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53062U - 一种托盘自动钉装生产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托盘自动钉装生产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53062U
CN214353062U CN202022904031.3U CN202022904031U CN214353062U CN 214353062 U CN214353062 U CN 214353062U CN 202022904031 U CN202022904031 U CN 202022904031U CN 214353062 U CN214353062 U CN 214353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motor
guide
rack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0403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永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ianxia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ianxia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ianxia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ianxiang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0403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53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53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530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木托盘技术领域的一种托盘自动钉装生产线,包括:两个转运装置;钉装组件,所述钉装组件设置在两个所述转运装置之间;模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设置在两个所述转运装置之间远离所述钉装组件的一侧;垛码组件,所述垛码组件设置在所述钉装组件的左侧,所述垛码组件卡接在左侧所述转运装置的外侧,所述转运装置包括:第一支架;两个第一导轨,两个所述第一导轨一前一后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前后两端;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前端,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化对木托盘进行钉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木托盘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托盘自动钉装生产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托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托盘自动钉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托盘运输是货物按一定要求成组装在一个标准托盘上组合成为一个运输单位并便于利用铲车或托盘升降机进行装卸托运和堆存的一种运输方式。托盘运输将成件货物装载在托盘上并用箱板纸、塑料薄膜或金属绳索加以固定,用铲车或其他装卸机械进行搬运,连盘带货一起装入车船运送的货物运输方法。“成组运输”的一种形式,托盘运输是集组化运输的一种形式。货物装载托盘上,经加固绑扎,形成一个“成组货载”后,再由船舶等运输工具完成运输的形式。
木托盘,是以天然木材为原料制造的托盘。是现在使用最广的托盘。托盘是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的放置作为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一般用木材、金属、纤维板制作,便于装卸、搬运单元物资和小数量的物资。托盘的种类主要有木质的,塑料的,金属等材料。木质是现在使用最广的,因为其价格便宜、结实。
现有的木托盘多是通过人工手持气钉枪进行钉装,效率极低,由于手持气钉枪进行钉装,固定钉的钉装位置无法精准的定位,严重影响木托盘的生产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盘自动钉装生产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木托盘多是通过人工手持气钉枪进行钉装,效率极低,由于手持气钉枪进行钉装,固定钉的钉装位置无法精准的定位,严重影响木托盘的生产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托盘自动钉装生产线,包括:
两个转运装置;
钉装组件,所述钉装组件设置在两个所述转运装置之间;
模具组件,所述模具组件设置在两个所述转运装置之间远离所述钉装组件的一侧;
垛码组件,所述垛码组件设置在所述钉装组件的左侧,所述垛码组件卡接在左侧所述转运装置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转运装置包括:
第一支架;
两个第一导轨,两个所述第一导轨一前一后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前后两端;
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的顶部前端,所述第一齿条在前端所述第一导轨的内侧,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导轨相平行;
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导轨的顶部;
第一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安装在所述移动支架的右侧,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底部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
两个第二导轨,两个所述第二导轨一左一右安装在所述移动支架的顶部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钉装组件包括:
外壳体;
两个第二支架,两个所述第二支架一左一右安装在所述外壳体的内腔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支架本体、第三导轨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三导轨安装在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二齿条安装在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二齿条在所述第三导轨的外侧;
四个第二动力组件,四个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支架的顶部前后两端,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移动箱、第一导轨槽、第二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导轨槽安装在所述移动箱的底部,所述第一导轨槽卡接在所述第三导轨的外侧,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移动箱的侧面,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在所述移动箱的内腔,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
两个横梁,其中一个所述横梁横向安装在后端两个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之间,另外一个所述横梁横向安装在前端两个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之间,两个所述横梁相平行,所述横梁包括横梁本体、两个第四导轨、第三齿条,两个所述第四导轨一上一下安装在所述横梁本体的内侧面上下两侧,所述第三齿条安装在所述横梁本体的顶部外侧;
多个第三动力组件,多个所述第三动力组件均匀安装在两个所述横梁的顶部,所述第三动力组件包括第三电机、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三电机的底部输出轴上,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齿条相啮合;
多个安装板,多个所述安装板一一对应的安装在多个所述第三动力组件的内侧面,所述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两个第二导轨槽和第一移动板,两个所述第二导轨槽一上一下安装在所述安装板本体的外侧面上下两端,两个所述第二导轨槽一一对应的卡接在两个所述第四导轨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移动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板本体的内侧面,所述第一移动板上远离所述安装板本体的一侧安装有气钉枪。
优选的,所述模具组件包括:
第三支架;
两个第五导轨,两个所述第五导轨一前一后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架的顶部前后两端;
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悬置于两个所述第五导轨之间;
多个第一导轮,多个所述第一导轮均匀安装在所述模具本体的前后表面底部,所述第一导轮与所述第五导轨相接触,所述模具本体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导轮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五导轨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垛码组件包括:
第四支架;
两个第六导轨,两个所述第六导轨一前一后安装在所述第四支架的顶部前后两端;
移动横梁,所述移动横梁悬置于两个所述第六导轨之间,所述移动横梁的前后两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导轮,所述第二导轮的底部与所述第六导轨的顶部接触,所述移动横梁通过第二导轮安装在两个所述第六导轨的顶部;
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导轮上;
两个第二移动板,两个所述第二移动板一前一后安装在所述移动横梁的底部前后两端,所述第二移动板的顶部贯穿所述移动横梁的顶部,所述第二移动板包括移动板本体、导向杆和第四齿条,所述导向杆安装在所述移动板本体的顶部,所述第四齿条安装在所述移动板本体的顶部,所述第四齿条在所述导向杆的外侧;
第四动力组件,所述第四动力组件安装在所述移动横梁上,所述第四动力组件包括第五电机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五电机安装在所述移动横梁上,所述第四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四齿条相啮合;
两个翻转装置,两个所述翻转装置一前一后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移动板的外侧,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第六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伸缩装置和气指,所述第六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板上,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所述第六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移动板上远离所述第六电机一侧,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伸缩装置安装在所述从动齿轮上运力所述第六电机的一侧,所述气指安装在所述伸缩装置上远离所述从动齿轮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化对木托盘进行钉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木托盘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木条置于模具本体的内侧,通过多个第一导轮带动模具本体移动,第五导轨的顶部与第二导轨的顶部平齐,两个第五导轨的位置与两个第二导轨的位置相对应,模具本体通过第五导轨移动到第二导轨的顶部,再通过移动支架带动模具本体移动到外壳体的入口处,模具本体通过外壳体的入口处进入到外壳体的内腔,通过气钉枪对木托盘进行钉装,通过第四电机带动第二导轮旋转,通过主动旋转的第二导轮带动剩余的第二导轮从带,以此带动移动横梁移动,将移动横梁移动到模具本体的正上方,通过第五电机带动第四齿轮旋转,通过第四齿轮与第四齿条的配合使用带动第二移动板上下移动,通过第二移动板带动翻转装置上下移动,使得气指下降到与木托盘相对应的位置,通过伸缩装置带动气指相向移动,卡接到木托盘的边缘,通过气指对木托盘进行夹持,再通过第二移动板带动木托盘向上移动,再通过移动横梁带动木托盘移动,对木托盘进行码垛,移除木托盘的模具本体移动到第三支架的顶部,再次重复上述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运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钉装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模具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垛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转运装置、110第一支架、120第一导轨、130第一齿条、140移动支架、150第一动力组件、160第二导轨、200钉装组件、210外壳体、220第二支架、230第二动力组件、240横梁、250第三动力组件、260安装板、300模具组件、310第三支架、320第五导轨、330模具本体、340第一导轮、400垛码组件、410第四支架、420第六导轨、430移动横梁、440第四电机、450第二移动板、460第四动力组件、470翻转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托盘自动钉装生产线,能够自动化对木托盘进行钉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木托盘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请参阅图1,包括:转运装置100、钉装组件200、模具组件300和垛码组件400;
请参阅图1-2,转运装置100包括:
两个第一支架110相对应;
两个第一导轨120一前一后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支架110的顶部前后两端;
第一齿条130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一支架110的顶部前端,第一齿条130在前端第一导轨120的内侧,第一齿条130与第一导轨120相平行;
移动支架140安装在两个第一导轨120的顶部;
第一动力组件150通过螺栓安装在移动支架140的右侧,第一动力组件150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电机底部输出轴上,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130相啮合,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旋转,通过第一齿轮的旋转带动移动支架140移动;
两个第二导轨160均通过螺栓一左一右安装在移动支架140的顶部左右两侧;
请参阅图1-3,钉装组件200设置在两个转运装置100之间,钉装组件200包括:
外壳体210置于两个第一支架110之间,外壳体210的出入口处与移动支架140相对应;
两个第二支架220一左一右安装在外壳体210的内腔左右两侧,第二支架220包括支架本体、第三导轨和第二齿条,第三导轨安装在支架本体的顶部,第二齿条安装在支架本体的顶部,第二齿条在第三导轨的外侧;
四个第二动力组件230安装在两个第二支架220的顶部前后两端,第二动力组件230包括移动箱、第一导轨槽、第二电机和第二齿轮,第一导轨槽安装在移动箱的底部,第一导轨槽卡接在第三导轨的外侧,第二电机安装在移动箱的侧面,第二齿轮安装在移动箱的内腔,第二齿轮安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齿轮旋转,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的配合使用带动移动箱在第二支架220的顶部移动;
其中一个横梁240横向安装在后端两个第二动力组件230之间,另外一个横梁240横向安装在前端两个第二动力组件230之间,两个横梁240相平行,横梁240包括横梁本体、两个第四导轨、第三齿条,两个第四导轨一上一下安装在横梁本体的内侧面上下两侧,第三齿条安装在横梁本体的顶部外侧,通过移动箱带动横梁240移动;
多个第三动力组件250均匀安装在两个横梁240的顶部,第三动力组件250包括第三电机、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安装在第三电机的底部输出轴上,第三齿轮与第三齿条相啮合,通过第三电机带动第三齿轮旋转;
多个安装板260一一对应的安装在多个第三动力组件250的内侧面,安装板260包括安装板本体、两个第二导轨槽和第一移动板,两个第二导轨槽一上一下安装在安装板本体的外侧面上下两端,两个第二导轨槽一一对应的卡接在两个第四导轨的外壁上,第一移动板安装在安装板本体的内侧面,第一移动板上远离安装板本体的一侧安装有气钉枪,通过第三齿轮与第三齿条的配合使用带动安装板260移动,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和第三齿轮与第三齿条的配合使用对安装板260的位置进行调整,以此对气钉枪的位置进行定位,通过安装板260带动气钉枪,通过气钉枪对木托盘进行钉装;
请参阅图1-4,模具组件300设置在两个转运装置100之间远离钉装组件200的一侧,模具组件300包括:
第三支架310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架110之间,第三支架310与外壳体210相对应,第三支架310与外壳体210相平行;
两个第五导轨320一前一后通过螺栓安装在第三支架310的顶部前后两端;
模具本体330悬置于两个第五导轨320之间,木条置于模具本体330的内侧;
多个第一导轮340均匀安装在模具本体330的前后表面底部,第一导轮340与第五导轨320相接触,模具本体330通过多个第一导轮340安装在两个第五导轨320的顶部,通过多个第一导轮340带动模具本体330移动,第五导轨320的顶部与第二导轨160的顶部平齐,两个第五导轨320的位置与两个第二导轨160的位置相对应,模具本体330通过第五导轨320移动到第二导轨160的顶部,再通过移动支架140带动模具本体330移动到外壳体210的入口处,模具本体330通过外壳体210的入口处进入到外壳体210的内腔,通过气钉枪对木托盘进行钉装;
请参阅图1、图3和5,垛码组件400设置在钉装组件200的左侧,垛码组件400卡接在左侧转运装置100的外侧,垛码组件400包括:
第四支架410卡接在左侧第一支架110的外侧,第四支架410与外壳体210相对应,钉装完成后的木托盘通过模具本体330移动到左侧移动支架140的顶部;
两个第六导轨420一前一后安装在第四支架410的顶部前后两端;
移动横梁430悬置于两个第六导轨420之间,移动横梁430的前后两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导轮,第二导轮的底部与第六导轨420的顶部接触,移动横梁430通过第二导轮安装在两个第六导轨420的顶部;
第四电机440安装在其中一个第二导轮上,通过第四电机440带动第二导轮旋转,通过主动旋转的第二导轮带动剩余的第二导轮从带,以此带动移动横梁430移动,将移动横梁430移动到模具本体330的正上方;
两个第二移动板450一前一后安装在移动横梁430的底部前后两端,第二移动板450的顶部贯穿移动横梁430的顶部,第二移动板450包括移动板本体、导向杆和第四齿条,导向杆安装在移动板本体的顶部,第四齿条安装在移动板本体的顶部,第四齿条在导向杆的外侧;
第四动力组件460安装在移动横梁430上,第四动力组件460包括第五电机和第四齿轮,第五电机安装在移动横梁430上,第四齿轮安装在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上,第四齿轮与第四齿条相啮合,通过第五电机带动第四齿轮旋转,通过第四齿轮与第四齿条的配合使用带动第二移动板450上下移动;
两个翻转装置470一前一后安装在两个第二移动板450的外侧,翻转装置470包括第六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伸缩装置和气指,第六电机安装在第二移动板450上,主动齿轮安装在第六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移动板450上远离第六电机一侧,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伸缩装置安装在从动齿轮上运力第六电机的一侧,气指安装在伸缩装置上远离从动齿轮的一侧,通过第二移动板450带动翻转装置470上下移动,使得气指下降到与木托盘相对应的位置,通过伸缩装置带动气指相向移动,卡接到木托盘的边缘,通过气指对木托盘进行夹持,再通过第二移动板450带动木托盘向上移动,再通过移动横梁430带动木托盘移动,对木托盘进行码垛,移除木托盘的模具本体330移动到第三支架310的顶部,再次重复上述步骤。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5)

1.一种托盘自动钉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转运装置(100);
钉装组件(200),所述钉装组件(200)设置在两个所述转运装置(100)之间;
模具组件(300),所述模具组件(300)设置在两个所述转运装置(100)之间远离所述钉装组件(200)的一侧;
垛码组件(400),所述垛码组件(400)设置在所述钉装组件(200)的左侧,所述垛码组件(400)卡接在左侧所述转运装置(100)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自动钉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装置(100)包括:
第一支架(110);
两个第一导轨(120),两个所述第一导轨(120)一前一后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110)的顶部前后两端;
第一齿条(130),所述第一齿条(130)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110)的顶部前端,所述第一齿条(130)在前端所述第一导轨(120)的内侧,所述第一齿条(130)与所述第一导轨(120)相平行;
移动支架(140),所述移动支架(140)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一导轨(120)的顶部;
第一动力组件(150),所述第一动力组件(150)安装在所述移动支架(140)的右侧,所述第一动力组件(150)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底部输出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130)相啮合;
两个第二导轨(160),两个所述第二导轨(160)一左一右安装在所述移动支架(140)的顶部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自动钉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钉装组件(200)包括:
外壳体(210);
两个第二支架(220),两个所述第二支架(220)一左一右安装在所述外壳体(210)的内腔左右两侧,所述第二支架(220)包括支架本体、第三导轨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三导轨安装在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二齿条安装在所述支架本体的顶部,所述第二齿条在所述第三导轨的外侧;
四个第二动力组件(230),四个所述第二动力组件(230)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支架(220)的顶部前后两端,所述第二动力组件(230)包括移动箱、第一导轨槽、第二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导轨槽安装在所述移动箱的底部,所述第一导轨槽卡接在所述第三导轨的外侧,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移动箱的侧面,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在所述移动箱的内腔,所述第二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
两个横梁(240),其中一个所述横梁(240)横向安装在后端两个所述第二动力组件(230)之间,另外一个所述横梁(240)横向安装在前端两个所述第二动力组件(230)之间,两个所述横梁(240)相平行,所述横梁(240)包括横梁本体、两个第四导轨、第三齿条,两个所述第四导轨一上一下安装在所述横梁本体的内侧面上下两侧,所述第三齿条安装在所述横梁本体的顶部外侧;
多个第三动力组件(250),多个所述第三动力组件(250)均匀安装在两个所述横梁(240)的顶部,所述第三动力组件(250)包括第三电机、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三电机的底部输出轴上,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三齿条相啮合;
多个安装板(260),多个所述安装板(260)一一对应的安装在多个所述第三动力组件(250)的内侧面,所述安装板(260)包括安装板本体、两个第二导轨槽和第一移动板,两个所述第二导轨槽一上一下安装在所述安装板本体的外侧面上下两端,两个所述第二导轨槽一一对应的卡接在两个所述第四导轨的外壁上,所述第一移动板安装在所述安装板本体的内侧面,所述第一移动板上远离所述安装板本体的一侧安装有气钉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自动钉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组件(300)包括:
第三支架(310);
两个第五导轨(320),两个所述第五导轨(320)一前一后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架(310)的顶部前后两端;
模具本体(330),所述模具本体(330)悬置于两个所述第五导轨(320)之间;
多个第一导轮(340),多个所述第一导轮(340)均匀安装在所述模具本体(330)的前后表面底部,所述第一导轮(340)与所述第五导轨(320)相接触,所述模具本体(330)通过多个所述第一导轮(340)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五导轨(320)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自动钉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垛码组件(400)包括:
第四支架(410);
两个第六导轨(420),两个所述第六导轨(420)一前一后安装在所述第四支架(410)的顶部前后两端;
移动横梁(430),所述移动横梁(430)悬置于两个所述第六导轨(420)之间,所述移动横梁(430)的前后两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导轮,所述第二导轮的底部与所述第六导轨(420)的顶部接触,所述移动横梁(430)通过第二导轮安装在两个所述第六导轨(420)的顶部;
第四电机(440),所述第四电机(440)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导轮上;
两个第二移动板(450),两个所述第二移动板(450)一前一后安装在所述移动横梁(430)的底部前后两端,所述第二移动板(450)的顶部贯穿所述移动横梁(430)的顶部,所述第二移动板(450)包括移动板本体、导向杆和第四齿条,所述导向杆安装在所述移动板本体的顶部,所述第四齿条安装在所述移动板本体的顶部,所述第四齿条在所述导向杆的外侧;
第四动力组件(460),所述第四动力组件(460)安装在所述移动横梁(430)上,所述第四动力组件(460)包括第五电机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五电机安装在所述移动横梁(430)上,所述第四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四齿条相啮合;
两个翻转装置(470),两个所述翻转装置(470)一前一后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移动板(450)的外侧,所述翻转装置(470)包括第六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伸缩装置和气指,所述第六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移动板(450)上,所述主动齿轮安装在所述第六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齿轮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移动板(450)上远离所述第六电机一侧,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相啮合,所述伸缩装置安装在所述从动齿轮上运力所述第六电机的一侧,所述气指安装在所述伸缩装置上远离所述从动齿轮的一侧。
CN202022904031.3U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托盘自动钉装生产线 Active CN214353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4031.3U CN214353062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托盘自动钉装生产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4031.3U CN214353062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托盘自动钉装生产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53062U true CN214353062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81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04031.3U Active CN214353062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托盘自动钉装生产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530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75731B (zh) 一种交错层压木加工设备
US11753242B2 (en) Loading equipment and conveying system for tank track moving support
CN107379143B (zh) 一种多机并联交错层压木加工装置
CN113602760B (zh) 木托盘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CN102718064A (zh) 一种制作木托盘的自动放料装置
US6042322A (en) Machine for handling objects and a pallet that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use in the said machine
AU2011360697B2 (en) Method for the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composite formwork panel elements
CN214353062U (zh) 一种托盘自动钉装生产线
CN207510951U (zh) 一种新型结构金属托盘
CN112388759A (zh) 一种托盘自动钉装生产线
CN111908005A (zh) 一种适应于输送线的自动化板材存储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CN214353061U (zh) 一种木托盘反钉模具装置
CN215478387U (zh) 一种在线码垛机
CN116750503A (zh) 一种石膏板码放运输设备
CN212655139U (zh) 一种物流托板自动提升放料机构
CN206088196U (zh) 一种保险杠自动供料设备
CN213976102U (zh) 一种自动码垛翻转装置
CN211941308U (zh) 一种用于木托盘钉装的自动上料装置
CN110589498B (zh) 一种软质弹性板搬运装车装置
CN209811716U (zh) 一种墙体组件的自动化生产线
CN109093789B (zh) 一种侧压式竹集成材层板的机械组坯装置
CN112476675A (zh) 一种木托盘加工设备
CN111017588A (zh) 自动装车设备
CN219155447U (zh) 立体仓库自动定位码垛装置
CN216375450U (zh) 一种嵌入式装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