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02968U - 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02968U
CN214402968U CN202120276422.7U CN202120276422U CN214402968U CN 214402968 U CN214402968 U CN 214402968U CN 202120276422 U CN202120276422 U CN 202120276422U CN 214402968 U CN214402968 U CN 2144029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rib
arc rib
muscle
support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7642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阳
李国栋
李伟旭
梁坚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entur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entur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entur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entur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7642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029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029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029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其包括埋设于横梁内的第一弧筋,所述第一弧筋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相邻立柱的顶端,所述第一弧筋的长度方向与楼层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本申请具有加强地下室建筑的结构强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下室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现如今的建筑基本会开挖地下空间作为停车场,且随着地下车库建筑技术日益提高,在地下室可设置多层车库,以满足城市的停车需求。
地下室的楼层之间通过立柱、横梁以及楼层板相互支撑,由于车流量较大,因此需提供一种较好的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加强地下室建筑的结构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包括埋设于横梁内的第一弧筋,所述第一弧筋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相邻立柱的顶端,所述第一弧筋的长度方向与楼层板的长度方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弧筋的预应力,有利于提高横梁的强度,有利于增强横梁远离立柱的中点的抗弯能力,使得地下室楼层之间的楼层板的强度更加稳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筋位于立柱内的两端分别与立柱内的纵筋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第一弧筋预安装的稳定性,使得第一弧筋更加容易浇筑,有利于减少浇筑时第一弧筋倾斜导致第一弧筋可利用的预应力减弱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筋设置若干,部分所述第一弧筋埋设于楼层板内且两端均插接于横梁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楼层板的强度,有利于提高多层地下室的楼层板的抗压强度,将楼层板受到的载荷分布至横梁上,有利于减少楼层板长期受到载荷较大不稳定的情况。
优选的,若干所述第一弧筋沿楼层板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楼层板受到的弧筋预应力更加均衡,使得楼层板的强度更加均衡。
优选的,所述横梁内还埋设有第二弧筋,所述第二弧筋的形状与第一弧筋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二弧筋的长度小于第一弧筋,且所述第二弧筋位于第一弧筋的下方且与位于同一横梁内的第一弧筋位于同一平面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梁中部是横梁最远离立柱的位置,受到载荷容易受损,第二弧筋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横梁中部的强度,减少横梁中部容易受弯、受损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横梁的抗弯折能力。
优选的,所述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三弧筋,所述第三弧筋的长度方向与楼层板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三弧筋的两端均插接于相邻立柱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弧筋与第一弧筋垂直,将横梁受到的载荷更多地分散至立柱上,有利于减少横梁受到载荷过大而受损的情况,有利于从多个方向增强楼层板、横梁以及立柱的强度,从而从多个方向提高楼层板的稳定性,使得楼层板更加不容易受损。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筋、第二弧筋或第三弧筋与纵筋或横筋的抵接处均连接有双向卡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将第一弧筋、第二弧筋以及第三弧筋预固定于固定好的纵筋或横筋上,使得后续浇筑更加方便,有利于提高第一弧筋、第二弧筋以及第三弧筋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筋、第三弧筋以及纵筋共同抵接处被绑扎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进一步增加提高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内部结构的连接性,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立柱与横梁的强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第一弧筋的设置,利用弧筋的预应力,有利于提高横梁的强度,有利于增强横梁远离立柱的中点的抗弯能力,使得地下室楼层之间的楼层板的强度更加稳定;
2.通过第二弧筋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横梁中部的强度,减少横梁中部容易受弯、受损的情况,有利于提高横梁的抗弯折能力;
3.通过第三弧筋的设置,将横梁受到的载荷更多地分散至立柱上,有利于减少横梁受到载荷过大而受损的情况,有利于从多个方向增强楼层板、横梁以及立柱的强度,从而从多个方向提高楼层板的稳定性,使得楼层板更加不容易受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示意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用于示意第一弧筋以及第三弧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弧筋;2、第二弧筋;3、第三弧筋;4、纵筋;5、横筋;6、双向卡环;7、立柱;8、楼层板;9、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
参照图1以及图2,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弧筋1、第二弧筋2以及第三弧筋3,第一弧筋1、第二弧筋2以及第三弧筋3均埋设于楼层板8或横梁9内。
参照图2以及图3,第一弧筋1以及第三弧筋3形状大小相同,第一弧筋1、第二弧筋2以及第三弧筋3均开口向下。
参照图2以及图3,第一弧筋1的长度方向与楼层板8的长度方向一致,第三弧筋3的长度方向与楼层板8的宽度方向一致,第一弧筋1的长度方向以及第三弧筋3的长度方向互相垂直,使得第一弧筋1以及第三弧筋3为地下室的楼层板8提供不同方向的预应力,从而从不同的延伸方向加强地下室楼层板8的强度。
参照图2以及图3,第一弧筋1以及第三弧筋3均设置有若干,第一弧筋1以及第三弧筋3形状大小相同。若干第一弧筋1沿楼层板8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若干第三弧筋3沿楼层板8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使得第一弧筋1以及第三弧筋3为地下室楼层板8提供的强度更加均匀地分布于楼层板8上,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楼层板8的强度。
参照图2以及图3,位于横梁9内的第一弧筋1以及第三弧筋3的两端均插接固定于立柱7内,有利于将横梁9的载荷分散至立柱7内,从而减少横梁9中部受到载荷较大而导致容易断裂的情况。横梁9内的第一弧筋1以及横梁9内的第三弧筋3在立柱7内部抵接并交叉穿过,第一弧筋1与第三弧筋3的抵接点绑扎有铁丝绳,铁丝绳同时与纵筋4绑扎,有利于提高浇筑前第一弧筋1以及第三弧筋3的稳定性,有利于保证浇筑后楼层板8的强度。
参照图2以及图3,位于楼层板8内的第一弧筋1的两端分别插接于楼层板8沿长度方向两侧的横梁9内,位于楼层板8内的第三弧筋3的两端分别插接于楼层板8沿宽度方向两侧的横梁9内,有利于将楼层板8受到的载荷分散至横梁9上,有利于减少楼层板8受到载荷太大的情况,有利于加强楼层板8的抗压能力。
参照图2以及图3,若干第一弧筋1或若干第三弧筋3与建筑的纵筋4或横筋5抵接处均卡接有双向卡环6,双向卡环6包括两个互相转动连接的卡环,卡环为开口环,卡环与第一弧筋1过盈配合,卡环的开口与另一个卡环正对设置于卡环沿径向的两侧,有利于将第一弧筋1或第三弧筋3预固定于横筋5或纵筋4上,使得后续固定焊接第一弧筋1或第三弧筋3和纵筋4或横筋5时更加方便。
参照图2以及图3,第二弧筋2形状与第一弧筋1的形状一致,第二弧筋2的长度为第一弧筋1长度的3/5,第二弧筋2设置于横梁9内,第二弧筋2设置若干,第二弧筋2开口向下,第二弧筋2分别设于第一弧筋1或第三弧筋3下方。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横筋5的强度,利用弧筋的预应力,使得横梁9更加不容易损坏断裂。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将第一弧筋1以及第三弧筋3的两端分别绑扎于钢筋笼内的纵筋4以及横筋5上,然后通过双向卡环6卡接于第一弧筋1或第三弧筋3与纵筋4或横筋5的抵接处,当第一弧筋1以及第三弧筋3安装好后,将第一弧筋1以及第三弧筋3与纵筋4或横筋5的抵接处点焊固定,当第一弧筋1、第二弧筋2以及第三弧筋3均固定完毕后,即可对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进行浇筑。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于横梁(9)内的第一弧筋(1),所述第一弧筋(1)的两端分别插接于相邻立柱(7)的顶端,所述第一弧筋(1)的长度方向与楼层板(8)的长度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筋(1)位于立柱(7)内的两端分别与立柱(7)内的纵筋(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筋(1)设置若干,部分所述第一弧筋(1)埋设于楼层板(8)内且两端均插接于横梁(9)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第一弧筋(1)沿楼层板(8)的宽度方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9)内还埋设有第二弧筋(2),所述第二弧筋(2)的形状与第一弧筋(1)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二弧筋(2)的长度小于第一弧筋(1),且所述第二弧筋(2)位于第一弧筋(1)的下方且与位于同一横梁(9)内的第一弧筋(1)位于同一平面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三弧筋(3),所述第三弧筋(3)的长度方向与楼层板(8)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三弧筋(3)的两端均插接于相邻立柱(7)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筋(1)、第二弧筋(2)或第三弧筋(3)与纵筋(4)或横筋(5)的抵接处均连接有双向卡环(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筋(1)、第三弧筋(3)以及纵筋(4)共同抵接处被绑扎固定。
CN202120276422.7U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 Active CN2144029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6422.7U CN214402968U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76422.7U CN214402968U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02968U true CN214402968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20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76422.7U Active CN214402968U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029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33507Y (zh) 一种蜂窝梁及建筑用钢框架
CN105672532B (zh)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安装方法
CN109853849B (zh) 一种装有型钢短梁的埋入式柱脚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CN106703197A (zh) 一种大跨度多层抗震框架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3122677A (zh) 角部加强型钢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及作法
CN111424535A (zh) 一种独柱式桥梁抗倾覆加固装置
CN21076805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悬臂墙式软钢阻尼器连接结构
CN210067020U (zh) 一种子结构拼装装配式框架结构
CN206016007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叠合空心楼盖
CN214402968U (zh) 一种地下室的抗震支撑结构
CN208563658U (zh) 一种预制格构组合剪力墙装配单体
CN202346643U (zh) 组合式塔吊基座
CN209923936U (zh) 一种基坑工程中立柱与支撑梁、板交接处节点结构
CN215564318U (zh) 一种钢性拉杆大悬挑脚手架平台结构
CN212295030U (zh) 住宅配套商业地下室顶板结构
CN107988896A (zh) 一种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桥墩
CN210713185U (zh) 装配式钢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JP4772308B2 (ja) ユニット建物の構築方法
CN213359513U (zh) 一种拼装式安全通道
CN219753486U (zh) 一种劲性结构梁柱节点构造
JP7436258B2 (ja) 高層建物
CN217399925U (zh) 环梁节点连接结构
CN218714483U (zh) 一种框架建筑结构中楼梯结构
CN219825623U (zh) 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
CN214219345U (zh) 一种预制盖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