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02373U - 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02373U
CN214402373U CN202120034063.4U CN202120034063U CN214402373U CN 214402373 U CN214402373 U CN 214402373U CN 202120034063 U CN202120034063 U CN 202120034063U CN 214402373 U CN214402373 U CN 2144023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ed
cross beam
crossbeam
cross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340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超
杨天高
靳庆浩
余林
卢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340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023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023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023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属于屋面结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屋面结构不易成型、容易漏雨、以及防漏施工难度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上的横梁柱,设置在横梁柱上的左倾斜梁和右倾斜梁,以及设置在横梁柱上支撑左倾斜梁和右倾斜梁的支撑梁,设置在左倾斜梁和右倾斜梁上的横梁,设置在横梁上的瓦片,所述横梁柱包括设置在支撑柱上的第一横梁,设置在第一横梁上的第二横梁,设置在第二横梁上的左倾斜梁、右倾斜梁和支撑梁;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相平行,横梁呈波浪形,瓦片弧形与横梁的波浪形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用于房屋建筑。

Description

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
技术领域
一种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用于房屋建筑,属于屋面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对传统建筑与钢结构仿古建筑施工工艺研究力度逐步增大,主要对钢结构代替木结构的仿古建筑的施工。
现有技术中的钢结构仿古建筑支撑体系复杂,板块样式多样,具有倾斜屋顶面的特点,为了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屋面结构成型都非常的复杂,造成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由于屋面结构具有倾斜屋顶面的特点,现有技术在屋面成型后,在屋面上涂覆防水层来实现屋顶面的结构的防漏雨情况,由于屋顶面有很多空隙是靠有弧度的瓦片与屋顶面结构进行配合来实现防漏雨。但现有技术中的屋顶面的结构都大同小异,容易导致瓦片铺设难,屋顶面漏雨的情况,且无法通过涂覆防水层来实现。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屋面结构不易成型、容易漏雨、以及防漏施工难度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屋面结构不易成型、容易漏雨、以及防漏施工难度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包括支撑柱,设置在支撑柱上的横梁柱,设置在横梁柱上的左倾斜梁和右倾斜梁,以及设置在横梁柱上支撑左倾斜梁和右倾斜梁的支撑梁,设置在左倾斜梁和右倾斜梁上的横梁,设置在横梁上的瓦片,所述横梁柱包括设置在支撑柱上的第一横梁,设置在第一横梁上的第二横梁,设置在第二横梁上的左倾斜梁、右倾斜梁和支撑梁;
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相平行,横梁呈波浪形,瓦片弧形与横梁的波浪形相配合。
进一步,沿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横梁的左侧或/和右侧设置有第一T形槽;
沿第二横梁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横梁的左侧或/和右侧设置有第二T形槽;
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设置在第一连接件上、与第一横梁上的第一T形槽滑动配合的第一T形块;
所述左倾斜梁与右倾斜梁相配合的一端,左倾斜梁上设置有向左凹的凹槽,右倾斜梁上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并在左倾斜梁或右倾斜梁上设置有“┏”型结构或“┓”型结构,与第二横梁相配合的一端,左倾斜梁和右倾斜梁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件,设置在第二连接件上、与第二T形槽滑动配合的第二T形块;
将第二横梁固定在第一横梁的定点定位上,将左倾斜梁与右倾斜梁相配合后固定在第二横梁上。
进一步,所述“┏”型结构或“┓”型结构的顶部设置有第三T形槽,在左倾斜梁与右倾斜梁配合端,设置有倒V型结构,倒V型结构上设置第三T形块与第三T形槽相配合。
进一步,通过T形螺栓和螺母相配合将第二横梁固定在第一横梁的定点定位上,通过T形螺栓和螺母相配合将左倾斜梁与右倾斜梁相配合后固定在第二横梁上。
进一步,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插槽,对应插槽的位置,支撑柱上设置有固定孔,第一横梁上设置有与插槽相配合的插销,在插销上设置有与固定孔相对应的安装孔,固定孔和安装孔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
进一步,所述左倾斜梁与右倾斜梁相对的一侧,左倾斜梁和右倾斜梁上分别设置有第四T形槽,支撑梁的一端设置与第四T形槽相配合的第四T形块,另一端设置与第二横梁相固定的U型夹片,第四T形块通过T形螺栓和螺母固定在左倾斜梁和右倾斜梁上,U型夹片通过T形螺栓和螺母固定在第二横梁上。
进一步,所述左倾斜梁和右倾斜梁上设置有固定横梁的卡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卡式结构为设置在左倾斜梁或右倾斜梁两两相平行的夹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将横梁设置为波浪形,便于固定瓦片,可防止在水平横梁上难固定瓦片,容易出现瓦片滑动的情况,从而容易造成屋面结构容易漏雨的情况;
二、本实用新型先在地面设置支撑柱,再在支撑柱上设置第一横梁,在第一横梁上滑动设置第二横梁,在第二横梁上滑动设置左倾斜梁、右倾斜梁和支撑梁,再设置横梁,采用此种方式,屋顶的结构稳定、易定位、易成型,并通过设置“┏”型结构或“┓”型结构,还可防止左倾斜梁和右倾斜梁的连接处漏雨的情况;
三、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三T形槽与倒V型结构上的第三T形块进行固定,不仅能轻松固定倒V型结构,还可通过倒V型结构防止屋面结构漏雨;
四、本实用新型通过T形螺栓和螺母相配合,将第二横梁固定在第一横梁的定点定位上,将左倾斜梁与右倾斜梁相配合后固定在第二横梁上,不用打孔,固定方便快捷,还可防止打孔不当,影响空间梁结构的定位,通过此方式进行固定,可轻松调整各梁的配合关系;
五、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横梁通过插销和插槽相配合固定在支撑柱上,不仅能使第一横梁快速固定在支撑柱上,并通过固定孔和安装孔与螺栓和螺母相配合,使稳定后的第一横梁的稳定性增强,防止受强力出现脱离支撑柱的情况;
六、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梁通过第四T形块固定在第四T形槽内,并T形螺栓和螺母将U型夹片固定在第二横梁上,易安装成型,并且固定方便;
七、本实用新型在左倾斜梁和右倾斜梁上设置固定横梁的卡式结构,其目的是,采用卡式结构,其结构简单,且易固定横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该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插槽和插销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左倾斜梁上设置凹槽和第四T形槽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右倾斜梁上设置凹槽和第四T形槽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横梁与夹片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倒V型结构上设置第三T形块的局部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梁设置第四T形块25和U型夹片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横梁上设置第一T形槽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横梁上设置第二T形槽和第一T形块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左倾斜梁设置第二连接件和第二T形块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右倾斜梁设置第二连接件和第二T形块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柱、2-左倾斜梁、3-右倾斜梁、4-支撑梁、5-横梁、6-第一横梁、7-第二横梁、8-第一T形槽、9-第二T形槽、10-第一连接件、11-第一T形块、12-凹槽、13-凸块、14-第二连接件、15-第二T形块、16-“┓”型结构、17-第三T形槽、18-倒V型结构、19-第三T形块、20-插槽、21-固定孔、22-插销、23-安装孔、24-第四T形槽、25-第四T形块、26-U型夹片、27-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屋面结构存在容易漏雨、以及防漏施工难度较大的问题。如图1、5所示,提供了一种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包括支撑柱1,设置在支撑柱1上的横梁柱,设置在横梁柱上的左倾斜梁2和右倾斜梁3,以及设置在横梁柱上支撑左倾斜梁2和右倾斜梁3的支撑梁4,设置在左倾斜梁2和右倾斜梁3上的横梁5,设置在横梁5上的瓦片(图中示表示出来),所述横梁柱包括设置在支撑柱1上的第一横梁6,设置在第一横梁6上的第二横梁7,设置在第二横梁7上的左倾斜梁2、右倾斜梁3和支撑梁4;
所述横梁5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相平行,横梁5呈波浪形,瓦片弧形与横梁的波浪形相配合。横梁5可活动固定在左倾斜梁2或右倾斜梁3上,也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左倾斜梁2或右倾斜梁3上。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柱为方形结构,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可为其它结构,如圆柱形;
本实施例中,各结构的厚度、宽度和长度,根据空间结构进行决定。
在实践中,先将支撑柱固定于地面后,将第一横梁固定在支撑柱上,第一横梁固定在支撑柱上后,将第二横梁固定在第一横梁上,再将左倾斜梁、右倾斜梁和支撑梁相互配合后固定在第二横梁上,固定好左倾斜梁、右倾斜梁和支撑梁后,在左倾斜梁和右倾斜梁上设置横梁,横梁设置好后,根据横梁的形状可快速辅设置瓦片,此时铺设的瓦片不仅稳定性佳,而且能起到很好的防漏水作用。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9、10所示,沿第一横梁6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横梁6的左侧或/和右侧设置有第一T形槽8;本实施例中,外侧面设置有第一T形槽,即位于左侧的第一横梁的左侧,位于右侧的第一横梁的右侧;支撑柱固定于地面后,将第一横梁固定在支撑柱上,可采用焊接的方式,也可采用螺栓和螺母配合的方式,还可采用其它方式进行固定。
沿第二横梁7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横梁7的左侧或/和右侧设置有第二T形槽9;所述第二横梁7的两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0,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0上、与第一横梁6上的第一T形槽8滑动配合的第一T形块11;第一横梁固定在支撑柱上后,将第二横梁上设置的第一T形块从第一横梁上设置的第一T形槽的端部进入第一T形槽,并在第一T形槽上滑动,以实现第二横梁7固定在第一横梁6的定点定位上,再通过焊接,也可采用螺栓和螺母配合的方式,还可采用其它方式进行固定。
所述左倾斜梁2与右倾斜梁3相配合的一端,左倾斜梁2上设置有向左凹的凹槽12,右倾斜梁3上设置有与凹槽12相配合的凸块13,并在左倾斜梁2或右倾斜梁3上设置有“┏”型结构或“┓”型结构16,与第二横梁7相配合的一端,左倾斜梁2和右倾斜梁3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4,设置在第二连接件14上、与第二T形槽9滑动配合的第二T形块15;第二横梁固定在第一横梁上后,将左倾斜梁2通过第二T形块在第二T形槽9的左端滑动,将右倾斜梁3通过第二T形块在第二T形槽9的右端滑动,滑动到一定位置后,右倾斜梁3上设置凸块13与左倾斜梁2上设置的凹槽12相配合,配合后,再将第二T形块15一端进行固定,可通过焊接,也可采用螺栓和螺母配合的方式,还可采用其它方式进行固定。
将第二横梁7固定在第一横梁6的定点定位上,将左倾斜梁2与右倾斜梁3相配合后固定在第二横梁7上,同时将左倾斜梁2、右倾斜梁3与支撑梁4配合后,在左倾斜梁2或右倾斜梁3上设置横梁,再安装瓦片。本实施例不仅可防漏水,且易成型。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6、7所示,所述“┏”型结构或“┓”型结构16的顶部设置有第三T形槽17,在左倾斜梁2与右倾斜梁3配合端,设置有倒V型结构18,倒V型结构18上设置第三T形块19与第三T形槽17相配合。第三T形槽与倒V型结构上的第三T形块滑动固定后,不仅能轻松固定配合固定,还可通过倒V型结构防止屋面结构漏雨。在某些实施例中,倒V型结构的尖部可为弧形结构。倒V型结构也可替换为其它可实现相应功能的结构。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通过T形螺栓和螺母相配合将第二横梁7固定在第一横梁6的定点定位上,通过T形螺栓和螺母相配合将左倾斜梁2与右倾斜梁3相配合后固定在第二横梁7上。不用打孔,固定方便快捷,还可防止打孔不当,影响空间梁结构的定位,通过此方式进行固定,可轻松调整各梁的配合关系。可采用如图1所示的方式进行固定,也可通过螺母压制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片的方式进行固定。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柱1上设置有插槽20,对应插槽20的位置,支撑柱1上设置有固定孔21,第一横梁6上设置有与插槽20相配合的插销22,在插销22上设置有与固定孔21相对应的安装孔23,固定孔21和安装孔23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第一横梁通过插销和插槽相配合固定在支撑柱上,不仅能使第一横梁快速固定在支撑柱上,并通过固定孔和安装孔与螺栓和螺母相配合,使稳定后的第一横梁的稳定性增强,防止Y轴受强力(即强风使第一横梁受向上的力)出现脱离支撑柱的情况。
实施例6
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如图3、4、11和12所示,所述左倾斜梁2与右倾斜梁3相对的一侧,左倾斜梁2和右倾斜梁3上分别设置有第四T形槽24,支撑梁4的一端设置与第四T形槽24相配合的第四T形块25,另一端设置与第二横梁7相固定的U型夹片26,第四T形块25通过T形螺栓和螺母固定在左倾斜梁2和右倾斜梁3上,U型夹片26通过T形螺栓和螺母固定在第二横梁7上。不仅方便成型,也方便固定。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所述左倾斜梁2和右倾斜梁3上设置有固定横梁5的卡式结构。所述卡式结构为设置在左倾斜梁2或右倾斜梁3两两相平行的夹片27。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它结构。采用卡式结构,其结构简单,且易固定横梁。

Claims (8)

1.一种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包括支撑柱(1),设置在支撑柱(1)上的横梁柱,设置在横梁柱上的左倾斜梁(2)和右倾斜梁(3),以及设置在横梁柱上支撑左倾斜梁(2)和右倾斜梁(3)的支撑梁(4),设置在左倾斜梁(2)和右倾斜梁(3)上的横梁(5),设置在横梁(5)上的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柱包括设置在支撑柱(1)上的第一横梁(6),设置在第一横梁(6)上的第二横梁(7),设置在第二横梁(7)上的左倾斜梁(2)、右倾斜梁(3)和支撑梁(4);
所述横梁(5)的长度方向与水平面相平行,横梁(5)呈波浪形,瓦片弧形与横梁的波浪形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
沿第一横梁(6)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横梁(6)的左侧或/和右侧设置有第一T形槽(8);
沿第二横梁(7)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横梁(7)的左侧或/和右侧设置有第二T形槽(9);
所述第二横梁(7)的两端上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0),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0)上、与第一横梁(6)上的第一T形槽(8)滑动配合的第一T形块(11);
所述左倾斜梁(2)与右倾斜梁(3)相配合的一端,左倾斜梁(2)上设置有向左凹的凹槽(12),右倾斜梁(3)上设置有与凹槽(12)相配合的凸块(13),并在左倾斜梁(2)或右倾斜梁(3)上设置有“┏”型结构或“┓”型结构(16),与第二横梁(7)相配合的一端,左倾斜梁(2)和右倾斜梁(3)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4),设置在第二连接件(14)上、与第二T形槽(9)滑动配合的第二T形块(15);
将第二横梁(7)固定在第一横梁(6)的定点定位上,将左倾斜梁(2)与右倾斜梁(3)相配合后固定在第二横梁(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结构或“┓”型结构(16)的顶部设置有第三T形槽(17),在左倾斜梁(2)与右倾斜梁(3)配合端,设置有倒V型结构(18),倒V型结构(18)上设置第三T形块(19)与第三T形槽(17)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T形螺栓和螺母相配合将第二横梁(7)固定在第一横梁(6)的定点定位上,通过T形螺栓和螺母相配合将左倾斜梁(2)与右倾斜梁(3)相配合后固定在第二横梁(7)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上设置有插槽(20),对应插槽(20)的位置,支撑柱(1)上设置有固定孔(21),第一横梁(6)上设置有与插槽(20)相配合的插销(22),在插销(22)上设置有与固定孔(21)相对应的安装孔(23),固定孔(21)和安装孔(23)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倾斜梁(2)与右倾斜梁(3)相对的一侧,左倾斜梁(2)和右倾斜梁(3)上分别设置有第四T形槽(24),支撑梁(4)的一端设置与第四T形槽(24)相配合的第四T形块(25),另一端设置与第二横梁(7)相固定的U型夹片(26),第四T形块(25)通过T形螺栓和螺母固定在左倾斜梁(2)和右倾斜梁(3)上,U型夹片(26)通过T形螺栓和螺母固定在第二横梁(7)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倾斜梁(2)和右倾斜梁(3)上设置有固定横梁(5)的卡式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式结构为设置在左倾斜梁(2)或右倾斜梁(3)两两相平行的夹片(27)。
CN202120034063.4U 2021-01-07 2021-01-07 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 Active CN2144023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4063.4U CN214402373U (zh) 2021-01-07 2021-01-07 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34063.4U CN214402373U (zh) 2021-01-07 2021-01-07 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02373U true CN214402373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44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34063.4U Active CN214402373U (zh) 2021-01-07 2021-01-07 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023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02373U (zh) 防漏且易成型的屋面结构
CN102867867A (zh) 一种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组件的支架系统
CN111962756A (zh) 一种吊顶面板短边拼接连接件及安装方法
CN202758907U (zh) 一种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组件的支架系统
CN104234188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房屋的组合式钢结构
CN212506979U (zh) 一种古建筑屋顶支撑梁
CN110258832B (zh) 一种装配式保温板固定构件辅助安装装置
CN210444209U (zh) 一种设有角驰夹具的彩钢瓦屋顶用光伏支架
CN210561725U (zh) 一种快速连接桥面板和分配梁的装置
CN210369559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支撑梁
CN218933650U (zh) 一种屋顶光伏组件连接件
CN216156637U (zh) 一种用于明挖隧道上倒角浇筑模板支撑装置
CN218405979U (zh) 一种装配式免拆支楼承板
CN217852173U (zh) 底座及安装平台
CN215055557U (zh) 一种钢结构安全绳固定装置
CN220598759U (zh) 一种钢梁连接板
CN220036113U (zh) 一种用于半散拼楼面模板的阴角c槽组件
CN217870929U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构件
CN213143411U (zh) 一种钢板与钢管连接钢结构
CN218063660U (zh) 一种抗震支架上的单拼槽钢
CN216664453U (zh) 一种不规则箱形与十字形组合结构
CN209881245U (zh) 配电网电缆施放支架
CN215054024U (zh) 一种建筑钢结构连接件
CN214913308U (zh) 一种玻璃水滑道纵梁接长及其栏杆连接结构
CN220822958U (zh) 一种双坡屋脊的檩条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