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6376U - 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6376U
CN214386376U CN202120524557.0U CN202120524557U CN214386376U CN 214386376 U CN214386376 U CN 214386376U CN 202120524557 U CN202120524557 U CN 202120524557U CN 214386376 U CN214386376 U CN 214386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zipper
plate
pull head
w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2455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欣怡
刘嘉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o Yongsha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52455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6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6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6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包括拉链带、第一拉头、锁定块、设在拉链带内侧的锁定组件以及设在拉链带内侧的解锁按钮;拉链带的外表面形成解锁部,或,拉链机构设置在包体上,包体靠近拉链带的外表面形成解锁部;通过按压解锁部来触碰拉链带内侧的解锁按钮进而解锁锁定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锁按钮隐形设置,提高了防盗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拉链机构,防盗通常采用双头拉链加密码锁或者双头拉链加挂锁的形式,但是采用上述方式,无论是上锁还是开锁都比较麻烦,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具有快速解锁的优点,另外,解锁按钮隐形设置,提高了防盗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包括拉链带、设置在拉链带上的第一拉头、设置在拉链带上的锁定块、设在拉链带内侧的用于使拉链机构保持关闭状态的锁定组件以及设在拉链带内侧的用于解锁所述锁定组件的解锁按钮;所述拉链带的外表面形成解锁部,或,所述拉链机构设置在包体上,所述包体靠近拉链带的外表面形成解锁部;通过按压解锁部来触碰拉链带内侧的解锁按钮进而解锁所述锁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拉头上的第一锁定单元以及设置在锁定块上的第二锁定单元;所述第一锁定单元包括第一翘板、锁定卡件以及锁定驱动件,锁定卡件固设在第一拉头上,锁定卡件靠近第二锁定单元一端设置有用于卡接第二锁定单元的插接槽,第一翘板旋转安装在与第一拉头固定连接的第一支点上,所述第一翘板靠近第二锁定单元一端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靠近第二锁定单元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壁,所述锁定驱动件作用第一翘板并使挡块封挡所述插接槽。
进一步的,第二锁定单元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垂直于锁定块位于拉链带内侧的表面,第二限位板设置在第一限位板远离锁定块一端,所述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以及锁定块位于拉链带内侧的部分形成工字型锁定件。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卡件为锁定罩,所述挡块和第一翘板设置在锁定罩中,插接槽靠近第一拉头一侧的槽口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工字型锁定件的两侧的限位槽相匹配的的卡接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头上设置有解锁单元,所述解锁单元包括设在第一翘板远离挡块一端的第二翘板,所述第二翘板旋转安装在与第一拉头固定连接的第二支点上,所述第二翘板远离第一翘板的一端伸出到第一拉头的外侧并形成所述解锁按钮,按下所述解锁按钮并使得第二翘板作用第一翘板的一端翘起进而使得位于第一翘板另一端的挡块克服锁定驱动件的力从插接槽处移开,所述拉链带对应解锁按钮的部分的外表面形成所述解锁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头上设置有解锁单元,所述解锁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一翘板远离挡块一端的两个弹性夹块,两个弹性夹块分别伸出到第一拉头的外侧,两个弹性夹块形成所述解锁按钮,两个弹性夹块在相互靠近状态下顶起第一翘板远离挡块一端并使得第一翘板另一端的挡块克服锁定驱动件的力从插接槽处移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翘板包括第一板体、设在第一板体靠近插接槽一端的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板体,两个第二板体之间形成第二锁定单元容纳区,所述挡块设置在第二板体远离第一板体一端并连接两第二板体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驱动件为设在第一拉头上并吸取第一翘板的磁铁;或,所述锁定驱动件为设置在第一翘板远离第一拉头一侧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第一支点靠近挡块一侧;或,所述锁定驱动件为设置在第一翘板远离第一拉头一侧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设置在第一支点靠近挡块一侧并与第一翘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锁定块为设置在拉链带上的第二拉头或设置在拉链带闭合端的端部锁定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拉链带的内侧设置锁定组件和解锁按钮,通过按压拉链带或者拉链带所被安装的包体来触碰拉链带内侧所隐藏的解锁按钮进而解锁锁定组件,相对于传统的在外设置密码锁或者挂锁,提高了解锁的便捷性和隐秘性,提高了防盗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在解锁状态下的的侧面内部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在锁定状态下的侧面内部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采用压缩弹簧作为锁定驱动件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采用弹性体作为锁定驱动件的示意图。
图6为第一翘板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在解锁状态下的的侧面内部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在锁定状态下的的侧面内部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隐藏锁定罩的底板后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包括拉链带1、设置在拉链带1上的第一拉头2、设置在拉链带1上的锁定块、设在拉链带1内侧的用于使拉链机构保持关闭状态的锁定组件以及设在拉链带1内侧的用于解锁锁定组件的解锁按钮4,锁定块为设置在拉链带1上的第二拉头5。
拉链带1的外表面形成解锁部,或,拉链机构设置在包体上,包体靠近拉链带1的外表面形成解锁部;通过按压解锁部来触碰拉链带1内侧的解锁按钮进而解锁锁定组件,以达到隐形开锁的目的。
锁定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拉头2上的第一锁定单元6以及设置在锁定块上的第二锁定单元7。
第二锁定单元7包括第一限位板8和第二限位板9,第一限位板8垂直于锁定块位于拉链带1内侧的表面,第二限位板9设置在第一限位板8远离锁定块一端,第一限位板8、第二限位板9以及锁定块位于拉链带1内侧的部分形成工字型锁定件。
第一锁定单元6包括第一翘板10、锁定卡件以及锁定驱动件,锁定卡件固设在第一拉头2上,锁定卡件靠近第二锁定单元7一端设置有用于卡接第二锁定单元7的插接槽11,第一翘板10旋转安装在与第一拉头2固定连接的第一支点12上,第一翘板10靠近第二锁定单元7一端设置有挡块13,挡块13靠近第二锁定单元7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壁14,锁定驱动件作用第一翘板10并使挡块13封挡插接槽11。如图6所示,第一翘板10包括第一板体15、设在第一板体15靠近插接槽11一端的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板体16,两个第二板体16之间形成第二锁定单元容纳区17,挡块13设置在第二板体16远离第一板体15一端并连接两第二板体16的端部。
锁定卡件为锁定罩18,挡块13和第一翘板10设置在锁定罩18中,插接槽11靠近第一拉头2一侧的槽口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工字型锁定件的两侧的限位槽相匹配的的卡接板19。锁定驱动件有以下三种实施方式:第一种方式,锁定驱动件为设在第一拉头2上并吸取第一翘板10的磁铁20,通过磁铁20的吸力,使得挡块13设置在插接槽11处;第二种方式,如图4所示,锁定驱动件为设置在第一翘板10远离第一拉头2一侧的压缩弹簧21,压缩弹簧21设置在第一支点12靠近挡块13一侧,且压缩弹簧21设在锁定罩18的底板26与第一翘板10之间;第三种方式,如图5所示,锁定驱动件为设置在第一翘板10远离第一拉头2一侧的弹性体22,弹性体22设置在第一支点12靠近挡块13一侧并与第一翘板10一体成型。
第一拉头2上设置有解锁单元,解锁单元主要有以下几种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2所示,解锁单元包括设在第一翘板10远离挡块13一端的第二翘板23,第二翘板23也设置在锁定罩18内,第二翘板23旋转安装在与第一拉头2固定连接的第二支点24上,第二翘板23远离第一翘板10的一端伸出到第一拉头2的外侧并形成解锁按钮4,按下解锁按钮并使得第二翘板23作用第一翘板10的一端翘起进而使得位于第一翘板10另一端的挡块13克服锁定驱动件的力从插接槽11处移开,拉链带1对应解锁按钮的部分的外表面形成解锁部。
实施例二:
如图7-9所示,解锁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一翘板10远离挡块13一端的两个弹性夹块25,两个弹性夹块25旋转连接在锁定罩18的底板26上,两个弹性夹块25分别伸出到第一拉头2的外侧,两个弹性夹块25形成所述解锁按钮,两个弹性夹块25在相互靠近状态下顶起第一翘板10远离挡块13一端并使得第一翘板10另一端的挡块13克服锁定驱动件的力从插接槽11处移开。
上述实施例中,锁定块为第二拉头5,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锁定块也可以为设置在拉链带1闭合端的端部锁定件,第一拉链2靠近端部锁定件后两者相互锁定,完成拉链带1的闭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拉链带1的内侧设置锁定组件和解锁按钮,通过按压拉链带1或者拉链带1所被安装的包体来触碰拉链带1内侧所隐藏的解锁按钮进而解锁锁定组件,相对于传统的在外设置密码锁或者挂锁,提高了解锁的便捷性和隐秘性,提高了防盗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组合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拉链带、设置在拉链带上的第一拉头、设置在拉链带上的锁定块、设在拉链带内侧的用于使拉链机构保持关闭状态的锁定组件以及设在拉链带内侧的用于解锁所述锁定组件的解锁按钮;
所述拉链带的外表面形成解锁部,或,所述拉链机构设置在包体上,所述包体靠近拉链带的外表面形成解锁部;通过按压解锁部来触碰拉链带内侧的解锁按钮进而解锁所述锁定组件;
所述锁定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拉头上的第一锁定单元以及设置在锁定块上的第二锁定单元;
所述第一锁定单元包括第一翘板、锁定卡件以及锁定驱动件,锁定卡件固设在第一拉头上,锁定卡件靠近第二锁定单元一端设置有用于卡接第二锁定单元的插接槽,第一翘板旋转安装在与第一拉头固定连接的第一支点上,所述第一翘板靠近第二锁定单元一端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靠近第二锁定单元一端设置有第一导向壁,所述锁定驱动件作用第一翘板并使挡块封挡所述插接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锁定单元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垂直于锁定块位于拉链带内侧的表面,第二限位板设置在第一限位板远离锁定块一端,所述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以及锁定块位于拉链带内侧的部分形成工字型锁定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卡件为锁定罩,所述挡块和第一翘板设置在锁定罩中,插接槽靠近第一拉头一侧的槽口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工字型锁定件的两侧的限位槽相匹配的卡接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头上设置有解锁单元,所述解锁单元包括设在第一翘板远离挡块一端的第二翘板,所述第二翘板旋转安装在与第一拉头固定连接的第二支点上,所述第二翘板远离第一翘板的一端伸出到第一拉头的外侧并形成所述解锁按钮,按下所述解锁按钮并使得第二翘板作用第一翘板的一端翘起进而使得位于第一翘板另一端的挡块克服锁定驱动件的力从插接槽处移开,所述拉链带对应解锁按钮的部分的外表面形成所述解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头上设置有解锁单元,所述解锁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一翘板远离挡块一端的两个弹性夹块,两个弹性夹块分别伸出到第一拉头的外侧,两个弹性夹块形成所述解锁按钮,两个弹性夹块在相互靠近状态下顶起第一翘板远离挡块一端并使得第一翘板另一端的挡块克服锁定驱动件的力从插接槽处移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翘板包括第一板体、设在第一板体靠近插接槽一端的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板体,两个第二板体之间形成第二锁定单元容纳区,所述挡块设置在第二板体远离第一板体一端并连接两第二板体的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驱动件为设在第一拉头上并吸取第一翘板的磁铁;
或,所述锁定驱动件为设置在第一翘板远离第一拉头一侧的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第一支点靠近挡块一侧;
或,所述锁定驱动件为设置在第一翘板远离第一拉头一侧的弹性体,所述弹性体设置在第一支点靠近挡块一侧并与第一翘板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块为设置在拉链带上的第二拉头或设置在拉链带闭合端的端部锁定件。
CN202120524557.0U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 Active CN214386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4557.0U CN214386376U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24557.0U CN214386376U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6376U true CN214386376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30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24557.0U Active CN214386376U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6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526317B2 (ja) 磁石カ―ド錠
CN112790484A (zh) 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及解锁方法
CN214386376U (zh) 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
CN112690540A (zh) 一种双头磁性拉链机构及解锁方法
JP4446553B2 (ja) 磁石利用のロック装置
CN108843147B (zh) 一种安全防盗锁具
CN214386372U (zh) 一种带锁定功能的拉链机构
WO2019227675A1 (zh) 一种自动锁及安全箱包
CN215532133U (zh) 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
CN214386369U (zh) 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
CN216453703U (zh) 一种解锁件及拉链机构
CN215532137U (zh) 一种隐形开锁式拉链机构
CN214072116U (zh) 一种双头磁性拉链机构
JP3216289U (ja) ファスナー及びフレームを同時にロック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バッグロック
CN214072110U (zh) 一种带锁定机构的双头磁性拉链机构
CN212668100U (zh) 一种封条锁扣
CN216811332U (zh) 锁门结构及注射泵
WO2022160621A1 (zh) 一种双头拉链机构及解锁方法
CN220869077U (zh) 锁具及箱子
CN219808854U (zh) 一种操作简便的薄型扣锁
CN215075928U (zh) 一种双头拉链机构
CN216534108U (zh) 一种改良的新型自动锁拉头
CN217420851U (zh) 安全锁
CN215949173U (zh) 一种门柜磁锁及其定位安装件
JPH0645571Y2 (ja) プッシュラッ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8

Address after: No. 149 Nanyue Street, Third Team, Maxi Village, Xiuquan Street, Huad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800

Patentee after: Yao Yongshan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8-1, Juqing Road, Xidu Town, Hengyang County, Heng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u Xinyi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