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61555U - 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61555U
CN214361555U CN202022905045.7U CN202022905045U CN214361555U CN 214361555 U CN214361555 U CN 214361555U CN 202022905045 U CN202022905045 U CN 202022905045U CN 214361555 U CN214361555 U CN 2143615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end
steel pipe
pipe
end clamp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0504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智森
张顺观
周东敬
邓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ingj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ingj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ingj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ingjing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0504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615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615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615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包括后安装座、后端旋转管、与所述后端旋转管相接的后端固定管、后端夹持装置、控制该后端夹持装置松紧状态的调整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后端旋转管的供电装置;所述后端旋转管安装在所述后安装座的内圈;所述后端夹持装置的一端置于所述后端固定管内,所述调整装置设于所述后端旋转管的外壁。本实用新型后端夹持机构与前端夹持机构配合使用,并将钢管置于两夹持机构之间,配合移动平台进行局部热轧耐磨钢管的热处理,满足了钢管外侧加热内侧喷水冷却、钢管头尾部温度均匀性性等技术要求。

Description

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夹紧钢管的机构,尤其涉及一种与钢管淬火前端夹持机构配合的后端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在加工部分高性能钢管时,为使钢管达到所需的物理、化学性能,其淬火工艺需要将钢管加热到高温,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将钢管冷却至低温。
由于待淬火的钢管较大,不便于放置,会在淬火过程中导致钢管在加热及喷水冷却时不均匀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安装座、后端旋转管、与所述后端旋转管相接的后端固定管、后端夹持装置、控制该后端夹持装置松紧状态的调整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后端旋转管的供电装置;
所述后端旋转管安装在所述后安装座的内圈;所述后端夹持装置的一端置于所述后端固定管内,所述调整装置设于所述后端旋转管的外壁。
优选地,所述后安装座包括后底座和安装于该后底座上表面的后支撑座。
优选地,所述后支撑座的上部为圆形中空结构,所述后端旋转管的外壁与设于中空结构内的滚珠滑动接触。
优选地,在所述后端旋转管的两侧设有环形密封板。
优选地,所述后端夹持装置包括后端夹持爪、与后端夹持爪枢接并控制其松紧状态的拉杆、以及安装于拉杆尾端的齿轮条;所述后端夹持爪为三个等间距枢接于所述后端固定管内壁的前端。
优选地,在所述后端固定管的内壁等间距设有三个枢接头,所述后端夹持爪的前端与所述枢接头枢接。
优选地,所述调整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周向设于所述固定管外周的齿轮转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链条与所述齿轮转动机构相接。
优选地,所述齿轮转动机构包括与驱动电机相接的涡轮杆减速机、与减速机上的齿轮啮合的圆柱齿轮以及与所述圆柱齿轮啮合传动的传动轴组件。
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为三组,其上均设有与所述拉杆齿轮相啮合的齿轮组。
优选地,还包括一设于后安装座一侧的行走机构。
本实用新型后端夹持机构与前端夹持机构配合使用,并将钢管置于两夹持机构之间,配合移动平台进行局部热轧耐磨钢管的热处理,满足了钢管外侧加热内侧喷水冷却、钢管头尾部温度均匀性性等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确保了钢管在淬火过程中固定、旋转等功能,满足了均匀感应加热的要求,使钢管径向冷却均匀,提升了钢管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后端夹持机构的正面立体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后端夹持机构的侧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后端夹持机构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实用新型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安装座1、后端旋转管2、与所述后端旋转管1相接的后端固定管3、后端夹持装置4、控制该后端夹持装置4松紧状态的调整装置5、以及设于所述后端旋转管2的供电装置6。
所述后端旋转管2安装在所述后安装座1的内圈并在前端夹持机构的带动下旋转;所述后端夹持装置4的一端置于所述后端固定管3内,所述调整装置5设于所述后端旋转管2的外壁。
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后安装座1包括后底座11和安装于该后底座11上表面的后支撑座12。
所述后支撑座12的上部为圆形中空结构,所述后端旋转管2的外壁与设于中空结构内的滚珠滑动接触,即后端旋转管2通过待淬火的钢管相接,并在前端夹持机构的带动下,随其一起转动。
为确保与前端夹持机构上的钢管一起固定后转动,本实用新型中的后端夹持装置4包括后端夹持爪41、与后端夹持爪41枢接并控制其松紧状态的拉杆42、以及安装于拉杆42尾端的齿轮条43;所述后端夹持爪41为三个等间距枢接于所述后端固定管3内壁的前端。
在所述后端固定管3的内壁等间距设有三个枢接头44,所述后端夹持爪41的前端与所述枢接头枢接,并在调整装置的控制下以实现对钢管的松紧状态调整,从而达到固定和拆卸钢管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调整装置5包括驱动电机61和周向设于所述后端固定管3外周的齿轮转动机构7;所述驱动电机61通过链条与所述齿轮转动机构7相接,通过驱动电机61提供的动力,带动齿轮转动机构7的运转,齿轮转动机构7带动齿轮条43以实现调整后端夹持爪41的松紧状态。
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齿轮转动机构7包括与驱动电机61相接的涡轮杆减速机71、与减速机71上的齿轮啮合的圆柱齿轮72以及与所述圆柱齿轮啮合传动的传动轴组件8。
本实用新型中的传动组件8为三组,其上均设有与所述拉杆42齿轮相啮合的齿轮组,通过齿轮条带动拉杆42的移动以实现对后端夹持爪41的松紧调整,从而进一步的实现对钢管的固定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中为配合与前端夹持机构的在底座上的相对移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一设于后安装座一侧的行走机构9,该行走机构9包括一行走电机,该行走电机安装在后安装座2一侧,并通过一链条连接一齿轮,通过驱动电机91的带动,使其在移动平台上带动前端夹持机构和后端夹持机构的移动,从而使钢管穿梭于淬火和冷却装置之间。
本实用新型后端夹持机构与前端夹持机构配合使用,并将钢管置于两夹持机构之间,配合移动平台进行局部热轧耐磨钢管的热处理,满足了钢管外侧加热内侧喷水冷却、钢管头尾部温度均匀性性等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确保了钢管在淬火过程中固定、旋转等功能,满足了均匀感应加热的要求,使钢管径向冷却均匀,提升了钢管的品质。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Claims (10)

1.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安装座、后端旋转管、与所述后端旋转管相接的后端固定管、后端夹持装置、控制该后端夹持装置松紧状态的调整装置、以及设于所述后端旋转管的供电装置;
所述后端旋转管安装在所述后安装座的内圈;所述后端夹持装置的一端置于所述后端固定管内,所述调整装置设于所述后端旋转管的外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安装座包括后底座和安装于该后底座上表面的后支撑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座的上部为圆形中空结构,所述后端旋转管的外壁与设于中空结构内的滚珠滑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端旋转管的两侧设有环形密封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夹持装置包括后端夹持爪、与后端夹持爪枢接并控制其松紧状态的拉杆、以及安装于拉杆尾端的齿轮条;所述后端夹持爪为三个等间距枢接于所述后端固定管内壁的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端固定管的内壁等间距设有三个枢接头,所述后端夹持爪的前端与所述枢接头枢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周向设于所述固定管外周的齿轮转动机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链条与所述齿轮转动机构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转动机构包括与驱动电机相接的涡轮杆减速机、与减速机上的齿轮啮合的圆柱齿轮以及与所述圆柱齿轮啮合传动的传动轴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组件为三组,其上均设有与所述圆柱齿轮相啮合的齿轮组。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任一项所述的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设于后安装座一侧的行走机构。
CN202022905045.7U 2020-12-07 2020-12-07 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 Active CN2143615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5045.7U CN214361555U (zh) 2020-12-07 2020-12-07 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5045.7U CN214361555U (zh) 2020-12-07 2020-12-07 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61555U true CN214361555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81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05045.7U Active CN214361555U (zh) 2020-12-07 2020-12-07 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615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48166A (zh) 转盘式自动淬火装置
CN111331286B (zh) 一种船体外壁半自动焊接设备
CN112322859A (zh) 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
CN214361555U (zh) 钢管淬火后端夹持机构
TWI602926B (zh) 螺旋彈簧連續加熱裝置及利用其的螺旋彈簧連續加熱方法
CN112322860A (zh) 钢管淬火夹持设备
CN209619399U (zh) 一种传动轴热处理用淬火炉
CN105925780A (zh) 轧辊风冷淬火机
CN111321287B (zh) 一种齿轮热处理装置
CN214361554U (zh) 钢管淬火夹持设备
CN115354135B (zh) 摩托车曲轴连杆感应淬火和回火的一体式装置及加工方法
CN214361583U (zh) 钢管淬火前端夹持机构
CN215696499U (zh) 球磨铸铁管承口残砂去除装置
CN110238197B (zh) 一种铝合金料冷连轧生产方法
CN111187885A (zh) 一种无软带回转支承中频淬火感应器的运动机构
CN116079619B (zh) 长轴类零件推进定位机构
CN108977745B (zh) 一种多工位瓦楞辊热喷涂装置
CN219786025U (zh) 一种稳定性较高的钢管轧制设备
CN207143359U (zh) 电镀装置
CN207907648U (zh) 铁路客车轴箱烘干运输线
CN112301206A (zh) 钢管淬火前端夹持机构
CN219430048U (zh) 一种正火炉
CN219752382U (zh) 一种钢管退火加热炉
CN216585118U (zh) 一种弹簧定型加工用加热装置
CN208617948U (zh) 一种可调节的淬火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