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97000U - 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97000U
CN214397000U CN202022702987.5U CN202022702987U CN214397000U CN 214397000 U CN214397000 U CN 214397000U CN 202022702987 U CN202022702987 U CN 202022702987U CN 214397000 U CN214397000 U CN 214397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awler
wheel
spare
connecting rod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029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维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7029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970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97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97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包括轮轴连接器,轮轴连接器上安装有轮轴可调连接杆,轮轴可调连接杆的两端安装有履带件,履带件底部的之间设有可调可下滑连接杆,履带件的顶部固定有防刮万向轮,履带件和轮毂配合处设有防蹭轮,履带件远离轮毂的一侧设有滑轨架,滑轨架上安装有上撑弹簧、下摆臂吊架与滑轨连接转轴、下摆臂滑轨吊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方便安装,在进行越野操作之前可以先安装上,在正常的路面行驶时,由于轮胎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和行动力,履带不会因为受到摩擦力工作,当进入较为难走的路面时,履带系统进入工作状态,可以给汽车提供更好的越野性能,冲出泥泞,市场前景极佳。

Description

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普通轮式车辆在非铺装路面如冰雪、泥泞坡地、湿软等路况容易陷车、打滑甚至失控等,严重影响行驶安全和越野能力。因此提供一种车用多功能越野履带系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越野履带,对比已有实用新型:现有类似专利为一体式,相比本人的设计方案,具备如下缺陷:单重大,单体体积大,单人装卸、携带困难。在恶劣路况难以加装;而如在铺装路面提前加装则不必要的进行履带行驶状态,严重影响使用体验和实用性,且严重消耗履带寿命。没有考虑如何加强暗冰硬滑路面的刹车、行驶要求。没有考虑履带在大角度工作时碰刮车底卡死履带转动的情况。实际安装时轮胎内侧部件上翻、连接困难。安装时需使用千斤顶顶高轮胎,而千斤顶在软地面操作困难且容易发生倾斜危险。千斤顶本身不适宜在软地面使用。因为现有专利所需的胎下安装高度不小估计超过15CM,而汽车的悬挂行程尤其是越野车悬挂行程普遍偏大,顶高轮胎后,行程释放会大大增加所需的千斤顶操作行程,导致顶高操作难度大大增加,顶高侧车身会倾斜严重;甚至超出常用千斤顶工作高度导致难以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快捷安装的越野履带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包括轮轴连接器,所述轮轴连接器上安装有轮轴可调连接杆,所述轮轴可调连接杆的两端安装有履带件,所述履带件底部的之间设有可调可下滑连接杆,所述履带件的顶部固定有防刮万向轮,所述履带件和轮毂配合处设有防蹭轮,所述履带件上方车身上设有防刮滑板,所述履带件远离轮毂的一侧设有滑轨架,所述滑轨架上安装有上撑弹簧,所述滑轨架顶部安装有下摆臂吊架与滑轨连接转轴,所述下摆臂吊架与滑轨连接转轴顶部安装有下摆臂滑轨吊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方便安装,在进行越野操作之前可以先安装上,在正常的路面行驶时,由于轮胎可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和行动力,履带不会因为受到摩擦力工作,当进入较为难走的路面轮胎下陷时,履带系统自动进入工作状态;或在硬暗冰路面强制进入工作状态,可以给汽车提供更好的越野性能,市场前景极佳。
作为改进,所述履带件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分为内外两个,所述侧板上设有单向下滑槽,所述单向下滑槽和可调可下滑连接杆配合连接,所述侧板和单向下滑槽同侧的顶部设有限位加强杆槽,所述侧板内部安装有主齿轮轴承,所述主齿轮轴承上安装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上设有内齿和外齿,所述内齿上配合有压动轮,所述主齿轮内侧设有压紧轮,所述压紧轮安装在压紧轮轴承槽轨内,所述侧板内部设有多个随动轮,所述随动轮上套设有履带,所述履带上设有压带轮,所述压带轮、压动轮和压紧轮固定履带,两个侧板之间设有固定杆。
作为改进,连接前后套件的可调可下滑连接杆可改为遥控控制,可在车内即可控制履带工作状态。
作为改进,所述随动轮数量为若干个和车辆轮胎配合工作。
作为改进,所述压动轮上设有带动轮轴承,所述带动轮轴承上安装有带动轮外齿轮,所述带动轮外齿轮安装在带动轮轮辊上。
作为改进,所述履带件分别安装在轮胎的前后两侧,用于接收轮胎动力,传导至履带上。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的履带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的侧视图。
图5是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的背面连接件结构图。
图6是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是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的工作状态背面示意图。
图8是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的压动轮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的压动轮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轮轴连接器,2、轮轴可调连接杆,3、履带件,4、可调可下滑连接杆,5、防刮万向轮,6、防蹭轮,7、防刮滑板,8、滑轨架,9、上撑弹簧,10、下摆臂吊架与滑轨连接转轴,11、下摆臂滑轨吊架,12、侧板,13、单向下滑槽,14、限位加强杆槽,15、主齿轮轴承,16、主齿轮,17、压动轮, 18、压紧轮,19、压紧轮轴承槽轨,20、随动轮,21、履带,22、压带轮,23、带动轮轴承,24、带动轮外齿轮,25、带动轮轮辊,26、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包括轮轴连接器1,所述轮轴连接器1上安装有轮轴可调连接杆2,所述轮轴可调连接杆2的两端安装有履带件3,所述履带件3底部的之间设有可调可下滑连接杆4,所述履带件3的顶部固定有防刮万向轮5,所述履带件3和轮毂配合处设有防蹭轮6,所述履带件3上方车身上设有防刮滑板7,所述履带件3远离轮毂的一侧设有滑轨架8,所述滑轨架8上安装有上撑弹簧9,所述滑轨架8顶部安装有下摆臂吊架与滑轨连接转轴10,所述下摆臂吊架与滑轨连接转轴10顶部安装有下摆臂滑轨吊架11。
作为改进,所述履带件3包括侧板12,所述侧板分为内外两个,所述侧板12上设有单向下滑槽13,所述单向下滑槽13和可调可下滑连接杆4配合连接,所述侧板12和单向下滑槽13同侧的顶部设有限位加强杆槽14,所述侧板12内部安装有主齿轮轴承15,所述主齿轮轴承15上安装有主齿轮16,所述主齿轮16上设有内齿和外齿,所述内齿上配合有压动轮17,所述主齿轮16内侧设有压紧轮18,所述压紧轮 18安装在压紧轮轴承槽轨19内,所述侧板12内部设有多个随动轮20,所述随动轮20上套设有履带21,所述履带21上设有压带轮22,所述压带轮22、压动轮17和压紧轮18固定履带21,两个侧板12之间设有固定杆26。
作为改进,连接前后套件的可调可下滑连接杆4可改为遥控控制,可在车内即可控制履带工作状态。
作为改进,所述随动轮20数量为若干个和车辆轮胎配合工作。
作为改进,所述压动轮17上设有带动轮轴承23,所述带动轮轴承23上安装有带动轮外齿轮24,所述带动轮外齿轮24安装在带动轮轮辊25上。
作为改进,所述带动轮外齿轮24可以根据需要单独取下或加装。
作为改进,所述履带件3分别安装在轮胎的前后两侧,用于接收轮胎动力,传导至履带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系统通过履带加大原有轮胎接地面积防止陷车;通过轮齿防止车辆在硬滑路面如暗冰路面打滑失控,以及在表滑内硬坡路稳定行驶及刹车。
主要功能:大幅提高轮式车辆越野能力及湿滑路面的行驶安全。
技术要点:
依附于车轮,装卸方便,适应各种轮式车辆加装,适用性极强;
除了部分车型需加强方向轮的转向强度,不需改装车辆。
纯机械,耐用可靠。
前后履带分体,减低单体体积及重量,降低安装难度及方便携带。
通过带动轮压紧轮胎获得动力;
通过齿轮获得可靠的表滑内硬路面的行驶能力及刹车性能。
通过履带增大接地面积。
完全使用原车轮避震和车胎缓冲。
通过调整前后连接调整杆距离可决定履带工作状态,调整车辆离地高度、履带接地面积。
车辆下陷时可自动压紧轮胎工作。表滑内硬路面则需手动调节调整杆强制齿轮工作。
如需履带工作,齿轮又会破坏之路面,齿轮可单独卸下。
因加挂后加大簧下重量,不建议在铺装路面加挂本履带系统。建议在进入恶劣路况时加挂。
主要包含:
车轴可调节杆:与轮轴接口基座另申请专利连接申请号为202021563850X,挂紧履带件整体并加强整体转向力度,防止车辆越野轮胎悬空时系统脱落。仅在车轮外侧侧板单侧配置。车轮内侧由下臂吊轨架起同样作用
调节杆限位加强槽:固定在外侧板外侧,与车轴可调节杆配合,加强调节杆随车轮方向的转向力度。安装在车轮前部的前履带件及后部的后履带件
前后履带件主要结构对称。包含如下:
左右结构侧板,及连接安装左右结构侧板的若干个固定杠。
跟车轮接触的带动轮:陷车自动或手动强制调节下压紧并接触车轮,以获取车轮动力,拉动履带转动;以及通过同轴外齿轮带动主齿轮转动。带动轮A单纯通过轮辊拉动履带,轮辊外表面轮纹与履带外花纹吻合对应。带动轮B则在A轮基础上延长主轴至侧板外,侧板外部分多了外齿轮,带动主齿轮转动。带动轮根据需要可依轮胎外径设多个以达到所需接触拉力。
压带轮和随动轮:限定履带运转路线及支撑履带。均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
履带,采用外排泥浆胎纹。
履带压紧轮及压紧轮轴槽:在车轮压力下自动压履带,并将压紧弹力反作用轮胎起带动轮作用。
防蹭轮:防止侧板和轮胎硬性碰刮互损,并提供履带件随车轮转向力度。
安装在侧板外侧的主齿轮,通过侧板外侧带动轮B的的齿轮带动。
连接前后履带件的连接调整杠:连接并调整前后履带件的距离,可手动调节长短;两端扣在左右成八字形的单向齿槽内,在车辆下陷履带件接触地面压缩左右履带件距离时自动下落锁定距离,自动调整履带的工作状态。仅在车轮外侧侧板单侧配置。车轮内侧不便安装及调整
安装在车底的防刮板和安装在履带件上部的防刮万向滑轮:防止履带件单边大力度受力往上硬性碰刮车底,并保持轮胎及履带件保持正常转向功能。
轮胎内侧的下摆臂吊转架:防内侧脱离轮胎并提供一体转向能力。
本专利的外形和大小可依据车型改变,基本结构及原理不变。结构可以根据车型进一步优化。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5)

1.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包括轮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连接器(1)上安装有轮轴可调连接杆(2),所述轮轴可调连接杆(2)的两端安装有履带件(3),所述履带件(3)底部的之间设有可调可下滑连接杆(4),所述履带件(3)的顶部固定有防刮万向轮(5),所述履带件(3)和轮毂配合处设有防蹭轮(6),所述履带件(3)上方车身上设有防刮滑板(7),所述履带件(3)远离轮毂的一侧设有滑轨架(8),所述滑轨架(8)上安装有上撑弹簧(9),所述滑轨架(8)顶部安装有下摆臂吊架与滑轨连接转轴(10),所述下摆臂吊架与滑轨连接转轴(10)顶部安装有下摆臂滑轨吊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件(3)包括侧板(12),所述侧板分为内外两个,所述侧板(12)上设有单向下滑槽(13),所述单向下滑槽(13)和可调可下滑连接杆(4)配合连接,所述侧板(12)和单向下滑槽(13)同侧的顶部设有限位加强杆槽(14),所述侧板(12)内部安装有主齿轮轴承(15),所述主齿轮轴承(15)上安装有主齿轮(16),所述主齿轮(16)上设有内齿和外齿,所述内齿上配合有压动轮(17),所述主齿轮(16)内侧设有压紧轮(18),所述压紧轮(18)安装在压紧轮轴承槽轨(19)内,所述侧板(12)内部设有多个随动轮(20),所述随动轮(20)上套设有履带(21),所述履带(21)上设有压带轮(22),所述压带轮(22)、压动轮(17)和压紧轮(18)固定履带(21),两个侧板(12)之间设有固定杆(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轮(20)数量为若干个和车辆轮胎配合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动轮(17)上设有带动轮轴承(23),所述带动轮轴承(23)上安装有带动轮外齿轮(24),所述带动轮外齿轮(24)安装在带动轮轮辊(2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件(3)分别安装在轮胎的前后两侧,用于接收轮胎动力,传导至履带上。
CN202022702987.5U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 Active CN2143970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02987.5U CN214397000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02987.5U CN214397000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97000U true CN214397000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34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02987.5U Active CN214397000U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970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95735B2 (en) Triangle track vehicle wheel
CA2728865A1 (en) Track assembly for a motorized vehicle
CN205468291U (zh) 汽车防滑靴
CN214397000U (zh) 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
CN212313707U (zh) 一种轮式机动车辆腹式升降防滑履带装置
CN112249180A (zh) 一种轮用加挂越野履带系统
US2767809A (en) Anti-skid device for automobiles
CN111332067A (zh) 一种雪天用汽车轱辘防滑装置
CN203793057U (zh) 三角履带轮防滑装置
CN217496401U (zh) 多地形滑板车
CN214564448U (zh) 一种用于牵引挂车防滑支撑系统
CN112550527B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快速拆卸的辅助防滑装置
CN209921280U (zh) 一种客车防滑防撞装置
CN211335463U (zh) 一种轮式车辆防滑防陷履带
CN1847037A (zh) 轮胎履带双功能机动车
CN201325283Y (zh) 具有离合机构的机动车平驶爬梯两用轮
CN111660719A (zh) 一种越野脱困副轮
CN2737590Y (zh) 轮式车辆防淤陷装置
CN217863584U (zh) 一种车轮防滑增磨助力垫
CN211335409U (zh) 一种防滑轮胎
CN103935415B (zh) 雪地车
CN214823775U (zh) 一种后轮防滑驱动机构
CN107650595A (zh) 船形履带机构总成
CN217203819U (zh) 一种推雪车
CN2789055Y (zh) 机动车用防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