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83356U - 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83356U
CN214383356U CN202120016073.5U CN202120016073U CN214383356U CN 214383356 U CN214383356 U CN 214383356U CN 202120016073 U CN202120016073 U CN 202120016073U CN 214383356 U CN214383356 U CN 2143833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liquid
pipe
liquid mixture
air in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160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公满
谭建忠
谭建龙
董敬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lijie Beij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lijie Beij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lijie Beij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lijie Beij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160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833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833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833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包括底部封闭的气液混合输出管,气液混合输出管的底部圆周安有若干上下贯通的液体进入管,液体进入管的底部设有进液豁口,在气液混合输出管的外侧圆周设有若干空气输入管,空气输入管采用弯管结构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有空气输入管的气液混合输出管,以及带有进液豁口的液体进入管,在进行油罐车清洗时,便于抽取浅层积水,避免在清洗过程中罐内积存较大数量的存水,具有良好的抽吸效果,保证了罐内的清洗效果,既在液面高的时候,避免液体充满气液混合输出管,防止驱动电机过载,又在液面低的时候,具有足够的抽吸能力,使浅层的存水也能够被有效的吸取,利于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吸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
背景技术
在清洗油罐车载油罐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排除罐体内的残液和清洗液,如果不及时排除罐体内的残液和清洗液,在积水的宽度内将形成水垫,射流无法清洗积水下部的罐壁,直接影响清洗效果,因此,要求在清洗的过程中罐内的存水越少越好。然而,当前使用的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通常采用平口作为吸口或是采用豁口作为吸口,在采用平口作为吸口时,只有平口和液面具有合适的相对位置时,才能够顺利的抽吸存液,而当吸口位于液面以下时,吸管内将被液体充满,真空泵的负荷会大大的提高,甚至可能出现电机过载的情况;在采用豁口作为吸口时,在大部分时间内都存于液面以下,存在液体充满抽吸管,电机过载的可能性,同时当液面过低的时候,抽吸能力也会显得不足,并且在运行过程中,不论采用上述哪种结构,罐体内的液面是不断变化的,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吸口的端部和液面之间的相对距离在控制上是有难度的,因此,抽吸口结构存在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包括底部封闭的气液混合输出管,气液混合输出管的底部圆周安有若干上下贯通的液体进入管,液体进入管的底部设有进液豁口,在气液混合输出管的外侧圆周设有若干空气输入管,空气输入管采用弯管结构设置,每个空气输入管的较低端均与气液混合输出管的侧壁下部固接并连通,在气液混合输出管内位于空气输入管与气液混合输出管的连接处有真空区,每个空气输入管的较高端均开口向上并与气液混合输出管平行。
所述空气输入管的个数为4。
所述空气输入管与气液混合输出管为一体结构设置。
所述空气输入管中弯管的弯曲半径为50mm。
所述液体进入管的个数为4。
所述液体进入管与气液混合输出管为一体结构设置。
所述气液混合输出管的管径大于空气输入管的管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通过设置安有空气输入管的气液混合输出管,以及带有进液豁口的液体进入管,在进行油罐车清洗时,便于抽取浅层积水,避免在清洗过程中罐内积存较大数量的存水,具有良好的抽吸效果,保证了罐内的清洗效果,既在液面高的时候,避免液体充满气液混合输出管,防止驱动电机过载,又在液面低的时候,具有足够的抽吸能力,使浅层的存水也能够被有效的吸取,简化管理,减少了维修费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空气输入管;2-液体进入管;3-气液混合输出管;4-真空区;5-进液豁口;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包括底部封闭的气液混合输出管3,气液混合输出管3的底部圆周安有若干上下贯通的液体进入管2,液体进入管2的底部设有进液豁口5,在气液混合输出管3的外侧圆周设有若干空气输入管1,空气输入管1采用弯管结构设置,每个空气输入管1的较低端均与气液混合输出管3的侧壁下部固接并连通,在气液混合输出管3内位于空气输入管1与气液混合输出管3的连接处有真空区4,每个空气输入管1的较高端均开口向上并与气液混合输出管3平行。
所述空气输入管1的个数为4。
所述空气输入管1与气液混合输出管3为一体结构设置。
所述空气输入管1中弯管的弯曲半径为50mm。
所述液体进入管2的个数为4。
所述液体进入管2与气液混合输出管3为一体结构设置。
所述气液混合输出管3的管径大于空气输入管1的管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直接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到罐底即可,抽吸过程中不需要对其高度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整,空气输入管1的空气进口总是高于液体进入管2的进液口,此时,在液面高的时候,总有气体进入气液混合输出管3,因此,不会出现气液混合输出管3中液体充满气液混合输出管3的情况,当罐内液面较低时,气流在真空区4处形成真空,有助于液体通过进液豁口5进入气液混合输出管3,在进行油罐车清洗时,便于抽取浅层积水,避免在清洗过程中罐内积存较大数量的存水,具有良好的抽吸效果,保证了罐内的清洗效果,既在液面高的时候,避免液体充满气液混合输出管3,防止驱动电机过载,又在液面低的时候,具有足够的抽吸能力,使浅层的存水也能够被有效的吸取,简化管理,减少了维修费用,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利于推广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捷。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封闭的气液混合输出管(3),气液混合输出管(3)的底部圆周安有若干上下贯通的液体进入管(2),液体进入管(2)的底部设有进液豁口(5),在气液混合输出管(3)的外侧圆周设有若干空气输入管(1),空气输入管(1)采用弯管结构设置,每个空气输入管(1)的较低端均与气液混合输出管(3)的侧壁下部固接并连通,在气液混合输出管(3)内位于空气输入管(1)与气液混合输出管(3)的连接处有真空区(4),每个空气输入管(1)的较高端均开口向上并与气液混合输出管(3)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入管(1)的个数为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入管(1)与气液混合输出管(3)为一体结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入管(1)中弯管的弯曲半径为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进入管(2)的个数为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进入管(2)与气液混合输出管(3)为一体结构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输出管(3)的管径大于空气输入管(1)的管径。
CN202120016073.5U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 Active CN2143833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6073.5U CN214383356U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16073.5U CN214383356U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83356U true CN214383356U (zh) 2021-10-12

Family

ID=77991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16073.5U Active CN214383356U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833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383356U (zh) 一种气液混合流的抽吸口结构
CN201593508U (zh) 双射流自吸泵装置
CN201366266Y (zh) 自清洗过滤器
CN207745540U (zh) 一种真空缓冲罐
CN206233666U (zh) 一种环保机械停车位
CN207145108U (zh) 油气分离器、供油系统以及车辆
CN210993046U (zh) 一种防堵塞化工填料塔
CN207158811U (zh) 一种净水机出水装置
CN113648799A (zh) 一种卧式湿法脱硫系统
CN2703146Y (zh) 一种立式自吸泵
CN206986070U (zh) 一种92%苯肼的生产装置
CN206245394U (zh) 一种吸水装置
CN206434910U (zh) 一种山茶油压滤机出油集油装置
CN201302390Y (zh) 双循环热交换水冷却塔
CN212618612U (zh) 一种蓄热罐集水盘
CN216934807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218834469U (zh) 一种粉末用聚酯树脂制备的溶剂回流型反应釜
CN212566391U (zh) 一种新型的中间排液冷凝器
CN214717968U (zh) 灌胶装置和椰棕制品生产系统
CN212982519U (zh) 一种无头除氧器防逆流抽排组件及具有其的装置
CN216043928U (zh) 一种凝液回收装置及背压汽轮机
CN219014019U (zh) 一种流体介质的输送系统
CN218562522U (zh) 一种虹吸罐
CN217595372U (zh) 自动超声波清洗机的强碱连体槽
CN209635876U (zh) 一种商用车尿素快速添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