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5623U - 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5623U
CN219825623U CN202320223161.1U CN202320223161U CN219825623U CN 219825623 U CN219825623 U CN 219825623U CN 202320223161 U CN202320223161 U CN 202320223161U CN 219825623 U CN219825623 U CN 219825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re steel
concrete beam
steel pipe
longitudinal ribs
connectio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31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永威
杨光
李金和
郭洪军
刘全军
刘敏
依力亚斯·库尔班
冯国俊
白纯钢
杨思远
何海云
任元楷
赵颖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Urban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2316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5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5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5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涉及钢管柱和混凝土梁连接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方钢管和混凝土梁之间连接强度不足的问题,其包括方钢管和若干条混凝土梁,所述方钢管位于若干条混凝土梁的交叉处,所述混凝土梁中设置有若干上部纵筋和若干下部纵筋,所述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一端和方钢管侧壁相连,若干所述上部纵筋和若干下部纵筋之间设置有牛腿,所述牛腿的一端与方钢管相连。本申请具有增强方钢管和混凝土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楼板承载力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钢管柱和混凝土梁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将钢管柱和混凝土梁连接的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管柱不便于与混凝土梁直接连接,通常是在钢管柱上焊接方钢管,并将方钢管与混凝土梁进行连接,以此便于钢管柱与混凝土梁的固定。
而混凝土梁与方钢管连接,普遍采用的是在方钢管上进行开孔,使得混凝土梁的纵筋直接穿过方钢管,以此将混凝土梁与方钢管进行连接。
但是该连接方式存在较多问题,如混凝土梁与方钢管之间存在施工缝隙,梁端截面抗剪强度难以满足受力要求等,影响了方钢管和混凝土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容易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增强方钢管和混凝土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楼板的承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包括方钢管和若干条混凝土梁,所述方钢管位于若干条混凝土梁的交叉处,所述混凝土梁中设置有若干上部纵筋和若干下部纵筋,所述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一端和方钢管侧壁相连,若干所述上部纵筋和若干下部纵筋之间设置有牛腿,所述牛腿的一端与方钢管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牛腿一方面对混凝土梁中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起到支撑定位作用,降低了混凝土梁在浇筑过程中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出现移位的可能;另一方面,牛腿提高了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强度,进而能提升楼板的承载力,且牛腿的一端连接在方钢管上,能增强方钢管和混凝土梁之间的连接强度。
作为优选,所述牛腿为工字型且牛腿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栓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板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产生弯曲时,水平方向的剪力是最大的,栓钉能起到抵抗剪力的效果,从而保证梁、板抗弯能力正常发挥。
作为优选,所述混凝土梁还包括若干侧部纵筋,以及套设在上部纵筋、侧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外的若干箍筋,所述侧部纵筋一端和方钢管侧壁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箍筋对上部纵筋、下部纵筋及侧部纵筋起到定位固定作用,侧部纵筋与方钢管侧壁相连,能增强混凝土梁与方钢管的连接强度。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栓钉分别与混凝土梁上的侧部纵筋、上部纵筋及下部纵筋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栓钉对混凝土梁中的纵筋起到固结作用,降低了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梁内钢筋出现错位的可能。
作为优选,部分所述栓钉同时和混凝土梁上的箍筋及上部纵筋固定,部分所述栓钉同时和混凝土梁上的箍筋和下部纵筋固定,部分所述栓钉同时和混凝土梁上的箍筋和侧部纵筋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栓钉与箍筋固定时能进一步加强牛腿与钢筋笼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强牛腿与钢筋笼的连接强度。
作为优选,若干所述上部纵筋、下部纵筋和侧部纵筋垂直焊接在方钢管外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焊接能增强上部纵筋、下部纵筋及侧部纵筋与方钢管整体结构的完整性,且焊接成本较低、效率较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牛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方钢管固定连接,加强了方钢管与混凝土梁连接的稳固性。
作为优选,所述方钢管外壁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上部纵筋与下部纵筋的一端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套筒的一端连接在方钢管外侧壁,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的一端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在施工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且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方钢管内侧壁设置有若干加劲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劲板能提高方钢管的结构稳定性,降低方钢管浇筑混凝土时结构出现变形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牛腿一方面对混凝土梁中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起到支撑定位作用,降低了混凝土梁在浇筑过程中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出现移位的现象;另一方面,牛腿提高了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强度,进而能提升楼板的承载力,且牛腿焊接在方钢管上,能增强方钢管和混凝土梁之间的连接强度;
2.栓钉能起到抵抗剪力的效果,从而保证梁、板抗弯能力正常发挥;
3.加劲板能提高方钢管的结构稳定性,降低方钢管浇筑混凝土时结构出现变形的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方钢管;2、混凝土梁;21、上部纵筋;22、下部纵筋;23、侧部纵筋;24、箍筋;3、加劲板;4、牛腿;41、栓钉;5、螺纹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公开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包括方钢管1和若干条混凝土梁2,方钢管1截面为方形,在本实施例中,混凝土梁2的数量为4条,在其他实施例中,混凝土梁2的数量可以为2条、3条、5条等数量。4条混凝土梁2组成十字形,方钢管1位于4条混凝土梁2的十字交叉处,且方钢管1的4个侧壁分别与4个混凝土梁2垂直设置。方钢管1内侧中空,方钢管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加劲板3,加劲板3的数量为4个,分别垂直焊接在方钢管1的4个内侧壁上,加劲板3能提高方钢管1的结构稳定性,降低方钢管1结构出现变形的可能。
混凝土梁2内部设置有若干上部纵筋21、下部纵筋22、侧部纵筋23以及套设在上部纵筋21、侧部纵筋23和下部纵筋22外的若干箍筋24。上部纵筋21、下部纵筋22、侧部纵筋23的一端垂直焊接在方钢管1的侧壁,从而将混凝土梁2与方钢管1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梁2的时候能降低上部纵筋21、下部纵筋22、侧部纵筋23出现移位的可能性。
上部纵筋21与下部纵筋22之间设置有牛腿4,牛腿4为工字钢,牛腿4一端的工字型截面垂直焊接在方钢管1的外侧面,牛腿4上焊接有若干栓钉41,若干栓钉41分别与上部纵筋21、下部纵筋22还有混凝土梁2的侧筋焊接在一起。板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产生弯曲时,水平方向的剪力是最大的,栓钉41能起到抵抗剪力的效果,从而保证梁、板抗弯能力正常发挥。同时栓钉41对混凝土梁2中的钢筋起到固结作用,降低了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梁2内钢筋出现错位的可能。
牛腿4提高了钢筋混凝土梁2的抗剪强度,进而能提升楼板的承载力,且牛腿4焊接在方钢管1上,能提升了混凝土梁2与方钢管1的连接强度,也不易使混凝土梁2在浇筑过程中出现钢筋移位的现象。
部分栓钉41同时和混凝土梁2上的箍筋24及上部纵筋21固定,部分栓钉41同时和混凝土梁2上的箍筋24和下部纵筋22固定,部分栓钉41同时和混凝土梁2上的箍筋24和侧部纵筋23固定。栓钉41与箍筋24固定时能进一步加强牛腿4与钢筋笼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强牛腿4与钢筋笼的连接强度。
本申请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将加劲板3分别垂直焊接在方钢管1的四个内侧壁上,焊接完成后再将牛腿4的工字截面垂直焊接在方钢管1的外侧壁上。随后进行混凝土梁2的钢筋笼绑扎,钢筋笼绑扎完成后将栓钉41与钢筋笼接触的点位进行焊接,最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钢筋笼与牛腿4进行焊接能加强钢筋笼与牛腿4的连接强度,从而进一步加强钢筋笼和混凝土梁2的连接强度,减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笼出现移位的情况出现,进而增强楼板的承载力。
实施例2: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方钢管1外侧壁垂直焊接有若干螺纹套筒5,上部纵筋21与下部纵筋22的螺纹端与螺纹套筒5螺纹连接。在施工过程中,将上部纵筋21与下部纵筋22分别对准方钢管1外侧壁的若干螺纹套筒5,并将上部纵筋21与下部纵筋22拧进对应的螺纹套筒5中。螺纹连接相对于焊接能提高钢筋笼与混凝土梁2连接的施工效率,在施工过程中更加方便、快捷且简单,且连接强度也会有所增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方钢管(1)和若干条混凝土梁(2),所述方钢管(1)位于若干条混凝土梁(2)的交叉处,所述混凝土梁(2)中设置有若干上部纵筋(21)和若干下部纵筋(22),所述上部纵筋(21)和下部纵筋(22)一端和方钢管(1)侧壁相连,若干所述上部纵筋(21)和若干下部纵筋(22)之间设置有牛腿(4),所述牛腿(4)的一端与方钢管(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4)为工字型且牛腿(4)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栓钉(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2)还包括若干侧部纵筋(23),以及套设在上部纵筋(21)、侧部纵筋(23)和下部纵筋(22)外的若干箍筋(24),所述侧部纵筋(23)一端和方钢管(1)侧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栓钉(41)分别与混凝土梁(2)上的侧部纵筋(23)、上部纵筋(21)及下部纵筋(22)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部分所述栓钉(41)同时和混凝土梁(2)上的箍筋(24)及上部纵筋(21)固定,部分所述栓钉(41)同时和混凝土梁(2)上的箍筋(24)和下部纵筋(22)固定,部分所述栓钉(41)同时和混凝土梁(2)上的箍筋(24)和侧部纵筋(23)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上部纵筋(21)、下部纵筋(22)以及侧部纵筋(23)垂直焊接在方钢管(1)外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钢管(1)外壁连接有若干螺纹套筒(5),所述上部纵筋(21)与下部纵筋(22)的一端均与对应的螺纹套筒(5)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钢管(1)内侧壁设置有若干加劲板(3)。
CN202320223161.1U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 Active CN219825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3161.1U CN219825623U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3161.1U CN219825623U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5623U true CN219825623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50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3161.1U Active CN219825623U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5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259813A (en) Composite, pre-stressed structural member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CN112900618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框架、梁柱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10409618B (zh) 塑性区钢纤维增强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
CN109680810B (zh) 上层钢管柱与下层钢筋混凝土柱的转换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15710978A (zh)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转换梁节点及其布置方法
CN219825623U (zh) 一种方钢管与混凝土梁的节点连接结构
CN210597882U (zh) 一种格构式钢骨混凝土组合柱梁柱节点
CN215211508U (zh) 一种混凝土柱和钢柱的连接节点
CN113863487B (zh) 梁端钢砼组合缺口梁及主次梁连接节点施工工艺
CN215484082U (zh) 成型钢筋骨架及应用其的楼板、无梁楼盖和桩基承台
CN211524176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开洞补强结构
CN212426706U (zh) 全预制轻型大悬臂预弯组合盖梁结构
CN211774790U (zh) 一种新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CN111764509B (zh) 用于预制梁柱的钢筋混凝土带钢管芯连接节点和连接方法
CN113175080A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及连接节点
CN209923936U (zh) 一种基坑工程中立柱与支撑梁、板交接处节点结构
CN112196141A (zh) 栓肋混合拉结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JP2002275833A (ja) 既設橋梁の単純桁の連続化方法及び連続桁構造
CN211948910U (zh) 一种叠合楼板与钢梁的连接节点
CN220725378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等效钢混组合结构
CN215406539U (zh)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及连接节点
CN215483949U (zh) 一种组合桁架式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CN219753486U (zh) 一种劲性结构梁柱节点构造
CN216740038U (zh) 一种装配式梁柱结构
CN220377543U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柱节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