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7316U - 干手器 - Google Patents

干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7316U
CN214387316U CN202022842991.1U CN202022842991U CN214387316U CN 214387316 U CN214387316 U CN 214387316U CN 202022842991 U CN202022842991 U CN 202022842991U CN 214387316 U CN214387316 U CN 214387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guide sleeve
air inlet
hand dr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429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林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IK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IKE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IKE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IKE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429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7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7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7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干手器,所述干手器包括壳体、风机和导流罩壳体的底面设有第一进风口,风机设在壳体内,风机的底面设有第二进风口,导流罩设在壳体内,且导流罩的外壁面与壳体间隔开以形成第一气流通道,风机的至少部分设在导流罩内且与导流罩的内壁面间隔开以形成第二气流通道,第二进风口位于导流罩内,导流罩具有底面和侧面,导流罩的侧面的底部与导流罩的底面相连,导流罩的侧面设有第三进风口,第三进风口和第一进风口通过第一气流通道连通,第三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通过第二气流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干手器通过设置导流罩延长了风机产生的声波传播距离,从而增大了声波的衰减,进而有效降低干手器的运行噪音。

Description

干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手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干手器。
背景技术
干手器是一种卫浴间用烘干双手或者吹干双手的洁具电器,它主要运用于宾馆、餐馆、科研机构、医院、公共娱乐场所和每个家庭的卫生间等。
相关技术中,由于干手器内设有风机,风机在运行时候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进而导致干手器噪音较大,甚至在使用时使用者无法正常音量交流,极其影响使用体验。研究发现,干手器由于较为合理的风道设计,基本避免了气流撞击摩擦风道避造成的噪音,因而干手器的噪音来源主要来自于风机运行噪音在风道中的传播扩散及放大。因此,人们急需解决干手器风道对风机噪音的扩大作用导致的听觉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干手器,该干手器增加风机产生的声波的传播距离,有效降低干手器的运行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面设有第一进风口;风机,所述风机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风机的底面设有第二进风口;导流罩,所述导流罩设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导流罩的外壁面与所述壳体间隔开以形成第一气流通道,所述风机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导流罩内且与所述导流罩的内壁面间隔开以形成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导流罩内,所述导流罩具有底面和侧面,所述导流罩的侧面的底部与所述导流罩的底面相连,所述导流罩的侧面设有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和所述第一进风口通过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三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通过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通过导流罩的外壁面与壳体间隔开以形成第一气流通道,风机与所述导流罩的内壁面间隔开以形成第二气流通道,增加风机产生的声波传播距离,增大声波的反射损耗,从而有效降低干手器的运行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手器还包括整流件,所述整流件设在所述导流罩的侧面且与所述导流罩的侧面之间形成空腔,所述整流件上设有第四进风口,所述第四进风口与所述第三进风口相对布置,所述第四进风口的进风面积大于第三进风口的进风面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手器还包括多个肋板,所述肋板设在空腔的底壁面上且与所述整流件和所述导流罩的侧面相连,多个所述肋板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三进风口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进风口邻近所述导流罩的顶部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进风口为至少两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三进风口分布设置于所述风机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干手器还包括风机罩,所述风机设在所述风机罩内,所述风机罩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导流罩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罩包括第一机罩和第二机罩,所述第一机罩和所述第二机罩拼合以形成腔室,所述风机设在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一机罩的底面设有第五进风口,所述第五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一机罩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导流罩内,所述第二机罩位于所述导流罩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罩还包括顶面,所述导流罩的顶面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机罩通过所述通孔穿设在所述导流罩上,且所述第一机罩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导流罩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罩上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机罩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的第二出风口,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的导流罩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的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的风机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的风机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的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干手器100;
壳体1;第一进风口11;底面12;侧面13;
风机2;第二进风口21;
导流罩3;第一气流通道31;第二气流通道32;第三进风口33;肋板34;
通孔35;空腔36;第一空腔361;第二空腔362;
整流件4;第四进风口41;
风机罩5;第一机罩51;第一出风口511;第五进风口512;第二机罩52;第二出风口5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图1-8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
如图1-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100,包括壳体1、风机2和导流罩3。
壳体1的底面12设有第一进风口11。
风机2设在壳体1内,风机2的底面设有第二进风口21。风机2可为干手器100的进风提供动力。
导流罩3设在壳体1内,且导流罩3的外壁面与壳体1间隔开以形成第一气流通道31,风机2的至少部分设在导流罩3内且与导流罩3的内壁面间隔开以形成第二气流通道32,第二进风口21位于导流罩3内,导流罩3具有底面和侧面,导流罩3的侧面的底部与导流罩3的底面相连,导流罩3的侧面设有第三进风口33,第三进风口33和第一进风口11通过第一气流通道31连通,第三进风口33和第二进风口21通过第二气流通道32连通。
如图2中的箭头方向所示,外部气流进入风机2的流向为:外部气流通过第一进风口11进入干手器100,其次通过第一气流通道31到达第三进风口33,通过第三进风口33进入导流罩3内,再通过第二气流通道32到达第二进风口21,最后再通过第二进风口21进入风机2。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100,通过导流罩3的外壁面与壳体1间隔开以形成第一气流通道31,风机2的至少部分设在导流罩3内且与导流罩3的内壁面间隔开以形成第二气流通道32,第三进风口33和第一进风口11通过第一气流通道31连通,第三进风口33和第二进风口21通过第二气流通道32连通。由于风机2产生的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损失,因此,通过第一气流通道31和第二气流通道32增加了声波的传播距离,增大了声波在壳体1内的能量损耗,从而减小了风机2产生的噪音,而且声波也会在第一气流通道31和第二气流通道32内发生反射,从而增大了声波的反射损耗,使得声波在第一气流通道31和第二气流通道32内进一步衰减,有效降低了风机2产生的噪音,进而有效降低干手器100的运行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干手器100还包括整流件4,整流件4设在导流罩3的侧面且与导流罩3的侧面之间形成空腔36,整流件4上设有第四进风口41,第四进风口41与第三进风口33相对布置,第四进风口41的进风面积大于第三进风口33的进风面积。
具体地,如图4-5所示,导流罩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设有整流件4,左侧的整流件4与导流罩3的左侧面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空腔361,右侧的整流件4与导流罩3的右侧面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空腔362,整流件4上设有与第三进风口33相对的第四进风口41,第四进风口41的进风面积大于第三进风口33的进风面积。进一步的,所述第四进风口41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三进风口33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第四进风口41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三进风口33在前后方向上的尺寸。
由于气流在通过第一进风口11进入壳体1内时,气流将会在第一气流通道31内转变方向,从而导致气流在第一气流通道31内出现紊流,紊流在进入风机2后会造成较大噪音,因此,当气流通过第四进风口41与第三进风口33时,第四进风口41与第三进风口33将对气流起到一个聚拢的作用,即对气流起到整流作用,使气流向同一方向流入风机2内,从而进一步减小风机2产生的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干手器100还包括多个肋板34,肋板34设在空腔36的底壁面上且与整流件4和导流罩3的侧面相连,多个肋板34间隔布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100,通过多个肋板34,从而增加了整流件4和导流罩3之间的稳定性,使得整流件4和导流罩3的结构更加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进风口21位于第三进风口33的下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100,通过第二进风口21位于第三进风口33的下方,从而延长了气流从导流罩3与风机2之间的第二气流通道32的长度,使得第二进风口21的位置和第二进风口21的位置设置的更加合理,有效的减小了干手器100产生的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5所示,第三进风口33邻近导流罩3的顶部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100,通过第三进风口33邻近导流罩3的顶部设置,使得导流罩3的设计更加合理,进一步延长第二气流通道32的长度,有效的减小了干手器100产生的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进风口33为至少两个,其中两个第三进风口33分布设置于风机2两侧。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三进风口33为两个,且两个进风口分别设在导流罩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增大了风机2的进风量,从而提高了风机2的使用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7所示,干手器100还包括风机罩5,风机2设在风机罩5内,风机罩5的至少部分设在导流罩3内。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100,通过风机2设在风机罩5,风机罩5不仅对风机2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而且风机2产生的声波向外传播时,声波会受风机罩5的阻挡,从而减小风机2产生的噪音,风机2产生的声波也会被风机罩5部分吸收,进一步减小风机2产生的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罩5包括第一机罩51和第二机罩52,第一机罩51和第二机罩52拼合以形成腔室,风机2设在腔室内,第一机罩51的底面设有第五进风口512,第五进风口512与第二进风口21连通,第一机罩51的至少部分设在导流罩3内,第二机罩52位于导流罩3外侧。
具体地,如图6所示,导流罩3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设有开口,导流罩3的后端固定在壳体1的侧面13上,第一机罩51的下半部分设在导流罩3内,第一机罩51的底面设有第五进风口512,第五进风口512与风机2的第二进风口21连通,使得气流通过第五进风口512进入第二进风口21内,第二机罩52的设在导流罩3的前端的外部,从而通过第一机罩51和第二机罩52的配合将风机2设在导流罩3内,当风机2受损需要检修时候,可将第二机罩52拆下,即可对风机2进行检修,无需将整个风机罩5从导流罩3中取出,从而方便风机2的检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流罩3还包括顶面,导流罩3的顶面设有通孔35,第一机罩51通过通孔35穿设在导流罩3上,且第一机罩51的一部分位于导流罩3上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干手器100,通过第一机罩51通过通孔35穿设在导流罩3上,且第一机罩51的一部分位于导流罩3上方,由于风机罩5体积过大,将整个风机罩5设在导流罩3内,将会导致导流罩3的体积增大,导致导流罩3占用壳体1内较多的空间,因此有效的减小了导流罩3的体积,进而使得壳体1内的空间布局更加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机罩51上设有第一出风口511,第二机罩52上设有与第一出风口511相对的第二出风口521,壳体1的顶部设有第三出风口(图中未示出),第三出风口与第一出风口511和第二出风口521连通。具体地,如图6所示,第一机罩51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出风口511,第一出风口511位于导流罩3外部,第二机罩52的侧面上设有与第一出风口511相对的第二出风口521,壳体1的顶部设有第三出风口,第三出风口分别与第一出风口511和第二出风口521连通,使得风机2抽取的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511和第二出风口521送入第三出风口处,从而对使用者的手进行吹拂。
下面参考图1-8描述本实用新型一些具体示例的干手器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具体示例的干手器100包括壳体1、风机2、风机罩5和导流罩3。
壳体1的底面设有第一进风口11,导流罩3设在壳体1内,导流罩3的后端面安装在壳体1的后侧面上,流罩的外壁面与壳体1间隔开以形成第一气流通道31,导流罩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设有整流件4,整流件4设在导流罩3的侧面且与导流罩3的侧面之间形成空腔36,导流罩3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开设有第三进风口33,整流件4上设有与第三进风口33相对的第四进风口41,第四进风口41的进风面积大于第三进风口33的进风面积,由此对气流起到整流的作用,第一进风口11通过第一气流通道31与第四进风口41和第三进风口33连通。
风机罩5包括第一机罩51和第二机罩52,第一机罩51和第二机罩52拼合以形成腔室,风机2设在腔室内,风机2的底面设有第二进风口21,第一机罩51的底面设有第五进风口512,第五进风口512与第二进风口21连通,第二风机罩5的至少部分设在导流罩3内且与导流罩3的内壁面间隔开以形成第二气流通道32,第三进风口33和第五进风口512、第二进风口21通过第二气流通道32连通,第二机罩52位于导流罩3外侧,从而将风机2通过风机罩5安装在导流罩3内。第一机罩51的侧面上设有第一出风口511,第一出风口511位于导流罩3外部,第二机罩52的侧面上设有与第一出风口511相对的第二出风口521,壳体1的顶部设有第三出风口,第三出风口分别与第一出风口511和第二出风口521连通,使得风机2抽取的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511和第二出风口521送入第三出风口处,从而对使用者的手进行吹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干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面设有第一进风口;风机,所述风机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风机的底面设有第二进风口;导流罩,所述导流罩设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导流罩的外壁面与所述壳体间隔开以形成第一气流通道,所述风机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导流罩内且与所述导流罩的内壁面间隔开以形成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导流罩内,所述导流罩具有底面和侧面,所述导流罩的侧面的底部与所述导流罩的底面相连,所述导流罩的侧面设有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和所述第一进风口通过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三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通过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整流件,所述整流件设在所述导流罩的侧面且与所述导流罩的侧面之间形成空腔,所述整流件上设有第四进风口,所述第四进风口与所述第三进风口相对布置,所述第四进风口的进风面积大于第三进风口的进风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肋板,所述肋板设在空腔的底壁面上且与所述整流件和所述导流罩的侧面相连,多个所述肋板间隔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三进风口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风口邻近所述导流罩的顶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风口为至少两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三进风口分布设置于所述风机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罩,所述风机设在所述风机罩内,所述风机罩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导流罩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罩包括第一机罩和第二机罩,所述第一机罩和所述第二机罩拼合以形成腔室,所述风机设在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一机罩的底面设有第五进风口,所述第五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连通,所述第一机罩的至少部分设在所述导流罩内,所述第二机罩位于所述导流罩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还包括顶面,所述导流罩的顶面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机罩通过所述通孔穿设在所述导流罩上,且所述第一机罩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导流罩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罩上设有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机罩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对的第二出风口,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CN202022842991.1U 2020-11-30 2020-11-30 干手器 Active CN214387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2991.1U CN214387316U (zh) 2020-11-30 2020-11-30 干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2991.1U CN214387316U (zh) 2020-11-30 2020-11-30 干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7316U true CN214387316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36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42991.1U Active CN214387316U (zh) 2020-11-30 2020-11-30 干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7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176745U (zh)
CN105919494A (zh) 干手机
CN214387316U (zh) 干手器
JP5694310B2 (ja) ハンドドライヤー
CN109595639B (zh) 一种近吸式吸油烟机
CN109589042B (zh) 用于吸尘器的电机罩、吸尘器的电机模组及吸尘器
CN206414210U (zh) 干手机
JP6387529B2 (ja) 手乾燥装置
CN109595638B (zh) 一种近吸式吸油烟机
CN111973057A (zh) 一种吸水吸尘器的吸力装置及吸水吸尘器
CN115735795B (zh) 低噪音吸吹一体式宠物护理机
CN112205919A (zh) 一种降噪吸尘器及吸尘器电机
JP3242490U (ja) 小型給気装置
CN220109682U (zh) 清洁机器人
CN219089066U (zh) 干手器
CN220832887U (zh) 毛发收集装置
JPH10179425A (ja) 電動調理器
CN216167136U (zh) 一种静音干脚机
CN216167135U (zh) 一种落地干脚机
RU2775735C1 (ru) Вытяжной вентилятор с двойным входом
CN212376966U (zh) 一种气流发生器的气流导入部及清洁设备
CN216454759U (zh) 一种出风机构及干脚机
JP2738670B2 (ja) 電気掃除機用送風機
CN217604196U (zh) 一种阻烟降噪装置及吸油烟机
CN219940469U (zh) 干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