风件36通过螺钉固定至第二内壳14b的内侧壁上,例如,在导风件36上设置螺孔,在第二内壳14b的内侧壁上对应设置螺柱,利用螺钉穿过螺孔螺纹固定至螺柱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温组件还包括用于同时控制风扇16和半导体调温装置的控制按键,控制按键与电路板电连接,可设置在第一本体12或第二本体14的外表面上,以方便用户操作。控制按键可通过多种控制方式对风扇16及半导体调温装置进行控制,例如,通过对控制按键的短按操作实现控制风扇16在开启、不同档位及关闭的工作模式下进行切换,通过对控制按键的长按操作实现控制半导体调温装置在开启及关闭的工作模式下切换。请参阅图5,为调温组件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电路板上设有主控芯片U6,所述控制按键对应的电路包括触控芯片U3,主控芯片U6的基准电压端VREF通过升压电路81与触控芯片U3的控制端LX连接,所述升压电路81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电容C16和第二电容C15,第一电阻R30和第二电阻R31串联连接后与所述第二电容C15并联连接,第一电阻R30和第二电阻R31之间的结点与触控芯片U3的反馈端FB连接。主控芯片U6包括分别与所述风扇对应连接的第一风扇控制端FANA-EN和第二风扇控制端FANB-EN、与半导体调温装置连接的调温控制端COLD-EN。其中第一风扇控制端FANA-EN通过第一开关管Q1与其中一风扇的马达连接,第二风扇控制端FANB-EN通过第二开关管Q2与另一风扇的马达连接,调温控制端COLD-EN通过第三开关管Q13与半导体调温装置连接,触控芯片U3检测到用户的按键时长数据并发送给主控芯片U6,由所述主控芯片U6识别当前的按键操作后,通过第一风扇控制端FANA-EN、第二风扇控制端FANB-EN、或调温控制端COLD-EN发出匹配的控制指令,以实现对控制风扇16和半导体调温装置的工作模式的切换。可选的,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三开关管Q13可分别选用场效应管。
进一步地,调温组件还可以包括蜂鸣器,蜂鸣器与电路板电连接,使得按压操作控制按键时具有声音,从而方便用户感知按键的有效操作,例如,长按控制按键蜂鸣器发生长叫,短按控制按键蜂鸣器发生短叫。
进一步地,调温组件还包括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可设置在第一本体12内并与电路板电连接,用于感应半导体制冷片22的工作温度,当温度感应器感测到半导体制冷片22的温度过高时,可控制半导体调温装置停止工作,防止温度过高时融化产品外壳发生危险。请参阅图6,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温度感应器包括与主控芯片U6的温敏控制端NTC-DATE连接的热敏电阻RNTC,所述热敏电阻RNTC的阻值根据半导体制冷片22的温度变化而变化,主控芯片U6根据热敏电阻RNTC的阻值的变化可相应确定当前温度是否过高,以避免半导体制冷片22的温度过高而导致故障或发生危险。
进一步地,通过操作控制按键控制半导体调温装置关闭时,可以设置成,半导体制冷片22先停止工作,散热风扇24会继续工作一段时间,例如5-10S再停止工作,从而对散热件18进行彻底散热,提升产品品质。其中,控制半导体制冷片22先停止工作,并在预设时长后控制散热风扇24停止工作的实现方式可以是,主控芯片U6获取到控制半导体调温装置关闭的操作后,通过调温控制端COLD-EN控制半导体制冷片22停止工作,并同时开始计时,当计时到达预设时长后,再通过第一风扇控制端FANA-EN和第二风扇控制端FANB-EN控制风扇停止工作。
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温组件也可以仅包括风扇16,或者仅包括半导体调温装置;当调温组件包括风扇16和半导体调温装置时,控制按键也可以设置多个,对风扇16及半导体调温装置进行分开控制;或者设置多个控制按键时,其中一控制按键控制启动和停止,另一控制按键进行档位控制,等等多种控制方式,控制按键也可以具有多种触发控制方式。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转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38和第二连接件40,第一连接件38和第二连接件40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38和第二连接件40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本体12和第二本体14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件38和第二连接件40相互靠近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齿部42和凸起部44,使得第二本体14相对第一本体12转动时,凸起部44可卡持在齿部42的齿槽内进行定位,从而进行分段固定,以便于调整固定两个第二本体14的穿戴宽度,防止发生非正常转动,优选地,第一连接件38和第二连接件40分别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强度高,耐磨性好。
更具体地,第一连接件38包括第一连接部46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部46靠近第二连接件40一端并间隔设置的两个枢接部48,齿部42设置在枢接部48靠近第二连接件40一端的端面上。优选地,枢接部48靠近第二连接件40一端的端面设置成凸出的弧形面,齿部42包括沿转动方向间隔排列的若干齿条,相邻的两个齿条之间形成齿槽。两个枢接部48之间形成枢接槽,枢接部48上设有第一轴孔50。第二连接件40包括第二连接部52及连接于第二连接部52靠近第一连接件38一端的转动部54,转动部54上设有第二轴孔58。优选地,转动部54的两侧设有转轴56,例如转轴56贯穿转动部54设置,第二轴孔58贯穿转轴56设置。凸起部44设置在第二连接部52靠近第一连接件38一端的端面上,优选地,凸起部44为沿转动连接结构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凸条。
安装时,转动部54及转轴56伸入枢接槽并使得凸起部44与齿部42抵接,进而使得凸起部44卡持于齿部42的齿槽内,此时,第一轴孔50与第二轴孔58对齐,利用销轴穿过第一轴孔50和第二轴孔58将第一连接件38与第二连接件40转动连接。
优选地,枢接部48于其弧形面的两端分别设有凸块49,齿部42位于弧形面上两个凸块49之间,凸块49用于在第二本体14相对第一本体12转动一定角度时抵持在第二连接部52上,以防止第二本体14相对第一本体12过度转动。
优选地,转动连接结构还包括阻尼件,阻尼件例如为阻尼胶圈60,阻尼胶圈60设置两个,两个阻尼胶圈60位于转动部54两侧,阻尼胶圈60套设在转轴56外并位于转动部54与枢接部48之间,例如阻尼胶圈60挤压连接在转动部54与枢接部48之间,增加转动连接结构的摩擦阻力,进而增强转动稳固性。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转动连接结构的外部包覆有保护套,可防止用户头发绞入转轴处。具体地,保护套包括软胶套62及固定在软胶套62两端的硬胶件64,两个硬胶件64分别包覆在第一连接件38和第二连接件40的外部。通过在软胶套62的两端进一步设置(例如通过注塑成型)硬胶件64,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软胶套62发生变形时,两端与第一本体12或第二本体14的端部之间出现缝隙,甚至脱离开,而且使得产品外形更美观。
第一连接部46和第二连接部52上分别设有第一螺孔66,两个硬胶件64分别对应两个连接部上的第一螺孔66设有第二螺孔68,第一本体12和第二本体14的内壁上分别设有螺柱70。安装时,第一连接部46远离第二连接件40的一端伸入第一本体12的端部内,第二连接部52远离第一连接件38的一端伸入第二本体14的端部内,利用螺钉穿过对应的第一螺孔66和第二螺孔68并螺纹连接至螺柱70,使得第一连接件38和对应的硬胶件64通过螺钉穿入第一螺孔66、第二螺孔68和螺柱70与第一本体1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40和对应的硬胶件64通过螺钉穿入第一螺孔66、第二螺孔68和螺柱70与第二本体14固定连接。
优选地,软胶套62的中间部位设有环形凹槽72,安装时,环形凹槽72对应转动连接结构的转动连接位置(即销轴位置)设置,使得第二本体14相对第一本体12转动时,软胶套62更容易对应实现变形,使得弯折更轻松。
为了加强软胶套62与硬胶件64之间的结合稳定性,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硬胶件64与软胶套62连接一端的外部设有定位槽74,注塑成型时,软胶套62的部分胶结合到定位槽74内,从而增强两者之间的结合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脖调温装置,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转动连接结构转动连接,转动连接结构包括两个连接件,两个连接件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转动连接,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固定,且两个连接件相互靠近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齿部和凸起部,使得第二本体相对第一本体转动时,凸起部能卡持在齿部的齿槽内进行定位,防止挂脖调温装置发生非正常转动。还可在转动连接结构外部包覆保护套,从而防止用户的头发绞入转轴处。本实用新型的挂脖调温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连接结构稳固,且实用性强,适于推广应用。
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挂脖调温装置,可用于佩戴在人体颈部,包括支架及设于所述支架内的调温组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本体和至少一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通过转动连接结构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转动连接,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互靠近一端的端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齿部和凸起部,使得所述第二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转动时,所述凸起部可卡持在所述齿部的齿槽内进行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并间隔设置的枢接部,所述齿部设置在所述枢接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一端的端面上,两个所述枢接部之间形成枢接槽,所述枢接部上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及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凸起部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的端面上,所述转动部伸入所述枢接槽并使得所述凸起部抵接于所述齿部,销轴穿过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将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脖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一端的端面为凸出的弧形面,所述齿部包括沿转动方向间隔排列的若干齿条,相邻两所述齿条之间形成所述齿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脖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一端的端面为凸出的弧形面,所述枢接部于所述弧形面的两端分别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转动一定角度时抵持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以防止所述第二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本体过度转动;和/或,所述转动连接结构还包括阻尼件,所述转动部的两侧设有转轴,所述第二轴孔贯穿所述转轴设置,所述阻尼件套设在所述转轴外并位于所述转动部与所述枢接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脖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结构的外部包覆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包括软胶套及固定在所述软胶套两端的硬胶件,两个所述硬胶件分别包覆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分别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硬胶件对应所述第一螺孔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内壁上设有螺柱,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和对应的所述硬胶件通过螺钉穿入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和所述螺柱内与所述第一本体固定,所述第二连接件和对应的所述硬胶件通过螺钉穿入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和所述螺柱内与所述第二本体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挂脖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套的中间部位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对应所述转动连接结构的转动连接位置设置;和/或,所述硬胶件与所述软胶套连接一端的外部设有定位槽,注塑成型时,所述软胶套的部分胶结合到所述定位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组件包括风扇、半导体调温装置及用于同时控制所述风扇和所述半导体调温装置的控制按键,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内,所述半导体调温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内,通过对所述控制按键的短按操作可实现控制所述风扇在开启、不同档位及关闭的工作模式下切换,通过对所述控制按键的长按操作可实现控制所述半导体调温装置在开启及关闭的工作模式下切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挂脖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组件还包括蜂鸣器,使得当按压所述控制按键时具有声音;和/或
所述调温组件还包括温度感应器,所述半导体调温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所述温度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工作温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挂脖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调温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和用于对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进行散热的散热风扇,当操作所述控制按键控制所述半导体调温装置关闭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先停止工作,所述散热风扇继续工作一定时间后再停止工作。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挂脖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内远离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本体内对应所述风扇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相互组装连接的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和所述内壳其中之一的内壁上设有导风件,所述导风件用于将所述风道内的风导引至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件上设有螺孔,所述第二本体的内壁上设有螺柱,使得所述导风件可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内壁上。
CN202120144247.6U 2020-11-12 2021-01-19 挂脖调温装置 Active CN2144097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4247.6U CN214409725U (zh) 2021-01-19 2021-01-19 挂脖调温装置
JP2023535440A JP2024501192A (ja) 2020-12-31 2021-12-29 首掛け温度調節装置
PCT/CN2021/142258 WO2022143708A1 (zh) 2020-12-31 2021-12-29 挂脖调温装置
US18/315,461 US20230280050A1 (en) 2020-11-12 2023-05-10 Wearable air condition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44247.6U CN214409725U (zh) 2021-01-19 2021-01-19 挂脖调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09725U true CN214409725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46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44247.6U Active CN214409725U (zh) 2020-11-12 2021-01-19 挂脖调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097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3708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挂脖调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3708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挂脖调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7241B1 (en) Portable blowing device
US20230193909A1 (en) Portable blowing device
US20210355959A1 (en) Portable blowing device
CN214409725U (zh) 挂脖调温装置
US11873825B2 (en) Portable blowing device
CN210317846U (zh) 便携式风扇
CN213392811U (zh) 便携调温装置
CN113932320B (zh) 便携穿戴式空调
WO2022048653A1 (zh) 便携调温装置
CN214198996U (zh) 挂脖调温装置
CN214742179U (zh) 挂脖调温装置
WO2022143708A1 (zh) 挂脖调温装置
CN216922579U (zh) 脖戴调温装置
CN213931257U (zh) 脖戴式吹风制冷装置
CN217152341U (zh) 挂脖调温装置
CN211876250U (zh) 便携调温装置
CN213747118U (zh) 挂脖式调温装置
CN213931256U (zh) 一种脖戴调温装置
CN211874797U (zh) 挂脖风扇
CN220771247U (zh) 一种便携调温装置
WO2024032685A1 (zh) 便携式调温装置
CN110973801A (zh) 手持吹风设备
CN215688936U (zh) 一种便携式冷敷球
CN216077644U (zh) 一种挂脖调温装置
WO2023083261A1 (zh) 便携穿戴式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