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93964U - 组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组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93964U
CN214393964U CN202023304391.6U CN202023304391U CN214393964U CN 214393964 U CN214393964 U CN 214393964U CN 202023304391 U CN202023304391 U CN 202023304391U CN 214393964 U CN214393964 U CN 2143939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parts
assembly device
component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043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健
黄颖
王钳华
朱震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o Electronic Ltd
Kunshan Lianta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o Electronic Ltd filed Critical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043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939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939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939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且同时贴靠在至少两个零件侧面上的组装件,所述组装件包括至少两个连接的卡臂,所述卡臂包括在高度方向上位于一端且贴靠在一个零件上的上分部及位于另一端且贴靠在另一个零件上的下分部。在将两个零部件进行组装时,组装件在两个零部件的组装缝隙中,依靠组装件的卡壁的壁厚可以有效控制两个零部件组装时各个方向上的组装缝隙,从而提高了组装的精确度,也进一步提高了两个零部件之间美缝的精确度及美观度。

Description

组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装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消费类电子产品验证模块中的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于消费电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目前在消费电子生产领域经常需要对两个零部件进行定位及相对固定在一起且在边缘缝隙处进行美缝处理,现有的组装模式包括自动化组装、人工组装和半自动化组装。组装的精准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所以行业内对于电子产品组装的要求与精度不断提高,逐渐引入了视觉定位系统,但由于视觉系统对于摄像模块的要求较高,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竞争力。而传统的孔销定位影响了自动流水线的效率,同时精度也有所欠缺,组装时,定位不准确,美缝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组装件,在将两个零部件进行组装时,组装件在两个零部件的组装缝隙中,依靠组装件的壁厚可以有效控制两个零部件组装时各个方向上的组装缝隙,从而提高了组装的精确度,也进一步提高了两个零部件之间美缝的精确度及美观度。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装置,所述组装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且同时贴靠在至少两个零件侧面上的组装件,所述组装件包括至少两个连接的卡臂,所述卡臂包括在高度方向上位于一端且贴靠在一个零件上的上分部及位于另一端且贴靠在另一个零件上的下分部。
根据上述的组装装置,其中,所述上分部的厚度与所述下分部的厚度不同。
根据上述的组装装置,其中,所述下分部的厚度大于所述上分部的厚度。
根据上述的组装装置,其中,所述下分部上设有凸缘,所述凸缘贴靠在另一个零件的侧面上,所述凸缘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下分部的一端。
根据上述的组装装置,其中,所述凸缘与所述上分部之间形成凹槽。
根据上述的组装装置,其中,两个所述卡臂之间的夹角为0至180度。
根据上述的组装装置,其中,两个所述卡臂之间的夹角为90度。
根据上述的组装装置,其中,所述上分部正对零件的表面与所述上分部远离所述下分部的表面之间设有第一斜面。
根据上述的组装装置,其中,所述下分部正对零件的表面与所述下分部远离所述上分部的表面之间设有第二斜面。
根据上述的组装装置,其中,所述上分部与所述下分部正对零件的表面上设有防滑膜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组装件替代了传统的机械定位,取消在本工站的视觉定位,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需求改变卡壁的壁厚以达到对产品组装各个方向上的组装关系的控制,从而提高了组装的精确度,也进一步提高了两个零部件之间美缝的美观度。在将两个零部件进行组装时,组装件在两个零部件的组装定位中,依靠组装件的卡壁的壁厚可以有效控制两个零部件组装时各个方向上的组装缝隙,有利于保证对缝隙美缝处理的精确度及美观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装置的其中一个组装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3A和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装置进行零部件组装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组装件;
110:卡臂;
111:上分部;
112:下分部;
113:凸出部;
114:凸缘;
115:凹槽;
A、B:组装的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约束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语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还应当理解的是,在解释元件时,尽管没有明确描述,但元件解释为包括误差范围,该误差范围应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确定的特定值可接受的偏差范围内。例如,“大约”、“近似”或“基本上”可以意味着一个或多个标准偏差内,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装置的其中一个组装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组装装置使用时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组装件100,用以将两个零部件(A、B)进行组装。一般来说,在进行两个零部件(A、B)的组装时这两个组装件100通常呈相对设置。举例而言,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需要组装的两个零部件(A、B)呈矩形,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装置的两个组装件100可以分别位于该两个矩形零部件的对角线位置,也就是说,在实际组装时,本实用新型的两个组装件100同时贴靠在两个零件(A、B)的侧面上以将其夹持固定住。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件100包括至少两个相互连接的卡臂110,该两个相互连接的卡臂110之间形成一定夹角α,一般来说,该夹角α的范围可以介于0度至180度之间,最优地,两个卡臂110为垂直连接,即二者所成夹角为90度。实际中,可以根据组装工作的具体需求设置该夹角α的大小,例如,该两个卡臂110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当两个卡臂110为活动连接时,使用组装装置时可以根据被组装零部件的形状对各组装件的连接状态进行调整,当然,在调整后的实际组装时,两个相互连接的卡臂110应当处于相对紧固状态。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卡臂110在其高度方向上(例如是图1中所示的Z方向),例如包括上分部111和下分部112,其中上分部111位于卡臂110的一端(例如是卡臂的上半部分),并用于贴靠在一个零部件(例如为A)的侧面上,下分部112位于卡臂110的另一端(例如是卡臂的下半部分),并用于贴靠在另一个零部件(例如为B)的侧面上。在本实施例中,上分部111和下分部112分别具有不同的厚度H1和H2,举例来说,下分部的厚度H2大于上分部的厚度H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将卡臂110的上分部111与下分部112的一端相互齐平设置,下分部112在厚度方向上形成相对于上分部111的凸出部113,其中该凸出部113位于两个卡臂110的夹角之间。
具体地,请参考图3A和图3B,图3A和图3B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装置进行零部件组装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A和3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装置用于将两个零部件(A、B)进行组装,首先将本实用新型的组装装置1中两个组装件100的上分部111分别贴靠在其中一个零部件(例如为A)的侧面上,并使下分部112上的凸出部113位于该零部件A的上方。举例而言,本实施例中需要组装的两个零部件(例如需要将第一零部件A和第二零部件B进行组装)均呈矩形状,如图3A所示,将卡臂110之间的夹角为90度的两个组装件100分别设置在矩形的第一零部件A的对角线位置,卡臂110的上分部111与第一零部件A的侧边缘贴靠,同时使得下分部112上的凸出部113贴合在第一零部件A的上,这样四个相对放置的凸出部113就在第一零部件A上围出了一个矩形区域。其次,如图3B所示,将第二零部件B沿着四个相对放置的凸出部113的内边缘放入该矩形区域,即可简便地完成第一零部件A与第二零部件B的组装。需要指出的是,在将第二零部件B放入在矩形区域时,第二零部件B的侧面与四个凸出部113的内表面贴合。由于凸出部113具有一定厚度,第一零部件A与第二零部件B之间则具有了一定的缝隙,该缝隙的宽度取决于凸出部113相较上分部111凸出所具有的厚度。
通过凸出部113对第二零部件B的定位作用,使得第二零部件B的安装位置更加准确,同时,通过凸出部113的不同厚度,可以满足组装时对各个方向上的组装缝隙的不同要求,由此提高了组装的精确度,并较大程度的提高了美缝的美观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适应当第一零部件A的侧面上设有凸出的边缘时,能够使得卡臂110与第一零部件A侧面的贴合更加稳固,在卡臂110的下分部112的凸出部113的边缘上设有凸缘114(示出于图1),凸缘114在高度方向上位于下分部112(或凸出部113)的一端,凸缘114与上分部111之间形成凹槽115(示出于图1)。使用组装件100进行组装时,将凹槽115与第一零部件A的侧面上设有凸出的边缘进行卡合,并使凸缘114贴靠在第二零部件B的侧面上,从而第二零部件B可以收容于第一零部件A的边缘内,且使得第二零部件B的外侧面与第一零部件A的内侧面之间存在间隙,方便进行定位及美缝处理。
上分部111与下分部112正对零件的表面上分别设有防滑膜层(图中未示出),在将卡臂110的上分部111与上述的第一零部件A的侧面进行贴合时,通过防滑膜层的设置可以使得贴合更加稳定,以防在进行第二零部件B的组装时,发生晃动而影响组装的精度。上分部111正对零件的表面与上分部111远离下分部112的表面之间设有第一斜面M1(示出于图1),下分部112正对零件的表面与下分部112远离上分部111的表面之间设有第二斜面M2(示出于图1),第一斜面M1及第二斜面M2的设置可以方便第一零部件A或第二零部件B移动到两个卡臂110之间,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组装件替代了传统的机械定位,取消在本工站的视觉定位,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根据不同的产品设计需求改变卡壁的壁厚以达到对产品组装各个方向上的组装关系的控制,从而提高了组装的精确度,也进一步提高了两个零部件之间美缝的美观度。在将两个零部件进行组装时,组装件在两个零部件的组装缝隙中,依靠组装件的卡壁的壁厚可以有效控制两个零部件组装时各个方向上的组装缝隙。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相对设置且同时贴靠在至少两个零件侧面上的组装件,所述组装件包括至少两个连接的卡臂,所述卡臂包括在高度方向上位于一端且贴靠在一个零件上的上分部及位于另一端且贴靠在另一个零件上的下分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部的厚度与所述下分部的厚度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分部的厚度大于所述上分部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分部上设有凸缘,所述凸缘贴靠在另一个零件的侧面上,所述凸缘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下分部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与所述上分部之间形成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臂之间的夹角为0至18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卡臂之间的夹角为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部正对零件的表面与所述上分部远离所述下分部的表面之间设有第一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分部正对零件的表面与所述下分部远离所述上分部的表面之间设有第二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部与所述下分部正对零件的表面上设有防滑膜层。
CN202023304391.6U 2020-12-31 2020-12-31 组装装置 Active CN2143939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4391.6U CN214393964U (zh) 2020-12-31 2020-12-31 组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04391.6U CN214393964U (zh) 2020-12-31 2020-12-31 组装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93964U true CN214393964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43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04391.6U Active CN214393964U (zh) 2020-12-31 2020-12-31 组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939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3717B (zh) 面框及具有该面框的曲面液晶显示设备
WO2018072285A1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中框及移动终端
EP3633063A1 (en) Mask plat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usage method therefor
CN108222392A (zh) 阳角模块及其装配方法
CN214393964U (zh) 组装装置
CN208235841U (zh) 阳角模块
CN205015584U (zh) 面框及具有该面框的曲面液晶显示设备
CN106219053A (zh) 镜片托盘
CN110145085A (zh) 一种可调节异形曲面铝板安装结构
CN202248864U (zh) 建筑模板之阳角模板
CN204183154U (zh) 一种电梯或扶梯钢结构组件焊接定位工装
CN107504024A (zh) 一种螺母板总成
CN209959099U (zh) 洁净室钢制门结构
CN210290427U (zh) 一种自定位螺丝结构
CN211762856U (zh) 一种汽车顶棚包边模具端角包边无缝连接结构
CN208105620U (zh) 一种幕墙铝板安装用的无外接件固定的搭扣铝件
CN208749768U (zh) 一种嵌入式接头
CN206263652U (zh) 一种双向定位夹紧装置
CN215507379U (zh) 一种分色线辅助定位工具
CN206331440U (zh) 读卡器装配组件
CN111645827A (zh) 一种船体构件快速定位方法
CN205089744U (zh) 一种铝型材的直角连接件
CN220260267U (zh) 用于扁顶杆头部加工的装夹工装
CN206939044U (zh) 无人机对插连接结构
CN207988388U (zh) 定型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