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51421U - 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51421U
CN214351421U CN202022302325.9U CN202022302325U CN214351421U CN 214351421 U CN214351421 U CN 214351421U CN 202022302325 U CN202022302325 U CN 202022302325U CN 214351421 U CN214351421 U CN 214351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motor
slide
bear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0232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秋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heji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heji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heji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heji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0232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51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51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51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包括、壳体、旋转机构、调节机构和抛光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密封板、轴承座、第一电机和固定板,密封板与底座顶面固定连接,位于密封板内部的底座表面固接有轴承座,且轴承座顶部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输出齿轮固定连接,第一输出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且第一传动齿轮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顶部固接有固定板;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块、活动球和支撑板,固定块与固定板顶面中部固定连接,固定块内部与活动球嵌合活动连接。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靠且方便调节抛光角度的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

Description

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一种抛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角膜塑形镜是采用透气性硬质角膜接触镜材料的眼镜,它是在不透气的硬质材料PMM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角膜塑形镜是利用逆转几何的原理,改变角膜弧度,虽然可有效的改善视力,但仍然无法解决高度近视所带来的后遗症,它是采用一种特殊逆几何形态设计的角膜塑形镜片,其内表面由多个弧段组成,镜片与泪液层分布不均,由此产生的流体力学效应改变角膜几何形态,在睡觉时戴在角膜前部,逐步使角膜弯曲度变平、眼轴缩短,从而有效地阻止了近视的发展。
角膜塑形镜是采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角膜接触型镜片,角膜塑形镜因需要放置在眼睛内部所以其表面需要有足够的平滑度,在角膜塑形镜加工时不易对镜片表面进行抛光,在抛光过程中不易调节镜片的角度,增加了加工难度。
发明内容
一种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顶部的壳体、旋转机构、调节机构和抛光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密封板、轴承座、第一电机和固定板,所述密封板与底座顶面固定连接,位于密封板内部的底座表面固接有轴承座,且轴承座顶部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输出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连接,且第一传动齿轮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顶部固接有固定板;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块、活动球和支撑板,所述固定块与固定板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内部与活动球嵌合活动连接,且活动球顶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通过第一电动推杆与固定板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面与第二传动齿轮的轴端转动连接,且第二传动齿轮顶部固接有工作台;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液压杆、侧板、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所述液压杆与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底端固接有侧板,且侧板之间与丝杠转动连接,所述丝杠端部与第三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丝杠表面分别与第一滑板以及第二滑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板内部贯穿固接有冷却管,所述第二滑板底面中部固接有吸盘,所述冷却管与水泵连通,且冷却管底端与壳体贯穿固定,所述壳体底部与挡板固定连接,且挡板侧壁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位于密封板内部,所述轴承座内部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顶端分别贯穿轴承座以及密封板,且转轴和密封板连接处密封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顶面分别设有四个第一电动推杆,每两个第一电动推杆相互对称分布,且固定板中部的固定块内部与活动球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边缘呈倾斜状结构,所述支撑板底部与第二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第二输出齿轮固定连接,且第二输出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位于支撑板顶部,所述工作台底部与防护板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呈圆环形结构且其底端与支撑板表面贴合转动连接,且防护板内壁分别与四个均匀分布的第二电动推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四周都开设有用于滑杆移动的长孔,位于工作台底部的滑杆端部与第二电动推杆固定连接,且位于工作台顶部的滑杆端部固接有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表面与四个限位块滑动连接,四个限位块之间夹持有角膜塑形镜,每个限位块都呈T形结构,且每个限位块都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的限位板内部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杆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液压杆都分别位于两个侧板两端,两个所述侧板之间与两个导轨固定连接,且导轨分别与第一滑板以及第二滑板端部贯穿并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与壳体外壁贯穿固定,位于壳体内部的冷却管由橡胶软管制成,所述冷却管端部对应有抛光轮,所述抛光轮与打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打磨电机与第一滑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板与第二滑板呈相互平行分布,且第二滑板底部的吸盘接触有角膜塑形镜。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与密封板之间通过U形结构的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外壁设有转门,所述壳体外壁与水泵固定连接,且与水泵连通的冷却管底端延伸至挡板内部。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靠且方便调节抛光角度的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另一装配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从另一角度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从第三角度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壳体,3、密封板,4、轴承座,5、第一电机,6、第一输出齿轮,7、第一传动齿轮,8、转轴,9、固定板,10、固定块,11、活动球,12、支撑板,13、第一电动推杆,14、第二电机,15、第二输出齿轮,16、第二传动齿轮,17、工作台,18、防护板,19、第二电动推杆,20、滑杆,21、限位块,22、限位板,23、液压杆,24、侧板,25、丝杠,26、第三电机,27、导轨,28、第一滑板,29、第二滑板,30、打磨电机,31、抛光轮,32、冷却管,33、水泵,34、挡板,35、过滤网,36、转门,37、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请参阅图1至6所示,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1顶部的壳体2、旋转机构、调节机构和抛光机构;旋转机构包括密封板3、轴承座4、第一电机5和固定板9,密封板3与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位于密封板3内部的底座1表面固接有轴承座4,且轴承座4顶部与第一电机5固定连接,用于转轴8的转动,第一电机5输出端与第一输出齿轮6固定连接,第一输出齿轮6与第一传动齿轮7啮合连接,且第一传动齿轮7与转轴8固定连接,转轴8顶部固接有固定板9,用于支撑板12角度的调节;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块10、活动球11和支撑板12,固定块10与固定板9顶面中部固定连接,固定块10内部与活动球11嵌合活动连接,且活动球11顶端与支撑板12固定连接,支撑板12底部通过第一电动推杆13与固定板9表面转动连接,支撑板12顶面与第二传动齿轮16的轴端转动连接,用于工作台17的旋转,且第二传动齿轮16顶部固接有工作台17;抛光机构包括液压杆23、侧板24、第一滑板28和第二滑板29,液压杆23与壳体2顶部固定连接,液压杆23底端固接有侧板24,且侧板24之间与丝杠25转动连接,丝杠25端部与第三电机26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丝杠25表面分别与第一滑板28以及第二滑板29螺纹连接,第二滑板29内部贯穿固接有冷却管32,第二滑板29底面中部固接有吸盘37,用于镜片的暂时吸附,方便改变限位块21与镜片接触的位置,冷却管32与水泵33连通,且冷却管32底端与壳体2贯穿固定,壳体2底部与挡板34固定连接,且挡板34侧壁设有过滤网35。
轴承座4位于密封板3内部,轴承座4内部与转轴8转动连接,转轴8顶端分别贯穿轴承座4以及密封板3,且转轴8和密封板3连接处密封转动连接,用于转轴8的转动,方便带动支撑板12和工作台17旋转;固定板9顶面分别设有四个第一电动推杆13,每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3相互对称分布,且固定板9中部的固定块10内部与活动球11转动连接,用于调节支撑板12的角度,方便改变镜片加工时的角度;支撑板12边缘呈倾斜状结构,支撑板12底部与第二电机14固定连接,第二电机14输出端与第二输出齿轮15固定连接,且第二输出齿轮15与第二传动齿轮16啮合连接,用于冷却水的流下,方便带动工作台17转动;工作台17位于支撑板12顶部,工作台17底部与防护板18固定连接,防护板(18)呈圆环形结构且其底端与支撑板12表面贴合转动连接,且防护板18内壁分别与四个均匀分布的第二电动推杆19固定连接,避免冷却水进入工作台17和支撑板12之间,用于带动限位块21移动实现镜片的固定;工作台17四周都开设有用于滑杆20移动的长孔,位于工作台17底部的滑杆20端部与第二电动推杆19固定连接,且位于工作台17顶部的滑杆20端部固接有限位块21,同于滑杆20的移动,方便对镜片进行夹紧;工作台17表面与四个限位块21滑动连接,四个限位块21之间夹持有角膜塑形镜,每个限位块21都呈T形结构,且每个限位块21都与工作台17固定连接的限位板22内部滑动连接,用于限位块21的限位,提高限位块21移动时的稳定性;液压杆23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液压杆23都分别位于两个侧板24两端,两个侧板24之间与两个导轨27固定连接,且导轨27分别与第一滑板28以及第二滑板29端部贯穿并滑动连接,用于带动抛光轮31移动进行抛光工作,方便带动第一滑板28和第二滑板29稳定横向移动;冷却管32与壳体2外壁贯穿固定,位于壳体2内部的冷却管32由橡胶软管制成,冷却管32端部对应有抛光轮31,抛光轮31与打磨电机30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打磨电机30与第一滑板28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滑板28与第二滑板29呈相互平行分布,且第二滑板29底部的吸盘37接触有角膜塑形镜,用于冷却水的循环,方便进行重复利用;壳体2与密封板3之间通过U形结构的挡板34固定连接,壳体2外壁设有转门36,壳体2外壁与水泵33固定连接,且与水泵33连通的冷却管32底端延伸至挡板34内部,用于镜片的放入以及取出,方便进行镜片抛光处的冷却。
本申请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内的电器元件外接电源和控制开关,将角膜塑形镜通过转门36放置在工作台17表面,通过第二电动推杆19的缩短带动滑杆20横向移动,使滑杆20在工作台17开设的长孔内部移动时,滑杆20带动限位块21同时移动,限位块21受限位板22的限位保证其稳定移动,使四个限位块21将镜片的边缘进行限位,方便进行固定,再通过液压杆23的伸长带动侧板24竖向移动,使侧板24带动丝杠25、第一滑板28和第二滑板29同时移动,第一滑板28带动打磨电机30以及抛光轮31移动时使抛光轮31接触镜片表面,打磨电机30的工作带动抛光轮31转动实现镜片表面的加工,同时第三电机26带动丝杠25转动时,通过导轨27实现第一滑板28和第二滑板29的稳定横向移动,液压杆23的缩短带动抛光轮31同时竖向以及横向移动,使抛光轮31始终接触镜片表面进行移动,通过第二电机14带动第二输出齿轮15转动时,带动第二传动齿轮16在支撑板12顶面转动,第二传动齿轮16带动工作台17转动时,进而带动镜片旋转,随抛光轮31呈与镜片相同弧度的轨迹移动时,实现镜片的抛光;
在需要抛光限位块21和镜片连接处的部位时,通过第三电机26带动丝杠25转动时将第二滑板29移动至镜片顶部,液压杆23的伸长带动第二滑板29移动时,使其底部的吸盘37接触镜片进而完成吸附,通过第二电动推杆19的伸长带动限位块21与镜片分离,再通过第一电机5带动第一输出齿轮6转动,使第一输出齿轮6带动第一传动齿轮7转动时,带动转轴8在轴承座4以及密封板3内部转动,转轴8带动固定板9、支撑板12和工作台17同时旋转,使抛光轮31与限位块21连接处未抛光部位移出,再通过第二电动推杆19的缩短实现镜片的重新固定,方便进行镜片表面全面抛光,提高抛光质量;在抛光时,丝杠25的转动带动第一滑板28和第二滑板29同时横向移动,使第二滑板29内部的冷却管32端部始终对应抛光轮31,进而实现抛光轮31抛光处的持续冷却,同时,由水泵33的工作将壳体2和密封板3之间的冷却水通过冷却管32抽取至其顶部,并对抛光轮31进行冷却,避免造成镜片的损坏,设置有过滤网35实现杂质的过滤,保证冷却水的质量,有利于循环利用,冷却水流出后从工作台17表面流下,边缘呈倾斜设置的实现冷却水的导流,并设置有防护板18能够避免冷却水进入支撑板12和工作台17之间的空间内,使冷却水重新流至壳体2底部;
在加工时需要调节镜片的角度时,通过其中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3的伸长且与其对应的另外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3同时缩短,使第一电动推杆13带动支撑板12旋转,支撑板12转动时通过固定块10和其内部的活动球11实现转动,进而带动支撑板12、工作台17和其顶面的镜片同时旋转,方便调节镜片抛光时的角度,在调节角度后使工作台17和支撑板12都呈倾斜位置,此时通过第二电机14驱动工作台17旋转,使工作台17始终与支撑板12处于相互平行位置进行抛光。
本申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设置有固定块和活动球方便进行工作台面的角度调节,方便根据加工需要随意调节角度,提高加工质量,在加工过程中能够通过工作台的旋转以提高镜片表面抛光的均匀性;过设置有限位块方便对镜片进行固定,在需要加工限位块和镜片接触部位时,能够通过吸盘的吸附实现镜片表面全方位的抛光,提高了抛光质量和抛光效率;通过滑板的同时移动方便实现冷却管始终对应抛光位置,保证抛光处的持续冷却,并通过设置有挡板方便实现冷却液的循环利用,也能由滑板的移动并通过吸盘的设置实现镜片的吸取,方便在加工时进行镜片位置的改变。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申请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底座(1)顶部的壳体(2)、旋转机构、调节机构和抛光机构;
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密封板(3)、轴承座(4)、第一电机(5)和固定板(9),所述密封板(3)与底座(1)顶面固定连接,位于密封板(3)内部的底座(1)表面固接有轴承座(4),且轴承座(4)顶部与第一电机(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输出端与第一输出齿轮(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出齿轮(6)与第一传动齿轮(7)啮合连接,且第一传动齿轮(7)与转轴(8)固定连接,所述转轴(8)顶部固接有固定板(9);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块(10)、活动球(11)和支撑板(12),所述固定块(10)与固定板(9)顶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0)内部与活动球(11)嵌合活动连接,且活动球(11)顶端与支撑板(1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2)底部通过第一电动推杆(13)与固定板(9)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12)顶面与第二传动齿轮(16)的轴端转动连接,且第二传动齿轮(16)顶部固接有工作台(17);
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液压杆(23)、侧板(24)、第一滑板(28)和第二滑板(29),所述液压杆(23)与壳体(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液压杆(23)底端固接有侧板(24),且侧板(24)之间与丝杠(25)转动连接,所述丝杠(25)端部与第三电机(26)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丝杠(25)表面分别与第一滑板(28)以及第二滑板(29)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板(29)内部贯穿固接有冷却管(32),所述第二滑板(29)底面中部固接有吸盘(37),所述冷却管(32)与水泵(33)连通,且冷却管(32)底端与壳体(2)贯穿固定,所述壳体(2)底部与挡板(34)固定连接,且挡板(34)侧壁设有过滤网(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4)位于密封板(3)内部,所述轴承座(4)内部与转轴(8)转动连接,所述转轴(8)顶端分别贯穿轴承座(4)以及密封板(3),且转轴(8)和密封板(3)连接处密封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9)顶面分别设有四个第一电动推杆(13),每两个第一电动推杆(13)相互对称分布,且固定板(9)中部的固定块(10)内部与活动球(1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2)边缘呈倾斜状结构,所述支撑板(12)底部与第二电机(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4)输出端与第二输出齿轮(15)固定连接,且第二输出齿轮(15)与第二传动齿轮(16)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7)位于支撑板(12)顶部,所述工作台(17)底部与防护板(18)固定连接,所述防护板(18)呈圆环形结构且其底端与支撑板(12)表面贴合转动连接,且防护板(18)内壁分别与四个均匀分布的第二电动推杆(19)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7)四周都开设有用于滑杆(20)移动的长孔,位于工作台(17)底部的滑杆(20)端部与第二电动推杆(19)固定连接,且位于工作台(17)顶部的滑杆(20)端部固接有限位块(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7)表面与四个限位块(21)滑动连接,四个限位块(21)之间夹持有角膜塑形镜,每个限位块(21)都呈T形结构,且每个限位块(21)都与工作台(17)固定连接的限位板(22)内部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杆(23)的数量为四个,每两个液压杆(23)都分别位于两个侧板(24)两端,两个所述侧板(24)之间与两个导轨(27)固定连接,且导轨(27)分别与第一滑板(28)以及第二滑板(29)端部贯穿并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32)与壳体(2)外壁贯穿固定,位于壳体(2)内部的冷却管(32)由橡胶软管制成,所述冷却管(32)端部对应有抛光轮(31),所述抛光轮(31)与打磨电机(30)输出端固定连接,且打磨电机(30)与第一滑板(28)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板(28)与第二滑板(29)呈相互平行分布,且第二滑板(29)底部的吸盘(37)接触有角膜塑形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与密封板(3)之间通过U形结构的挡板(34)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外壁设有转门(36),所述壳体(2)外壁与水泵(33)固定连接,且与水泵(33)连通的冷却管(32)底端延伸至挡板(34)内部。
CN202022302325.9U 2020-10-15 2020-10-15 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 Active CN214351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2325.9U CN214351421U (zh) 2020-10-15 2020-10-15 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2325.9U CN214351421U (zh) 2020-10-15 2020-10-15 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51421U true CN214351421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68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02325.9U Active CN214351421U (zh) 2020-10-15 2020-10-15 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514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58876A (zh) 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
CN207807359U (zh) 一种用于提高镜片边缘磨削质量的装置
CN108177087B (zh) 一种磨削装置用磨屑收集装置
CN212043974U (zh) 一种眼镜精加工用抛光装置
CN114833644A (zh) 一种铸造用高精度旋转打磨系统及其方法
CN209831271U (zh) 一种抛光装置及抛光机
CN214351421U (zh) 可调角度的角膜塑形镜抛光装置
CN211414595U (zh) 一种石英管内孔抛光设备
CN116900873A (zh) 一种机械制造模具表面加工处理装置
CN109571161B (zh) 一种圆柱形积木立式打磨装置
CN210189309U (zh) 一种光学镜片倒角装置
CN218837099U (zh) 一种毛刺打磨机
CN218533812U (zh) 一种可对碎屑进行收集的轴承座打磨抛光装置
CN213105997U (zh) 一种汽车轮毂抛光装置
CN213319209U (zh) 一种生产精密模具零件用精密平面磨床
CN214322757U (zh) 一种轴承座用加工装置
CN209036195U (zh) 一种可调节尺寸的玻璃门窗磨边机
CN220498687U (zh) 一种使用灵活的打磨机
CN221020460U (zh) 一种注塑外壳的抛光设备
CN217344837U (zh) 异形光学镜片磨边设备
CN217914444U (zh) 一种svg门极板生产用磨边装置
CN212947060U (zh) 一种用于非晶电机加工的毛刺打磨装置
CN210908566U (zh) 一种半导体晶圆加工用硅圆片切割设备
CN218194451U (zh) 一种用于眼镜板材生产的钛板抛光装置
CN212886753U (zh) 一种眼镜片打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