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98164U - 出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出料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398164U CN214398164U CN202022947627.1U CN202022947627U CN214398164U CN 214398164 U CN214398164 U CN 214398164U CN 202022947627 U CN202022947627 U CN 202022947627U CN 214398164 U CN214398164 U CN 2143981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piston rod
- assembly
- cavity
- v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储料仓,具有第一腔体以及出料口和通气口;第一阀组件;泵组件,包括泵体和活塞杆组件,活塞杆组件相对于泵体可移动地设置,以具有将第一腔体内的物料吸出的第一位置和将第二腔体内的物料排出的第二位置,在活塞杆组件的带动下,第一腔体内的物料经第一阀组件排出;以及第一连接结构,与部分活塞杆组件连接,至少部分第一连接结构与通气口配合,在活塞杆组件的带动下,第一连接结构控制通气口的通断;当活塞杆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通气口处于关闭状态;当活塞杆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通气口处于打开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活塞杆组件的运动与通气口的通断的同步性,能够准确控制出料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料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料机构,特别是用在水性汽车修补漆行业内。
背景技术
在汽车修补漆行业中,用于水性修补漆的出料机构的储料仓储存水性漆物料,当需要从储料仓中取出液体水性漆物料时,需要打开出料口,根据连通器原理,需要同时打开储料仓上的通气口,才能保证储料仓顺利出料。目前在汽车修补漆行业中,为了方便使水性漆从容器中流出,水性漆的下料方式有软袋结构。但对于硬质的塑料桶,上述方法不能实现液体的正常流出,即难以控制出料量。在发明人所知道的另一种出料机构中,出料和通气是分别控制的,难以准确控制出料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料机构,实现了活塞杆组件的运动与通气口的通断的同步性,能够准确控制出料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料机构,包括:储料仓,具有第一腔体以及与第一腔体均连通的出料口和通气口;第一阀组件,设置在储料仓上;泵组件,储料仓和第一阀组件均与泵组件连接,泵组件包括具有第二腔体的泵体和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的活塞杆组件,活塞杆组件相对于泵体可移动地设置,以具有将第一腔体内的物料吸出的第一位置和将第二腔体内的物料排出的第二位置,在活塞杆组件的带动下,第一腔体内的物料经第一阀组件排出;以及第一连接结构,与部分活塞杆组件连接,至少部分第一连接结构与通气口配合,在活塞杆组件的带动下,第一连接结构控制通气口的通断;当活塞杆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通气口处于关闭状态;当活塞杆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通气口处于打开状态。
进一步地,活塞杆组件包括活塞和与活塞连接的活塞杆,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位于泵体外侧且与活塞杆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与第一连接件连接的第二连接件,在活塞杆的带动下,第二连接件具有封堵通气口的第一状态和与通气口脱开的第二状态;当活塞杆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连接件处于第一状态,当活塞杆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连接件处于第二状态。
进一步地,出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通气口处的通气管,通气管与第一腔体连通,在活塞杆的带动下,第二连接件相对于通气管可移动地设置,以密封或打开通气管的远离通气口的一端。
进一步地,出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储料仓上的支撑架,通气管和泵组件均与支撑架连接。
进一步地,储料仓还具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进料口,出料机构还包括与储料仓连接的第二阀组件,第二阀组件设置在进料口处,第二阀组件用于控制进料口的通断。
进一步地,第二阀组件包括与储料仓连接的第一阀体和与第一阀体连接的第一阀芯,第一阀体具有第三腔体和与第三腔体连通的阀口,第一阀芯相对于第一阀体可移动地设置,以封堵或者打开阀口。
进一步地,第二阀组件还包括位于第三腔体内且与第一阀体连接的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具有供第一阀芯穿出的第一通孔,通过第一支架将第三腔体分隔为多个过流通道。
进一步地,第二阀组件还包括弹性件以及设置在第一阀芯的一端的止挡凸缘,止挡凸缘位于第一支架的远离阀口的一侧,弹性件套设在第一阀芯的外周,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支架抵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止挡凸缘抵接,弹性件给第一阀芯施加使第一阀芯封堵阀口的作用力。
进一步地,出料机构还包括锁紧套,储料仓包括壳体和与壳体连接的第一支撑套筒,第一支撑套筒设置在壳体的外部,锁紧套和第一支撑套筒螺纹配合,锁紧套的内壁面上设有凸缘,凸缘与第二阀组件的第一阀体的一侧抵接,以将第二阀组件锁紧在储料仓上。
进一步地,储料仓包括壳体和与壳体连接的第二支撑套筒,第二支撑套筒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第二阀组件的第一阀体穿设在第二支撑套筒内,出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阀体和第二支撑套筒之间的密封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储料仓用于储存物料,物料储存在储料仓的第一腔体内,通气口关闭时,即第二连接件与通气管的上端口配合,第一腔体与外部环境不连通,在第二阀芯处于使第二腔体仅同出料口连通的角度位置上时,泵组件为第一腔体内物料的排出提供动力,具体地,活塞杆组件在泵体的第二腔体内向上移动,在活塞杆组件的带动下,第一腔体内的物料可以经出料口和第一阀组件排出(被泵组件吸出),实现出料(泵组件吸入物料)目的;也就是说,在活塞杆组件的带动下,第一连接结构可以从与通气口配合的状态逐渐向与通气口解除配合的状态转变,使通气口从关闭状态转变为打开状态,此时,第一腔体从与外部环境不连通逐渐转变为与外部环境连通,第一腔体内的物料可以经出料口顺利地排出,即被吸入泵体的第二腔体内,活塞杆组件处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状态。与此同时,当第一腔体内物料液面低于第一阀体的底面时,液料罐内的液料就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流入第一腔体内,直至第一腔体内的物料液面再次接触到第一阀体的底面并达到液料罐内液体重量和压力与外界气压达到平衡时停止液料罐内的液料流出,周而复始;当然,在活塞杆组件的带动下,第一连接结构可以从与通气口解除配合的状态逐渐向与通气口配合的状态转变,使通气口从打开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此时,第一腔体从与外部环境连通的状态转变为与外部环境断开连通的状态,第一腔体内的物料难以与空气接触,不易变质。当活塞杆组件处于第二位置,在第二阀芯处于使第二腔体仅同色浆注出口连通的角度位置上时,在活塞杆组件向下运动的压力带动下,泵体的第二腔体内的物料经第一阀组件的色浆注出口排出,从而实现出料目的,最后活塞杆组件下压到第二腔体的下部,也就是处于第一位置时,即第二连接件进入通气管的上端口能够对第一腔体内的物料进行密封;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活塞杆组件与第一连接结构联动,在活塞杆组件的带动下,第一连接结构与通气口配合或者解除配合,控制通气口的通断,从而控制物料的排出,实现了活塞杆组件的运动与通气口的通断的同步性,能够准确控制出料量。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出料机构与液料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左视图;
图3示出了图2的局部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5示出了图1的出料机构未与液料罐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主视图;
图7示出了图5的左视图;
图8示出了图7的B-B向剖视图;
图9示出了图1的出料机构与液料罐连接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的主视图;
图11示出了图9的左视图;
图12示出了图11的C-C向剖视图;
图13示出了图1的一个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的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的出料机构的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5的支撑架的俯视图;
图17示出了图1的出料机构的实施例的泵桶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图17的剖视图;
图19示出了图1的出料机构的实施例的桶中支架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图19的桶中支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1示出了图1的出料机构的实施例的桶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示出了图1的出料机构的实施例的第一阀体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3示出了图22的第一阀体的俯视图;
图24示出了图22的第一阀体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出料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6示出了图25的俯视图;
图27示出了图25的剖视图;
图28示出了图1的出料机构与液料罐安装至涂料调配装置的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9示出了图28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0示出了图1的出料机构与液料罐安装至涂料调配装置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1示出了图30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储料仓;11、第一腔体;12、出料口;13、通气口;14、进料口;15、壳体;16、第一支撑套筒;17、第二支撑套筒;20、第一阀组件;21、第二阀体;211、第一通道;212、色浆注出口;22、第二阀芯;221、阀芯注出通道;222、阀芯吸出通道;30、泵组件;31、第二腔体;32、泵体;33、活塞杆组件;34、活塞;35、活塞杆;40、第一连接结构;41、第一连接件;42、第二连接件;50、通气管;60、支撑架;61、第一连接滑槽;70、第二阀组件;71、第一阀体;72、第一阀芯;721、密封塞;73、第三腔体;74、阀口;75、第一支架;76、第一通孔;77、过流通道;78、弹性件;79、止挡凸缘;80、锁紧套;81、凸缘;90、密封件;100、液料罐;120、桶中支架;130、桶下支架;131、第二连接滑槽;140、阀体连接管;151、联轴器;152、第一偏心凸轮;153、柱塞杆;154、压紧弹簧;155、壳体;156、轴承;157、转轴;158、第二偏心凸轮;159、波纹管;161、连接管;162、第二支架;163、限位挡片;170、出料机构;180、涂料调配装置;190、泵桶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针对目前的出料机构难以准确控制出料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料机构。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出料机构包括储料仓10、第一阀组件20、泵组件30和第一连接结构40。储料仓10具有第一腔体11以及与第一腔体11均连通的出料口12和通气口13。与第一阀组件20连通的出料口12设置在接近储料仓10的第一腔体11底部的侧面上,这样设置是为了能充分地使第一腔体11内的物料充分地被使用。第一阀组件20与泵组件30连接,可实现第一阀组件20的第二阀芯22处于不同转动位置,可使泵组件30内的第二腔体31仅同第一腔体11连通,或仅同色浆注出口212连通。泵组件30包括具有第二腔体31的泵体32和设置在第二腔体31内的活塞杆组件33,活塞杆组件33相对于泵体32的中心轴线可移动地设置,以具有在第二阀芯22处于使第二腔体31仅同出料口12连通的角度位置上时,可将第一腔体11内的物料吸出的第一位置(如图3位置)和在第二阀芯22处于使第二腔体31仅同色浆注出口212连通的角度位置上时,可将第二腔体31内的物料从色浆注出口212排出的第二位置(如图12位置),即在活塞杆组件33向下运动的压力下,第一腔体11内的物料可经第一阀组件20的色浆注出口212排出。第一连接结构40与部分活塞杆组件33连接,至少部分第一连接结构40与通气口13配合,在活塞杆组件33的带动下,第一连接结构40控制通气口13的通断,当活塞杆组件33处于第一位置时,通气口13处于关闭状态;当活塞杆组件33处于第二位置时,通气口13处于打开状态。
上述设置中,储料仓10用于储存物料,物料储存在储料仓10的第一腔体11内,通气口13关闭时,即第二连接件42与通气管50的上端口配合,第一腔体11与外部环境不连通,在第二阀芯22处于使第二腔体31仅同出料口12连通的角度位置上时,泵组件30为第一腔体11内物料的排出提供动力,具体地,活塞杆组件33在泵体32的第二腔体31内向上移动,在活塞杆组件33的带动下,第一腔体11内的物料可以经出料口12和第一阀组件20排出(被泵组件30吸出),实现出料(泵组件30吸入物料)目的;也就是说,在活塞杆组件33的带动下,第一连接结构40可以从与通气口13配合的状态逐渐向与通气口13解除配合的状态转变,使通气口13从关闭状态转变为打开状态,此时,第一腔体11从与外部环境不连通逐渐转变为与外部环境连通,第一腔体11内的物料可以经出料口12顺利地排出,即被吸入泵体32的第二腔体31内,活塞杆组件33处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状态。与此同时,当第一腔体11内物料液面低于第一阀体71的底面时,液料罐100内的液料就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流入第一腔体11内,直至第一腔体11内的物料液面再次接触到第一阀体71的底面并达到液料罐内液体重量和压力与外界气压达到平衡时停止液料罐100内的液料流出,周而复始;当然,在活塞杆组件33的带动下,第一连接结构40可以从与通气口13解除配合的状态逐渐向与通气口13配合的状态转变,使通气口13从打开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此时,第一腔体11从与外部环境连通的状态转变为与外部环境断开连通的状态,第一腔体11内的物料难以与空气接触,不易变质。当活塞杆组件33处于第二位置,在第二阀芯22处于使第二腔体31仅同色浆注出口212连通的角度位置上时,在活塞杆组件33向下运动的压力带动下,泵体32的第二腔体31内的物料经第一阀组件20的色浆注出口212排出,从而实现出料目的,最后活塞杆组件33下压到第二腔体31的下部,也就是处于第一位置时,即第二连接件42进入通气管50的上端口能够对第一腔体11内的物料进行密封;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活塞杆组件33与第一连接结构40联动,在活塞杆组件33的带动下,第一连接结构40与通气口13配合或者解除配合,控制通气口13的通断,从而控制物料的排出,实现了活塞杆组件33的运动与通气口13的通断的同步性,能够准确控制出料量。
进一步地,相较于对出料和通气分别进行控制,容易因控制不同步导致工作效率较低的出料机构而言,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活塞杆组件33和第一连接结构40联动,实现了对储料仓10出料和通气口13通断的同步控制,再加上液料罐100的出口与储料仓10的第一腔体11的倒置配合,巧妙利用大气压力与液料的自重和液料罐内低压的自然配合,使得在泵组件30注出液料的同时,靠自然力控制液料罐100内流出量,泵出液体和液料罐100内的液料供给控制结构简单可靠,既提高了出料机构的自动化程度,又保证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储料仓10、第一阀组件20和泵组件30的相对位置固定,保证了出料机构的结构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阀组件20包括与储料仓10连接的第二阀体21和第二阀芯22,第二阀体21内设阀芯腔体,第二阀芯22可转动地置于阀芯腔体内。第二阀体21上设第一通道211,第一通道211的一端与泵组件30的第二腔体31相连通,第一通道211的另一端与阀芯腔体连通;第二阀芯22上设置有阀芯注出通道221和阀芯吸出通道222。阀芯注出通道221可以通过第一通道211与第二腔体31连通,阀芯吸出通道222可以通过第一通道211与第二腔体31连通;第二阀芯22相对于第二阀体21可转动地设置,以仅使阀芯注出通道221与第二腔体31连通,或仅使阀芯吸出通道222与第二腔体31连通。第一通道211与第二腔体31连通,可通过第二阀芯22相对于第二阀体21的转动,使储料仓10的出料口12与阀芯吸出通道222连通,此时,阀芯吸出通道222与第一通道211连通,第一腔体11内的物料经出料口12吸出并可经过阀芯吸出通道222和第一通道211进入泵体32的第二腔体31内;可通过第二阀芯22相对于第二阀体21的转动,使第一通道211与阀芯注出通道221连通,第一阀组件20的第二阀体21上设有色浆注出口212,阀芯注出通道221与色浆注出口212连通时,活塞杆组件33可使第二腔体31内的液料从色浆注出口212处注出;在第二阀芯22处在使第二腔体31仅同出料口12连通的角度位置上时,可将第一腔体11内的物料吸出的第一位置(如图3位置),活塞杆组件33处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活塞杆组件33可将第一腔体11内的物料经出料口12吸出,物料经过阀芯吸出通道222和第一通道211进入泵体32的第二腔体31内,此时,通气口13从处于关闭变为打开状态,从而使第一腔体11内的物料顺利进入第二腔体31内;在第二阀芯22处在使第二腔体31仅同色浆注出口212连通的角度位置上(如图12位置),活塞杆组件33处于第二位置以及自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时,活塞杆组件33可将第二腔体31内的物料经第一阀组件20排出去,具体地,第二腔体31内物料经第一通道211进入阀芯注出通道221并经色浆注出口212排出去;从而实现出料目的,并能够对第一腔体11内的物料进行密封。
优选地,泵组件30还包括驱动结构,驱动结构与活塞杆组件33驱动连接,驱动结构驱动活塞杆组件33,使活塞杆组件33相对于泵体32移动,从而实现泵组件30为第一腔体11内物料的排出提供动力的目的。优选地,驱动结构可以为电机或者其他可以实现驱动功能的结构。
涂料是一种涂于物体表面并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功能(如绝缘、防腐、标志等)的固态涂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的总称。涂料包括油性漆、水性漆和粉末涂料等,其中,水性漆是一种可用水溶解或用水分散的涂料。水性漆作为含溶剂涂料系统的替代品,现已逐渐被人们认识,近几年,特别是在汽车修补漆行业,由于理想的水基涂料对人类生态环境无污染以及在运输和使用性能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其产品将在市场上逐渐取代油性涂料。
水性漆(特别是汽车修补漆用的水性漆)在生产、使用和再调配时需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发明人知道的一个防护措施是在使用和再调配水性漆的过程中,使用密封的液料罐盛装水性漆,使水性漆尽可能的位于一个封闭的环境,减少水性漆与外界的接触,从而保障水性漆性能的稳定。当需要使用水性漆时,再从密闭的液料罐中放出水性漆。为了方便水性漆的保存和使用,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料机构。如图1至图4以及图9至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出料机构与液料罐100连接,液料罐100内的物料进入储料仓10,并在泵组件30的作用下,经第一阀组件20排出。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密封液料罐并控制液料罐下料的出料机构,既能配合密封的液料罐保存水性漆,又方便准确控制水性漆的下料使用量。
如图1、图3和图4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活塞杆组件33包括活塞34和与活塞34连接的活塞杆35,第一连接结构40包括位于泵体32外侧且与活塞杆35连接的第一连接件41和与第一连接件41连接的第二连接件42,在活塞杆35的带动下,第二连接件42具有封堵通气口13的第一状态和与通气口13脱开的第二状态;当活塞杆35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连接件42处于第一状态,当活塞杆35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连接件42处于第二状态。
上述设置中,第二连接件42通过第一连接件41与活塞杆35连接,使活塞杆35与第二连接件42联动,在活塞杆35的带动下,第二连接件42可以封堵通气口13或者与通气口13脱开,当活塞杆35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连接件42封堵通气口13时,通气口13关闭,使第一腔体11与外部环境断开连通,从而使第一腔体11内的物料难以排出;当活塞杆35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连接件42与通气口13脱开(也就是第二连接件42不封堵通气口13)时,通气口13打开,第一腔体11与外部环境连通,从而使第一腔体11内的物料能够顺利排出并进入第二腔体31内。
如图4和图12所示,沿图4和图12纸面的上下方向,当活塞杆35向上运动时,在活塞杆35的带动下,第二连接件42随活塞杆35一起向上运动,如图12所示,第二连接件42与通气口13解除配合,通气口13打开,能够方便第一腔体11内的物料排出并进入第二腔体31;当活塞杆35向下运动时,在活塞杆35的带动下,第二连接件42随活塞杆35一起向下运动,如图4所示,第二连接件42与通气口13配合,通气口13关闭,第一腔体11内物料难以排出,第二腔体31内的物料经第一阀组件20排出,从而实现出料目的,并能够对第一腔体11内的物料进行密封。
优选地,第一连接件41为板状结构。优选地,第二连接件42为柱状结构。
优选地,第二连接件42的垂直于通气口13的中心轴线的横截面的形状与通气口13的形状相适配,这样设置能够使第二连接件42更好地封堵通气口13。
优选地,上述驱动结构与活塞杆35驱动连接。
如图1和图3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出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通气口13处的通气管50,通气管50与第一腔体11连通,在活塞杆35的带动下,第二连接件42相对于通气管50可移动地设置,以密封或者打开通气管50的远离通气口13的一端。
在活塞杆35的带动下,第二连接件42可以密封或者打开通气管50的远离通气口13的一端,由于通气管50通过通气口13与第一腔体11连通,因此,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实现封堵或者打开通气口13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活塞杆组件33的运动与通气口13的通断的同步性,提高了出料机构的自动化程度,保证了出料效率。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42为密封柱塞,通气管50与通气口13之间密封连接,通气管50的上部正对着密封柱塞,通气管50的外壁与泵组件30的外壁之间设置有支撑架60,能够从整体上提高结构强度以及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由于活塞杆35的长度一般较长,因此,为了适应于活塞杆35的长度,需要将第二连接件42的长度设置为与活塞杆35的长度相应地较长的长度,但是,这样的话,当活塞杆35沿图1、图3、图4、图9、图10和图12至图14纸面的上下方向向下运动时,第二连接件42通过通气口13伸入储料仓10内的长度就较长,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储料仓10的沿活塞杆35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尺寸设置为与第二连接件42的长度相应地较长的尺寸,这样就会导致整个出料机构的尺寸较大、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出料机构的结构紧凑化;通过在通气口13处设置通气管50,使通气管50与储料仓10连接并朝向活塞杆35所在一侧延伸,使得通气管50适用于活塞杆35的长度尺寸,从而缩短第二连接件42的长度,减小储料仓10的沿活塞杆35的中心轴线方向的尺寸,进而使出料机构的结构紧凑。
优选地,第一连接结构4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件42的远离第一连接件41的一端的密封结构,当第二连接件42穿设在通气管50内时,密封结构密封第二连接件42的外壁面与通气管50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从而保证第二连接件42对通气管50的密封效果。
如图1、图3至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出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储料仓10上的支撑架60,通气管50和泵组件30均与支撑架60连接。通过设置支撑架60,可以使储料仓10、第一阀组件20和泵组件30更稳定地连接,从而保证出料机构的结构稳定性。
如图1、图3、图4、图17和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出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泵组件30和通气管50的外周的泵桶连接架190,泵桶连接架190用于连接泵组件30和通气管50,使泵组件30和通气管50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提高结构强度。
如图3至图8以及图12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储料仓10还具有与第一腔体11连通的进料口14,出料机构还包括与储料仓10连接的第二阀组件70,第二阀组件70设置在进料口14处,第二阀组件70用于控制进料口14的通断。
上述设置中,通过进料口14可以向第一腔体11内进料,通过第二阀组件70可以控制进料口14的通断,从而控制储料仓10进料与否。
如图3至图8、图12至图14、图22至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阀组件70包括与储料仓10连接的第一阀体71和与第一阀体71连接的第一阀芯72,第一阀体71具有第三腔体73和与第三腔体73连通的阀口74,第一阀芯72相对于第一阀体71可移动地设置,以封堵或者打开阀口74。
上述设置中,第一阀体71与储料仓10连接,实现第二阀组件70与储料仓10之间的连接;阀口74与第三腔体73连通形成进料通道,通过第一阀芯72相对于第一阀体71的移动,可以使第一阀芯72封堵或者打开阀口74,从而控制进料通道的通断,进而可以控制储料仓10进料与否。
优选地,第一阀芯72的一端的径向尺寸大于阀口74的径向尺寸,这样可以使第一阀芯72的一端封堵阀口74,以控制阀口74的通断。
如图8、图13、图23和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阀组件70还包括位于第三腔体73内且与第一阀体71连接的第一支架75,第一支架75具有供第一阀芯72穿出的第一通孔76,通过第一支架75将第三腔体73分隔为多个过流通道77。
上述设置中,第一阀芯72的一端穿出阀口74,第一阀芯72的另一端穿出第一通孔76,第一阀芯72通过第一支架75与第一阀体71连接,第一阀芯72穿设在第一通孔76内,使第一阀芯72相对于第一阀体71可移动;由于第一支架75将第三腔体73分隔为多个过流通道77,因此,阀口74、第三腔体73和多个过流通道77连通形成了多个进料通道,从而可以保证进料效果;第一阀芯72相对于第一阀体71移动,可以封堵或者打开阀口74,从而控制上述多个进料通道的通断,进而可以控制储料仓10进料与否。
如图3、图4、图8和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阀组件70还包括弹性件78以及设置在第一阀芯72的一端的止挡凸缘79,止挡凸缘79位于第一支架75的远离阀口74的一侧,弹性件78套设在第一阀芯72的外周,弹性件78的一端与第一支架75抵接,弹性件78的另一端与止挡凸缘79抵接,弹性件78给第一阀芯72施加使第一阀芯72封堵阀口74的作用力。
上述设置中,阀口74、第一支架75和止挡凸缘79依次设置,弹性件78预压紧设置在第一支架75和止挡凸缘79之间,在弹性件78的作用下,止挡凸缘79朝向远离第一支架75的一侧运动,在止挡凸缘79的带动下,第一阀芯72的远离止挡凸缘79的一端封堵阀口74,使进料通道断开;也就是说,在弹性件78的作用下,第一阀芯72始终具有封堵阀口74的趋势。
在将液料罐100安装至储料仓10的进料口14处之前,可以先将第二阀组件70与液料罐100的出口连接,此时,在弹性件78的作用下,第一阀芯72封堵阀口74,可以防止液料罐100内的物料洒出,并防止外部环境的气体进入液料罐100内,保证液料罐100内物料的品质。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弹性件78为弹簧。优选地,如图3、图4、图8和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弹性件78套设在第一阀芯72的外周,这样设置使弹性件78对第一阀芯72的作用更加均匀,使第一阀芯72相对于第一阀体71稳定地移动。
优选地,止挡凸缘79可以为片状结构。
具体地,储料仓10的进料口14处设置有第二阀组件70,第二阀组件70可拆卸地插装在进料口14处,储料仓10和第二阀组件7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螺纹连接或者是卡扣连接或者是第二阀组件70插接在进料口14处。液料罐100与第二阀组件70的第一阀体71的内壁面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阀芯72与弹性件78配合。当然在本申请的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其它结构的阀芯,以方便装有色浆原料的液料罐从出料机构上拆装,防止液料罐内部的色浆漏出。
优选地,如图3至图8和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储料仓10包括壳体15以及与壳体15均连接的第一支撑套筒16和第二支撑套筒17,壳体15的内腔形成第一腔体11,出料口12、通气口13和进料口14均设置在壳体15上,第一支撑套筒16和第二支撑套筒17均设置在进料口14处,第一支撑套筒16设置在壳体15的外部,第二支撑套筒17设置在壳体15的内部;第二阀组件70穿设在第一支撑套筒16和第二支撑套筒17内。
如图1、图5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出料机构还包括锁紧套80,锁紧套80和第一支撑套筒16螺纹配合,锁紧套80的内壁面上设有凸缘81,凸缘81与第二阀组件70的第一阀体71的一侧抵接,以将第二阀组件70锁紧在储料仓10上。
上述设置中,第一阀体71穿设在第一支撑套筒16和第二支撑套筒17内,通过旋拧锁紧套80,使锁紧套80和第一支撑套筒16连接,凸缘81与第一阀体71抵接,对第一阀体71的沿第一支撑套筒16的中心轴线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定,从而将第一阀体71锁紧在第一支撑套筒16和第二支撑套筒17内,也就是将第二阀组件70锁紧在储料仓10上,实现第二阀组件70和储料仓10的连接。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套筒16的外壁面上设有外螺纹,锁紧套80具有与上述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使锁紧套80与第一支撑套筒16螺纹连接。
如图8和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阀组件70的第一阀体71穿设在第二支撑套筒17内,出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阀体71和第二支撑套筒17之间的密封件90。
上述设置中,密封件90用于对第一阀体71的外壁面和第二支撑套筒17的内壁面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一方面可以防止物料从上述间隙中漏出,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第一阀体71和第二支撑套筒17之间的摩擦力,使第一阀体71和第二支撑套筒17更稳固地连接。
具体地,如图1至图14所示,水性漆盛装在密闭的液料罐100中,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出料机构170与密闭的液料罐100配合使用。装配、使用和保存的过程如下:先在液料罐100的罐口上连接第二阀组件70,连接第二阀组件70时,液料罐100的罐口竖直向上,工作人员手动将第二阀组件70连接上去,此时,液料罐100的罐口与第二阀组件70内部的进料通道连通,进料通道中的第一阀芯72封堵阀口74,阀口74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将安装了第二阀组件70的液料罐100翻转,使得液料罐100的罐口朝下,这样的结构设置有利于液料罐100中的水性漆利用自重进行下料。将液料罐100的灌口上的第二阀组件70插装到储料仓10的进料口14处。第一阀体71在进料口14处插装的过程中,第一阀芯72的下端与储料仓10的内壁面相接触,当第一阀体71在进料口14处插装到位时,第一阀芯72被储料仓10的底部内壁面向上顶起,进料通道连通,液料罐100内的水性漆根据自重进入到储料仓10中,当储料仓10中的液体压力与液料罐100中的液料压力达到平衡时,液料罐100中的水性漆无法再流进储料仓10中,在此状态时泵组件30与储料仓10之间处于连通状态,通气口13和色浆注出口212处于封闭状态。
如图28至图3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出料机构170可安装于涂料调配装置180上,涂料调配装置180包括带动泵组件运动的泵组件运动机构和带动阀组件运动的阀组件运动机构,泵组件和第一阀组件的结构和运动方式均可采用现有技术,第一阀组件的阀芯也可使用通常的三通阀结构,从而配合液料罐中水性漆的下料过程。
本申请的出料机构还包括连接支架,连接支架用于与涂料调配装置相连接,以使出料机构与涂料调配装置连接。当本申请的出料机构在涂料调配装置上装配到位之后,泵组件运动机构带动泵组件的活塞杆做竖直拉伸运动,第一连接结构与活塞杆之间相互联动,当活塞杆向上做竖直拉伸运动的时候,第一连接结构中的密封塞柱在活塞杆的带动下也向上运动,密封柱塞离开通气口,储料仓通过通气口与大气连通,活塞杆在泵组件运动机构的带动下持续向上运动,储料仓中的水性漆先被吸进泵组件中,当储料仓中的水性漆液面下降到进料口下底面或者第二阀组件下底面之后,空气可以通过进料口下底面或者或者第二阀组件下底面进入到液料罐中,空气进入到液料罐中,此时液料罐中的液体底层的压力增加,液料罐中的水性漆进入到储料仓中,再次达到液料罐底层液体压力与储料仓中接触到的液料压力达到平衡,液料停止向储料仓中流动,保证储料仓中的液料补给,水性漆可多次在从储料仓被吸入到泵组件中,当泵组件中的活塞杆运动到一个极限位置之后,阀组件运动机构带动第一阀组件运动,使得储料仓与泵组件和第一阀组件之间的液路断开连通,而泵组件与第一阀组件中色浆注出口之间连通,泵组件运动机构带动泵组件的活塞杆做竖直下压运动,泵组件中的水性漆通过第一阀组件从色浆注出口打出,当泵组件中的活塞杆运动另一个极限位置之后,泵组件中的水性漆完全排出,这时第一连接结构中的密封塞柱在活塞杆的带动下也向下运动,密封柱塞重新封闭住通气口,阀组件运动机构再次带动第一阀组件运动,使得储料仓与泵组件和第一阀组件之间的液路连通,而泵组件与第一阀组件中色浆注出口之间断开连通,然后再循环往复上述运动,完成水性漆的连续下料。最后,水性漆下料完成所需的量之后,阀组件运动机构带动第一阀组件运动,使得储料仓与泵组件和阀组件之间的液路连通,而泵组件与第一阀组件中色浆注出口之间断开连通,此时泵组件中如果还有水性漆没有排出,泵组件运动机构带动泵组件的活塞杆继续向下做竖直下压运动,当活塞杆运动到泵组件的最下端时,泵组件中的水性漆完全进入到储料仓中,密封柱塞重新封闭住通气口,位于储料仓和液料罐中的水性漆被储存在一个封闭、稳定的环境中,以备下次使用。
本申请的出料机构与密闭的液料罐配合使用,能够实现水性漆高标准、自动化的使用和暂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泵组件、第一阀组件与设置有通气口的储料仓相配合,从而保证密闭液料罐完成水性漆的下料和储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4以及图28至图3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密封液料罐并控制液料罐下料的出料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阀组件20,第二阀体21内设有水平的圆柱形阀芯腔体,第二阀芯22为圆柱状,第二阀芯22置于阀芯腔体内。第二阀体21的顶部设第一通道211,第一通道211上端与泵组件30的第二腔体31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用的泵组件30为活塞泵。第一阀组件20与泵组件30之间设置有支撑架60,支撑架60上设置有与涂料调配装置连接用的第一连接滑槽61,第一阀组件20和泵组件30通过支撑架60连接,既能增加装置的结构强度,又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出料机构与涂料调配装置相连接。第一通道211的下端在阀芯腔体上形成阀芯口,第二阀体21内设阀芯腔体与色浆原料相连通的色浆通道(由出料口12、阀芯吸出通道222和第一通道211连通形成),色浆通道在阀芯腔体上形成阀芯色浆桶口,第二阀体21还设有色浆注出口212;在第二阀芯22上设置阀芯注出通道221和阀芯吸出通道22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出料机构还包括储料仓10,储料仓10的横截面形状矩形,但不限于矩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出料机构还包括桶中支架120(如图19和图20所示),桶中支架120的左侧与第一阀组件20相连接,桶中支架120的上部与泵组件30相连接,桶中支架120的右部镶嵌安装有储料仓10,桶中支架120的下部设置有桶下支架130(如图21所示),桶下支架130上设置有与涂料调配装置连接用的第二连接滑槽131,桶下支架130既能增加装置的结构强度,又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出料机构与涂料调配装置相连接。
储料仓10与第二阀体21上的色浆通道通过阀体连接管140相连接,出料口12通过阀体连接管140与色浆通道连通,可根据装配的需要,选择设置或者不设置阀体连接管140。储料仓10的顶部设置有通气口13,储料仓10上、通气口13的右侧设置有进料口14,通气口1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40。通过上述结构,将装有水性漆的液料罐100直接扣装在进料口14上,比如液料罐100与进料口14之间通过螺纹副相连接,液料罐100与进料口14之间还需要设置橡胶密封圈等结构,在该种结构下,在液料罐100中重新添加水性漆时需要将整个装置从涂料调配装置取下,使得液料罐100灌口朝上,方便将液料罐100从进料口14上取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用的泵组件30为活塞泵,活塞泵的活塞杆35的中心轴线与通气口13的中心轴线平行,第一连接结构40包括与活塞杆35固定连接的拉杆头(也就是第一连接件41),拉杆头上固定设置有密封塞柱(也就是第二连接件42),密封塞柱在活塞杆35的带动下,朝向或远离通气口13所在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通气口13处于关闭或打开的状态。
优选地,在进料口14上设置有第二阀组件70,第二阀组件70需要分别与进料口14作为两者的连接中间结构。第二阀组件70可拆卸地插装在进料口14上,在本实施例中,进料口14上设置有凸起的环形圈(也就是第一支撑套筒16),环形圈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出料机构还包括锁紧套80,第一阀体71的形制为圆管状,第一阀体71的内部设置有第三腔体73和阀口74,第一阀体71下方设置有控制进料通道通断的第一阀芯72,第一阀芯72可上下滑动的安装在第一阀体71的进料通道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使用的是与压紧弹簧(也就是弹性件78)连接的第一阀芯72,压紧弹簧分别与第一阀芯72、第一阀体71相连接,第一阀芯72的顶部安装有密封塞721,在压紧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一阀芯72带动顶部的密封塞721向下运动,密封塞721将进料通道顶部给密封住。当然,在本申请的其它替代实施例中,第一阀芯72可以是其它结构的阀芯,比如电动阀芯或者其他手动阀芯,只要能够实现进料通道的通断控制即可。设置第二阀组件70的目的是方便装有色浆原料的液料罐从出料机构上拆装,防止液料罐内部的色浆漏出。
第二阀组件的安装方法如下:先使液料罐的瓶口朝上,在液料罐的瓶颈上先反套上锁紧套,然后将第一阀体套插在液料罐的瓶口上,即第一阀体的内壁与瓶口外圆面相接触,此处第一阀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密封圈,两者之间通过摩擦力进行固定,并通过密封圈对两者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液料罐的罐口被第二阀组件中的密封塞封堵住。然后将连接有第二阀组件的液料罐反转,使得液料罐瓶口朝下,将第二阀组件从进料口插到储料仓,第一阀体中第一阀芯的下端与储料仓的底壁相接触,当第一阀体在进料口上插装到位时,第一阀芯被储料仓的底壁向上顶起,第一阀体中的进料通道连通,液料罐内的水性漆依靠自重进入到储料仓中,当储料仓中的液料压力与液料罐中的压力达到平衡时,液料罐中的水性漆无法再流进储料仓中,在此状态时泵组件与储料仓之间处于连通状态,通气口和色浆注出口处于封闭状态。然后旋转锁紧套,锁紧套的内螺纹与环形圈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外螺纹相连接,锁紧套压着液料罐瓶颈处的凸台,从上向下固定住液料罐,液料罐安装完成。
本实施例中,泵组件30为活塞泵,活塞杆的轴线与通气口轴线平行,第一连接结构包括与活塞杆顶部相连接的拉杆头,拉杆头的下板面固定设置有密封塞柱,密封塞柱在活塞杆的带动下,朝向或远离通气口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通气口处于关闭或打开的状态。由于泵组件的行程可能较长,为了使得整个装置结构布局紧凑,储料仓选择横卧设置,即储料仓的水平方向的长度大于储料仓竖直方向的长度,在这种情况下,密封塞柱的长度较长,不利于密封塞住与通气口之间的密封,为了更好的密封,在通气口上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与通气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通气管的上部的管口正对着密封柱塞下部的端面,在本实施例中,通气管的外壁与活塞泵的外壁之间设置有泵桶连接架,从整体上提高结构强度以及密封的效果。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泵组件30为波纹管泵。
波纹管泵动力输入端的联轴器151上设置有第一偏心凸轮152,通气口13和第一偏心凸轮152之间设置有往复式柱塞封闭结构(也就是第一连接结构),往复式柱塞封闭结构包括第二支架162、柱塞杆153和压紧弹簧154,柱塞杆153设置在第二支架162上,并且能够沿着第二支架162做往复直线运动,柱塞杆153和第二支架162设置有压紧弹簧154,压紧弹簧154保证柱塞杆153的一端始终与第一偏心凸轮152相接触,随着第一偏心凸轮152的转动,柱塞杆153做直线往复运动,柱塞杆153的另一端正对着通气口13,从而使得通气口13在关闭和打开之间进行转换。
如图25至图27所示,在第一阀组件20中第一通道211与外设泵组件30连通,泵组件30为波纹管泵。波纹管泵动力输入端的联轴器151上设置有第一偏心凸轮152,储料仓10的通气口13上通气管50,其中通气管50的上端开口为水平状。本实施例只是将实施例1中泵组件30的种类和通气管50、第一连接结构40的具体结构做了具体改变,整个装置的其它结构不变。
如图25至图27所示,泵组件30包括壳体155,壳体155的上部设置有动力输入端的联轴器151,波纹管泵动力输入端的联轴器151上设置有第一偏心凸轮152,壳体155上设置有轴承156,轴承156内设置有转轴157,转轴157的上端位于壳体155外部,且与联轴器151相连接,转轴157的下端位于壳体155内部,且转轴157的下端外圆面上设置有第二偏心凸轮158,壳体155的内部设置有水平的波纹管159,波纹管159的一端与第二偏心凸轮158相接触,波纹管159的另一端与壳体155固定连接,波纹管159上设置有连接管161,通过连接管161连通波纹管159和第一阀组件20,当第二偏心凸轮158压缩波纹管159的时候,波纹管159中的液料从第一阀组件20中排出,当第二偏心凸轮158继续转动,释放对波纹管159的压缩,波纹管159由于自己身的弹性,在其轴线方向上形状恢复,依靠自身的吸力,将液料从储料仓10中吸进波纹管159中。
通气管50的上端开口和第一偏心凸轮152之间设置有往复式柱塞封闭结构(也就是第一连接结构40),往复式柱塞封闭结构包括第二支架162、柱塞杆153和压紧弹簧154,柱塞杆153设置在第二支架162上,并且能够在第一偏心凸轮152的带动下沿着第二支架162做往复直线运动,柱塞杆153和第二支架162设置有压紧弹簧154,柱塞杆153上压紧弹簧154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销或者限位挡片163,压紧弹簧154保证柱塞杆153的一端始终与第一偏心凸轮152相接触,随着第一偏心凸轮152的转动,柱塞杆153做直线往复运动,柱塞杆153的另一端正对着通气管50上端开口,从而使得通气管50的开口在关闭和打开之间进行状态转换。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储料仓用于储存物料,物料储存在储料仓的第一腔体内,通气口关闭时,即第二连接件与通气管的上端口配合,第一腔体与外部环境不连通,在第二阀芯处于使第二腔体仅同出料口连通的角度位置上时,泵组件为第一腔体内物料的排出提供动力,具体地,活塞杆组件在泵体的第二腔体内向上移动,在活塞杆组件的带动下,第一腔体内的物料可以经出料口和第一阀组件排出(被泵组件吸出),实现出料(泵组件吸入物料)目的;也就是说,在活塞杆组件的带动下,第一连接结构可以从与通气口配合的状态逐渐向与通气口解除配合的状态转变,使通气口从关闭状态转变为打开状态,此时,第一腔体从与外部环境不连通逐渐转变为与外部环境连通,第一腔体内的物料可以经出料口顺利地排出,即被吸入泵体的第二腔体内,活塞杆组件处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状态。与此同时,当第一腔体内物料液面低于第一阀体的底面时,液料罐内的液料就会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流入第一腔体内,直至第一腔体内的物料液面再次接触到第一阀体的底面并达到液料罐内液体重量和压力与外界气压达到平衡时停止液料罐内的液料流出,周而复始;当然,在活塞杆组件的带动下,第一连接结构可以从与通气口解除配合的状态逐渐向与通气口配合的状态转变,使通气口从打开状态转变为关闭状态,此时,第一腔体从与外部环境连通的状态转变为与外部环境断开连通的状态,第一腔体内的物料难以与空气接触,不易变质。当活塞杆组件处于第二位置,在第二阀芯处于使第二腔体仅同色浆注出口连通的角度位置上时,在活塞杆组件向下运动的压力带动下,泵体的第二腔体内的物料经第一阀组件的色浆注出口排出,从而实现出料目的,最后活塞杆组件下压到第二腔体的下部,也就是处于第一位置时,即第二连接件进入通气管的上端口能够对第一腔体内的物料进行密封;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活塞杆组件与第一连接结构联动,在活塞杆组件的带动下,第一连接结构与通气口配合或者解除配合,控制通气口的通断,从而控制物料的排出,实现了活塞杆组件的运动与通气口的通断的同步性,能够准确控制出料量。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料仓(10),具有第一腔体(11)以及与所述第一腔体(11)均连通的出料口(12)和通气口(13);
第一阀组件(20),设置在所述储料仓(10)上;
泵组件(30),所述储料仓(10)和所述第一阀组件(20)均与所述泵组件(30)连接,所述泵组件(30)包括具有第二腔体(31)的泵体(32)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31)内的活塞杆组件(33),所述活塞杆组件(33)相对于所述泵体(32)可移动地设置,以具有将所述第一腔体(11)内的物料吸出的第一位置和将所述第二腔体(31)内的物料排出的第二位置,在所述活塞杆组件(33)的带动下,所述第一腔体(11)内的物料经所述第一阀组件(20)排出;以及
第一连接结构(40),与部分所述活塞杆组件(33)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0)与所述通气口(13)配合,在所述活塞杆组件(33)的带动下,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0)控制所述通气口(13)的通断;当所述活塞杆组件(33)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通气口(13)处于关闭状态;当所述活塞杆组件(33)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通气口(13)处于打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组件(33)包括活塞(34)和与所述活塞(34)连接的活塞杆(35),所述第一连接结构(40)包括位于所述泵体(32)外侧且与所述活塞杆(35)连接的第一连接件(41)和与所述第一连接件(41)连接的第二连接件(42),在所述活塞杆(35)的带动下,所述第二连接件(42)具有封堵所述通气口(13)的第一状态和与所述通气口(13)脱开的第二状态;当所述活塞杆(35)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接件(42)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当所述活塞杆(35)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接件(42)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通气口(13)处的通气管(50),所述通气管(50)与所述第一腔体(11)连通,在所述活塞杆(35)的带动下,所述第二连接件(42)相对于所述通气管(50)可移动地设置,以密封或打开所述通气管(50)的远离所述通气口(13)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料仓(10)上的支撑架(60),所述通气管(50)和所述泵组件(30)均与所述支撑架(6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10)还具有与所述第一腔体(11)连通的进料口(14),所述出料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储料仓(10)连接的第二阀组件(70),所述第二阀组件(70)设置在所述进料口(14)处,所述第二阀组件(70)用于控制所述进料口(14)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组件(70)包括与所述储料仓(10)连接的第一阀体(71)和与所述第一阀体(71)连接的第一阀芯(72),所述第一阀体(71)具有第三腔体(73)和与所述第三腔体(73)连通的阀口(74),所述第一阀芯(72)相对于所述第一阀体(71)可移动地设置,以封堵或者打开所述阀口(7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组件(70)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腔体(73)内且与所述第一阀体(71)连接的第一支架(75),所述第一支架(75)具有供所述第一阀芯(72)穿出的第一通孔(76),通过所述第一支架(75)将所述第三腔体(73)分隔为多个过流通道(7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组件(70)还包括弹性件(78)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阀芯(72)的一端的止挡凸缘(79),所述止挡凸缘(79)位于所述第一支架(75)的远离所述阀口(74)的一侧,所述弹性件(78)套设在所述第一阀芯(72)的外周,所述弹性件(7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75)抵接,所述弹性件(78)的另一端与所述止挡凸缘(79)抵接,所述弹性件(78)给所述第一阀芯(72)施加使所述第一阀芯(72)封堵所述阀口(74)的作用力。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还包括锁紧套(80),所述储料仓(10)包括壳体(15)和与所述壳体(15)连接的第一支撑套筒(16),所述第一支撑套筒(16)设置在所述壳体(15)的外部,所述锁紧套(80)和所述第一支撑套筒(16)螺纹配合,所述锁紧套(80)的内壁面上设有凸缘(81),所述凸缘(81)与所述第二阀组件(70)的第一阀体(71)的一侧抵接,以将所述第二阀组件(70)锁紧在所述储料仓(10)上。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10)包括壳体(15)和与所述壳体(15)连接的第二支撑套筒(17),所述第二支撑套筒(17)设置在所述壳体(15)的内部,所述第二阀组件(70)的第一阀体(71)穿设在所述第二支撑套筒(17)内,所述出料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阀体(71)和所述第二支撑套筒(17)之间的密封件(9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47627.1U CN214398164U (zh) | 2020-12-10 | 2020-12-10 | 出料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947627.1U CN214398164U (zh) | 2020-12-10 | 2020-12-10 | 出料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398164U true CN214398164U (zh) | 2021-10-15 |
Family
ID=78038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947627.1U Active CN214398164U (zh) | 2020-12-10 | 2020-12-10 | 出料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398164U (zh) |
-
2020
- 2020-12-10 CN CN202022947627.1U patent/CN21439816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416096B2 (en) |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liquid color | |
US4854482A (en) | Dispensing device for flowable masses | |
US739011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and delivering liquid color materials | |
JP2591744Y2 (ja) | 液体封入カートリッジ収納ケース付き液体吐出用ディスペンサ | |
US20100276453A1 (en) | Apparatus for serving wine or other oxygen-affected liquid from a bottle | |
CA234073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ink to a printing press | |
CN209034712U (zh) | 一种带有搅拌功能的回吸阀 | |
CN214398164U (zh) | 出料机构 | |
CN103381937B (zh) | 一种干粉喷雾器 | |
CN214027239U (zh) | 一种光固化3d打印机的自动进料装置 | |
EP1640167A3 (en) |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with valve arrangement | |
CN215964521U (zh) | 应用于点胶涂覆系统的供胶设备 | |
JPH09144996A (ja) | 潤滑剤塗布装置 | |
CN209303123U (zh) | 一种微常量涂胶混合头 | |
CN208512846U (zh) | 流体涂覆装置及其流量控制部件 | |
CN215656062U (zh) | 一种非接触式精密气动喷射阀 | |
CN207746072U (zh) | 一种滴塑机底料机的色料瓶 | |
CN220573892U (zh) | 胶阀机构 | |
CN219381628U (zh) | 含有搅拌功能的3d打印耗材供给装置及3d打印机 | |
US20080087687A1 (en) | Dispenser and fluid-driven proportioning pump | |
CN219028909U (zh) | 小型供墨机 | |
CN108799512A (zh) | 一种高压阀门 | |
CN217103020U (zh) | 一种自动分胶设备 | |
CN216584137U (zh) | 膏体灌装机 | |
CN218878266U (zh) | 针刺式进气出料机构及阀式出料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