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9872U -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9872U
CN214389872U CN202021577868.5U CN202021577868U CN214389872U CN 214389872 U CN214389872 U CN 214389872U CN 202021577868 U CN202021577868 U CN 202021577868U CN 214389872 U CN214389872 U CN 214389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vertical plate
section
motor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78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勇
于记良
邹云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78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9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9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9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仪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该自动混匀装置包括:支架、Z向抬升机构、混匀机构以及线缆,支架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Z向抬升机构设置在第二立板上,Z向抬升机构用于带动混匀机构作Z方向上的垂直升降动作;其中,线缆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段、第一弯折部、第二段、第二弯折部以及第三段,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第一段设置于第一立板上,第三段的末端连接混匀机构的混匀电机,且第三段的末端随混匀电机作Z方向上的往返移动。通过上述方式,有效避免线缆与其它器件发生缠绕或打结的情况,减少故障发生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仪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背景技术
在临床检验仪器上,如血液分析仪,在采样之前需要对试管样品架内的试管所装的样品必须进行充分、合理的混匀。其中,线缆是血液分析仪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血液分析仪中有很多移动机构,线缆需要跟随移动机构一起来回运动。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研发过程中,发现在以往的仪器故障中,存在混匀模块上下移动时,混匀模块的线缆向采样组件弯曲并与采样组件发生缠绕或打结的情况,导致仪器严重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有效避免线缆与其它器件发生缠绕或打结的情况,减少故障发生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混匀装置,自动混匀装置包括:支架、Z向抬升机构、混匀机构以及线缆,支架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Z向抬升机构设置在第二立板上,Z向抬升机构用于带动混匀机构作Z方向上的垂直升降动作;其中,线缆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段、第一弯折部、第二段、第二弯折部以及第三段,第一弯折部与第二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第一段设置于第一立板上,第三段的末端连接混匀机构的混匀电机,且第三段的末端随混匀电机作Z方向上的往返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施本申请自动混匀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将连接混匀机构的线缆弯折成多段,并将线缆的第一段固定在第一立板远离第一横板的一侧上,即将线缆的第一段固定在第一立板的外侧,由此,在混匀电机作Z方向上的往返移动时,线缆的第一段不会翘起。且由于线缆整体位于第一立板的外侧,随线缆的第三段的末端的往返移动时,线缆的第三段的收缩弯曲始终朝向第一立板的外侧,不会与第一立板内侧的其它器件发生干涉,也不会与设置在自动混匀装置的远离第一立板的一侧的采样装置发生干涉,有效避免线缆与其它器件发生缠绕或打结的情况,减少故障发生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该样本分析仪包括:如前述的自动混匀装置以及采样装置,采样装置用于对经自动混匀装置混匀后的样品进行采样。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施本申请的样本分析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将连接混匀机构的线缆弯折成多段,并将线缆的第一段固定在第一立板远离第一横板的一侧上,即将线缆的第一段固定在第一立板的外侧,由此,在混匀电机作Z方向上的往返移动时,线缆的第一段不会翘起。且由于线缆整体位于第一立板的外侧,随线缆的第三段的末端的往返移动时,线缆的第三段的收缩弯曲始终朝向第一立板的外侧,不会与采样装置发生干涉,有效避免线缆与采样装置发生缠绕或打结的情况,减少故障发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自动混匀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自动混匀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自动混匀装置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自动混匀装置第四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自动混匀装置第五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自动混匀装置第六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自动混匀装置第七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自动混匀装置第八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结构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混匀装置10,其可以用于微量样品的混匀,例如末梢样品的混匀。
如图1所示,自动混匀装置10包括支架11、Z向抬升机构12、X 向水平进给机构13以及混匀机构14,Z向抬升机构12、X向水平进给机构13设置在支架11上,Z向抬升机构12用于带动混匀机构14作Z 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X向水平进给机构13用于带动混匀机构14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混匀机构14用于驱动试管200做摆动运动,以混匀试管200内的样品。
根据以上的描述,以及图1的记载,可知Z向抬升机构12、X向水平进给机构13是与混匀机构14联动的,混匀机构14可以被Z向抬升机构12或X向水平进给机构13驱动,以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或X 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进而可以带动混匀机构14的夹持组件147移动到目标位置,夹持组件147与试管200中心对位,以准确夹持试管200。混匀机构14用于驱动试管200做摆动运动,以此来实现试管200内样品的自动混匀。
本申请实施例自动混匀装置10,在Z向抬升机构12的驱动下,混匀机构14可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在X向水平进给机构13的驱动下,混匀机构14可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该结构有利于在抓取被夹持物(例如试管200)时,控制混匀机构14移动到目标位置,保证试管200顺利进入混匀机构14的夹持组件147,同时,混匀机构14驱动试管200做摆动运动,以便于对样品自动进行充分混匀,无需人工处理,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且试管200抓放和混匀精度更高,提高检测效率。
如图1-2所示,在某个实施例中,支架11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立板111、第二立板112、第一横板113以及第二横板114。其中,第一立板111与第二立板112成“L”型结构,第一立板111、第二立板112以及第一横板113成“U”型结构,第一立板111、第二立板112、第一横板 113与第二横板114成”囗”型结构。
支架11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立板112相对两侧的底板1122和顶板 1123,底板1122、第二立板112以及顶板1123成“U”型结构。其中,底板1122、顶板1123分别由第二立板112的相对两端水平弯折形成,且底板1122、顶板1123分别与第一立板111的相对两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
优选地,底板1122、顶板1123分别与第一立板111的相对两端焊接,得到由第二立板112弯折形成的并与第一立板111焊接成一体结构的支架11,能够保证支架11结构稳固,以提供可靠的支撑
底板1122、顶板1123均大致垂直于第一立板111、第一横板113以及第二横板114。
支架11还包括:自第二立板112竖直延伸而成的第一延伸板117 和第二延伸板118,其中,第二延伸板118大致垂直于第一延伸板117,且第二延伸板118大致平行于第一立板111,第一立板111、第二延伸板 118分别连接于顶板1123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第一立板111、第二延伸板118分别与顶板1123的相对两侧焊接,得到由第二立板112竖直延伸形成的并与第一立板111、顶板 1123焊接成一体结构的支架11,能够保证支架11结构稳固,以提供可靠的支撑。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延伸板118用于锁紧并固定于仪器机架上,例如,第二延伸板118锁紧并固定于Z向电机121的机架上,第一延伸板 117对第二延伸板118也有限位、加强作用。
如图3所示,在某个实施例中,支架11上设有同步带轮安装架115,同步带轮安装架115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侧壁1151、底壁1152以及第二侧壁1153,第一侧壁1151、底壁1152以及第二侧壁1153成“U”型结构,第一侧壁1151安装在第一立板111上。底壁1152固定安装在第二立板112的底板1122上。具体地,第一侧壁1151可以通过螺丝、胶黏剂固定安装在第一立板111上。
在某个实施例中,底壁1152开设有葫芦孔(图未示出),第二立板 112的底板1122上设置有固定件1124,固定件1124包括头部、螺柱以及连接头部和螺柱的连接部,其中,头部的直径小于葫芦孔的大孔直径且大于葫芦孔的小孔直径,连接部的直径小于葫芦孔的小孔直径。固定件1124的头部穿过经由葫芦孔的大孔穿过,并与葫芦孔的小孔发生干涉,以将底壁1152安装在第二立板112的底板1122上。
在安装时,先将固定件1124由葫芦孔的大孔插入葫芦孔,再移动同步带轮安装架115,带动固定件1124进入葫芦孔的小孔中,实现固定件1124与葫芦孔的卡接,进而实现了同步带轮安装架115与第二立板 112的快速安装,省时省力。
优选地,第一侧壁1151、底壁1152以及第二侧壁1153为一体结构,第一侧壁1151、第二侧壁1153由底壁1152弯折而成。具体地,底壁1152 的一端向外延伸并弯折,以形成与底壁1152相垂直的第一侧壁1151。而底壁1152的另一端向外延伸并弯折,以形成与底壁1152相垂直、与第一侧壁1151相平行的第二侧壁1153。
自动混匀装置10还包括同步带轮轴,同步带轮轴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在第一侧壁1151和第二侧壁1153上。具体地,同步带轮轴的相对两端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同步带轮安装架115的第一侧壁1151和第二侧壁1153上。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某个实施例中,支架11上设有Z向电机座 116,Z向电机座116用于固定安装Z向电机121。Z向电机座116可以采用钣金化结构。Z向电机座116为一侧板,该Z向电机座116为设置在第二立板112的顶板1123朝向底板1122的一侧,具体地,该Z向电机座116为可以通过螺丝与顶板1123固定连接。其中,Z向电机座116 为上开设有贯通孔1160,Z向电机121的输出端自该贯通孔1160穿出。
如图1和3所示,在某个实施例中,Z向抬升机构12包括:Z向电机121、第一同步带轮122、第一同步带123、第一轨道124、第一导轨 (图未示出)、第一滑座(图未示出)、拨杆(图未示出)以及受拨块(图未示出)。
Z向电机121通过Z向电机座116设置在顶板1123上,其中,Z向电机座116上开设有贯通孔1160,Z向电机121的输出端自该贯通孔1160 穿出。
优选地,Z向电机121位于第二立板112、顶板1123以及第二延伸板118围成的空间内。具体地,Z向电机121还可以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第二立板112、顶板1123以及第二延伸板118上。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Z向电机121限位在第二立板112、顶板1123以及第二延伸板118 围成的空间内,可增强Z向电机121在工作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顶板1123沿其宽度方向弯折有加强板1124,加强板1124 与第二立板112大致平行。加强板1124用于对顶板1123进行加强,避免顶板1123受Z向电机121的重力作用影响而变形。
同步带轮轴上套设有与第一同步带轮122,第一同步带轮122与同步带轮轴共轴线。第一同步带123的两端分别套设在第一同步带轮122、 Z向电机121的输出端上。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同步带轮轴的相对两端安装在同步带轮安装架115上,而第一同步带轮122套设在同步带轮轴上,因此,第一同步带轮122的两端均被同步带轮安装架115限定,可以增强第一同步带轮122在工作时的稳定性和牢靠度,并避免第一同步带123发生松脱。
其中,第一轨道124、第一导轨设置在第二立板112上,且第一导轨与第一轨道124平行设置,第一轨道124和第一导轨均呈Z方向上下纵向设置,第一滑座设置在第一导轨上且与第一导轨滑动配合。其中,第一滑座上可以开有一孔结构(图未示出),孔结构用于拨杆的插入,以使拨杆安装在第一滑座上。受拨块固定安装在拨杆上,拨杆与Z向电机121之间通过第一同步带123连接。
如图5所示,在某个实施例中,混匀机构14至少包括:第一滑块 141、上固定板142、下固定板143、混匀电机144、轴承座145、旋转块146以及夹持组件147,其中,上固定板142与下固定板143可以为一体结构。
其中,上固定板142通过第一滑块141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上,且上固定板142固定连接受拨块上,进而实现混匀机构14与Z向抬升机构12的连接。拨杆与第一同步带123实施固定,在Z向电机121的驱动下,通过第一同步带123带动拨杆沿着第一轨道124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并通过拨杆和受拨块带动上固定板142沿着第一导轨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进而实现混匀机构14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可选地,Z向电机121为步进电机,拨杆移动的位置由开关和步进电机脉冲步数结合控制。
如图1、图6以及图8所示,进一步地,在某个实施例中,自动混匀装置10还包括线缆,线缆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段151、第一弯折部 152、第二段153、第二弯折部154以及第三段155,第一弯折部152与第二弯折部154的弯折方向相反,第一段151、第二段153沿Z方向上下纵向设置。
第一段151设置在第一立板111上,具体地,第一段151设置在第一立板111远离第二立板112的一侧上,即第一立板111的外侧。
可选地,在第一立板111远离第二立板112的一侧上设有多个固定卡环156,需要说明的是,当线缆的单丝较多时,第一段151可以卡设在多个固定卡环156中,使得第一段151固定得更牢固,防止其在往返移动中发生脱落。
其中,该线缆具体为混匀电机144的电源线缆或混匀机构14的数据线缆,第三段155的末端连接混匀机构14的混匀电机144,且第三段 155的末端随混匀电机144作Z方向上的往返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线缆的第一段151被设置到第一立板111远离第一横板113的一侧上,因此,在混匀电机144作Z方向上的往返移动时,线缆的第三段155的收缩弯曲始终朝向第一立板111的外侧,不会与第一立板111内侧的其它器件发生干涉,也不会与设置在自动混匀装置10的远离第一立板111的一侧的采样装置(图未示出)发生干涉。
可选地,第一弯折部152、第二段153也固定在第一立板111远离第一横板113的一侧上。
可选地,支架11还包括导向板119,导向板119包括安装板1191 及与安装板1191连接的弯折板1192。安装板1191设置在第一立板111 上且与线缆的第一段151设置方向一致,且弯折板1192平行于第二立板112的第二立板112。
线缆的第二段153沿弯折板1192靠近第一段151的一侧延伸设置,或者,第二段153沿弯折板1192远离第一段151的一侧延伸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线缆的第二段153沿弯折板1192,因此,线缆的第二段153的活动范围被弯折板1192限制,在混匀电机144作Z方向上的往返移动时,线缆的第二段153不会发生与第一立板111内侧的其它器件发生干涉,也不会与设置在自动混匀装置10的远离第一立板 111的一侧的采样装置(图未示出)发生干涉。
如图5所示,在某个实施例中,X向水平进给机构13包括:X向电机131、滑动丝杆螺母单元132、第二导轨133、第二滑座134、横移基板135以及第二滑块136。
其中,X向电机131设置在第一横板113上,可选地,X向电机131 为丝杆电机。第二导轨133设置在第二横板114上,滑动丝杆螺母单元 132分别与X向电机131和第二滑座134连接,横移基板135通过第二滑块136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座134上,横移基板135通过第二滑块136 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133上,其中,第一导轨固定安装在横移基板135 上。其中,滑动丝杆螺母单元132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推进机构,因此此处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阐述。
通过X向电机131和滑动丝杆螺母单元132带动第二滑座134沿着第二导轨133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通过第二滑座134带动横移基板135沿着第二导轨133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通过横移基板135 和第一导轨带动固定板沿着第二导轨133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以带动混匀机构14的夹持组件147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
具体地,在X向电机131的驱动下,滑动丝杆螺母单元132带动第二滑座134沿着第二导轨133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第二滑座134 带动横移基板135沿着第二导轨133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此时,设置在横移基板135上的第一导轨、设置在第一导轨上的上固定板142 也同步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进而带动混匀机构14的夹持组件147 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其中,夹持组件147在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的过程中对试管200进行抓取或释放。
可选地,X向电机131为直线电机,混匀机构14的移动进给,采用水平进给方式。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混匀机构14从其准备就绪位,先执行水平进给X向电机131驱动,X向电机131的滑动丝杆螺母机构带动横移基板135、上固定板142向试管架(图未示出)方向水平进给到合适位置,与上固定板142上关联安装的所有相关器部件和零件同步进给,所进给的合适位置则是试管架中心和提起的试管200中心同轴。
在某个实施例中,混匀电机144设置在上固定板142的上端,下固定板143设置在上固定板142的下端。检测元件1491和旋转块146同轴设置于下固定板143,且检测元件1491和旋转块146同步转动。
具体地,轴承座145穿设在下固定板143远离上固定板142的一端,轴承座145的一端设置有光电开关1492以及检测元件1491,光电开关 1492与检测元件1491电连接,轴承座145的另一端设置有旋转块146。
检测元件1491可以是光电传感器或对射光耦。检测元件1491用于感应旋转块146的摆动位置。
具体地,检测元件1491用于在混匀结束后,检测试管200是否回复至混匀之前的初始角度。
可以理解的,当试管200内的样本混匀结束后,需要将试管200重新放置于试管架上以进行下一步工作,如果试管200没有回复至混匀之前的初始角度,则可能会导致试管200由于角度不正确而不能放置于试管架上,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检测元件1491能够提高试管200放置位置的准确性。
可选地,检测元件1491还用于在Z向抬升机构12驱动混匀机构14 运动的过程中,检测混匀机构14是否运动到可夹取位置,以防止混匀机构14没有运动至可夹取位置时,夹取失败或将试管200夹破等风险。
可选地,检测元件1491还用于在X向水平进给机构13驱动试管 200脱离试管架的过程中,检测试管200是否运动至脱离试管架且处于可摆动的位置。
如图5和图7所示,为防止旋转块146过度摆动而造成试管200与样本分析仪的其他部件发生干涉甚至是发生刮擦受损,在某个实施例中,混匀机构14还包括挡块148,挡块148设置在下固定板143上,挡块148用于在旋转块146摆动过程中限制旋转块146的摆动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挡块148设置于下固定板143的一侧并与检测元件 1491相邻设置,挡块148用于在检测元件1491摆动过程中,限制检测元件1491的摆动角度,由于旋转块146与检测元件1491同轴设置且同步摆动,进而能够限制旋转块146的摆动角度。具体地,当挡块148设置在检测元件1491的左侧时,检测元件1491仅能朝向其右侧摆动,且相对于初始竖直位置的摆动角度小于或等于135°。
在一实施例中,挡块148设置于下固定板143的一侧并与旋转块146 相邻设置,挡块148用于在旋转块146摆动过程中,限制旋转块146的摆动角度。具体地,当挡块148设置在旋转块146的右侧时,旋转块146 仅能朝向其左侧摆动,且相对于初始竖直位置的摆动角度小于或等于 135°。
优选地,挡块148靠近采样装置一侧设置,进而可避免试管200在混匀时碰撞采样装置或其它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挡块148为矩形板、L形板、柱形棒或锥形棒中的任意一种结构形式。
优选地,挡块148包括安装板1481以及连接于安装板1481上的止挡板1482,安装板1481固定在下固定板143上,止挡板1482与安装板 1481垂直设置,即安装板1481以及止挡板1482成“L”型结构。
可选地,安装板1481以及止挡板1482为一体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1481与下固定板143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安装板148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下固定板143上开设有与第一安装孔连通的第二安装孔。其中,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1481中穿设有紧固件1483,以使安装板1481与下固定板143 实现固定。
在某个实施例中,夹持组件147设置在旋转块146上,该夹持组件 147包括基座(图未示出)、第一夹爪(图未示出)和第二夹爪(图未示出)、弹性件(图未示出)、轴体(图未示出)、柔性件(图未示出)、挡止件(图未示出)、盖板(图未示出)和挡板(图未示出)。
第一夹爪包括第一作用部和第一夹持部,第一作用部和第一夹持部分别位于铰接轴的两侧。第二夹爪包括第二作用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作用部和第一夹持部分别位于铰接轴的两侧。第一作用部与第二作用部相对设置,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
具体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彼此靠近的表面具有用于容纳被夹持物的凹陷结构。该凹陷结构形成了夹持空间,有利于增大夹持部和被夹持物之间的接触面,以提高夹持的稳定性,分散夹持部对被夹持物的压力,降低被夹持物的破损和变形概率。
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均在远离基座的一端设有外翻结构,两个外翻结构配合形成开口状结构,用于在取物时起导向作用,便于被夹持物进入夹持组件147。具体的,外翻结构的一端与一夹持部连接,另一端往远离另一夹持部的方向延伸,两个外翻结构相互配合,形成相对于夹持组件147向外的开口状结构。该结构有利于在抓取被夹持物(如试管200)时,起到导向作用,保证试管200顺利进入夹持组件147。
弹性件用于产生使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相对远离的弹力,以使得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各自相对基座转动并带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彼此靠近产生夹持力以夹持被夹持物。
可选的,弹性件为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套设于第一轴体上,扭转弹簧的两个力臂分别与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抵接,以将弹力作用于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由于第一铰接位置、第二铰接位置、第三连接位置呈三角位置关系,使得扭转弹簧与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之间的连接更稳定,提高了夹持的安全性。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将连接混匀机构的线缆弯折成多段,并将线缆的第一段固定在第一立板远离第一横板的一侧上,即将线缆的第一段固定在第一立板的外侧,由此,在混匀电机作Z方向上的往返移动时,线缆的第一段不会翘起。且由于线缆整体位于第一立板的外侧,随线缆的第三段的末端的往返移动时,线缆的第三段的收缩弯曲始终朝向第一立板的外侧,不会与第一立板内侧的其它器件发生干涉,也不会与设置在自动混匀装置的远离第一立板的一侧的采样装置发生干涉,有效避免线缆与其它器件发生缠绕或打结的情况,减少故障发生率。
根据第二方面,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其包括前面的一种自动混匀装置10,样本分析仪还包括自动进给装置,自动进给装置包括基座和传动组件,基座上固定有驱动单元,传动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基座上,传动组件连接本体,驱动单元驱动传动组件相对于基座移动,传动组件带动本体移动以将试管架移动至接收试管200的准备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样本分析仪,其包括自动进给装置和自动混匀装置10。首先,自动进给装置包括基座和传动组件,驱动单元驱动传动组件运动,利用传动组件的运动来带动本体移动,由于试管架设置在本体上,因此可以借此将试管架移动至接收试管200的准备位置,实现样品采集管的自动进给。其次,在混匀电机144驱动下,混匀电机144带动夹持组件147回转式摆动和振动,由于装有待混匀样品的试管200被夹持在夹爪上,夹持组件147的摆动和振动会带动夹爪上的试管200做回转式摆动和振动,以实现自动混匀样品的目的,无需人工处理,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微量样品混匀的工作效率。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将连接混匀机构的线缆弯折成多段,并将线缆的第一段固定在第一立板远离第一横板的一侧上,即将线缆的第一段固定在第一立板的外侧,由此,在混匀电机作Z方向上的往返移动时,线缆的第一段不会翘起。且由于线缆整体位于第一立板的外侧,随线缆的第三段的末端的往返移动时,线缆的第三段的收缩弯曲始终朝向第一立板的外侧,不会与采样装置发生干涉,有效避免线缆与采样装置发生缠绕或打结的情况,减少故障发生率。
参考具体实施方式,尽管本申请已经在说明书和附图中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所属技术领域人员可作出多种改变以及多种等同物可替代其中多种元件。而且,本文中具体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特征、元件和/或功能的组合和搭配是清楚明晰的,因此根据这些所公开的内容,所属技术领域人员能够领会到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元件和/或功能可以视情况被结合到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除非上述内容有另外的描述。
此外,根据本申请的教导,在不脱离本申请本质的范围,适应特殊的情形或材料可以作出许多改变。因此,本申请并不限于附图所图解的个别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作为目前为实施本申请所设想的最佳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而本申请意旨包括落入上述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混匀装置包括:支架、Z向抬升机构、混匀机构以及线缆,所述支架包括彼此连接的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
所述Z向抬升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板上,所述Z向抬升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混匀机构作Z方向上的垂直升降动作;
其中,所述线缆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段、第一弯折部、第二段、第二弯折部以及第三段,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弯折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段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板上,所述第三段的末端连接所述混匀机构的混匀电机,且所述第三段的末端随所述混匀电机作Z方向上的往返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立板远离所述第二立板的一侧上设有多个固定卡环,至少所述第一段卡设在所述固定卡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还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分别由所述第二立板的相对两端水平弯折形成,且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板的相对两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上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包括安装板及与安装板连接的弯折板,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第一立板上且与所述第一段设置方向一致,所述第二段沿所述弯折板靠近所述第一段的一侧延伸设置,或者,所述第二段沿所述弯折板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侧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Z向抬升机构至少包括:第一导轨及第一同步带,所述混匀机构至少包括:固定板以及所述混匀电机,所述混匀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
其中,所述第一导轨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板上;
所述固定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以使所述固定板沿着所述第一导轨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上设有同步带轮安装架,所述同步带轮安装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及连接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底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底壁以及所述第二侧壁形成“U”型结构;
所述第一侧壁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立板上,所述底壁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自动混匀装置包括:同步带轮轴及设在所述顶板上的Z向电机,所述同步带轮轴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且所述同步带轮轴与所述Z向电机的输出轴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还包括:所述第二立板竖直延伸而成的第一延伸板和第二延伸板,其中,所述第二延伸板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一延伸板,且所述第二延伸板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二延伸板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的相对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上设有Z向电机座,所述Z向电机通过Z向电机座设置在所述顶板上,且所述Z向电机位于所述第二立板、所述顶板及所述第二延伸板围成的空间内;
所述顶板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弯折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第二立板大致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所述第一立板、所述第二立板、第一横板以及第二横板;
所述自动混匀装置还包括:X向水平进给机构;
所述X向水平进给机构包括:X向电机、第二导轨、横移基板,其中,所述X向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板上,所述第二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板上,所述横移基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混匀机构的固定板沿着所述第二导轨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以带动所述混匀机构的夹持件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
10.一种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分析仪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混匀装置以及采样装置,所述采样装置用于对经所述自动混匀装置混匀后的样品进行采样。
CN202021577868.5U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Active CN214389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7868.5U CN214389872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7868.5U CN214389872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9872U true CN214389872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17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7868.5U Active CN214389872U (zh) 2020-07-31 2020-07-31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98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82482U (zh) 一种血样自动混匀装置及血细胞分析设备
EP4043886A1 (en) Fully automatic chemiluminescent immune analyzer
WO2022127247A1 (zh) 一种混匀装置及样本分析仪
US20150168435A1 (en) Automated Analyzer
CN112316816A (zh) 一种试管摇匀装置
CN214389872U (zh)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N214389873U (zh)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N114295461A (zh) 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N114076708A (zh)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N211043417U (zh) 一种分析仪及其独立自动急诊进样机构
CN113866441A (zh)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N219201074U (zh) 样本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N217112093U (zh) 样本管供给装置、全自动均相化学发光即时检测分析仪
CN210923296U (zh) 一种线束拉力检测装置
CN210154908U (zh) 一种试管混匀及采样装置及血液分析仪
CN208588749U (zh) 生化分析仪
CN217981526U (zh) 试管装卸装置、检测分析仪
CN215599181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CN220626404U (zh) 一种特定蛋白分析仪的试剂吸取装置
CN217238118U (zh) 一种吸排液组件和样本处理装置
CN219641307U (zh) 一种检验取样装置
CN213023182U (zh) 混匀及穿刺装置和分析仪
CN218824318U (zh) 抓杯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N219320068U (zh) 一种玻片取片机构
CN114486864A (zh) 样本管供给装置、全自动均相化学发光即时检测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