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44287U - 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44287U
CN214344287U CN202120366118.1U CN202120366118U CN214344287U CN 214344287 U CN214344287 U CN 214344287U CN 202120366118 U CN202120366118 U CN 202120366118U CN 214344287 U CN214344287 U CN 2143442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rod
plate
baffle
badmin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661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世君
蒋湘之
辛亚冰
史明
郝龙
孙萌
于金子
王安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Priority to CN2021203661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442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442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442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属于模具固定限位领域。所述球网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档板设为弧形,且档板的上端宽,下端窄,档板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固定杆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两个传送装置设置在两个支架之间,且两个传送装置上的传送带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圆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在一个支撑板上,且圆环倾斜设置,圆环的左下端还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球筒的开口端抵靠在弧形板上;所述两个传送带的一端位于档板的下方。不仅能将羽毛球收集到球筒内,节约球员捡球的时间,而且本装置上还设有多个卡板,可以避免羽毛球聚集过多导致羽毛球不能正常进入球筒内。

Description

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属于羽毛球训练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球员在进行羽毛球发球训练时,往往需要不断的向球网另一侧击打,而发球训练一般都是单人进行训练,需要训练员自己到场地内进行捡球,较为麻烦,而且浪费时间,所以设计了这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包括球网、支架、档板、两个传送装置、连杆、圆环、弧形板和球筒;所述两个传送装置对称设置,且每个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带、隔板、电机支架、电机、支撑板、滚筒、锥齿轮Ⅰ、锥齿轮Ⅱ、支杆、连接杆、转盘Ⅰ、拨杆、多个卡板、转盘Ⅱ、支撑杆Ⅰ、固定杆Ⅰ、支撑杆Ⅱ、固定杆Ⅱ、斜板、两个插杆和支撑杆Ⅲ;所述传送带内部设有多个滚筒;所述滚筒上设有齿,且滚筒通过轴承连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支杆上,且支杆支撑在地面上;所述固定杆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侧面;所述支杆侧面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Ⅰ;所述固定杆Ⅰ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放置在传送带上端,隔板上设有通孔,且隔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板;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在隔板的外侧,且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锥齿轮Ⅰ,锥齿轮Ⅰ与滚筒啮合;所述支撑杆Ⅲ固定连接在电机支架上端,支撑杆Ⅲ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锥齿轮Ⅱ;所述锥齿轮Ⅱ与锥齿轮Ⅰ啮合,且锥齿轮Ⅱ上端设有圆孔;所述支撑杆Ⅱ固定连接在隔板外侧,且支撑杆Ⅱ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转盘Ⅰ;所述转盘Ⅰ顶端也设有圆孔,且转盘Ⅰ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拨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杆;所述两个插杆均通过轴承分别与锥齿轮Ⅱ、转盘Ⅰ上的圆孔转动配合;所述支撑杆Ⅰ固定连接在隔板的侧面;所述转盘Ⅱ通过轴转动连接在支撑杆Ⅰ的下端,转盘Ⅱ上端设有多个中心对称的凹槽,转盘Ⅱ侧面下端中心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板,且转盘Ⅱ下端与传送带接触;所述转盘Ⅱ、多个卡板与通孔滑动配合;所述拨杆与多个凹槽滑动配合;
所述球网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档板设为弧形,且档板的上端宽,下端窄,档板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固定杆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两个传送装置设置在两个支架之间,且两个传送装置上的传送带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圆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在一个支撑板上,且圆环倾斜设置,圆环的左下端还固定连接有弧形板;所述球筒的开口端抵靠在弧形板上;所述两个传送带的一端位于档板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将羽毛球收集到球筒内,节约球员捡球的时间,而且本装置上还设有多个卡板,可以避免羽毛球聚集过多导致羽毛球不能正常进入球筒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的档板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的传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的传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的支撑杆Ⅲ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球网;2、支架;3、档板;4、传送装置;401、传送带;402、隔板;403、电机支架;404、电机;405、支撑板;406、滚筒;407、锥齿轮Ⅰ;408、锥齿轮Ⅱ;409、支杆;410、连接杆;411、转盘Ⅰ;412、拨杆;413、卡板;414、转盘Ⅱ;415、凹槽;416、支撑杆Ⅰ;417、固定杆Ⅰ;418、支撑杆Ⅱ;419、固定杆Ⅱ;420、斜板;421、插杆;422、通孔;423、支撑杆Ⅲ;5、连杆;6、圆环;7、弧形板;8、球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记载了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包括球网1、支架2、档板3、两个传送装置4、连杆5、圆环6、弧形板7和球筒8;所述两个传送装置4对称设置,且每个所述传送装置4包括传送带401、隔板402、电机支架403、电机404、支撑板405、滚筒406、锥齿轮Ⅰ407、锥齿轮Ⅱ408、支杆409、连接杆410、转盘Ⅰ411、拨杆412、多个卡板413、转盘Ⅱ414、支撑杆Ⅰ416、固定杆Ⅰ417、支撑杆Ⅱ418、固定杆Ⅱ419、斜板420、两个插杆421和支撑杆Ⅲ423;所述传送带401内部设有多个滚筒406;所述滚筒406上设有齿,且滚筒406通过轴承连接在支撑板405上;所述支撑板405固定连接在支杆409上,且支杆409支撑在地面上;所述固定杆Ⅱ41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405的侧面;所述支杆409侧面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Ⅰ417;所述固定杆Ⅰ4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402;所述隔板402放置在传送带401上端,隔板402上设有通孔422,且隔板4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板420;所述电机404通过电机支架403固定连接在隔板402的外侧,且电机40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锥齿轮Ⅰ407,锥齿轮Ⅰ407与滚筒406啮合;所述支撑杆Ⅲ423固定连接在电机支架403上端,支撑杆Ⅲ423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锥齿轮Ⅱ408;所述锥齿轮Ⅱ408与锥齿轮Ⅰ407啮合,且锥齿轮Ⅱ408上端设有圆孔;所述支撑杆Ⅱ418固定连接在隔板402外侧,且支撑杆Ⅱ418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转盘Ⅰ411;所述转盘Ⅰ411顶端也设有圆孔,且转盘Ⅰ4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拨杆412;所述连接杆410的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杆421;所述两个插杆421均通过轴承分别与锥齿轮Ⅱ408、转盘Ⅰ411上的圆孔转动配合;所述支撑杆Ⅰ416固定连接在隔板402的侧面;所述转盘Ⅱ414通过轴转动连接在支撑杆Ⅰ416的下端,转盘Ⅱ414上端设有多个中心对称的凹槽415,转盘Ⅱ414侧面下端中心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板413,且转盘Ⅱ414下端与传送带401接触;所述转盘Ⅱ414、多个卡板413与通孔422滑动配合;所述拨杆412与多个凹槽415滑动配合;
所述球网1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档板3设为弧形,且档板3的上端宽,下端窄,档板3固定连接在支架2上;所述固定杆Ⅱ4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架2上;所述两个传送装置4设置在两个支架2之间,且两个传送装置4上的传送带401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圆环6通过连杆5固定连接在一个支撑板405上,且圆环6倾斜设置,圆环6的左下端还固定连接有弧形板7;所述球筒8的开口端抵靠在弧形板7上;所述两个传送带401的一端位于档板3的下方。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两个传送带401之间的空隙的距离大于羽毛球胶头的直径且小于羽毛球的最大直径。使羽毛球的胶头能落入两个传送带401之间,并且卡在两个传送带401之间的空隙处,随着传送带401运动。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两个隔板402之间的距离小于羽毛球高度。避免羽毛球的胶头朝向一个隔板402,羽毛朝向另一个隔板402,导致羽毛球的胶头不能顺利落入两个传送带401之间的空隙处。
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两个斜板420靠近档板3一端的开口距离大于两个斜板420与对应隔板402连接端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本装置时,档板3的高度高于球网1一米,当球员将羽毛球击打过球网1后,羽毛球击打在档板3上,然后沿着档板3向下滑动至传送带401上,然后启动电机404,电机404带动锥齿轮Ⅰ407转动,锥齿轮Ⅰ407带动滚筒406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401转动,传送带401带动羽毛球向斜板420的方向移动,且斜板420使羽毛球变向移动至两个隔板402中间,并且由于两个隔板402之间的距离小于羽毛球高度,所以羽毛球的胶头部分只能朝向传送带401运动方向或者传送带401运动的相反方向,当羽毛球移动至两个隔板402之间时,由于两个传送带401之间留有空隙,羽毛球的胶头落入两个传送带401之间的空隙内,锥齿轮Ⅰ407转动的同时,还带动锥齿轮Ⅱ408转动,锥齿轮Ⅱ408通过插杆421和连接杆410带动转盘Ⅰ411转动,转盘Ⅰ411转动的过程中,其侧面的拨杆412与转盘Ⅱ414上端的凹槽415配合时,带动转盘Ⅱ414转动,当拨杆412脱离凹槽415后,转盘Ⅱ414不转动,转盘Ⅱ414转动时带动其侧面的多个卡板413转动,进而带动两个卡板413之间的羽毛球随着传送带401运动,并且两个卡板413转动后,后续的羽毛球进入又进入到两个相邻的卡板413之间,或者被卡板413阻挡,转盘Ⅱ414不转动时,使后续的羽毛球与前面的羽毛球分开,通过卡板413的羽毛球移动至传送带401尾端时,羽毛球的胶头移动至圆环6的上端,当羽毛球脱离传送带401后,羽毛球直接落入球筒8内,完成收集,球员可以直接更换球筒8继续训练,节约球员捡球的时间,并且卡板413将羽毛球分开可以避免羽毛球移动至传送带401尾端时拥挤到一起,导致后续的羽毛球上的羽毛和前面的羽毛球羽毛挂在一起,影响前面的羽毛球落入球筒8内,进而影响羽毛球收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装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条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球网(1)、支架(2)、档板(3)、两个传送装置(4)、连杆(5)、圆环(6)、弧形板(7)和球筒(8);所述两个传送装置(4)对称设置,且每个所述传送装置(4)包括传送带(401)、隔板(402)、电机支架(403)、电机(404)、支撑板(405)、滚筒(406)、锥齿轮Ⅰ(407)、锥齿轮Ⅱ(408)、支杆(409)、连接杆(410)、转盘Ⅰ(411)、拨杆(412)、多个卡板(413)、转盘Ⅱ(414)、支撑杆Ⅰ(416)、固定杆Ⅰ(417)、支撑杆Ⅱ(418)、固定杆Ⅱ(419)、斜板(420)、两个插杆(421)和支撑杆Ⅲ(423);所述传送带(401)内部设有多个滚筒(406);所述滚筒(406)上设有齿,且滚筒(406)通过轴承连接在支撑板(405)上;所述支撑板(405)固定连接在支杆(409)上,且支杆(409)支撑在地面上;所述固定杆Ⅱ(419)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405)的侧面;所述支杆(409)侧面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Ⅰ(417);所述固定杆Ⅰ(41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隔板(402);所述隔板(402)放置在传送带(401)上端,隔板(402)上设有通孔(422),且隔板(4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斜板(420);所述电机(404)通过电机支架(403)固定连接在隔板(402)的外侧,且电机(404)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锥齿轮Ⅰ(407),锥齿轮Ⅰ(407)与滚筒(406)啮合;所述支撑杆Ⅲ(423)固定连接在电机支架(403)上端,支撑杆Ⅲ(423)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锥齿轮Ⅱ(408);所述锥齿轮Ⅱ(408)与锥齿轮Ⅰ(407)啮合,且锥齿轮Ⅱ(408)上端设有圆孔;所述支撑杆Ⅱ(418)固定连接在隔板(402)外侧,且支撑杆Ⅱ(418)上端通过轴承连接有转盘Ⅰ(411);所述转盘Ⅰ(411)顶端也设有圆孔,且转盘Ⅰ(4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拨杆(412);所述连接杆(410)的底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杆(421);所述两个插杆(421)均通过轴承分别与锥齿轮Ⅱ(408)、转盘Ⅰ(411)上的圆孔转动配合;所述支撑杆Ⅰ(416)固定连接在隔板(402)的侧面;所述转盘Ⅱ(414)通过轴转动连接在支撑杆Ⅰ(416)的下端,转盘Ⅱ(414)上端设有多个中心对称的凹槽(415),转盘Ⅱ(414)侧面下端中心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多个卡板(413),且转盘Ⅱ(414)下端与传送带(401)接触;所述转盘Ⅱ(414)、多个卡板(413)与通孔(422)滑动配合;所述拨杆(412)与多个凹槽(415)滑动配合;
所述球网(1)固定在支架(2)上;所述档板(3)设为弧形,且档板(3)的上端宽,下端窄,档板(3)固定连接在支架(2)上;所述固定杆Ⅱ(41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架(2)上;所述两个传送装置(4)设置在两个支架(2)之间,且两个传送装置(4)上的传送带(401)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圆环(6)通过连杆(5)固定连接在一个支撑板(405)上,且圆环(6)倾斜设置,圆环(6)的左下端还固定连接有弧形板(7);所述球筒(8)的开口端抵靠在弧形板(7)上;所述两个传送带(401)的一端位于档板(3)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传送带(401)之间的空隙的距离大于羽毛球胶头的直径且小于羽毛球的最大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隔板(402)之间的距离小于羽毛球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斜板(420)靠近档板(3)一端的开口距离大于两个斜板(420)与对应隔板(402)连接端的距离。
CN202120366118.1U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3442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6118.1U CN214344287U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66118.1U CN214344287U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44287U true CN214344287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65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6611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344287U (zh) 2021-02-09 2021-02-09 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442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4222A (zh) 一种体育馆使用的便捷捡拾乒乓球的捡拾装置
CN214344287U (zh) 一种羽毛球训练用球网
CN208436378U (zh) 一种台球码球机及台球分球机构
CN105709380B (zh) 一种飞盘式自动捡球装置以及自动捡球机
CN210021110U (zh) 便于学员击打的网球发球装置
CN203235207U (zh) 乒乓球回球板
CN210533643U (zh) 一种网球生产用弹性检测装置
CN109395337B (zh) 一种羽毛球收集装置
CN110902441A (zh) 一种用于胶袋生产的薄膜自动换料机
CN212187727U (zh) 一种体育训练用羽毛球多角度发射辅助装置
CN216092144U (zh) 一种篮球训练用自动捡球器
CN211158482U (zh) 一种羽毛球训练捡球及整理小车
CN107899220A (zh) 一种网球训练用高效发球装置
CN209186319U (zh) 带切果自动翻转的榨汁装置
CN103752004B (zh) 一种羽毛球自动循环发球机
CN211359493U (zh) 一种瓜尔胶粉生产用筛选除杂装置
CN210129810U (zh) 一种转子冲片加工用自动理片装置
CN111603734A (zh) 一种羽毛球自动捡球装置
CN207024580U (zh) 一种体育教学用球类收集放置装置
CN214130190U (zh) 一种板式网球训练用网球收集装置
CN205886123U (zh) 羽毛球捡球车的送球机构
CN110478865A (zh) 一种体育乒乓球收集设备
CN203694567U (zh) 一种羽毛球自动循环发球机
CN208406010U (zh) 一种保龄球放置托架
CN212662622U (zh) 一种羽毛球训练场用羽毛球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0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