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97090U -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97090U
CN214397090U CN202120456728.0U CN202120456728U CN214397090U CN 214397090 U CN214397090 U CN 214397090U CN 202120456728 U CN202120456728 U CN 202120456728U CN 214397090 U CN214397090 U CN 214397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axle
shaft
differential
gear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567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春林
徐仁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Taiji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Taiji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Taiji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Taijin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567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97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97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97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包括左轴与右轴,且所述左轴与右轴均连接有主动大齿轮,且两个所述主动大齿轮通过从动小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从动小齿轮通过中轴转动设置在盖体内,所述盖体外还连接有飞轮,且所述飞轮在外力作用下能带动盖体发生转动,且所述左轴和右轴分别沿盖体的轴线插入设置在盖体内,且两个所述主动大齿轮均设置在盖体内,在所述左轴与盖体侧壁和右轴与盖体侧壁接触的位置分别由内至外设置滚珠轴承与油封。通过设置滚珠轴承,保证左轴和右轴在转动过程中的同心度,而且油封的设置,保证水或者灰尘不会进入盖体内,造成盖体内的润滑油的污染,提高盖体内部的主动大齿轮和从动小齿轮的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常规的自行车有两轮、三轮和四轮等规格,其中两轮自行车已经发展的较为完善,但是对于三轮和四轮自行车而言,一般为后驱的,而且两个后轮之间通过车轴连接,正常直线行驶时,并无较大问题,但需要曲线行驶或者直角转弯时,直接通过车轴连接的车轮就会以不同的速度进行运行(如果是直接通过车轴连接的车轮,在转弯或曲线行驶时,两个车轮会以某一点为圆心,做弧线运动,但是二者的行驶距离是不同的,靠近转弯方向一侧的行驶距离短),因此,三轮或四轮的自行车在曲线行驶时,难以保持稳定,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
因此本实用新型发明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旨在发明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用以调整车轮之间的转速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包括左轴与右轴,且所述左轴与右轴均连接有主动大齿轮,且两个所述主动大齿轮通过从动小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从动小齿轮通过中轴转动设置在盖体内,同时所述盖体外还连接有飞轮,且所述飞轮在外力作用下能带动盖体发生转动,且所述左轴和右轴分别沿盖体的轴线插入设置在盖体内,且两个所述主动大齿轮均设置在盖体内,在所述左轴与盖体侧壁和右轴与盖体侧壁接触的位置分别由内至外设置滚珠轴承与油封。
滚珠轴承的设置,能保证左轴与右轴的同心度的问题,保证转动的完整,油封的设置,实现了防止差速器内部进入淋水或灰尘,造成润滑黄油污染损坏内部差速齿轮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盖体分为左盖体和右盖体,且二者通过螺丝固定,且所述盖体内有腔室,且所述腔室的左右两侧均设置通孔。通孔是供左轴和右轴分别插入设置在盖体内的,而且设置时,主动大齿轮与左轴和右轴分别固定,并位于腔室内部,同时与腔室内的从动小齿轮啮合,而且从动小齿轮同时与两个主动大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左盖体与右盖体之间还设置有定位销,且所述定位销连接左盖体与右盖体。即定位销与左轴的轴线方向平行,并且连接左盖体与右盖体,当需要曲线行驶时,在左盖体与右盖体之间会有扭力存在,如果不增加定位销,扭力会作用于螺丝上,很可能造成螺丝的损坏,增加了定位销,用于承受这部分扭力,保证盖体的完整,而且为了保证效果,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定位销的数量。
优选地,所述中轴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盖体的腔室内壁,且所述中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从动小齿轮,且每个所述从动小齿轮均同时与两个主动大齿轮啮合。即保证内部的从动小齿轮与主动大齿轮的稳定运行,而且中轴可以沿自身轴线转动,在盖体的腔室内壁上设置安装槽即可,中轴与从动小齿轮是固定连接的,保证两个从动小齿轮的同步运行。
优选地,在所述中轴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推力轴承,且所述推力轴承还与盖体的内壁接触。参见附图,在盖体的内壁设置的安装槽供推力轴承抵靠,当中轴发生转动时,依靠推力轴承实现,减少了因中轴与盖体的内壁直接接触造成的磨损,此方式优于用垫片摩擦的方式,很大程度的延长了差速器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采用推力轴承的原因,可以将壳体用更加轻量的铝合金制作,解决了零部件轻量化方向发展的难点。
优选地,所述主动大齿轮与盖体的内壁之间也设置推力轴承。参见附图,主动大齿轮呈台阶状设置在盖体上,台阶处与盖体之间会发生摩擦,当左轴或右轴发生转动时,主动大齿轮与盖体的内壁之间会发生摩擦,会造成主动大齿轮的磨损,同理,此方式优于用垫片摩擦的方式,很大程度的延长了差速器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采用推力轴承的原因,可以将壳体用更加轻量的铝合金制作,解决了零部件轻量化方向发展的难点。
优选地,所述左轴和右轴上还分别设置轴套,所述轴套通过安装板固定,并在所述左轴的左端和右轴的右端固定设置车轮,且所述轴套内还设置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套设在左轴或右轴上。参见附图,转动轴承设置四个,分别位于两个轴套的两端,保证左轴和右轴转动的顺利。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滚珠轴承,保证左轴和右轴在转动过程中的同心度,而且油封的设置,保证水或者灰尘不会进入盖体内,造成盖体内的润滑油的污染,提高盖体内部的主动大齿轮和从动小齿轮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纵剖面示意图。
图3为盖体、定位销与中轴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设置有推力轴承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左轴,2-右轴,3-主动大齿轮,4-从动小齿轮,5-中轴,6-盖体,7-飞轮,8-滚珠轴承,9-油封,10-定位销,11-推力轴承,12-轴套,13-安装板,14-车轮,15-转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包括左轴1与右轴2,且所述左轴1与右轴2均连接有主动大齿轮3,且两个所述主动大齿轮3通过从动小齿轮4啮合连接,所述从动小齿轮4通过中轴5转动设置在盖体6内,同时所述盖体6外还连接有飞轮7,且所述飞轮7在外力作用下能带动盖体6发生转动,且所述左轴1和右轴2分别沿盖体6的轴线插入设置在盖体6内,且两个所述主动大齿轮3均设置在盖体6内,在所述左轴1与盖体6侧壁和右轴2与盖体6侧壁接触的位置分别由内至外设置滚珠轴承8与油封9。
滚珠轴承8的设置,能保证左轴1与右轴2的同心度的问题,保证转动的完整,油封9的设置,实现了防止差速器内部进入淋水或灰尘,造成润滑黄油污染损坏内部差速齿轮的问题。
所述盖体6分为左盖体6和右盖体6,且二者通过螺丝固定,且所述盖体6内有腔室,且所述腔室的左右两侧均设置通孔。通孔是供左轴1和右轴2分别插入设置在盖体6内的,而且设置时,主动大齿轮3与左轴1和右轴2分别固定,并位于腔室内部,同时与腔室内的从动小齿轮4啮合,而且从动小齿轮4同时与两个主动大齿轮3啮合。
所述左盖体6与右盖体6之间还设置有定位销10,且所述定位销10连接左盖体6与右盖体6。即定位销10与左轴1的轴线方向平行,并且连接左盖体6与右盖体6,当需要曲线行驶时,在左盖体6与右盖体6之间会有扭力存在,如果不增加定位销10,扭力会作用于螺丝上,很可能造成螺丝的损坏,增加了定位销10,用于承受这部分扭力,保证盖体6的完整,而且为了保证效果,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定位销10的数量。
所述中轴5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盖体6的腔室内壁,且所述中轴5的两端分别设置从动小齿轮4,且每个所述从动小齿轮4均同时与两个主动大齿轮3啮合。即保证内部的从动小齿轮4与主动大齿轮3的稳定运行,而且中轴5可以沿自身轴线转动,在盖体6的腔室内壁上设置安装槽即可,中轴5与从动小齿轮4是固定连接的,保证两个从动小齿轮4的同步运行。
在所述中轴5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推力轴承11,且所述推力轴承11还与盖体6的内壁接触。参见附图,在盖体6的内壁设置的安装槽供推力轴承11抵靠,当中轴5发生转动时,依靠推力轴承11实现,减少了因中轴5与盖体6的内壁直接接触造成的磨损,此方式优于用垫片摩擦的方式,很大程度的延长了差速器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采用推力轴承的原因,可以将壳体用更加轻量的铝合金制作,解决了零部件轻量化方向发展的难点。
所述主动大齿轮3与盖体6的内壁之间也设置推力轴承11。参见附图,主动大齿轮3呈台阶状设置在盖体6上,台阶处与盖体6之间会发生摩擦,当左轴1或右轴2发生转动时,主动大齿轮3与盖体6的内壁之间会发生摩擦,会造成主动大齿轮3的磨损,同理,此方式优于用垫片摩擦的方式,很大程度的延长了差速器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采用推力轴承的原因,可以将壳体用更加轻量的铝合金制作,解决了零部件轻量化方向发展的难点。
所述左轴1和右轴2上还分别设置轴套12,所述轴套12通过安装板13固定,并在所述左轴1的左端和右轴2的右端固定设置车轮14,且所述轴套12内还设置转动轴承15,所述转动轴承15套设在左轴1或右轴2上。参见附图,转动轴承15设置四个,分别位于两个轴套12的两端,保证左轴1和右轴2转动的顺利。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滚珠轴承8,保证左轴1和右轴2在转动过程中的同心度,而且油封9的设置,保证水或者灰尘不会进入盖体6内,造成盖体6内的润滑油的污染,提高盖体6内部的主动大齿轮3和从动小齿轮4的稳定运行。
参见附图,当车轮14需要转弯或曲线行驶时,一般人力通过脚踏板或者电机或者马达等,链条带动飞轮7发生转动,飞轮7带动盖体6发生转动,依次经过从动小齿轮4、主动大齿轮3、左轴1和右轴2、车轮14,继而实现转弯或曲线行走,即利用差速器实现了稳定的曲线行驶。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轴与右轴,且所述左轴与右轴均连接有主动大齿轮,且两个所述主动大齿轮通过从动小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从动小齿轮通过中轴转动设置在盖体内,同时所述盖体外还连接有飞轮,且所述飞轮在外力作用下能带动盖体发生转动,且所述左轴和右轴分别沿盖体的轴线插入设置在盖体内,且两个所述主动大齿轮均设置在盖体内,在所述左轴与盖体侧壁、右轴与盖体侧壁接触的位置分别由内至外设置滚珠轴承与油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分为左盖体和右盖体,且二者通过螺丝固定,且所述盖体内有腔室,且所述腔室的左右两侧均设置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盖体与右盖体之间还设置有定位销,且所述定位销连接左盖体与右盖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盖体的腔室内壁,且所述中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从动小齿轮,且每个所述从动小齿轮均同时与两个主动大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轴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推力轴承,且所述推力轴承还与盖体的内壁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大齿轮与盖体的内壁之间也设置推力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轴和右轴上还分别设置轴套,所述轴套通过安装板固定,并在所述左轴的左端和右轴的右端固定设置车轮,且所述轴套内还设置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套设在左轴或右轴上。
CN202120456728.0U 2021-03-02 2021-03-02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 Active CN214397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56728.0U CN214397090U (zh) 2021-03-02 2021-03-02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56728.0U CN214397090U (zh) 2021-03-02 2021-03-02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97090U true CN214397090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27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56728.0U Active CN214397090U (zh) 2021-03-02 2021-03-02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970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9174596A (ja) 動力伝達装置
CN111927935A (zh) 一种谐波传动系统及电动助力车
JPH0740108Y2 (ja) 車両用動力伝達装置
CN214397090U (zh)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差速器
CN201142618Y (zh) 一种轮毂的齿轮减速电机
CN101234599A (zh) 微型汽车两轮驱动与四轮驱动动力装置
CN20987011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二合一动力总成
US7051619B1 (en) Vehicle axle assembly with internally-splined input shaft
US20220268348A1 (en) Electric drive assembly of dry differential and new energy automobile
JPS6393607A (ja) 水陸両用車
CN2900344Y (zh) 三轮摩托车前置式倒挡直驱动二级变速装置
CN218063247U (zh) 一种换向箱轴承润滑装置
JPS6128909Y2 (zh)
JP2606235Y2 (ja) 差動装置の潤滑構造
CN220168486U (zh) 一种带人字轴的轴间差速器壳总成
CN217319928U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桥壳
CN218112251U (zh) 一种差速结构的转向驱动桥
CN216761943U (zh) 传动机构及特种机器人
CN214888742U (zh) 商用车转向伞齿轮角减速器齿轮支撑结构
CN205605766U (zh) 重型卡车轴间差速器壳体总成
JPH034589Y2 (zh)
JPS63251648A (ja) デイフアレンシヤル装置
CN212373480U (zh) 车辆的转向器、转向系统和车辆
JP3276209B2 (ja)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CN210971080U (zh) 用于轨道车辆的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