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54160U - 贴膜治具 - Google Patents

贴膜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54160U
CN214354160U CN202022914961.7U CN202022914961U CN214354160U CN 214354160 U CN214354160 U CN 214354160U CN 202022914961 U CN202022914961 U CN 202022914961U CN 214354160 U CN214354160 U CN 2143541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ositioning
film
membrane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149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ngchengtai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ngchengta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ngchengtai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ngchengtai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1496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541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541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541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贴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贴膜治具,包括:底座,形成有用于限定电子设备的限位腔,底座上设有定位结构,底座上设有避空位;上盖,盖设于底座上,并与底座围合形成有密闭空间;膜组件,装设于密闭空间中;膜组件包括保护膜,贴设于保护膜一侧的离型膜,以及贴设于保护膜另一侧的定位膜;定位膜定位于定位结构上,离型膜抵持于电子设备的屏幕,且离型膜的一端能够从避空位向底座外侧伸出。本申请的贴膜治具,能够在密闭空间中撕离型膜,避免保护膜接触空气中的粉尘和静电,提高了保护膜与屏幕的贴合紧密度。

Description

贴膜治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贴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贴膜治具。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几乎已经成为了很多人必备的物品,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价格较昂贵,需要有一定的防护,因此保护套、保护膜等周边配件应运而生。保护膜很薄,保护膜一般贴有离型膜来保护保护膜的洁净度,当需要将保护膜贴在手机上时,一般先将离型膜撕掉,然后手工对位将保护膜贴在手机上。由于手工定位需要等待时间太久,导致保护膜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粉尘和静电,使得保护膜与手机之间贴合不紧密,保护膜的保护能力降低,且外表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膜治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撕离型膜后,手工定位时间太长导致保护膜容易吸附空气中粉尘和静电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贴膜治具,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形成有用于限定电子设备的限位腔,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结构,且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避空位;
上盖,盖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有密闭空间;
膜组件,装设于所述密闭空间中;所述膜组件包括保护膜,贴设于所述保护膜一侧的离型膜,以及贴设于所述保护膜另一侧的定位膜;所述定位膜定位于所述定位结构上,所述离型膜抵持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且所述离型膜的一端能够从所述避空位向所述底座外侧伸出。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离型膜上设有折痕线,所述折痕线将所述离型膜分割成贴合段及延长段,所述贴合段贴设于所述保护膜上,所述延长段沿所述折痕线反向折叠并贴设于所述贴合段上,且所述延长段背离所述折痕线的一端能够从所述避空位伸出。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避空位为形成于所述底座上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限位腔间隔设置;所述通槽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膜组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贴合方向。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多个凸设于所述底座上并围设于所述限位腔设置的定位柱;所述定位膜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各所述定位孔与各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形成凹凸配合。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柱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大径段凸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小径段凸设于所述大径段上,所述小径段与所述大径段的连接处形成台阶;所述定位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小径段的直径,且所述定位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大径段的直径;所述定位膜套设于所述小径段并止挡于所述台阶上。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于所述限位腔的底壁与所述底座外部之间。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包括盖板及自所述盖板一周边缘延伸的侧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底座形成有限位腔的一侧,所述侧板包覆于所述底座的外周壁上;所述盖板上向所述限位腔方向凸设有压紧部,所述压紧部能够在外部压力作用下将所述保护膜压紧于所述电子设备上。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外周壁上设有定位凹槽,所述侧板的内周壁上设有定位凸起;
或者,所述底座的外周壁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侧板的内周壁上设有定位凹槽;
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凹槽凹凸卡合。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压紧部用于与所述定位膜接触的面为弧形面或平面。
在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为吸塑制品或者硬纸板制品;
所述上盖为吸塑制品或者硬纸板制品。
本申请提供的贴膜治具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膜治具,通过将膜组件定位于底座与上盖形成的密闭空间中,且将离型膜的一端通过避空位伸出底座外部,则可以在底座外部将离型膜撕下,而撕离型膜的过程中,保护膜始终处于密闭空间中,则保护膜在贴上电子设备的屏幕前不会接触空气,也就不会吸附空气中粉尘和静电,使得保护膜与屏幕之间的贴合不会受粉尘和静电的影响,使得保护膜与屏幕之间贴合紧密,从而使得保护膜对屏幕的保护能力更强,同时也使得贴了保护膜的电子设备外表美观。同时,通过限位腔及定位结构的设置,使得电子设备及保护膜在撕下离型膜之前均已定位于底座上,则使得保护膜在撕下离型膜之后能够快速且精准地贴合于电子设备的屏幕上,提高了电子设备的贴膜效率。此外,利用本申请的贴膜治具贴膜时,操作简单,无需较高的手工能力,一般用户都能够自己简单贴膜,增加了贴膜乐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膜治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膜治具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贴膜治具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底座的另一个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离型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定位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上盖的另一个角度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贴膜治具;10、底座;11、限位腔;12、定位结构;121、定位柱;1211、大径段;1212、小径段;1213、台阶;13、避空位;14、通孔;15、定位凹槽;20、上盖;21、盖板;211、压紧部;22、侧板;221、定位凸起;30、膜组件;31、保护膜;32、离型膜;321、折痕线;322、贴合段;323、延长段;33、定位膜;331、定位孔;40、密闭空间;200、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膜治具100进行说明。该贴膜治具100用于电子设备200的贴膜,具体是将保护膜31在不接触外界空气中静电、粉尘的情况下快速地贴在电子设备200的屏幕上,且定位精准。具体的,电子设备2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iPad等,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5,贴膜治具100包括底座10、上盖20及膜组件30。底座10一侧形成有限位腔11,限位腔11用于装入电子设备200并对电子设备200进行限位,底座10上设有定位结构12,且底座10上还设有避空位13。上盖20盖设于底座10上,具体是上盖20盖设于底座10形成有限位腔11的一侧上,上盖20与底座10围合形成有密闭空间40,也即是当上盖20盖于底座10上之后,上盖20与底座10之间为密闭空间40。膜组件30装设于密闭空间40中,则膜组件30与外界空气不接触。膜组件30包括保护膜31、离型膜32及定位膜33,离型膜32贴设于保护膜31一侧,具体是离型膜32贴设于保护膜31用于与电子设备200屏幕贴合的一侧并用于保护保护膜31,防止保护膜31与空气接触而吸附空气中的静电和粉尘。定位膜33贴设于保护膜31的另一侧,定位膜33用于将膜组件30整体定位于底座10上。安装时,将定位膜33定位于定位结构12上,并使得离型膜32抵持于电子设备200的屏幕,且离型膜32的一端能够从避空位13向底座10外侧伸出,也即是离型膜32的一端能够被用户在外部接触到。
使用本申请的贴膜治具100给电子设备200贴膜时:首先将电子设备200限定于限位腔11中,保证电子设备200不会晃动;接着通过定位膜33及定位结构12将膜组件30以离型膜32抵持于电子设备200的屏幕的姿态定位于底座10上,且将离型膜32的一端从底座10的避空位13伸出底座10;接着将上盖20盖设于底座10上,此时膜组件30处于密闭空间40中;接着从底座10外部拉扯离型膜32的一端以使离型膜32从保护膜31中分离出来;接着按压上盖20以使保护膜31的一侧自动排气并紧贴于电子设备200的屏幕上;最后将上盖20打开,撕下定位膜33,并取下电子设备200,即可完成电子设备200的贴膜工作。
本实施例中的贴膜治具100,通过将膜组件30定位于底座10与上盖20形成的密闭空间40中,且将离型膜32的一端通过避空位13伸出底座10外部,则可以在底座10外部将离型膜32撕下,而撕下离型膜32的过程中,保护膜31始终处于密闭空间40中,则保护膜31在贴上电子设备200的屏幕前不会接触空气,也就不会吸附空气中粉尘和静电,使得保护膜31与屏幕之间的贴合不会受粉尘和静电的影响,保护膜31与屏幕之间贴合紧密,从而使得保护膜31对屏幕的保护能力更强,同时也使得贴了保护膜31的电子设备200外表美观。同时,通过限位腔11及定位结构12的设置,使得电子设备200及保护膜31在撕下离型膜32之前均已定位于底座10上,则使得保护膜31在撕下离型膜32之后能够快速且精准地贴合于电子设备200的屏幕上,提高了电子设备200的贴膜效率。此外,利用本申请的贴膜治具100贴膜时,操作简单,无需较高的手工能力,一般用户都能够自己简单贴膜,增加了贴膜乐趣。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及图6,离型膜32为长形片状结构,离型膜32的长度方向为图6中的X方向,离型膜32的宽度方向为图6中的Y方向。离型膜32上设有折痕线321,折痕线321具体为虚断线,折痕线321沿离型膜32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折痕线321将离型膜32沿其长度方向上分割成两段,分别为贴合段322及延长段323。安装时,请参阅图1,贴合段322贴设于保护膜31上,延长段323沿折痕线321反向折叠并贴设于贴合段322上,具体是贴设于贴合段322背离保护膜31的一侧上,延长段323的长度大于贴合段322的长度,延长段323背离折痕线321的一端能够伸出贴合段322,并能够从避空位13伸出底座10。本申请通过将离型膜32沿折痕线321反向折叠的设置,使得当用户在底座10外部轻松拉扯延长段323的一端时,能够给予贴合段322的顶端一个向外且向下的拉力,也即是相对于用手向下并向外拉扯贴合段322的顶端,继而能够轻松将贴合段322从保护膜31上撕下,且不会对保护膜31产生额外的力。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设计情况,上述折痕线321也可以沿离型膜32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将离型膜32沿其宽度方向上分割成两段,也即是将延长段323的一端从贴合段322的左侧或右侧伸出,则拉扯延长段323时,给予贴合段322一个向外且向左或者向外且向右的拉力,同样能够将贴合段322轻松从保护膜31上撕下,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请参阅图4,底座10为长形结构,底座10的长度方向与离型膜32的长度方向相同,底座10的宽度方向与离型膜32的宽度方向相同,底座10的厚度方向、底座10的长度方向及底座10的宽度方向两两相互垂直。限位腔11为自底座10厚度方向上的一侧凹设形成,限位腔11的内周壁设置为与电子设备200的外周壁轮廓相适配,从而保证当电子设备200装入限位腔11中后,电子设备200在限位腔11中精准定位,不会产生晃动。其中,限位腔11的内周壁是指限位腔11沿周向上的内侧壁,电子设备200的外周壁是指电子设备200沿周向上的外侧壁。此外,为了保证电子设备200装入限位腔11后定位牢固,限位腔11的底壁对应电子设备200背部凸起位置(例如摄像头)向背离电子设备200方向内凹设置,从而防止电子设备200背面摄像头与限位腔11的底壁产生干涉,从而避免电子设备200在限位腔11中摆放不平稳,进而保证该贴膜治具100贴膜精度高。
请参阅图4及图5,避空位13为形成于底座10上的通槽,通槽与限位腔11沿底座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通槽具体设于限位腔11的下方,且通槽沿第一方向贯穿底座10,第一方向为膜组件30与电子设备200的贴合方向,也即是底座10的厚度方向。在膜组件30装配时,延长段323的一端向底座10的下方延伸并从通槽穿出底座10。
请参阅图4及图5,通槽呈长条状,通槽的尺寸大于延长段323一端的尺寸。通槽贯穿底座10的底侧,也即是安装时,延长段323的一端可以直接从底座10下侧穿入通槽中,并弯折伸出底座10外,且盖上上盖20时,上盖20还能够给予延长段323外力以使延长段323限制在通槽中。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通槽也可以不贯穿底座10的底侧,则安装时直接将延长段323一端从通槽内端插入并从通槽外端伸出即可,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及图7,定位结构12包括多个定位柱121,各定位柱121凸设于底座10形成限位腔11的一侧上,各定位柱121围设于限位腔11的外围设置。定位膜33上伸出保护膜31以外的边缘位置开设有多个定位孔331,各定位孔331与各定位柱121一一对应形成凹凸配合。安装时,将膜组件30以离型膜32朝向电子设备200的姿势向底座10方向移动,并将定位膜33上的定位孔331一一对应套在各定位柱121上,进而使得离型膜32抵持于电子设备200的屏幕上,且使得保护膜31与电子设备200的屏幕定位精准。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设计情况,上述定位膜33也可以通过粘贴的方式定位于底座10上,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请参阅图4,定位结构12包括四个定位柱121,四个定位柱121分别设于限位腔11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四个定位柱121分别靠近限位腔11的四个边角位置设置,四个定位孔331的位置根据四个定位柱121的位置进行设定。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柱121的数量及位置均可以进行调整,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请参阅图3及图4,电子设备200装入限位腔11后至少部分凸处于限位腔11。定位柱121呈阶梯状,定位柱121包括大径段1211和小径段1212,大径段1211凸设于底座10上,且大径段1211凸出底座10的高度略高于电子设备200凸出底座10的高度,小径段1212凸设于大径段1211上,小径段1212与大径段1211的连接处形成台阶1213。定位孔331的孔径大于小径段1212的直径,且定位孔331的孔径小于大径段1211的直径,安装时,定位孔331穿过小径段1212并止挡于台阶1213处,则定位膜33止挡于台阶1213处,离型膜32抵持于电子设备200上。本申请通过将定位柱121设置成阶梯状,从而可以适应电子设备200凸出限位腔11的设计,进而便于将保护膜31紧紧贴设于电子设备200的屏幕上。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及图5,底座10上还开设有通孔14,通孔14连通于限位腔11的底壁与底座10外部之间,具体是,通孔14自限位腔11的底壁向底座10背离上盖20的一侧延伸,也即是通孔14形成于底座10的背面,这样,当需要将电子设备200从限位腔11中推出时,可以直接用手从通孔14处推动电子设备200,便可以将电子设备200轻松从限位腔11中取出。此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通孔14,而是在底座10上形成与限位腔11的内周壁连通的凹槽,通过将手伸入凹槽中以将电子设备200从限位腔11中夹出,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8及图9,上盖20包括盖板21及侧板22,盖板21盖设于底座10形成有限位腔11的一侧,即盖板21将与电子设备200的屏幕正对设置,盖板21上向限位腔11方向凸设有压紧部211,压紧部211能够在外部压力作用下将保护膜31压紧于电子设备200的屏幕上。侧板22自盖板21一周边缘延伸,侧板22包覆于底座10的外周壁上。本申请的上盖20在使用时,先将上盖20从底座10的一侧套在底座10上,并使得盖板21与电子设备200的屏幕正对设置,且侧板22包覆于底座10的外周壁上,从而使得上盖20与底座10之间形成密闭空间40。当将离型膜32从保护膜31上分离下来后,用户可通过手或工具在盖板21的外侧用均匀且有规则的力度按压压紧部211,从而通过压紧部211将保护膜31紧紧贴设于电子设备200的屏幕上,且能够将保护膜31与电子设备200之间的气体压出,保证保护膜31与屏幕之间的贴合紧密度。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及图8,底座10的外周壁上设有定位凹槽15,侧板22的内周壁上设有定位凸起221,定位凸起221与定位凹槽15凹凸卡合,从而将上盖20与底座10牢固的盖合在一起。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底座10的外周壁上设置定位凸起221,然后在侧板22的内周壁上设置定位凹槽15,并通过定位凸起221与定位凹槽15凹凸卡合,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请参阅图4及图8,底座10的外周壁上设置四个定位凹槽15,四个定位凹槽15分别分布于底座10的四个边角上,对应的,侧板22的内周壁上也设置四个定位凸起221,四个定位凸起221分别分布于侧板22的四个边角上,四个定位凸起221与四个定位凹槽15一一对应凹凸卡合,从而能够将底座10和上盖20沿周向上均匀连接,其连接强度分布均匀,此外,如此设计使得上盖20整体为对称结构,使得上盖20的安装方向可以不做限定,便于用户操作。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凹槽15的数量及位置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且定位凹槽15的数量及位置也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8及图9,压紧部211用于与定位膜33接触的面为弧形面,具体的,沿盖板21的长度方向上,弧形面到定位膜33的距离从中间向两端逐渐增大,而沿盖板21的宽度方向上,弧形面到定位膜33的距离均相等。当离型膜32被撕下后,用户可以在盖板21的外侧,沿盖板21的长度方向,从中间向两端均匀按压压紧部211,从而将保护膜31均匀贴设于电子设备200的屏幕上。本申请的压紧部211通过弧形面的设置,使得在外压力作用下,压紧部211对定位膜33及保护膜31的作用力柔和,没有刮伤力,且在撕下离型膜32时,压紧部211对离型膜32的挤压力小,不会妨碍离型膜32的分离。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设计情况,上述压紧部211用于与定位膜33接触的面也可以为平面,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5、图8及图9,底座10和上盖20均为吸塑制品。吸塑是一种塑料加工工艺,主要原理是将平展的塑料硬片材加热变软后,采用真空吸附于模具表面,冷却后成型。具体的,底座10和上盖20可以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材料吸塑成型。本申请通过将底座10和上盖20均采用吸塑制品,则可以省去底座10和上盖20的注塑成本,也能够节约整个底座10和上盖20的材料成本及运输成本,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此外,PET和PC均为可降解材料,为环保做贡献。可以理解地,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设计情况及具体要求,底座10也可以为硬纸板制品,上盖20也可以为硬纸板制品,则底座10和上盖20的材料成本更加简单,且更加环保,成本低。此外,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底座10和上盖20也可以是长形板块状结构,然后通过在块状结构上开槽或设置凸块,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贴膜方法,使用上述贴膜治具100为电子设备200贴膜,该贴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电子设备200装入限位腔11中,并使得电子设备200具有屏幕的一侧凸出于限位腔11设置;
将膜组件30通过定位结构12定位于底座10上,使得离型膜32与电子设备200的屏幕抵接,并将离型膜32一端从避空位13伸出底座10外;具体是,通过定位膜33上的四个定位孔331分别套在底座10上的四个定位柱121上,从而将膜组件30整体定位于底座10上。
将上盖20盖设于底座10上,形成密闭空间40;具体时,将盖板21盖设于底座10形成有限位腔11的一侧,将侧板22包覆于底座10的外侧壁上,并通过四个定位凸起221与四个定位凹槽15凹凸卡合。
拉动离型膜32一端以将离型膜32从保护膜31上撕下并取出;具体是向下拉动延长段323背离折痕线321的一端,以将贴合段322从保护膜31上分离。
按压上盖20以使保护膜31自动排气并紧贴于电子设备200的屏幕;具体是,沿上盖20的长度方向上,从中间向两端用均匀的力度按压压紧部211,从而通过压紧部211强保护膜31紧贴于屏幕上。
打开上盖20,撕下定位膜33,并将电子设备200取出,从而完成电子设备200的贴膜工作。
本申请的贴膜方法通过使用上述贴膜治具100进行贴膜,使得在贴膜的过程中,保护膜31一直处于密闭空间40中,不会吸附空气中粉尘和静电,提高了保护膜31与屏幕的贴合紧密度。同时,撕下离型膜32后,只需按压上盖20即可将保护膜31紧贴于屏幕上,其定位快速,操作简单,提高了贴膜效率,且用户可以自己贴膜,增加了贴膜乐趣。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贴膜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形成有用于限定电子设备的限位腔,所述限位腔的内周壁设置为与所述电子设备的外周壁轮廓相适配,且所述限位腔的底壁对应所述电子设备的背部凸起位置内凹设置;所述底座上设有定位结构,且所述底座上还设有避空位;
上盖,盖设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围合形成有密闭空间;
膜组件,装设于所述密闭空间中;所述膜组件包括保护膜,贴设于所述保护膜一侧的离型膜,以及贴设于所述保护膜另一侧的定位膜;所述定位膜定位于所述定位结构上,所述离型膜抵持于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且所述离型膜的一端能够从所述避空位向所述底座外侧伸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上设有折痕线,所述折痕线将所述离型膜分割成贴合段及延长段,所述贴合段贴设于所述保护膜上,所述延长段沿所述折痕线反向折叠并贴设于所述贴合段上,且所述延长段背离所述折痕线的一端能够从所述避空位伸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避空位为形成于所述底座上的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限位腔间隔设置;所述通槽沿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底座,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膜组件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贴合方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多个凸设于所述底座上并围设于所述限位腔设置的定位柱;所述定位膜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各所述定位孔与各所述定位柱一一对应形成凹凸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贴膜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大径段凸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小径段凸设于所述大径段上,所述小径段与所述大径段的连接处形成台阶;所述定位孔的孔径大于所述小径段的直径,且所述定位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大径段的直径;所述定位膜套设于所述小径段并止挡于所述台阶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于所述限位腔的底壁与所述底座外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贴膜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包括盖板及自所述盖板一周边缘延伸的侧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底座形成有限位腔的一侧,所述侧板包覆于所述底座的外周壁上;所述盖板上向所述限位腔方向凸设有压紧部,所述压紧部能够在外部压力作用下将所述保护膜压紧于所述电子设备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膜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外周壁上设有定位凹槽,所述侧板的内周壁上设有定位凸起;
或者,所述底座的外周壁上设有定位凸起,所述侧板的内周壁上设有定位凹槽;
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凹槽凹凸卡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膜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用于与所述定位膜接触的面为弧形面或平面。
10.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贴膜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为吸塑制品或者硬纸板制品;
所述上盖为吸塑制品或者硬纸板制品。
CN202022914961.7U 2020-12-07 2020-12-07 贴膜治具 Active CN2143541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4961.7U CN214354160U (zh) 2020-12-07 2020-12-07 贴膜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14961.7U CN214354160U (zh) 2020-12-07 2020-12-07 贴膜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54160U true CN214354160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82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14961.7U Active CN214354160U (zh) 2020-12-07 2020-12-07 贴膜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541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93145A (zh) 贴膜治具及贴膜方法
CA2751603C (en) Electronic device cove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7565978B2 (en) Vacuum packaging bags equipped with deflating device and deflating cylinders for use thereof
CN111113881B (zh) 自助贴膜机及其贴膜方法
US11032637B2 (en) Loudspeaker,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loudspeaker
CN112002232B (zh) 一种用于曲面屏的贴合工装
JP2010012601A (ja) ハウジングケース、及び、ハウジングケースの製造方法
CN214354160U (zh) 贴膜治具
JP6279534B2 (ja) 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保護カバーの貼付治具および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装置用保護カバーの貼り付けキット
CN212606065U (zh) 一种手机贴膜辅助器及其模具
US20160198071A1 (en) Compliant support for component alignment
CN210501420U (zh) 一种用于辅助贴膜装置的包装盒
CN216267609U (zh) 手机贴膜器
CN220164278U (zh) 一种多功能上抽拉贴膜结构
CN219989612U (zh) 手机贴膜辅助装置
CN218908137U (zh) 一种自带贴膜功能的包装盒
WO2020037766A1 (zh) 贴膜装置
CN220549265U (zh)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电子产品贴膜器
CN218858805U (zh) 一种手机贴膜万能工装
CN220764835U (zh) 一种手机贴膜器及手机贴膜组件
CN217968385U (zh) 贴膜器
JP3179428U (ja) 電子機器用保護フィルム
CN220865772U (zh) 一种贴膜器
CN216509368U (zh) 贴膜辅助工具
CN221050064U (zh) 贴膜器及贴膜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