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45544U - 填料吸收塔 - Google Patents

填料吸收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45544U
CN214345544U CN202023284737.0U CN202023284737U CN214345544U CN 214345544 U CN214345544 U CN 214345544U CN 202023284737 U CN202023284737 U CN 202023284737U CN 214345544 U CN214345544 U CN 214345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inlet pipe
filler
condensation pipeline
outle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847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世宽
姬彦召
孙海超
龚瑞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Hannan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Hanna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Hannan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Hanna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847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45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45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455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填料吸收塔,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本体、填料支撑板、冷凝管路、填料以及分布器。其中,本体内设有容置腔。填料支撑板设置于容置腔内部,将容置腔分隔为上子腔和下子腔;出气管与进液管与上子腔连通,进气管和出液管与下子腔连通。冷凝管路两端分别穿过本体的侧壁并伸出至本体的外部,冷凝管路在上子腔中呈螺旋形结构。填料用于包覆冷凝管路,以与冷凝管路换热降温。分布器设置于上子腔中,且与进液管相连通,分布器位于填料的上方,用于喷洒碱性吸收液。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填料吸收塔通过设置的冷凝管路,能够将吸收工作产生的热量带出,可保证酸性气体的吸收效果,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填料吸收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填料吸收塔。
背景技术
再对2-氯-4-氰基吡啶、二苯乙酮时,会产生的氯化氢气体;或在对2-氨基苯乙酮时,会产生的溴化氢气体。无论是氯化氢还是溴化氢,均不可直接排放至大气中,以防止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需要通过碱液进行吸收处理,通常采用填料吸收塔。
现有技术中,氯化氢气体进入填料吸收塔后,大部分气体与填料表面膜状流动的碱液接触,并且发生反应,该反应会释放热量;而小部分气体溶解于塔内的水蒸气或水中,变为盐酸,该过程也会释放热量。对此,填料吸收塔长时间工作后,塔内填料温度会增高,水蒸气的量就会增加,填料表面流动的碱液蒸发浓缩,甚至会直接在填料表面结晶;而且氯化氢气体在环境温度较高时,溶解度会降低,因此,导致氯化氢气体无法被吸收。浪费吸收液的同时,氯化氢气体的吸收效果也较差,而且后期还需经常对填料进行清理,费时费力,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料吸收塔,旨在解决现有的填料吸收塔长时间使用后吸收效果变差且实用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填料吸收塔,包括:
本体,内设有容置腔,且设有分别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进气管、出气管、进液管及出液管;
填料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部,且与所述本体相连接,以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上子腔和下子腔,所述填料支撑板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气体和/或液体通过的通孔;所述出气管与所述上子腔连通,所述进液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本体的并伸入至所述上子腔中,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液管与所述下子腔连通;
冷凝管路,设置于所述上子腔中,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本体的侧壁并伸出至所述本体的外部,所述冷凝管路在所述上子腔中呈螺旋形结构;
填料,设置于所述上子腔中,且位于所述冷凝管路的外部,用于包覆所述冷凝管路,以将吸收过程所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所述冷凝管路;以及
分布器,设置于所述上子腔中,且与所述进液管相连通,所述分布器位于所述填料的上方,用于喷洒碱性吸收液。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本体包括:
筒体,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进气管和所述进液管均设置于所述筒体上;以及
封头,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封头分别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上端和所述筒体的下端,且与所述封头相连,用于与所述封头共同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出液管设置于下方设置的所述封头上,所述出气管设置上方的所述封头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冷凝管路的螺旋轴线沿着竖直方向设置;
所述冷凝管路的两端分别设有冷媒进液管和冷媒出液管,所述冷媒进液管所在的高度低于所述冷媒出液管所在的高度;所述冷媒进液管和所述冷媒出液管均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且穿过所述筒体的侧壁。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冷凝管路为铜制管绕卷成型。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填料吸收塔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筒体内壁相连,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填料顶端,且位于所述分布器的下方,用于压设所述填料;
所述压板上均布有多个用于气体和/或液体通过的过孔。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填料吸收塔还包括除沫器,所述除沫器设置于所述上子腔中,且与所述筒体相连,所述除沫器位于所述分布器上方,用于分离待导出气体中夹杂的液滴。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除沫器为丝网除雾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填料吸收塔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填料吸收塔通过设置在本体内的填料,加大待吸收的酸性气体与碱性吸收液的接触面积,可保证对酸性气体的吸收效果。另外,通过设置的冷凝管路,并通入冷媒,能够对填料进行降温,保证碱液能够稳定的在填料表面呈膜状流淌,进而保证吸收工作的长时间进行,实用性强。螺旋形的冷凝管路,可增大与填料的接触面积,保证吸收工作产生的热量被及时且有效的交换并带出,进而保证吸收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填料吸收塔通过设置的冷凝管路,能够将吸收工作产生的热量带出,可保证酸性气体的吸收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填料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填料吸收塔的冷凝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本体;11、筒体;111、进气管;112、进液管;12、封头;121、出气管;122、出液管;20、填料支撑板;30、冷凝管路;31、冷媒进液管;32、冷媒出液管;40、填料;50、分布器;60、压板;70、除沫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填料吸收塔进行说明。所述填料吸收塔,包括本体10、填料支撑板20、冷凝管路30、填料40以及分布器50。其中,本体10内设有容置腔,且设有分别与容置腔相连通的进气管111、出气管121、进液管112及出液管122。填料支撑板20设置于容置腔内部,且与本体10相连接,以将容置腔分隔为上子腔和下子腔,填料支撑板20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气体和/或液体通过的通孔。出气管121与进液管112与上子腔连通,进液管112的一端穿过本体10的并伸入至上子腔中。进气管111和出液管122与下子腔连通。冷凝管路30设置于上子腔中,两端分别穿过本体10的侧壁并伸出至本体10的外部,冷凝管路30在上子腔中呈螺旋形结构。填料40设置于上子腔中,且位于冷凝管路30的外部,用于包覆冷凝管路30,以将吸收过程所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所述冷凝管路30。分布器50设置于上子腔中,且与进液管112相连通,分布器50位于填料40的上方,用于喷洒碱性吸收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填料吸收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填料吸收塔通过设置在本体10内的填料40,加大待吸收的酸性气体与碱性吸收液的接触面积,可保证对酸性气体的吸收效果。另外,通过设置的冷凝管路30,并通入冷媒,能够对填料40进行降温,保证碱液能够稳定的在填料40表面呈膜状流淌,进而保证吸收工作的长时间进行,实用性强。螺旋形的冷凝管路30,可增大与填料40的接触面积,保证吸收工作产生的热量被及时且有效的交换并带出,进而保证吸收的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填料吸收塔通过设置的冷凝管路30,能够将吸收工作产生的热量带出,可保证酸性气体的吸收效果,实用性强。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填料吸收塔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体10包括筒体11以及封头12。其中,筒体11沿着竖直方向设置,进气管111和进液管112均设置于筒体11上。封头12设有两个,两个封头12分别设置于筒体11的上端和筒体11的下端,且与封头12相连,用于与封头12共同形成容置腔;出液管122设置于下方设置的封头12上,出气管121设置上方的封头12上。进液管112位于进气管111上方,可使碱性吸收液与酸洗气体为逆流运动并相互接触反应,吸收效率高,且吸收效果好。出气管121可保证容置腔内的水蒸气及时导入,而且可通过外部连通的离心泵调节容置腔内的气压,而出液管122可便于将最终吸收后的反应产物进行导出收集或者重新利用。
本实施例中,封头12与筒体11的连接可为法兰连接,其结构简单,便于拆装,且连接强度大。出液管122处导出的溶液中还会含有部分碱性吸收液,可继续循环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填料吸收塔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冷凝管路30的螺旋轴线沿着竖直方向设置。冷凝管路30的两端分别为冷媒进液管31和冷媒出液管32,冷媒进液管31所在的高度低于冷媒出液管32所在的高度;冷媒进液管31和冷媒出液管32均与筒体11固定连接。冷凝管的螺旋形结构可保证与填料40的接触面积,便于填料40中热量的及时导出,而且冷凝管路30的该种结构便于制作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冷凝管路30可为圆柱螺旋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填料吸收塔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冷凝管路30为铜制管绕卷成型,铜制管的导热性较好,而且耐腐蚀,在此处可保证对填料40的降温效果,且可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填料吸收塔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填料吸收塔还包括压板60,压板60设置于容置腔内,且与筒体11内壁相连,压板60设置于填料40顶端,且位于分布器50的下方,用于压设填料40。压板60上均布有多个用于气体和/或液体通过的过孔。压板60可保证填料40在上子腔中的稳定性,压板60可为填料40压板60,填料40压板60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填料吸收塔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填料吸收塔还包括除沫器70,除沫器70设置于上子腔中,且与筒体11相连,除沫器70位于分布器50上方,用于分离待导出气体中夹杂的液滴。除沫器70可防止少量的待吸收气体与水蒸气中的液滴混合,且被气体带出容置腔,该种结构可保证待吸收气体被完全吸收,保证吸收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填料吸收塔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除沫器70为丝网除雾器。丝网除沫器70主要是由丝网、丝网格栅组成丝网块和固定丝网块的支承结构构成,丝网为各种材质的气液过滤网,气液过滤网是由金属丝或非金属丝组成。气液过滤网的非金属丝由多股非金属纤维捻制而成,亦可为单股非金属丝。该丝网除沫器70不但能滤除悬浮于气流中的较大液沫,而且能滤除较小和微小液沫。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填料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内设有容置腔,且设有分别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的进气管、出气管、进液管及出液管;
填料支撑板,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部,且与所述本体相连接,以将所述容置腔分隔为上子腔和下子腔,所述填料支撑板上设有若干个用于气体和/或液体通过的通孔;所述出气管与所述上子腔连通,所述进液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本体的并伸入至所述上子腔中,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液管与所述下子腔连通;
冷凝管路,设置于所述上子腔中,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本体的侧壁并伸出至所述本体的外部,所述冷凝管路在所述上子腔中呈螺旋形结构;
填料,设置于所述上子腔中,且位于所述冷凝管路的外部,用于包覆所述冷凝管路,以将吸收过程所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所述冷凝管路;以及
分布器,设置于所述上子腔中,且与所述进液管相连通,所述分布器位于所述填料的上方,用于喷洒碱性吸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料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筒体,沿着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进气管和所述进液管均设置于所述筒体上;以及
封头,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封头分别设置于所述筒体的上端和所述筒体的下端,且与所述封头相连,用于与所述封头共同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出液管设置于下方设置的所述封头上,所述出气管设置上方的所述封头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填料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路的螺旋轴线沿着竖直方向设置;
所述冷凝管路的两端分别设有冷媒进液管和冷媒出液管,所述冷媒进液管所在的高度低于所述冷媒出液管所在的高度;所述冷媒进液管和所述冷媒出液管均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且穿过所述筒体的侧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填料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路为铜制管绕卷成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填料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吸收塔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且与所述筒体内壁相连,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填料顶端,且位于所述分布器的下方,用于压设所述填料;
所述压板上均布有多个用于气体和/或液体通过的过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填料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吸收塔还包括除沫器,所述除沫器设置于所述上子腔中,且与所述筒体相连,所述除沫器位于所述分布器上方,用于分离待导出气体中夹杂的液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填料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沫器为丝网除雾器。
CN202023284737.0U 2020-12-29 2020-12-29 填料吸收塔 Active CN214345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84737.0U CN214345544U (zh) 2020-12-29 2020-12-29 填料吸收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84737.0U CN214345544U (zh) 2020-12-29 2020-12-29 填料吸收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45544U true CN214345544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50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84737.0U Active CN214345544U (zh) 2020-12-29 2020-12-29 填料吸收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455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85877U (zh) 一种制氢系统中气液分离一体化装置
CN208130543U (zh) 一种氯乙烷生产过程中氯化氢的脱析净化装置
CN214345544U (zh) 填料吸收塔
CN113750766A (zh) 一种机械化澄清槽尾气洗涤吸收装置及方法
CN208995148U (zh) 一种用于液体氰化钠中氨的净化设备
CN208865431U (zh) 一种黄磷尾气碱洗塔
CN207608319U (zh) 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氯化氢气体干燥装置
CN212819081U (zh) 一种高效含酸尾气吸收液增浓回收利用系统
CN215208573U (zh) 一种高氨废水吹脱系统
CN214020023U (zh) 一种氯化氢甲醇溶液的制备装置
CN201889156U (zh) 组合碱洗塔
CN212594952U (zh) 一种全方位废气循环吸收装置
CN211876787U (zh) 一种醋酸提浓用冷凝器
CN210560767U (zh) 一种带有氯气吸收再利用塔的酸性蚀刻循环再生系统
CN207755980U (zh) 一种硫化氢吸收塔
CN220834917U (zh) 一种生产氯化钡过程中的尾气吸收系统
CN216498541U (zh) 一种煤化工去除尾气中低含量氯化氢的装置
CN205784733U (zh) 一种利用卤水的卧式冷却装置
CN212348258U (zh) 一种含氯化氢尾气资源化利用副产31%盐酸处理装置
CN209065797U (zh) 一种水解生产苯甲醛的装置
CN217437760U (zh) 一种从氯化氢合成尾气中提取回收氢气的装置
CN211078973U (zh) 一种乙炔气洗涤系统
CN216223702U (zh) 一种去除三氟甲磺酰氟中氟化氢的装置
CN204752853U (zh) 一种快速冷却蚀刻液回收处理设备的冷却装置
CN220736983U (zh) 一种乙炔气清净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