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6372U - 一种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6372U
CN214386372U CN202120550124.2U CN202120550124U CN214386372U CN 214386372 U CN214386372 U CN 214386372U CN 202120550124 U CN202120550124 U CN 202120550124U CN 214386372 U CN214386372 U CN 214386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unlocking
zipper
assembly
ar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5012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欣怡
刘嘉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o Yongsha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55012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6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6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6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包括拉链、锁定所述拉链的锁定组件、解锁所述锁定组件的解锁组件以及对解锁组件进行限位进而阻止解锁组件解锁所述锁定组件的上锁组件,所述拉链包括拉链带和第一拉头,所述上锁组件设置在拉链带的内侧,所述上锁组件包括对解锁组件进行上锁的锁栓;所述拉链带的外表面形成上锁部,或,所述拉链机构设置在包体上,所述包体靠近拉链带的外表面形成上锁部;透过上锁部来调整拉链带内侧的锁栓的位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栓设置在拉链带的内侧,因此可以透过拉链带或者包体的外表面移动内侧的锁栓来给解锁组件上锁,此时通过解锁组件无法打开拉链,增加了防盗性能,且锁栓设置在拉链带的内侧,隐蔽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拉链机构,防盗通常采用双头拉链加密码锁或者双头拉链加挂锁的形式,但是采用上述方式,无论是上锁还是开锁都比较麻烦,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具有快速锁定、快速解锁的优点,另外,对解锁组件进行上锁的锁栓隐形设置,提高了防盗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包括拉链、锁定所述拉链的锁定组件、解锁所述锁定组件的解锁组件以及对解锁组件进行限位进而阻止解锁组件解锁所述锁定组件的上锁组件,所述拉链包括拉链带和第一拉头,所述上锁组件设置在拉链带的内侧,所述上锁组件包括对解锁组件进行上锁的锁栓;所述拉链带的外表面形成上锁部,或,所述拉链机构设置在包体上,所述包体靠近拉链带的外表面形成上锁部;透过上锁部来调整拉链带内侧的锁栓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组件以及解锁组件皆设置在拉链带的内侧,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解锁按钮;所述拉链带的外表面形成解锁部,或,所述拉链机构设置在包体上,所述包体靠近拉链带的外表面形成解锁部;通过按压解锁部来触碰拉链带内侧的解锁按钮进而解锁所述锁定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拉链还包括设置在拉链带上的锁定块,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锁定单元和第二锁定单元,所述第一锁定单元设置在第一拉头上,所述第二锁定单元设置在锁定块上,所述第一锁定单元包括活动锁件,所述解锁组件作用活动锁件。
进一步的,所述拉链还包括设置在拉链带上的锁定块,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锁定单元和第二锁定单元,所述第一锁定单元设置在第一拉头的底部,所述第二锁定单元设置在锁定块的底部,所述第一锁定单元包括活动锁件,所述解锁组件和上锁组件皆设于第一拉头的底部,所述解锁组件作用活动锁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定单元为卡钳,所述卡钳包括轴和两个钳臂,两个钳臂的中间位置通过轴相互旋转连接,所述钳臂包括锁定臂和解锁臂,锁定臂位于轴靠近第二锁定单元一侧,解锁臂位于轴远离第二锁定单元一侧,两个锁定臂之间形成用于卡置第二锁定单元的卡置腔,所述卡钳上设置有使两个锁定臂相互靠近并使得卡置腔保持关闭状态的驱动件。
进一步的,两解锁臂分别从第一拉头的两侧伸出并形成所述解锁按钮。
进一步的,所述上锁组件设置在第一拉头底部,上锁组件设置在卡钳靠近解锁臂一端,上锁组件包括能横向移动的锁栓,所述锁栓靠近两解锁臂的侧壁形成限制两个解锁臂相互靠近的限位壁,所述限位壁上对应两个解锁臂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避让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定单元包括第一翘板、锁定卡件以及锁定驱动件,锁定卡件固设在第一拉头上,锁定卡件靠近第二锁定单元一端设置有用于卡接第二锁定单元的插接槽,第一翘板旋转安装在与第一拉头固定连接的第一支点上,所述第一翘板靠近第二锁定单元一端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靠近第二锁定单元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向壁,所述锁定驱动件作用第一翘板并使挡块封挡所述插接槽。
进一步的,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设在第一翘板远离挡块一端的第二翘板,所述第二翘板旋转安装在与第一拉头固定连接的第二支点上,所述第二翘板远离第一翘板的一端伸出到第一拉头的外侧并形成所述解锁按钮,按下所述解锁按钮并使得第二翘板作用第一翘板的一端翘起进而使得位于第一翘板另一端的挡块克服锁定驱动件的力从插接槽处移开,所述拉链带对应解锁按钮的部分的外表面形成所述解锁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锁组件设置在第一支点与挡块之间的下方,所述上锁组件包括能横向移动的锁栓,所述锁栓的顶部凸设有一段限制第一翘板带动挡块向下移动的限位台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栓设置在拉链带的内侧,因此可以透过拉链带或者包体的外表面移动内侧的锁栓来给解锁组件上锁,此时通过解锁组件无法打开拉链,增加了防盗性能,且锁栓设置在拉链带的内侧,隐蔽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在非锁定状态下的仰面内部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在锁定状态下的仰面内部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在锁定状态下的仰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在锁定状态下的侧面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在锁定状态下的仰面内部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在非锁定状态下的侧面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一种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包括拉链、锁定拉链的锁定组件、解锁锁定组件的解锁组件以及对解锁组件进行限位进而阻止解锁组件解锁锁定组件的上锁组件。拉链包括拉链带1、设置在拉链带1上的第一拉头2以及设置在拉链带1上的锁定块,锁定块为设置在拉链带1上的第二拉头3。上锁组件、锁定组件以及解锁组件设置在拉链带1的内侧,上锁组件包括对解锁组件进行上锁的锁栓4,解锁组件包括解锁按钮5。
锁定组件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锁定单元6和第二锁定单元7,第一锁定单元6设置在第一拉头2的底部,第二锁定单元7设置在第二拉头3的底部,第一锁定单元6包括活动锁件,解锁组件和上锁组件皆设于第一拉头2的底部。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定单元6为卡钳,卡钳包括轴9和两个钳臂,两个钳臂的中间位置通过轴9相互旋转连接,钳臂包括锁定臂10和解锁臂11,两解锁臂11分别从第一拉头2的两侧伸出并形成解锁按钮5,锁定臂10位于轴9靠近第二锁定单元7一侧,解锁臂11位于轴9远离第二锁定单元7一侧,两个锁定臂10之间形成用于卡置第二锁定单元7的卡置腔19,锁定臂10远离轴9一侧向中间位置延伸并形成挡臂12,挡臂12的端部外侧设置有第一导向壁13,卡钳上设置有使两个锁定臂10相互靠近并使得卡置腔19保持关闭状态的驱动件,驱动件为分别在两个锁定臂10上的两个磁铁14,作为另外一种选择,驱动件可以为设置在轴9上的扭簧。
第二锁定单元7包括第一限位板15和第二限位板16,第一限位板15垂直于第二拉头3位于拉链带1内侧的表面,第二限位板16设置在第一限位板15远离第二拉头3一端,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以及第二拉头3位于拉链带1内侧的部分形成工字型锁定件。
上锁组件设置在第一拉头2底部,上锁组件设置在卡钳靠近解锁臂11一端,上锁组件包括能横向移动的锁栓4,锁栓4的长度大于第一拉头2在锁栓4安装位置的宽度尺寸,锁栓4靠近两解锁臂11的侧壁形成限制两个解锁臂11相互靠近的限位壁17,限位壁17上对应两个解锁臂11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避让缺口1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拉头2和第二拉头3相互靠近过程中,第二锁定单元7卡接在卡钳的卡置腔19中完成第一拉头2和第二拉头3之间的锁定。拉链带1的外表面形成解锁部,或,拉链机构设置在包体上,包体靠近拉链带1的外表面形成解锁部;透过解锁部来按压内侧的两个解锁按钮5进而打开卡置腔19,完成拉链的解锁。同时,拉链带1的外表面形成上锁部,或,拉链机构设置在包体上,包体靠近拉链带1的外表面形成上锁部;透过上锁部来横向调整拉链带1内侧的锁栓4的位置,当两个解锁臂11位于避让缺口18中时,可以通过按压解锁按钮5进行解锁,否则锁栓4能够限制两个解锁臂11的相对移动,处于上锁状态。锁栓4和解锁按钮5皆设置在拉链带1的内侧,提高了解锁的隐秘性和安全性。
实施例二:
如图5-8所示,第一锁定单元6包括第一翘板20、锁定卡件以及锁定驱动件,锁定卡件固设在第一拉头2上,锁定卡件为锁定罩21,锁定罩21靠近第二锁定单元7一端设置有用于卡接第二锁定单元7的插接槽22,插接槽22靠近第一拉头2一侧的槽口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卡接板23,第一翘板20旋转安装在与第一拉头2固定连接的第一支点上,第一翘板20靠近第二锁定单元7一端设置有挡块24,挡块24靠近第二锁定单元7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向壁25,挡块24和第一翘板20设置在锁定罩21中,锁定驱动件作用第一翘板20并使挡块24封挡插接槽22,本实施例中,锁定驱动件为设在第一拉头2上并吸取第一翘板20的磁铁31,也可以采用弹簧等多种形式。
第一翘板20包括第一板体26、设在第一板体26靠近插接槽22一端的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板体27,两个第二板体27之间形成第二锁定单元容纳区28,挡块24设置在第二板体27远离第一板体26一端并连接两第二板体27的端部。
第二锁定单元7包括第一限位板15和第二限位板16,第一限位板15垂直于第二拉头3位于拉链带1内侧的表面,第二限位板16设置在第一限位板15远离第二拉头3一端,第一限位板15、第二限位板16以及第二拉头3位于拉链带1内侧的部分形成工字型锁定件,第二锁定单元7插入到插接槽22后,两卡接板23分别设在工字型锁定件两侧的限位槽中。
解锁组件包括设在第一翘板20远离挡块24一端的第二翘板29,第二翘板29设置在锁定罩21中,第二翘板29旋转安装在与第一拉头2固定连接的第二支点上,第二翘板29远离第一翘板20的一端伸出到第一拉头2的外侧并形成解锁按钮5,按下解锁按钮5并使得第二翘板29作用第一翘板20的一端翘起进而使得位于第一翘板20另一端的挡块24克服锁定驱动件的力从插接槽22处移开,拉链带1对应解锁按钮5的部分的外表面形成解锁部,透过解锁部来按压内侧的解锁按钮5进而驱动挡块24从插接槽22处移开。
上锁组件设置在第一支点与挡块24之间的下方,上锁组件包括能横向移动的锁栓4,锁栓4的顶部凸设有一段限制第一翘板20带动挡块24向下移动的限位台阶30,锁栓4的长度大于第一拉头2在锁栓4安装位置的宽度尺寸。
采用实施例二中的方案,第一拉头2和第二拉头3相互靠近过程中,第二锁定单元7卡接插接槽22中并被挡块24封挡,完成第一拉头2和第二拉头3之间的锁定。拉链带1的外表面形成解锁部,透过解锁部来按压内侧的解锁按钮5进而移开挡块24,完成拉链的解锁。同时,链带的外表面形成上锁部,或,拉链机构设置在包体上,包体靠近拉链带1的外表面形成上锁部;透过上锁部来横向调整拉链带1内侧的锁栓4的位置,当限位台阶30位于第一翘板20下方时候,限位台阶30限制第一翘板20向下转动,此时解锁组件处于上锁状态,无法触动解锁按钮5进行解锁。横向移动锁栓4并使限位台阶30从第一翘板20的下方移开,此时可以通过按压解锁按钮5进行解锁。锁栓4和解锁按钮5皆设置在拉链带1的内侧,提高了解锁的隐秘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栓4设置在拉链带1的内侧,因此可以透过拉链带1或者包体的外表面移动内侧的锁栓4来给解锁组件上锁,此时通过解锁组件无法打开拉链,增加了防盗性能,且锁栓4设置在拉链带1的内侧,隐蔽性好。
作为一种可选择的方案,锁定块可以是设置在拉链带1闭合端的端部锁定件。第一拉头2移动到拉链带1的闭合端然后锁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拉链、锁定所述拉链的锁定组件、解锁所述锁定组件的解锁组件以及对解锁组件进行限位进而阻止解锁组件解锁所述锁定组件的上锁组件,所述拉链包括拉链带和第一拉头,所述上锁组件设置在拉链带的内侧,所述上锁组件包括对解锁组件进行上锁的锁栓;
所述拉链带的外表面形成上锁部,或,所述拉链机构设置在包体上,所述包体靠近拉链带的外表面形成上锁部;透过上锁部来调整拉链带内侧的锁栓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以及解锁组件皆设置在拉链带的内侧,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解锁按钮;
所述拉链带的外表面形成解锁部,或,所述拉链机构设置在包体上,所述包体靠近拉链带的外表面形成解锁部;通过按压解锁部来触碰拉链带内侧的解锁按钮进而解锁所述锁定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还包括设置在拉链带上的锁定块,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锁定单元和第二锁定单元,所述第一锁定单元设置在第一拉头上,所述第二锁定单元设置在锁定块上,所述第一锁定单元包括活动锁件,所述解锁组件作用活动锁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还包括设置在拉链带上的锁定块,所述锁定组件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锁定单元和第二锁定单元,所述第一锁定单元设置在第一拉头的底部,所述第二锁定单元设置在锁定块的底部,所述第一锁定单元包括活动锁件,所述解锁组件和上锁组件皆设于第一拉头的底部,所述解锁组件作用活动锁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单元为卡钳,所述卡钳包括轴和两个钳臂,两个钳臂的中间位置通过轴相互旋转连接,所述钳臂包括锁定臂和解锁臂,锁定臂位于轴靠近第二锁定单元一侧,解锁臂位于轴远离第二锁定单元一侧,两个锁定臂之间形成用于卡置第二锁定单元的卡置腔,所述卡钳上设置有使两个锁定臂相互靠近并使得卡置腔保持关闭状态的驱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其特征在于:两解锁臂分别从第一拉头的两侧伸出并形成所述解锁按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组件设置在第一拉头底部,上锁组件设置在卡钳靠近解锁臂一端,上锁组件包括能横向移动的锁栓,所述锁栓靠近两解锁臂的侧壁形成限制两个解锁臂相互靠近的限位壁,所述限位壁上对应两个解锁臂的端部分别设置有避让缺口。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单元包括第一翘板、锁定卡件以及锁定驱动件,锁定卡件固设在第一拉头上,锁定卡件靠近第二锁定单元一端设置有用于卡接第二锁定单元的插接槽,第一翘板旋转安装在与第一拉头固定连接的第一支点上,所述第一翘板靠近第二锁定单元一端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靠近第二锁定单元一端设置有第二导向壁,所述锁定驱动件作用第一翘板并使挡块封挡所述插接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设在第一翘板远离挡块一端的第二翘板,所述第二翘板旋转安装在与第一拉头固定连接的第二支点上,所述第二翘板远离第一翘板的一端伸出到第一拉头的外侧并形成所述解锁按钮,按下所述解锁按钮并使得第二翘板作用第一翘板的一端翘起进而使得位于第一翘板另一端的挡块克服锁定驱动件的力从插接槽处移开,所述拉链带对应解锁按钮的部分的外表面形成所述解锁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组件设置在第一支点与挡块之间的下方,所述上锁组件包括能横向移动的锁栓,所述锁栓的顶部凸设有一段限制第一翘板带动挡块向下移动的限位台阶。
CN202120550124.2U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 Active CN214386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0124.2U CN214386372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50124.2U CN214386372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6372U true CN214386372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29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50124.2U Active CN214386372U (zh) 2021-03-17 2021-03-17 一种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63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573333A (en) Electrical door lock
JPH0626167Y2 (ja) シートベルト用ラッチバックル
CN112790484A (zh) 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及解锁方法
EP0123251B1 (en) Door lock device
CN214386372U (zh) 一种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
CN112690540A (zh) 一种双头磁性拉链机构及解锁方法
CN218438798U (zh) 一种应用于按摩椅扶手的门锁式触碰锁扣装置
JP4313058B2 (ja) シートトラックスライド装置におけるメモリ付きウォークインロック機構
CN107448068B (zh) 一种箱包锁及采用该锁的箱包
CN214386376U (zh) 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
CN114135169B (zh) 一种锁具及箱包
JPH0358432B2 (zh)
JPH11149956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3216289U (ja) ファスナー及びフレームを同時にロック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バッグロック
CN214072116U (zh) 一种双头磁性拉链机构
CN215532133U (zh) 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
JP2920145B1 (ja) ラッチ錠
CN218293207U (zh) 一种防下坠推拉锁
CN218438758U (zh) 一种推拉门窗及其防误操作装置
CN214072110U (zh) 一种带锁定机构的双头磁性拉链机构
JPS63184673A (ja) 電気錠
CN220667251U (zh) 一种窄边侧拉隐藏式碰锁
CN219808854U (zh) 一种操作简便的薄型扣锁
CN209942447U (zh) 一种下拔式密码手袋锁
CN112112495B (zh) 一种门锁结构及应用有该门锁结构的清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8

Address after: No. 149 Nanyue Street, Third Team, Maxi Village, Xiuquan Street,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800

Patentee after: Yao Yongsha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8-1, Juqing Road, Xidu Town, Hengyang County, Heng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u Xinyi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