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6441A -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66441A
CN113866441A CN202010621735.1A CN202010621735A CN113866441A CN 113866441 A CN113866441 A CN 113866441A CN 202010621735 A CN202010621735 A CN 202010621735A CN 113866441 A CN113866441 A CN 113866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guide rail
transverse plate
plate
bl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17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ymind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17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664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66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64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该自动混匀装置包括:支架、Z向抬升机构、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以及混匀机构;Z向抬升机构设置在支架上,用于带动混匀机构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设置在支架上,用于带动混匀机构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混匀机构用于驱动试管做摆动运动,以混匀试管内的样本。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对样本自动进行充分混匀,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且试管抓放精度更高,提高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背景技术
在临床检验仪器上,如血液细胞分析仪,需要对试管样本架内的试管所装的血液样本在检测取样前,必须进行充分、合理的混匀。目前对于试管内的样本进行混匀的主要方法为人工混匀和机械混匀。人工混匀的工作效率低,样本混匀操作不便,而机械混匀对试管抓放和混匀精度不高,导致检测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以便于对样本自动进行充分混匀,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且试管抓放精度更高,提高检测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混匀装置,自动混匀装置包括:支架、Z向抬升机构、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以及混匀机构;Z向抬升机构设置在支架上,用于带动混匀机构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设置在支架上,用于带动混匀机构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混匀机构用于驱动试管做摆动运动,以混匀试管内的样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施本申请自动混匀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Z向抬升机构的驱动下,混匀机构可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在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的驱动下,混匀机构可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该结构有利于在抓取被夹持物(例如试管)时,控制混匀机构移动到目标位置,保证试管顺利进入混匀机构的夹持件,同时,混匀机构驱动试管做摆动运动,以便于对样本自动进行充分混匀,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且试管抓放精度更高,提高检测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样本分析仪包括:前述的自动混匀装置以及采样装置,采样装置用于对经自动混匀装置混匀后的样本进行采样。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施本申请的样本分析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样本分析仪,其包括自动混匀装置以及采样装置,在自动混匀装置的Z向抬升机构的驱动下,混匀机构可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在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的驱动下,混匀机构可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该结构有利于在抓取被夹持物(例如试管)时,控制混匀机构移动到目标位置,保证试管顺利进入混匀机构的夹持件,同时,混匀机构驱动试管做摆动运动,以便于对样本自动进行充分混匀,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且试管抓放精度更高,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方式,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自动混匀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自动混匀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自动混匀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自动混匀装置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自动混匀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垂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2所示,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混匀装置10,其可以用于微量血样本的混匀,例如末梢血样本的混匀。
具体地,自动混匀装置10包括:支架11、Z向抬升机构12、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13以及混匀机构14。
Z向抬升机构12设置在支架11上,用于带动混匀机构14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13设置在支架11上,用于带动混匀机构14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混匀机构14用于驱动试管200做摆动运动,以混匀试管200内的样本。
根据以上的描述以及图1的记载,可知Z向抬升机构12、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13是与混匀机构14联动的,混匀机构14可以被Z向抬升机构12或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13驱动,以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或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进而可以带动混匀机构14的夹持件147移动到目标位置,夹持件147与试管200中心对位,以准确夹持位于固定位置处的试管架内的试管200。混匀机构14用于驱动试管200做摆动运动,以此来实现试管200内样本的自动混匀。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施本申请自动混匀装置1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Z向抬升机构12的驱动下,混匀机构14可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在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13的驱动下,混匀机构14可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该结构有利于在抓取被夹持物(例如试管200)时,控制混匀机构14移动到目标位置,保证试管200顺利进入混匀机构14的夹持件147,同时,混匀机构14驱动试管200做摆动运动,以便于对样本自动进行充分混匀,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且试管200抓放精度更高,提高检测效率。
在某个实施例中,支架11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立架111、第一横板112和第二横板113,第二横板113、第一横板112以及立架111构成“匚”型连接。
其中,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13设置在第二横板113上。具体地,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13用于驱动混匀机构14沿第二横板113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
其中,第一横板112、第二横板113与立架111可以为一体结构,且第一横板112、第二横板113由立架111弯折而成。具体地,立架111的一端向外延伸并弯折,以形成与立架111相垂直的第一横板112。而第一横板112的两端的一端向外延伸并弯折,以形成与第一横板112相垂直、与立架111相平行的第二横板113。
考虑到多次弯折导致支架11的强度与精度不足,第一横板112的一端与立架111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横板112的另一端与第二横板113可拆卸地连接,其中,第一横板112、第二横板113的厚度大于立架111的厚度。具体地,通过螺丝将第一横板112固定在立架111的一端上,通过将第二横板113固定在第一横板112远离立架111的一端上。进一步地,为保证第一横板112、第二横板113的强度,第一横板112、第二横板113的厚度可以为立架111厚度的2-4倍。这样,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13设置在第二横板113上,Z向抬升机构12与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13滑动连接,既能保证混匀机构14实现X方向的水平运动及Z方向的竖直运动,又能使混匀机构14在具有高强度的第二横板113上进行稳定移动,确保混匀机构14上的试管能与中继组件的试管位实现精准的中心对位。
进一步地,Z向抬升机构12包括:第一轨道121、第一导轨122、第一电机123、第一同步带124、第一滑座125、拨杆126以及受拨块127。
第一电机123设置在立架111上,第一电机123的电机轴上安装有同步带轮102,在该同步带轮上套有第一同步带124,其中,第一同步带124的张紧可以由调节板101控制。第一导轨122设置在立架111上,第一轨道121和第一导轨122平行设置,第一轨道121和第一导轨122均呈上下纵向设置。第一滑座125设置在第一导轨122上且与第一导轨122滑动配合,拨杆126安装在滑座上,受拨块127固定安装在拨杆126上。其中,第一滑座125上可以开有一孔结构(图未示出),孔结构用于拨杆126的插入,以使拨杆126安装在滑座上。
混匀机构14包括:固定板141和第一滑块142,固定板141通过第一滑块142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122上,且固定板141固定连接受拨块127上。通过第一电机123和第一同步带124带动拨杆126沿着第一轨道121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通过拨杆126和受拨块127带动固定板141沿着第一导轨122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
具体地,拨杆126与第一同步带124实施固定,在第一电机123的驱动下,第一同步带124带动拨杆126沿着第一轨道121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进而拨杆126和受拨块127带动固定板141沿着第一导轨122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
在某一实施例中,混匀机构14还包括:第四电机143、第二同步带轮144、第三同步带145、旋转块146、夹持件147、第一光电开关148以及角度感应片149。
第四电机143设置在固定板141的一侧,第二同步带轮144设置在固定板141的另一侧且与第四电机143连接,旋转块146设置在固定板141上,且旋转块146与第二同步带轮144同侧设置,第三同步带145绕设在第二同步带轮144和旋转块146上,其中,第三同步带145的张紧可以由调节板(图未示出)控制。
第一光电开关148通过支撑件402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41上。夹持件147固定安装在旋转块146上,角度感应片149设置在固定板141上,且角度感应片149与第四电机143同侧设置,角度感应片149用于感应夹持件147的位置。第一光电开关148包括第一微处理器(图未示出),第一微处理器电连接角度感应片149和第四电机143,第一微处理器用于根据角度感应片149的感应结果控制第四电机143的运转,以控制旋转块146的运动。可选地,第四电机143为步进电机,旋转块146的转动位置由第一光电开关148和步进电机143脉冲步数结合控制。旋转块146的转动角度为0-135度,在转动过程中,试管保护板401可防止试管200滑出。
其中,步进电机143以预设档位速度匀速运动,步进电机143的位置主要取决于角度感应片149和光电开关148的触发精度。光电开关148属于电子器件,其精度及可靠性均比较高,触发精度能达到±1ms,使得本申请旋转块146的转动更精确。
在一实施例中,Z向抬升机构12还包括第二光电开关128,第二光电开关128与第一电机123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机123的运转,以控制拨杆126的运动,可选地,第一电机123为步进电机,拨杆126移动的位置由第二光电开关128和第二电机123脉冲步数结合控制。
具体地,第二光电开关128包括第二微处理器(图未示出)以及光耦感应片129,第二微处理器连接第一电机123。其中,光耦感应片129设置在混匀机构14的夹持件147的移动轨迹上,光耦感应片129用于检测夹持件147的移动位置,第二微处理器用于记录位移数据,对位置进行定位。第二电机123以预设档位速度匀速运动,第二电机123的位置主要取决于第二光电开关128的灵敏度。光耦感应片129属于光电传感器,其精度及可靠性均比较高,触发精度能达到±1ms,使得本申请固定板141在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更精确。
第二电机123第二电机12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13包括:第二导轨131、第二电机132、滑动丝杆单元133、第二滑座134、横移基板135以及第二滑块136。
可选地,第二电机132设置在第一横板112上,第二电机132为丝杆电机。
第二导轨131设置在第二横板113上,滑动丝杆单元133分别与第二电机132和第二滑座134连接,横移基板135通过第二滑块136固定安装在第二滑座134上,横移基板135通过第二滑块136滑动设置在第二导轨131上,其中,第一导轨122固定安装在横移基板135上。其中,滑动丝杆单元133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推进机构,因此此处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阐述。
通过第二电机132和滑动丝杆单元133带动第二滑座134沿着第二横板113上的第二导轨131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通过第二滑座134带动横移基板135沿着第二导轨131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通过横移基板135和第一导轨122带动固定板141沿着第二导轨131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
具体地,在第二电机132的驱动下,滑动丝杆单元133带动第二滑座134沿着第二导轨131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第二滑座134带动横移基板135沿着第二导轨131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此时,设置在横移基板135上的第一导轨122、设置在第一导轨122上的固定板141也同步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进而带动混匀机构14的夹持件147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其中,夹持件147在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的过程中对试管200进行抓取或释放。
如图3-4所示,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混匀装置10,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13包括:第三滑块231、第三导轨232、第三电机233、横移基板234、第一同步带轮235以及第二同步带236。
可选地,第三电机233设置在主架111上,第三电机233为步进电机。
第三导轨232设置在第二横板113上,第一同步带轮235设置在主架111上。其中,第三电机233的电机轴上安装有同步带轮,在该同步带轮上套有第二同步带236,横移基板234与第二同步带236实施固定,其中,第二同步带236的张紧可以由调节板(图未示出)控制。
第二同步带236绕设在第一同步带轮235以改变第二同步带236的方向,横移基板234通过第三滑块231滑动设置在第三导轨232上,其中,第一导轨122固定安装在横移基板234。
通过第三电机233和第二同步带236带动横移基板234沿着第二横板113上的第三导轨232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通过横移基板234和第一导轨122带动固定板141沿着第三导轨232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
具体地,在第三电机233的驱动下,第二同步带236带动横移基板234沿着第三导轨232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此时,设置在横移基板234上的第一导轨122、设置在第一导轨122上的固定板141也同步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进而带动混匀机构14的夹持件147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其中,夹持件147在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的过程中对试管200进行抓取或释放。
如图5所示,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混匀装置10,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自动混匀装置10还包括:第二X向水平进给机构15。
第二X向水平进给机构15包括:导向轴151以及导向块152,导向轴151设置在立架111上,导向块152滑动设置在导向轴151上,其中,固定板141固定安装在导向块152上,通过导向块152带动固定板141沿着导向轴151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
具体地,导向轴151固定设置在支架11上,且导向块152与导向轴151连接,电机驱动导向块152在导向轴151的引导下往复运动。例如,导向轴151的数量可以为2,以增加导向块152运动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该夹持件147包括基座(图未示出)、第一夹爪(图未示出)和第二夹爪(图未示出)、弹性件(图未示出)、轴体(图未示出)、柔性件(图未示出)、挡止件(图未示出)、盖板(图未示出)和挡板(图未示出)。
第一夹爪包括第一作用部和第一夹持部,第一作用部和第一夹持部分别位于铰接轴的两侧。第二夹爪包括第二作用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作用部和第一夹持部分别位于铰接轴的两侧。第一作用部与第二作用部相对设置,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
具体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彼此靠近的表面具有用于容纳被夹持物的凹陷结构。该凹陷结构形成了夹持空间,有利于增大夹持部和被夹持物之间的接触面,以提高夹持的稳定性,分散夹持部对被夹持物的压力,降低被夹持物的破损和变形概率。
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均在远离基座的一端设有外翻结构,两个外翻结构配合形成开口状结构,用于在取物时起导向作用,便于被夹持物进入夹持件147。具体的,外翻结构的一端与一夹持部连接,另一端往远离另一夹持部的方向延伸,两个外翻结构相互配合,形成相对于夹持件147向外的开口状结构。该结构有利于在抓取被夹持物(如试管200)时,起到导向作用,保证试管200顺利进入夹持件147。
弹性件用于产生使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相对远离的弹力,以使得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各自相对基座转动并带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彼此靠近产生夹持力以夹持被夹持物。
可选的,弹性件为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套设于第一轴体上,扭转弹簧的两个力臂分别与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抵接,以将弹力作用于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由于第一铰接位置、第二铰接位置、第三连接位置呈三角位置关系,使得扭转弹簧与第一作用部和第二作用部之间的连接更稳定,提高了夹持的安全性。
在第三电机233的驱动下,第三同步带145带动第二同步带轮144、旋转块146往复旋转摆动,从而带动旋转块146上的夹持件147夹取试管200进行往复旋转摆动,达到试管200内血液样本被混匀的目的。
根据第二方面,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样本分析仪,其包括前面所述的一种自动混匀装置10,该样本分析仪还包括采样装置,采样装置用于对经自动混匀装置10混匀后的样本进行采样。
与现有技术相比,实施本申请的样本分析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样本分析仪,其包括自动混匀装置10以及采样装置,在自动混匀装置10的Z向抬升机构12的驱动下,混匀机构14可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在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13的驱动下,混匀机构14可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该结构有利于在抓取被夹持物(例如试管200)时,控制混匀机构14移动到目标位置,保证试管200顺利进入混匀机构14的夹持件147,同时,混匀机构14驱动试管200做摆动运动,以便于对样本自动进行充分混匀,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且试管200抓放精度更高,提高检测效率。
参考具体实施方式,尽管本申请已经在说明书和附图中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所属技术领域人员可作出多种改变以及多种等同物可替代其中多种元件。而且,本文中具体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特征、元件和/或功能的组合和搭配是清楚明晰的,因此根据这些所公开的内容,所属技术领域人员能够领会到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元件和/或功能可以视情况被结合到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除非上述内容有另外的描述。
此外,根据本申请的教导,在不脱离本申请本质的范围,适应特殊的情形或材料可以作出许多改变。因此,本申请并不限于附图所图解的个别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作为目前为实施本申请所设想的最佳实施方式的具体实施方式,而本申请意旨包括落入上述说明书和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混匀装置包括:支架、Z向抬升机构、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以及混匀机构;
所述Z向抬升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带动所述混匀机构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
所述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用于带动所述混匀机构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
所述混匀机构用于驱动试管做摆动运动,以混匀所述试管内的样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立架、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所述第一横板以及所述立架构成“匚”型连接;
所述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横板、所述第二横板与所述立架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由所述立架弯折而成;或者,
所述第一横板的一端与所述立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横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板可拆卸地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横板、所述第二横板的厚度大于所述立架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Z向抬升机构包括:第一轨道、第一导轨、第一电机、第一同步带、第一滑座、拨杆以及受拨块,其中,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立架上,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所述立架上,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一导轨平行设置,所述滑座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拨杆安装在所述滑座上,所述受拨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拨杆上,所述拨杆与所述第一电机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
所述混匀机构包括:固定板和第一滑块,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且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受拨块上;
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一同步带带动所述拨杆沿着所述第一轨道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通过所述拨杆和所述受拨块带动所述固定板沿着所述第一导轨作Z方向的垂直升降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包括:第二导轨、第二电机、滑动丝杆单元、第二滑座、横移基板以及第二滑块,其中,所述第二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板上,所述滑动丝杆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第二滑座连接,所述横移基板通过所述第二滑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座上,所述横移基板通过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其中,所述第一导轨固定安装在所述横移基板;
通过所述第二电机和所述滑动丝杆单元带动所述第二滑座沿着所述第二导轨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通过所述第二滑座带动所述横移基板沿着所述第二导轨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通过所述横移基板和所述第一导轨带动所述固定板沿着所述第二导轨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以带动所述混匀机构的夹持件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X向水平进给机构包括:第三滑块、第三导轨、第三电机、横移基板、第一同步带轮以及第二同步带,其中,所述第三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二横板上,所述第一同步带轮设置在所述主架上,所述第二同步带绕设在所述第一同步带轮以改变所述第二同步带的方向,所述横移基板通过所述第三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上,所述横移基板与所述第三电机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带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导轨固定安装在所述横移基板;
通过所述第三电机和所述第二同步带带动所述横移基板沿着所述第三导轨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通过所述横移基板和所述第一导轨带动所述固定板沿着所述第三导轨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以带动所述混匀机构的夹持件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混匀装置还包括:第二X向水平进给机构;
所述第二X向水平进给机构包括:导向轴以及导向块,所述导向轴设置在所述立架上,所述导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导向轴上,其中,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块上,通过所述导向块带动所述固定板沿着所述导向轴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匀机构还包括:第四电机、第二同步带轮、第三同步带、旋转块、夹持件、第一光电开关以及角度感应片,所述夹持件在作X方向的直线水平运动的过程中对所述试管进行抓取或释放;
所述第四电机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同步带轮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四电机连接,所述旋转块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旋转块与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同侧设置,第三同步带绕设在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和所述旋转块上,所述夹持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旋转块上,所述角度感应片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且所述角度感应片与所述第四电机同侧设置,所述角度感应片用于感应所述夹持件的位置,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电连接所述角度感应片和所述第四电机,所述第一光电开关用于根据所述角度感应片的感应结果控制所述第四电机的运转。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Z向抬升机构还包括第二光电开关,所述第二光电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运转,以控制拨杆的运动。
10.一种样本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分析仪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自动混匀装置以及采样装置,所述采样装置用于对经所述自动混匀装置混匀后的样本进行采样。
CN202010621735.1A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Pending CN1138664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1735.1A CN113866441A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1735.1A CN113866441A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6441A true CN113866441A (zh) 2021-12-31

Family

ID=78981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1735.1A Pending CN113866441A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6644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9557A (zh) * 2022-07-04 2022-08-05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试管混匀装置及样本检测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9557A (zh) * 2022-07-04 2022-08-05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试管混匀装置及样本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83800B (zh) 样本混匀与移动机构及其方法
CN208260665U (zh) 一种试管自动夹取摇匀装置
CN114646524A (zh) 一种混匀装置及样本分析仪
CN113866441A (zh)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N110018320A (zh) 一种检测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11208002A (zh) 一种布料拉伸力检测装置
CN113866442A (zh) 一种混匀机构、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N106526211A (zh) 取样装置及电解质分析仪
CN206281865U (zh) 取样装置及电解质分析仪
CN211043417U (zh) 一种分析仪及其独立自动急诊进样机构
CN114646523A (zh) 一种混匀装置及样本分析仪
CN210221737U (zh) 一种印刷纸mit式耐折度实验仪
CN214389873U (zh)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N215727215U (zh) 样本混匀装置
CN214389872U (zh)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N114076708B (zh) 一种自动混匀装置和样本分析仪
CN210154908U (zh) 一种试管混匀及采样装置及血液分析仪
CN202547979U (zh) 一种自动采样装置
CN211978493U (zh) 样本分析仪、血样自动混匀装置
CN113290574A (zh) 用于样本杯自动抓取的夹紧装置
CN209280479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枪头线管拉力测试装置
CN201076813Y (zh) 微量试液的搅拌控制装置
CN219424244U (zh) 一种试管混匀及移动机构
CN214583776U (zh) 一种手柄张开闭合测试装置
CN217765483U (zh) 一种前面罩铰链总成专用检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